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商隐
远离高城百尺楼,青杨枝外,便是汀州。
贾生年少时体弱多雨,王灿春来远行。
永远怀念江湖,重回白发,欲乘小舟重回天地。
我不知道当一只烂老鼠是什么感觉,但我猜小鸡还活着。
作者原为令狐楚幕府巡抚。楚死后,他到靖远,任命王茂源为节度使,并娶了王茂源的女儿。令狐初是牛僧孺一派,王茂源则与李德裕关系密切。笔者因婚姻卷入牛、李之间的党派纷争。开成三年(828),考二学弘词。他被民政部录取,但在复试时,他的名字被牛党所属的“钟书长老”抹掉了,他只得回到靖远,依靠他人。
安定城是靖远节度使的驻地,旧城位于今甘肃省泾川县北部。诗人登上城楼眺望远方,用大自然的美景来排解心中的郁闷。这首七旋律歌曲是他的抒情作品。
首联描写了登陆地点和风景。 “六堤”与“高”字重叠使用,凸显城墙的威严。其上矗立着一座“百尺塔”,显得更加高大。站在这里,视野自然开阔。 “外”、“终”表现出视线由近及远,从眼前的青杨一直延伸到天边的一片沙洲,很有层次感。上句写“高”,下句写“远”。正反面相互辉映,整齐地勾勒出一幅宽阔明亮的画面。
面对浩瀚的青川河,诗人想到了自己的处境,激起了胸怀大志却无处可施的情感。下联写的是有两个与他有相似经历的古人。贾谊年轻时出仕,日期为《陈政事疏》,并指出当时的情况“一人痛苦,一人流鼻涕,一人久忍”。由于保守派大臣的反对,他的改革主张没有被采纳。泪水徒然流下。诗人虽然有立大功的志向,却遭到别人的排斥,对世无用处。这是因为他没有济国济世的志向。王灿避荆州之乱,依附刘表,上楼赋诗,抒发身在异国的苦闷和未实现的抱负。被诗人洪波击败后,回到荆川,入王茂元朝,前来抒情。情况也类似。 “许哭”与“行远”由对应的“许”字连接起来,体现了诗人政治上的失意和寄人篱下的苦闷,使典故十分精切。
仕途上的挫折并没有使诗人心情沮丧。 “勇毅”对联含蓄地借用了范蠡辅佐越王勾践灭吴,然后弃官乘船退居江湖的典故,表达了他立志做“归还江湖”大业的典故。天地”扭转晚唐衰败的危机,然后当你满头白发的时候,功成名就就退休了。 “江湖”、“平船”的思想,以其深厚的造景功力和丰富有力的辞藻,表现出他广阔的胸怀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因此,他受到王安石的高度评价:“老杜虽死,犹要活”。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西昆体》)
【李商隐《安定城楼》鉴赏】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李商隐这首诗真是意境深远,让人读完之后回味无穷,特别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句,简直是经典中的经典!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喜欢李商隐的诗风,这首《安定城楼》也不例外,充满了淡淡的哀伤和无奈。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的语言非常精炼,寥寥数语就将一种苍凉的意境展现出来,令人叹服。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完《安定城楼》,感觉李商隐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挣扎,这也许是他那个时代的缩影吧。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充满了对历史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非常值得细细品味。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的意象很美,尤其是“夕阳无限好”和“近黄昏”的对比,让人印象深刻。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李商隐的诗歌总是能触动人心,这首《安定城楼》也不例外。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的语言很美,读起来很舒服,而且充满了诗意。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李商隐的诗歌总是充满了忧郁和哀伤,这首《安定城楼》也不例外。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喜欢这首诗的结尾,有一种淡淡的哀伤,令人回味无穷。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的意境很深远,读完之后感觉自己也变得沉静了许多。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李商隐的这首诗真是太经典了,每一句都值得细细品味。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的语言很精炼,却充满了感情,让人读完之后忍不住想细细品味。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的意境很美,尤其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句,让我感触颇深。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的主题很深刻,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的语言很美,读起来很舒服,而且很有韵味。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的意象很丰富,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诗歌的魅力。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李商隐这首诗写得真是太好了,充满了感情,也充满了诗意。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喜欢这首诗的意境,充满了淡淡的哀伤,让人回味无穷。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的语言很精炼,却充满了感情,读完之后感觉很震撼。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