《孔子家语》,又称《孔氏家语》,或简称《家语》,儒家著作。原书二十七卷,现本十卷,共四十四章。它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现代本《孔子家语》共十卷,共44章,魏肃王注,王素序,书后《后序》。过去,由于古物学派的批评,大多数古人都认为这是赝品。根据出土的现代竹简、帛书等证据,推测该书为先秦古书。《孔子家语》的真实性和文献价值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宋儒非常重视心性之学,但与这“四书”相比,无论是规模还是内容,《论语》都较高。很多。由《孟子》一书的特点决定,本书对于全面研究和准确把握早期儒家思想更有价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本书当之无愧的“儒家第一书”的地位。
《孔子家语.卷三》
孔子家语.卷三 观周第十一
[原文]
孔子对南宫经书[1]说:“吾闻老聃知古而知今,明礼乐之本,明德之归,此乃吾师,今将逝。” ” ’他对他说:‘我愿意接受你的命令。 "
遂对鲁公曰:“吾奉先祖之命曰:‘圣人孔子之后,灭于宋。其祖福福何[2]建国之时,被封为厉公。又郑考之父[3]左代、武、玄,其三令为易公,故鼎上铭文[4]曰:“一世使君屈,另一世使君屈”。 ”,沿墙而行,无人敢辱[6]。价值如此,粥如此,喂其口。’此乃恭俭之道。 ”臧孙和[7]曰:“圣人之后,若不在世,必有贤王而成。 孔子年少而善礼,故必有之。”臣曰。“你必须向他学习。”现在孔子即将回到周朝,观察先王的遗志,考察礼乐的优秀之处[8]。陛下愿意利用吗?我邀请你跟我一起去。 "
众人说:“没有。” "与孔子乘车二马,侍奉孔子如君子[9]。尊重你的叔叔并呆在一起。周之时,向老聃请礼,访越长洪,巡视交社之地[10],考察明堂之理,考察庙宇王朝的行为。于是他叹了口气,说道:“我现在知道周公是圣人,是周王。” "
到了周朝,老子寄给别人说:“听说富贵人给别人钱,仁人给别人言语。”我虽不能富贵,却盗用仁人之名,请传此讯息:今之人,皆聪明有见识,亲近死者,喜嘲讽他人。善于辩解的人,会危及自己的生命,也容易为他人作恶。没有人能把自己当作别人的儿子,也没有人能把自己当作别人的臣民。 ’孔子曰:‘尊教。 "自纣反鲁以来,道糜受尊。远道而来的弟子,足有三千人。
【笔记】
[1] 南宫敬叔:鲁国大夫,孟喜子之子。原姓仲孙,名严。 [2] 福福贺:宋敏公长子,孔福嘉高祖,李公之兄长。旧注:‘符福和,敏公长子,李公兄。让国家受到惩罚。《大学》曰:‘因宋,授李公仪。 ”[3]郑考的父亲:傅父的曾孙,曾辅佐戴公、武公、宣公。他生下了孔子的始祖孔夫甲。 [4] 鼎铭:旧注:‘臣若有功,王命刻于宗庙鼎上。 "[5]伛:弯腰。旧注:‘胯以胯为尊,弓以胯为尊。 ” [6] 无人敢辱我:旧注:“于,吾亦父也。如果你如此恭敬,你的老朋友就不应该受到侮辱。 "[7]臧孙和:傅福和的后裔。也就是说,鲁国臧武忠博士是一位有远见的人。 [8]极点:达到的最高点。 [9] 叔子:对人的贬义词,如“童子”。等待:服务。皇家:驾驶。 [10]交社:祭祀天地。
【翻译】
孔子对南宫敬叔说:“我听说老子通晓古今,通晓礼乐之本,通达道德归属,那么他就是我的老师,现在我要拜他为师。” ” ”南宫静叔叔回答道:“我就遵照你的意思了。 "
于是南宫敬叔对鲁王说:‘我受父命,说道:’孔子是圣人的后裔,他的祖先死在宋朝。他的祖先福福何原本拥有宋朝,后来又给了他的弟弟李公。到了科举考试的时候,他辅佐了戴公、武公、宣公三王。他三度受任,每次都更加恭敬。因此,其鼎上的铭文写道:“一约,他弯腰;二约,他弯腰;三约,他弯腰。”他靠着墙走,没有人敢欺负他。此鼎内煮浓粥、稀粥,以谋生。 ’这就是他的恭敬和节俭的程度。 ”臧孙和曾说过:“圣人的子孙不能统治天下,就必须有一个贤明的君主来使他们有智慧。孔子自幼好礼,可能就是这个人。 ’父亲又对我说:‘你必须拜他为师。 ’现在孔子要去周国,看看先王留下的制度,考察礼乐的高度。这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你为什么不给他提供一辆车来支持他呢?我请求和他一起去。 "
卢军说:‘好吧。 ’赐予孔子一车二马,并派人侍驾。南宫敬叔和孔子一起来到了周国。孔子问老子礼,问常宏音乐,巡视天地,考察明堂规矩,考察祠堂制度。于是他叹了口气,说道:“我现在才知道周公的圣人,以及周成为天下王的原因。” "
当他离开周国时,我去送行,说道:“听说富人布施财产,仁人以言布施。”虽然我并不富有,但私底下我愿意用仁者的称号。请让我用文字发给您!当今之士,凡是因聪明才智而危及生命的,都是喜欢嘲讽、评论他人的人;因为知识广博、爱好广泛而争吵而危及自己生命的人,都是那些喜欢泄露别人秘密的人。作为人子,你不应该只为自己着想,而应该为自己着想。作为一名部长,应该尽心尽职尽责。孔子说:“我一定会遵照您的教诲。” "从周国回到鲁国后,孔子的道更加受到尊重。约有三千人远道而来向他学习。
【原来的】
孔子观明堂,见四门[1],有尧、舜之相,有桀、周之相,各有善恶特点,以及盛衰规律。还有一位周公,成为了国王。他提着斧子,扛着向南,面向诸侯的地图[2]。
孔子四处巡视,对弟子们说:“这就是周公如此繁荣的原因。”镜子用来观察形状,过去[3]用来了解现在。主人不循踪迹[4]而安全,而忽视[5]而陷入危险。这和离开并想像前辈一样还是有区别的。是不是很混乱!
【笔记】
[1] 勇:墙。 [2] 背向:背向。斧:古代帝王所用的屏状器物,高八尺,上面绣有斧形图案。 [3]过去:远古的时代,远古的事物。 [4]踪:跟随。 [5]胡老:忽视、鄙视。
【翻译】
孔子向明堂望去,只见四门墙上挂着尧、舜、桀、纣的肖像,描绘了每个人的善恶相貌,警示着国家的兴亡。还有一幅周公辅佐成王的画像,抱着成王背对屏风,面朝南迎接诸侯会见。
孔子走来走去观看,对跟随他的人说:“这是周朝强盛的原因。”明镜可以显相,古事可以明今。如果一个君主不努力使国家安定,而不顾国家危亡的原因,这就像倒退而试图追赶前面的人一样。这不是很蠢吗?
【原来的】
孔子游览周朝,入太祖后稷祠。殿右台阶前,有一金人焱。他保持沉默[1],在背上题字:“古时,人们谨慎说话,所以要小心!多言则亡,多言则亡”。你会失去太多。”有很多麻烦。如果你想要平安和快乐,你就必须戒除任何事情,并且不后悔。莫说痛,祸则长久;不说痛,祸就大;不说痛,祸就大。别说你没听见,上帝会看顾人的[2]。如果火焰不被扑灭,火焰会怎样?细流不会被堵塞[3],但最终会成为河流。它是无止境的,否则就会变成一个网罗。如果没有痕迹[4],你会找到斧头[5]。真诚、谨慎是幸福的根源。嘴巴怎么了?这也是灾难之门。 [6] 强者不死,求胜者遇敌。贼恨其主,百姓怨他。君子知道天下没有办法上升,所以下降;他知道别人不能先走,所以他追随他。他性情温和,彬彬有礼,谨慎,别人都佩服他;他意志坚强,坚持不懈,没有人能超越他。每个人都要去那里,但我一个人在这里。大家都同意[8],但我一个人不会动。它包含了我的智慧,并不表现任何人的技巧。我虽然高贵,但没人能伤害我。谁能做到这一点?江海虽在左[9],却长于百河,故卑微。天道无亲,但能臣服于人。当心!"
孔子读了雅文,对弟子们说:“小人知道这一点,此言真实而真实,真实而真实。” 《中庸》[10]说:‘心存恐惧地观看,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如果你这样做,你怎么能因为自己的话而责怪自己呢?”
【笔记】
[1] 寂静:封闭。 [2]服务:监控。 [3] 细流:细小的水流。堵塞:堵塞。 [4]海:小树枝。不扎:不要去掉。旧注:‘小如发丝,字小如毫米。扎的意思是拔出。 "[5]熏:用。柯:斧柄。 [6]强者:专横的人。 [7]女:弱。 [8] 或:摇摆不定。旧注:‘或者,从东向西移动的样子。 "[9]江海左:左:在下游。旧注:“水阴长于右,河虽在左,可长如百河,以流而下”。 "[10]《孔子家语》:指《家语》。鞋:踩。
【翻译】
【第一本孔子学著作《孔子家语》 全集,原文注释及译文!第3 卷和第11 周】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哇,终于找到《孔子家语》全集了!我一直想深入了解孔子的思想,这本完整版真是太棒了!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太好了!终于能完整地读《孔子家语》了,感谢提供全集和注释!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到第3卷和第11周的内容,迫不及待地想学习了!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孔子家语》一直是我想了解的,现在终于可以深入学习了!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学习《孔子家语》的最佳选择!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谢谢分享!我要好好研究第3卷和第11周的内容了。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收藏了!这个版本很全面,方便学习。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终于找到完整的《孔子家语》了!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太棒了!有了原文注释和译文,学习更容易了。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孔子家语》全集,终于集齐了!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第3卷和第11周的内容很感兴趣,快去看看!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期待了解更多《孔子家语》的智慧!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终于找到了完整版的《孔子家语》!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谢分享这么好的资源,我会好好学习的!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学习《孔子家语》的最佳材料!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太好了!终于能读完整版的《孔子家语》了!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定要认真学习第3卷和第11周的内容!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太好了!这个版本太好了!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终于能系统地学习《孔子家语》了!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版本真是太方便了,强烈推荐!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