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二十四史》年没有之外,中国历史上连关于西夏的官方史书都没有。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上图_西夏画
蒙古人对西夏的仇恨公元1226年,成吉思汗率主力南下进攻西夏,意图一战完胜,彻底消灭奸诈的西夏人。久经沙场的蒙古大军在成吉思汗的率领下,势不可挡,很快就到达了西夏都城中兴府,包围了中兴府。
面对蒙古人的进攻,西夏人被困在中兴府半年之久,但他们仍然坚持抵抗到底,不肯投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座城市逐渐耗尽了食物和援助,人们甚至互相残食。大量军民患病,城破的忧虑终日笼罩在中兴府孤岛上。
“时至天地同工,英雄行时不自由。”中兴府军民虽然同仇敌忾、团结一致,但最终却别无选择,只能失败。
上图_博尔济真·铁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又称成吉思汗
公元1227年六月,中兴府发生强烈地震。中兴大厦多处房屋倒塌,造成大量无辜群众死亡,军民伤亡惨重。更可怕的是,由于围攻尚未停止,地震后城内爆发了可怕的瘟疫,中兴府人心惶惶。
地震和瘟疫的爆发,给深信佛教的西夏军民带来了沉重打击。他们相信上帝要毁灭西夏。至此,城内军民彻底放弃了抵抗的决心。西夏末代皇帝李隋走投无路,只好派人投奔成吉思汗。请投降。
成吉思汗在攻打西夏的途中,因坐骑受惊落马,受了重伤。不久之后,他的病情加重,发着高烧,但他仍然坚持指挥围攻中兴府。收到中兴府的投降请求后,成吉思汗答应了,但他仍将命令传达给儿子和近臣,因为他知道自己很快就会死去。
上图_西夏铁鸢重骑兵图片
由于西夏统治者性格反复无常,成吉思汗担心西夏人民得知他的死讯后后悔不肯投降。因此,他答应在他死后不再秘密哀悼他,并在夏国投降时杀死他。将中兴府的军民全部杀光。解释完后不久,成吉思汗放弃了,离开了。
在蒙古人征服世界的过程中,成吉思汗会保证任何一个投降的城镇的士兵和平民的安全。然而,面对中兴府的投降,成吉思汗依然坚持屠城。由此可见成吉思汗对西夏人民的仇恨。
大汗在对敌的战争中战死,因此蒙古人认为成吉思汗的死是西夏人造成的。此外,西夏人在远征期间对蒙古人进行了激烈的抵抗。因此,蒙古人投降后,不仅对城池进行了残酷的屠杀,甚至连西夏王陵都被洗劫一空,可见蒙古人对西夏人的仇恨之深。
在这两种仇恨的交织下,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元朝建立后没有西夏人的历史了。
上图_文殊山石窟西夏《水月观音图》
中原王朝正统之争,一直是中国历代王朝之间不成文的规则。当一个王朝灭亡后,新兴王朝就会主动承担起修改前朝历史的重任。这就是所谓的“夷史修史”,即“重建战胜国的历史,以建立王朝”。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彰显其作为新王朝继承者的正统地位和合法性。
元史家在编史时,对于应该将并存的宋、金、辽归为正统以求合法性,意见不一。一派主张“以宋为纪元,以辽金为记”,一派则坚持“以辽金为北史,以宋太祖至靖康为史”。宋代,建炎之后为南宋史”。双方各执己见,争论不休。就这样,修史问题一拖再拖。从而从元朝创建者忽必烈时代推迟到元朝最后一个皇帝元顺时期。
最终,在丞相脱脱的建议下,元顺帝下令为宋、辽、金各修一部历史,争端才告结束。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封建王朝非常重视王朝的合法性。
上图_辽、北宋、西夏局势图
元代史学家对于宋、金、辽三朝谁为正统的问题,争论了七十年、八十年。然而,他们对西夏的态度却出奇的一致。那就是西夏绝对不是一个正统王朝。因此,在是否有独立历史的问题上连想都没有想过。
虽然西夏王在国内自称皇帝,与宋、金、辽三国征战了200多年,但大多数时候西夏要么接受宋朝的兄弟国家的承认,要么接受辽、金的承认。晋升并担任部长的黄金。夹在宋、辽、宋、金之间,艰难求生。对于深受儒家思想影响、讲究气节和气节的历史学家来说,西夏完全没有任何用处。难怪元代史学家不把他当回事。
虽然西夏没有被赋予独立的历史,但作为一个盘踞在中国西北近200年的王朝,其历史成就和历史影响是无法抹杀的。因此,历史学家在编纂宋、金、辽三史时,给西夏单独编撰了一部历史。传记将他分为吐蕃、大理、高丽等国的外传。
上图_夏景宗李元昊(1003年6月7日—1048年1月19日)
有关西夏的相关史料缺乏。西夏建国之初,为了彻底断绝与汉族文化的联系,加强党内和族群内部的团结,为自己称王做准备,李元昊不仅要求国内民众剃发理发换衣服,又与心腹交谈。大臣耶利仁荣创制西夏文字,犹如天书。
“我第一次尝试用自己的想法创作一本藏书,请莫宁也力和任融解读,做成十二卷。文字方正工整,正文分八部分,而且这些画相当重复。”
西夏文字创建后,李元昊下令“全国一切文艺、文学,皆改为番文字”,全国全面推行西夏文字,以取代汉字。西夏统治者不仅把从宋朝、吐蕃、回鹘等地获得的书籍全部翻译成西夏文字,而且西夏自己编纂的国史也大部分都是用西夏文字记载的。
上图_西夏佛经
由于西夏文字字体复杂,很难真正在民间普及。只有受过专门教育的官员和学者才能掌握它们。文字是文明的载体。由于国家的历史大部分都是用西夏文字记载的,所以西夏王国的历史能够在民间流传下来的少之又少。
西夏末年,在与蒙古人的接连战争中,西夏文明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毁灭。尤其是蒙古军攻入西夏都城中兴府后,为了给成吉思汗报仇,蒙古军对中兴府进行了残酷的报复性屠杀。不仅少数懂得党项文献的贵族官员被屠杀,许多西夏典籍也被烧毁。西夏历史的许多记载也随之消失。其余的文本不足以提供西夏的单一独立历史。
上图_西夏陵区出土的西夏印章
历史学家在编写历史书时,需要引用大量的第一手历史资料。西夏灭亡后,经过蒙古军队的掠夺和破坏,后人不仅缺乏足够的第一手史料来认真探寻这个王朝失落的足迹,就连西夏幸存者口述的历史也没有了。西夏多少有些神话色彩。因此,不可能编撰一部像辽、宋、金那样详细、真实的西夏历史。
《二十四史》年西夏没有历史记录,这是多种历史原因造成的。虽然元朝在漫长的历史中留下了一些没有修正西夏历史的遗憾,但却给了我们当代人更多的机会去积极探索和了解这个神秘的国度和这个失落的文明。
文:佘展
参考:
[1]《宋史》[元]脱脱
[2]《辽史》【元】脱脱
[3]《元史》【明代】宋濂
【元朝编修了《宋辽金史》,为何不编修《西夏史》?】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元朝编修了《宋辽金史》,为什么没有《西夏史》呢?感觉挺奇怪的,西夏也是一个重要的朝代啊!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元朝不编修《西夏史》,是不是因为西夏的历史资料太少了?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西夏的文化和历史也是很有特色的,元朝应该编修《西夏史》的!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元朝编修《宋辽金史》的时候,为什么没有把西夏也放进去呢?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元朝不编修《西夏史》,是不是因为政治原因?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好想知道元朝不编修《西夏史》的真实原因啊!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西夏史》很重要,元朝应该编修的!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为什么元朝要编修《宋辽金史》,却不编修《西夏史》?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元朝不编修《西夏史》,是不是因为西夏的历史地位不够高?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西夏虽然灭亡了,但是它的历史文化依然值得我们关注!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元朝编修《宋辽金史》的时候,难道没有考虑过西夏的历史吗?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西夏史》真的很有研究价值!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元朝不编修《西夏史》,是不是因为他们觉得西夏的历史不重要?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西夏的灭亡,真的让人惋惜,希望以后能看到完整的《西夏史》!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元朝不编修《西夏史》,有点可惜啊!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元朝为什么要编修《宋辽金史》?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西夏的历史也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应该得到重视!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西夏史》缺失,是一个遗憾!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元朝编修《宋辽金史》,是不是因为他们想要突出自己的正统地位?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元朝不编修《西夏史》,真是太可惜了!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