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宋)
3月7日,沙湖路下雨。雨具先出去了,团里的人都慌了,我却没有注意到。已经很清楚了,所以我写了这个(字)。
不听林中打树叶的声音,何不尖叫着慢慢走。
竹竿芒果鞋比马容易,谁怕?一笼雾雨,终生难忘。
陡峭的春风吹走了醉意,微凉,但山头斜照。
回望我来的那个荒凉的地方,没有风,没有雨,也没有阳光。
丁风波·别听森林里打树叶的声音07:29
点击上方绿色图标,聆听主播杏儿朗诵诗词
翻译
不必担心林间风雨打树叶的声音,不妨一边吟诵一边咆哮,慢慢归来。竹棍、草鞋远比骑马敏捷。有什么可怕的?穿着雨衣,任风吹雨打,从容地度过“我”的一生。
春风凛冽,略带凉意,把“我”从醉意中惊醒。回头一看,山顶夕阳西下,笑脸相迎,格外美丽。回头看看曾经经历过风雨的地方,然后回去。对于“我”来说,无论刮风下雨还是晴天,都没有关系。
评论
尴尬:进退难求的尴尬状态。
就是这样:过了一会儿。
吟啸:吟诵、吼叫。
一蓑(su):椰壳纤维雨衣,棕色制成的雨披。
奇亚:微寒。
总是:刚才。
荒凉:风雨吹树叶的声音。
欣赏
这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一首抒情诗。
关于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诗下有一个小注:3月7日,沙湖路下雨。雨具先走了,团里的人都不好意思了,我却没有意识到。已经很清楚了,所以我写了这个(字)。
人的一生,难免会遇到大自然的风雨和人生的风雨。那么我们每个人应该如何面对人生的风浪呢?
苏轼的诗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那就是“林中不听打叶声,何不尖叫缓行”。生活中的风浪从四面八方袭来,没什么大不了的,你只需要用行走的态度去应对。为什么要着急?生命的结局也是一样。慢慢走最重要的原因不是为了看外面的风景,更重要的是为了看看里面的风景。
故有“竹竿芒果鞋,比马容易,谁怕,雨衣受用一生”的名言。 “竹竿芒果鞋”是一种生活,骑马、坐轿也是一种生活。诗人从昔日“左牵黄,右执蓝,锦帽貂皮,骑千匹马滚平岗”的马太守,到了被关押的俘虏。 “乌台诗案”中的死囚,如今“竹杖带篷”的黄州团联副使,穿着“竹杖芒果鞋”,立刻看透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那就是, “竹竿芒果鞋”的生活并没有什么问题,甚至比骑马、坐轿子的生活还要好得多。 “烟雨蒙蒙下也能过一生”,正是经历过大风大浪后的一种豁达、从容和从容。 “雨中的一滴雨”看似与“雨具先行”相矛盾,但实际上只是一个典故。
“春风凛冽,吹散了醉意,微凉,但山头斜照”。这是对我们眼前真实场景的描述。指出写作的时间和地点。与小注“3月7日,沙湖路下雨”相呼应。 “沙湖”位于黄州东南三十里处。 “凛冽的春风吹走了醉意”,就像风雨的“打叶声穿过林间”一样,也象征着人生的苦难。然而,一转身,却看到绚丽的云彩,正如一首歌所唱的:“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
【一日一首古诗宋词、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这首词真是太经典了!苏轼的豪迈与洒脱,在字里行间体现得淋漓尽致。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喜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这两句,简直是人生的至理名言!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苏轼的《定风波》总是能带给我力量,让我在困境中也能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词写得真好,很有意境!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苏轼的词,永远都是那么耐人寻味。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词读起来朗朗上口,让人回味无穷。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喜欢“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句词,充满了洒脱和自信。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词的意境真是太美了,让人仿佛置身于诗词的意境之中。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苏轼的词总是能带给我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词写得很有深度,值得反复品读。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每次读这首词,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词的意境很美,也很有哲理。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苏轼的词总是能让人感受到他的乐观和豁达。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喜欢这首词的意境,让人心旷神怡。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词写得真棒!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苏轼的词真是太经典了!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词读起来很舒服,很有韵味。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词很有哲理,值得细细品味。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苏轼的词总是能给人带来心灵上的慰藉。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喜欢这首词,感觉很励志。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