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别名简集(一百多个别名,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更新:08-25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1、半壁:于闲月。原来是篁,一种半圆形的玉器。于心《望月》:“新半玉在上,单轮桂花满。”

2.半禅:半月。神话传说中,月亮中间有一只蟾蜍,所以不叫蟾蜍,而叫月亮。李白《雨后望月》:“四周郊外阴气散,半蛤蟆生。”

3、半弓:新月。元稹《春》:“白天满天箭,夜光约半弓。”元国语《和罗习之见寄因简刘渊》:“古皮皮清净,归路斜分半弓。”

4、半圆:指半圆的月亮。杜甫《月三首》:“妖行树深,蟾蜍行半轮。” 《江月》:“玉露映照清,银河无半轮。” 《红楼梦》:“铁砧击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

月亮别名简集(一百多个别名,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5、半魂:半圆月亮。唐张子荣《碧池望秋月》:“满轮沉玉镜,半心银钩落”。

6、半张照片:指半个月亮。唐·韩邪《寄远》:“我的眉如婢女半明云,落梧桐叶敲井干”。

7、宝剑:明月的美丽名字。明谢谈《四喜记·佳期重会》:“湘帘高高卷起,宝镜遥悬半空,暗暗回想当年的奇遇,美景还在。”

8、宝镜:玉曰。唐·崔护《日五色赋》:“金轮画藻,宝镜聚云”。宋李璞《中秋》:“天宝镜明魂升,云中仙音无声。”

月亮别名简集(一百多个别名,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9、宝月:明亮的月亮。南朝吴郡《碎珠赋》:“宝月生于燕,渡睢水,标魏之美,擅楚之圣人。”唐宝蓉《怀惠明禅师》:“雪山世界凉夜,宝月独照如丽宫。”明良谦《元夜陪驾燕午门》:“银月横空,五云飞出六龟。”邱逢甲《元夕无月》:“满城灯火满城春烟,宝月斜沉海天。”

10.碧华:明月。李贺《古悠悠行》:“白景归西山,绿花远去”。

11、碧月:满月的美丽名字,意思是月亮圆如玉。《慈悲寺碑序》:“龙星升起,明月当空。”韦庄《咸通》:“男宴过后,银灯亮起,仙女游回月落月下。”

12、冰蟾:指月亮。明汤显祖《牡丹亭·闹殇》:“海天佑,请问冰蟾从何出?玉杵秋空,谁能盗药祭嫦娥?”

月亮别名简集(一百多个别名,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13、冰鉴:指月亮,清澈如镜。唐元祯《月》:“江河冰清,生肖月雄伟。”

14、冰镜:指月亮。宋孔平中《八月十六日翫月》:“冰镜吐出清光,今夜如昨夜。恐怕月光无好恶,自怜他人有盈亏。”远洋在《夏夜对月》:“我可以泛舟江海,坐看冰镜‘罗沧波’。”

15、冰轮:指月亮。苏轼《宿九仙山》:“半夜,老僧招客,云峰缝隙中冒出冰轮。”陆游《月下作》:“玉钩决定谁挂,冰轮却没有方向。”

16、冰盘:比喻月亮。宋高关国《齐天乐·中秋夜怀梅溪》歌词:“晚云知山色,晴空卷成晴空。平淡风光分,冰盘四溢,千里佳丽何其美”。危险的栅栏安静了。”明土龙《彩毫记·祖饯都门》:“羡慕你如何掌握兵器,如何掌握红梁,如何清除冰盘,让浮云放松。”第四十八回:香菱闻言,将诗拿给黛玉,黛玉一看,便见了,写道:‘玉楼旁挂玉镜,珠帘外挂冰盘。’ ”

17.丙索:指月亮。宋代刘子惠《红楼梦》:“大子写苏璜,暗流无声走向茫茫远方。小子分题即将白,双手拾起”冰魂。”元千微山《次韵茂园独速歌》:“玄云骤然开启生肖,古图寒秋怀抱冰魂。”清微元《八月十五夜风雨见月有怀》:“但分明冰魂始终如一。”

18、冰兔:神话传说说月亮里有一只白色的兔子,所以月亮被称为“冰兔”。唐离深《出都前夕与周子坚夜步月下》:“冰兔半升灵,铜壶长滴。”

19、冰球:形容月亮洁白明亮,如圆冰。宋梅遥辰《奉酬乐天立秋夕有怀见寄》:“现在是10月15日晚上,月亮在东篱笆上结成冰块。”

20、蟾蜍:指月亮,因传说月亮中有一只三足蟾蜍而得名。李白《戏作嫦娥责》:“蟾蜍蚀圆影,记忆留明夜。”

21.蟾蜍与桂树:月亮。相传,月亮上有蟾蜍和月桂树。唐代段成式《古朗月行》:“可曰,月中蟾蜍桂花,地影;虚空,水影也。”唐李鹤《酉阳杂俎·天咫》:“古寺近月,蟾蜍桂花寒,椒花落红湿云闲。”月份的名称。唐洛因《巫山高》:“我出去聊天的时候,看到蟾蜍桂靠向我。”

22.蟾蜍洞:又蟾宫。宋张宪《旅梦》:“日间刻刻三刻,梯汉同登蟾洞。”宋·苏轼《少年游慢》:“鹰峰陷落前夕,蟾蜍洞枝空忆往事。”清陈维嵩《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花分赠元素》:“怀王城下,有伏羲从贵,香蟾洞。”

23、蟾轮:比喻满月。唐元霖《百字令》:“蛤蟆轮怎么了?他的相貌完全是微妙的,挣得一个美女来绣丝帘。”南唐李仲《中秋夜不见月》:“蟾轮夹寒面,轻缕绊蟾轮。”

24、蟾魂:月亮的别称,也指月光。唐元振《云》:“美表如蟾蜍,高楼挂玉绳。”唐古镇远《纪怀赠李户曹》 第二首诗:“禁漏声稀蟾蜍寒,纱灶竹席光辉清。”青牛秀《惆怅》:“适时遇见蛤蟆魂,心中会充满喜悦和兴奋。” 《觚賸·酒兵》第五章:“彩云三行,忽散鱼鳞;宝月嫁妆,旋走蟾魂。”

25、蟾蜍与兔:蟾蜍与玉兔。旧时相传此二物为月亮之精,故为月亮之名。《花月痕》:“三五日月圆,四五日蟾蜍兔不见”。唐欧阳展《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8月15日夕,老贾蟾兔亮。”清芳文《玩月》:“与我约除夕,月照台上,蟾蜍兔忽去,马车还在未来。”

26、蟾蜍宫:月宫;月亮。唐徐周《汤君谟读书敬亭寄此》:“应是蟾蜍宫有特殊的感情,每到秋天就清一半。”明朱鼎《中秋月》:“岁月易变,岁月流逝,又至仲秋,蟾蜍宫已近满。”清成林《玉镜台记·闺思》:“若真日蟾宫打不开,紫云何时去瑶台?”

27、蟾蜍宫:又蟾宫。元丁和年《此中人语·红楼梦竹枝词》:“已为蛤蟆雀,犹居虎山。”明朱鼎《题奚仲英进士鹄山书堂》:“他是瑶池夫妇,玉生仙人,不羡慕相府门楣;恐怕是蛤蟆阙首领,难爬,谁敢把丹桂拉高?”

28、蟾月:指月亮。唐黄涛《玉镜台记·议婚》:“勿谈蟾月无梯,龙底波涛”。

29、蟾蜍楼:指月宫。清金农《酬俞钧》第二首诗:“蟾户盼明年,露湿桂花天气凉”。

30、蟾精:月亮的名称。唐王骆宾《中秋夜玩月感作》:“叶凤才英姿,辨蛤蟆精神弱年”。

31、蛤蟆镜:比喻满月。明陈子龙《上兖州崔长史启》:“鸾篦蟾黎明离人镜中,沟里冰一夜成白”。

32、蟾蜍盘:比喻满月。唐·曹松《长安夜归曲》:“秋初三、初五,万里无云,观天边蟾蜍。”清黄景仁《中秋对月》:“今夜饱饱蟾蜍,西北浮云早开”。

33、婵娟:指月亮。苏轼《中秋夜雨》:“但愿人长生不老,相隔千里共享明月之美。”

34、中朔:农历初三、初四的月亮。北周王褒《水调歌头》:“弦如半玉,首灵如蛾眉”。唐张仲素《咏月赠人》:“飞星第一神出西南”。

35、初仙:指农历每月七、八的月亮。那时,月亮如弓弦,故名。南朝梁于建武《玉钩赋》:“九江七夕,初秋第一弦。”杜甫《奉使江州舟中七夕》 第二首诗:云遮第一弦月,香飘小树花间。吴晨嘉《遣意》:“回来的时候,上弦月已经落山了。”

36、大明:指月亮。李白《姐妹》:“蟾蜍蚀圆影,明夜已去。”

37、丹桂:月亮的名称。唐·曹嵩《古朗月行》:“远看红桂花,心事愈加复杂”。宋·葛升中《中秋月》:“一轮红桂树细,景象无疑非黄昏。”

38.炼金轮:月亮。明徐渭《虞美人》:“丹轮光亮,质微亮,桂花、小米、梨云浅黄。”

39、地破:指月亮。唐代李炎《月下梨花》:“天魂生白虎,地魂生青龙。”清黄景仁《五言》:“听说嫦娥结婚了,现在也结婚了。河山收大地之魂,宫殿满天银。”出版社,010 -30000 第55卷:“日为天之魂,月为地之魂。”

40、冻轮:比喻月亮圆润明亮。唐王建《月下杂感》:“月下山,清营行军,冻轮如碛光,见三堆白骨,两堆骨头。”

41、E轮:月亮。唐许敬宗《云笈七签》第2号:“此五癸之夕,月光明亮。”

42、眼月:月亮。因相传嫦娥住在月亮中间而得名。《关山月》:“凉荫遮亭,明月明。”李善曰:“月遮月,故名月。”清唐孙华《奉和七夕宴悬圃应制》:“月悲遮月,云忽中年游”

43、兔兔:根据古代神话传说,月亮中积聚的阴精形成兔子的形状,后又因此得名。《文选·王僧达祭颜光禄文》:“盈利的目的何在,不过是看看肚子里的菟丝子吗?”王逸注:“月中有菟丝子,何必贪利?居于月腹,却看之?”洪星祖又道:“菟丝子在腹中,与兔同。《张母陈太孺人贞节诗》曰:月亮为阴神始祖,其形如兔、阴之类,其数为甚至。”南朝梁和训《楚辞·天问》:“兔满,朝堂英雄落。”李白《灵宪》:“阳鸦未出谷,兔半躲。 ”王琪注:“月中兔”。

44、癸巳:指月亮。相传月宫内有桂树、蟾蜍,故名。唐代卢兆麟《七召·神仙》:“朝见归禅,暮闻鸿雁,洪都几时归?归万不同。”

45、桂花:指月亮。北周庾信《上云乐》:“天汉看珠蚌,星桥看桂花”。韩愈《赠益府裴录事》:“桂花灿烂,兔影飞翔。”范成达《舟中望月》:“桂花出现了怎么办?照片,大家都像月亮一样。”

46.桂轮:指月亮。唐·李涉《明水赋》:“青天高海初秋气高,桂花轮斜落江楼”。宋张宪《好事近》:“去年中秋玩桂轮,河水清澈无云。”清·陈维嵩《秋夜题夷陵水馆》:“月色如此明亮,古今山水有多少痕迹;今晚谁来碾碎桂轮,破楚天新青天?”

47、癸婆:指月亮。骆宾王《燕归梁》:“唉,鬼魂卖光了,黎珠毁壳前,紫色气息散去,龙剑不伸水。”周邦彦《念奴娇·乙巳中秋用东坡韵寄广陵诸旧游》:“桂魂昏,檀沟断。紫心。”明徐渭《伤祝阿王明府》:“钩之曲线如兰亭。” 《南柯子·咏梳儿》:“缓行六桥;十里赏莲香;情八月,杀桂花魂。”

48、鬼土:指月亮。相传月亮中间有桂花树、玉兔,故名。唐汉勰《宴游西郊》:“桂花兔云中明,荷叶重,烛龙托明月”。明李东阳《西湖佳话·孤山隐迹》:“桂花兔秋光明,龙光晚更明”。

49、癸月:指月亮。相传月亮中央有一棵月桂树,因而得名。《元夜即席》:“桂花月光照南窗北窗,帘帘飘香。”于心《太皇太后挽歌词》:“桂花月悬危,风春空”。唐黄涛《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八·东飞伯劳歌》:“清如海中明镜,秋绿晴空。绿,磨桂月成浩瀚,画彭山入暗。”

50、桂枝:指月亮。卢兆霖《终南山义谷铭》:“桂花枝横西,菱角绕北堂。”唐太宗《狎鸥赋》:“魂满桂花枝,明镜缺彩”。

51.寒碧:比喻月亮。陆游《明月引》:“酒满江上明月升,珠树挂冷玉。”陆游《辽城望月》:“一眼望去,寒玉之上明月升起,薄云即将散去。”

52、寒蝉:指月亮。相传月亮中间有蟾蜍,故名。唐代刘禹锡《大醉梅花下走笔赋此》:“夜景管弦喧,灯烛隐寒蟾”。宋张宪第二首诗《秋夜独过小桥观月》:“鸟马飞翔,浓妆难抹,夕阳犹照台城秋草。”

53.韩婆:指月亮。亦泛指月光。唐刘德仁《和汴州令狐相公到镇改月偶书所怀二十二韵》:“元明寒魂升,照天地。”唐方谦《玉树后庭花》:“泉清魂晶莹,露珠飘寒光。”明李流芳《对月寄雍陶》:“气天清,寒如春露”。

54、冷兔:相传月亮中间有一只玉兔,故名此。李贺《中秋月》:“吴植无眠倚桂花树,光脚飞湿寒兔。”王奇解释道:“寒兔就是秋月。”

55、寒玉:指月亮。李贺《过皋亭龙居湾宿永庆禅院同一濂澄心恒可诸上人步月》:“吴惜月吟未完歌,江上人群贴冷玉。”宋律微老《李凭箜篌引》:“暮云已散,天明一轮寒玉。”

56、寒月:冰冷的月亮。李白《江南弄》:“寒月摇清波,光流入窗。”元武城《念奴娇·赠希文宠姬》:“不怕大风不让鹰飞,只怕冷月照乌鸦。”

57、金蟾:月亮的别称。神话传说中,月亮中间有蟾蜍,因而得名。汉张衡《望月有怀》:“羿向西王母求长生不老药,恒娥偷了它飞到月亮上……然后她把自己放在月亮上,变成了蟾蜍” ”。唐令狐楚《送国子伴读倪行简赴京》:“金蟾尚未出,玉树有些悲伤。”明高启《灵宪》:“梦破金蟾隔烟,秋声中绿色坟墓不详。”

58、金娥:指神话中的月亮女神嫦娥,也指月亮。唐许敬宗《八月十七日夜书怀》:“天满玉月,金娥光辉在其中。”李白《赋赵王孙家琵琶诗》:“玉女登星网,金娥玄题收月。”

59、金镜:比喻月亮。元稹《奉和喜雪应制》:“远树金镜挂,深潭坠玉楼”。陆游《明堂赋》:“烟落金镜水上飞,露水寒。”刘克庄《泛江翫月》:“竞相见嫦娥。金镜,仙人玉斧,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修复。”

60、金盆:象征满月。杨万里《隔浦莲近拍》:“淡月映轻云,淡黄轻纱裹金盆。”

61.金破:满月。唐代沉全期《水调歌头·癸卯中秋作》:“玉流吹,金魂来云。”李白《携酒夜觅罗季周》第2号:“圆光失天,金魂毁。”王启曰:“金魂者,达天者也。” ,意思是满月的影子明亮,看起来像金子,所以被称为金魂。 ”白居易《和元舍人万顷临池玩月》:“一瞬间,金魂诞生,若有你在。”

62、金兔:月亮的别称。南朝梁刘孝绰《古风》:“玉蟾半木,金兔露叶”。隋绛宗《首夏同诸校正游开元观因宿玩月》:“金兔尚悬魂,铜龙即将开门。”唐卢通《林下映月》:“朱仙初停,金兔奇绝。”

63.冷月:月亮。月光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因而得名。苏轼《答王筠早朝守建阳门开》:“苦年灯灭,空屋挂冷月。” 《月蚀》第七十六章:“鹤影渡寒潭,诗魂埋冷月”。

64、满月:满月。唐代赵范《次韵刘景文路分上元》:“低枝拂孤轮,亭亭玉立;茂密树木,灵气芬芳。”元流观《红楼梦》:“乘流而行满魂,明晚与今日不同。”

65、明蟾蜍:古代神话说月亮里有蟾蜍,后来“明蟾”就被当作月亮的代名词。唐书元语《月中桂树赋》诗:“阳屋忽西倾,明蟾挂高枝”。明刘基《晚渡扬子江未至甘露寺城下潮退阁舟风雨竟夕》:“夜凉风吹碧叶,深秋白露洗明蟾”。

66、千里烛:指向月亮。宋桃谷《坊州按狱苏氏庄记室二贤自鄜州走马相访》:“王执一道士说:‘我一生未曾用过一分油钱,在家用扇灯,出门用千里烛。’”

67、清禅:叫清月。相传月亮中间有一只蟾蜍,所以月亮的名字就叫蟾蜍。也用来比喻圆镜。宋张显《次韵和十六夜月再次韵》:“宝箱打开,晶莹平静,有一把清蟾。”宋鹤柱《清异录·天文》:“犀牛在身边徘徊,很高兴看到清澈的蟾蜍像以前一样圆润。”范成大《于飞乐令》:“饶锐已经吊舱了,明天就满了,我们借蟾蜍住一晚吧。”

68.青桂:指月亮。唐其吉《采桑子·罗敷歌》:“天空蔚蓝,万里无云,湿漉漉的,星星闪闪发亮。”

69、清月:月亮的美丽名字。亦指百官。俗语出自《代人七月十四日生朝》:“君仅如年,臣如月,师如日”。 ” 孔传:“群臣各有事,异如月。 ” 孔颖大叔:“群臣虽有等级之分,却相差如月。”岑参《中秋月》:“唯余清月在此,我挂杜陵。”杜甫《书·洪范》诗:“倾月升金掌,望春渡登玉峰”。蒲起龙心中解释道:“清月升起。 清朝赵仪道:“如今是科举十五年。清月冲的班级一次次搬家。”

70、却月:半圆的月亮。《西河太守杜公挽歌》:“在城市里建造了一个环形交叉路口,形状像月亮来保卫它。”

71、麝月:指月球。南朝陈序龄《暮春江陵送马大卿赴阙下》:“金星与乌女争美,麝月与嫦娥争艳。”明·唐寅《述庵司寇新刻大集兼怀亡友璞函》:“麝月复转三五夜,玉女联手生灵娥”。

72、苏厄:亦作月份代用。《南史·侯景传》:“引玄兔上皇台,集苏娥于后宫。”李周翰注:“嫦娥因名偷药飞月,月色洁白,故曰苏娥。”李商隐《玉台新咏序》:“少女苏娥耐寒,月霜中的美人。”明徐渭诗一首《咏春江花月夜》:“别让风吹炫耀,苏娥应妒舞《文选·谢庄月赋》”。郁达夫《霜月》:“窗外一片平淡,窗内的客人分明梦见了吴阳。”

73、苏坡:月亮的别称,亦指月光。南朝梁建文帝《月下梨花》:“夜轮悬魂,晨光浮青天”。孟郊《霓裳》 第五首诗:“魂牵夕阳岸,绿水生晓”。周邦彦《旧历八月十六夜观月》:“马看清魂,印远金小。”《京洛篇》第二章:“彩云照银,清魂映万千”。山如水。”清遥鼐《立德新居》:“纯净的灵魂无限旅行,光明即将来临。”

74、太阴:指月亮。太阳与月亮相对,太阳称为太阳,所以月亮称为太阴:坐使青天暮色,小星星忧太月。唐·杨炯《倒犯·新月》:“太阴望圆而明,闭目则凉风吹。”清公自珍《水浒传》:“牵牛抱秋树,指太阴夜结之盟。”郭沫若《乙卯二月望夜与胡豫生观月有咏》诗:“白天的太阳,晚上的月亮,不过是明镜里自己的影子。”在神话中,它指的是月神。《盂兰盆赋》第95章太阴:"此恶鬼与你为敌,是我广寒宫玉兔捣玄霜丹。"”指月宫。青鸿升《叙嘉定七生》:“我是嫦娥,我是太阴君的人,我是后羿的妻子。”

75、太阴精:指月亮。古人认为,月亮是太阴之精。唐张祜《女神·地球,我的母亲!》:“万古太阴精,中秋海中生”。

76.天空镜:指向月亮。唐宋题《西游记》:“石帆摇海,天镜落湖。”明王士祯《长生殿·闻乐》诗:“冰壶石生于世外,天镜忽止于林中”。

77、天眼:指月亮。唐路通《中秋夜杭州玩月》:“帝天欲知事,日月化生。行于天,劳四身,与天作眼,行于光……”我又可以看到天眼,感受到天地之力了。”明刘基《游禹穴回出若邪》:“不知邪气从何而来,却迷惑得目惊心乱。”

78、兔钩:新月。唐·崔禄《月夜步西园积雪有述》:“倚兔钩,孤影伴我,仙女下端来”。

79. 兔轮:月亮的别称。相传月亮中间有一只玉兔捣药,故名。唐元振《月蚀诗》:“西望如低轮水兔,东望平桃海波黑。”

80、兔魂:月亮的别称。《次韵石末公七月十五夜月蚀诗》卷一:“蟾兔魂,日月无双。”袁梵志《过南城县麻姑山》:“次吾夜夜啼人,兔魂低纱窗数次。”明·六记《梦上天》:“兔魂满,天长雁短。” 《参同契》:“兔魂即将低落,鸡声渐动。”

81.图画:明月。清陈维嵩《赠郭判官》第2号:“天上兔儿满眼都是花,唯独光彩如人”。

82、兔月:月亮的别称。北周庾信《怨王孙》:“兔月先升,羊灯次来”。唐·杨师道《剪灯馀话·江庙泥神记》:“羊车怕青门关,今夜兔月照后院”。

82.团乱:指满月。林部《水调歌头·汾西侯仲辂示我九日纪梦词二阕依韵奉和》:“采绳又开三两朵花,团乱天转百千圈。荒邻独映初山,晚景被雪所克制。” ”纳兰性德《七夕赋》指月:“时月不同,团鸾照鬓。”

83.望舒:用话说,他就是驾月之神。《阙题》:“前面,使者望舒来了,后面,使者飞廉正在为属下奔走。” ”王邑注道:“望舒月欲也。它指的是月亮。汉张衡《又咏小梅》:“当时,昏暗的灯光照在风景上,然后我看着风景,漫步其间,这是一种极致的乐趣,即使阳光明媚,我也忘记了这一点。”日落也消失了。” 《菩萨蛮·回文五》:“元首阔视舒调,太子王隐于月色。”李显注:“望舒,月也。”金张协《楚辞·离骚》第8号:“下车如昨,望舒四五块钱”唐庚茂《归田赋》:“谁(叫)张朱。凉天有为。”

84.未月:看起来像一弯新月。指农历月初的月亮。金福轩《后汉书·蔡邕传》:“清风徐来,明月西升”。杜甫《杂诗》:“明月已去已久,悬崖为何难崩!”王开云《喜侯十七校书见访》:“空庭一叶下,明月明。”苏曼殊《杂诗》:“已是傍晚,月明西海,水流滞。”

85、夕轮:指满月。骆宾王《水会渡》:“秋花繁令人愁,桂花晚桂满”。

86、修兔:古代神话说月亮中有兔子,所以用它作为月亮的代名词。骆宾王《七夕立秋作》:“抱膝望窗外看夕阳兔,空室听晓鸡。”

87.夕月:傍晚的月亮。李白《断鸿零雁记》:“推荐枕着迷人的晚月,卷起衣裳爱上春风。”苏轼《久戍边城有怀京邑》第7号:“右浮,一星火西流,当年功德平等。见夕月,昭殷德德昌盛。”

88、小蟾蜍:指月亮。宋·吴文英《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词:“小蟾蜍斜影转向东篱,蝉只在寒夜里说话。”

89、小惠:指月亮。元稹《怨歌行》:“日缺箭频添,夜光即将半弯。”

90、小坡:指月亮。韩愈《坤成节功德疏文》:“夏殷高庇,小破受虚养。”廖英注道:“小破,就是月亮。”

91.玄都:月亮。汉刘向《霜叶飞·重九》:“殷喜抱关,以德为己,洗日照,玩玄机。”

92、黑兔:指月亮。《春》:“引玄兔上皇台,集苏娥于后宫。”李周翰注:“玄兔即月,月中有兔象,故名焱。”唐白行鉴《会合联句》:“桂西南影皆黑兔;波涛上下,紫鳞难见。”宁调元《列仙传·关令尹赞》:“于玉宇最高处琼楼,千年难消月来。”

93、玄阴:指月亮。柳宗元《文选·谢庄月赋》:“玄阴多了,恋爱的感觉都快没有了。”元稹《新月误惊鱼赋》:“玄阴迎夕阳,寒魂散去。”

94、玄珠:指月亮。曹丕《八月十五夜漫书一律》:“日渐西去,清风至宫,帘帘拉开,玄烛微弱。”

95.尧伦:指月亮。明夏万春《天对》:“不料瑶轮无久期,玉历中屯却有会。”

96、瑶兔:指月亮。唐王勃《赋得九月尽》:“闻旁闻,金乌立缰,弯燧圆火引光;瑶兔浮于轮上,待众人。”呕吐液体。”唐代黄涛《答繁钦书》:“一夜雨停,天晴,风轻月明,瑶兔无烟,铜龙有声。”

97、夭月:月亮的美丽名字。唐令狐楚《大哀赋》:“星辰覆彩,瑶月失落。”晋王听云《上明员外启》:“琼枝瑶月,帘卷金宫。”

98.夜光:月亮。《丈六金身碑》:“夜光有何功德?死了还能重生?”王邑曰:“夜光是月。” 《三国志·魏曹植》《还珠亭赋》:“其初荣,如夜光寻芙蓉;其阳辉也,“如九阳出阳谷。”晋王嘉《清平乐·应制》:“筑圆裘看朝阳,饰瑶阶拜夜光。”

99.夜明:月亮。明张居正《楚辞·天问》:“大祭殿南首筑圆丘,每逢冬至祭天,以明、夜、星辰、风雷为祭祀” ”。

100.夜婆:指月亮。未庄钱书《芙蓉赋》:“蛤蟆投夜魂落湖,山落秋莲落波。”

101.易经:指月亮。夷,与“E”相连。嫦娥,嫦娥。清魏源《拾遗记·炎帝神农》:“景物圆隙中,痕迹犹存,影忽隐去”。

102、阴精:月亮。汉代《丁红》《郊礼新旧考》:“月亮代表阴精,盈亏不断,为臣之表。”三万:“墙破屋破,秋雨大,夜视鬼影。”

103、寅兔:月亮的别称。月亮为阴精,相传月亮中有玉兔,故名。南朝梁建文帝《三堂东湖作》序:“阴兔二足,阳乌三足”。北周庾信《出都前夕夜步月下》:“阴兔有邪道,阳乌有翼。”李白《日食上封事》:阳乌三足,朝阳阴兔明月失精。

104、阴宗:指月亮。《月映清淮流》“【猛洞之月】皇上祈求天宗来年。”孔颖达引用汉代蔡邕的话说:“日为阳宗,月为阴宗”。

105.银蟾蜍:月亮的别称。相传月亮中间有蟾蜍,故名。白居易《次韵子瞻对月见忆并简崔度》:“多少人依他而心碎,玉兔银蟾远矣。”元金人杰《大法颂》 第二章:“天轻云清,银蟾如海山。”清王陶《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一夜宴席,蝴蝶来,银蟾仍明。”

106、银钩:象征新月。宋代李密孙《大猎赋》第2号:“茅屋竹篱倒瓶酒,银钩坐看晚江”。

107、银兔:指月亮。隋炀帝《礼记·月令》:“寒露侵银兔影,西风吹断桂花枝。”唐皮日秀《中秋月》:“麝烟银兔生,蜡泪滴绣闺阁。”

108. Jade Chan:月亮的别称。南梁刘晓绰《追韩信》:“收获半只玉蟾,树叶收获金兔”。

109、玉:月亮的别称。明徐福佐《淞滨琐话·田荔裳》:“天上玉蟾喜独,河中鸟憎难引,琴瑟何时调?”

110、玉杵:传说白兔手持杵在月亮中央捣药,因为玉杵指向月亮。明·唐显祖《游梅坡席上杂酬》:“玉杵秋空,谁能偷药祭嫦娥。”

111、玉弓:象征新月。李贺《望江南》 诗六:“旧刻寻章摘,晓月如垂帘玉弓”。明阳神《醉中先起李谷戏赠走笔奉酬》:“秦时月明玉弓悬,汉时锦堵黄河。”

112、玉钩:比喻新月。南朝鲍照《林下映月》:“蛾眉遮珠,玉钩分线。”李白《红梨记·诗要》:“忽城西,碧空悬一玉钩。”张元谦《牡丹亭·闹殇》:“破云送轻雷,林外玉钩微吐。”陆游《南园》:“玉钩定谁挂,冰轮已去。”

明代无名氏《塞垣鹧鸪词》:“影影银河摇曳,清光映碧波,玉钩斜挂,冰轮坠落。”

113、玉环:象征满月。白居易《翫月城西门廨中》:“高星照金粟,残月沉玉环。”

114. 玉镜:玉娇洁的月亮。宋梅遥辰《挂席江上待月有怀》:“仰望明月新红,形影飞舞玉镜中。”金绿朵《花心动·七夕》:“鱼间渔村黄昏平分,寡妇秋望黄云。”明代李维祯《月下作》:“一代玉镜相摩,动天不息。”

115. 玉角:指月亮。宋言几道《还带记·二郎诮裴》:“好听的歌更靠弦,爱人必须在你面前醉。正是可怜之时,今晚玉娇先成真。”

116.玉镜:玉明月。唐张子荣《和栉沐寄道友》:“满轮沉玉镜,半魂落银钩”。宋阳万里《次韵答王景彝闻余月下与内饮》:“徘徊琼楼,霜待晓,玉镜却挂青天”。元本高明《卫州赠子深节度》:“人犹湿露,贪看玉镜。” 《日方升赋》第四十八章:玉楼旁挂玉镜,珠帘外挂冰盘。

117. 月亮:月亮的别称。元稹《清平乐》:“江河冰莹明,黄道月雄伟。”宋鲁兵《璧池望秋月》:“苏娥醒,明月稳行,初离海。” 《清金农》《月夜观雪》:“石浮而纤细,不知入月。”《礼贺》《琵琶记·伯喈牛小姐赏月》:“月露湿光,鸾遇香桂。”

118、玉盘:玉明月。唐代李群玉《红楼梦》:“路面清绿有汗,玉盘模糊。”苏轼《月三十韵》:“暮云已聚,溢清寒,银人无声转动玉盘。”

119.玉魂:月亮的别称。唐春台仙《水龙吟·赓韵中秋》:“玉魂东开,嫦娥追影来。”明何景明《中秋夜玩月感作》:“玉魂一皱忆,美人忆。”明王世祯《梦天》:“玉魂斜穿。树木披金浪。”

120、玉兔:月亮的别称。唐·韩聪《中秋君山看月》 “金乌飞去,玉兔飞去,青鬓常绿,未曾见过。”

121、玉团:指满月。明朱云明《中秋月》:“冬月上,双清清明,与凤仪、流花争胜。玉球桃子相得益彰,占天地之澄清。”

122、玉碗:比喻圆月。韩愈《游春台》:“玉碗不磨大地,青天洞里填白石。”

123. 玉

羊:月亮别称。南朝刘孝绰《望月有所思》:“太平之瑞宝鼎,乐协之应玉羊。” 124、圆蟾:月的别称。传说月中有蟾蜍,故称。唐张碧《美人梳头》:“玉容惊觉浓睡醒,圆蟾挂出妆台表。”宋张先《凤栖梧》:“明日不知花在否?今夜圆蟾,后夜忧风雨。” 125、圆光:月亮。李白《古风》之二:“圆光亏中天,金魄遂沦没。”明刘基《过秦楼》:“圆光易缺,急景难追。” 126、圆蟾:唐张碧《美人梳头》:“玉容惊觉浓睡醒,圆蟾挂出妆台表。” 127、圆景:指月亮。三国魏曹植《赠徐干》:“圆景光未满,众星粲以繁。”南朝宋谢灵运《南楼中望所迟客》:“圆景早已满,佳人犹未适。”唐武元衡《八月十五酬从兄常望月有怀》:“坐爱圆景满,况兹秋夜长。” 128、圆镜:圆形之镜。借指圆月。南朝梁元帝《玄览赋》:“乍浮圆镜,时泛明珠。” 129、圆魄:指月亮。南朝梁武帝《拟明月照高楼》:“圆魄当虚闼,清光流思延。”唐张乔《对月》诗之一:“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宋刘克庄《念奴娇》:“天风浩动,扫残暑,推上一轮圆魄。” 130、圆舒:圆月。舒,望舒,为月神驾车之神,用为月亮的代称。南朝梁萧统《铜博山香炉赋》:“吐圆舒于东岳,匿丹曦于西岭。” 131、圆影:指月。南朝沈约《应王中丞思远咏月》:“方晖竟户入,圆影隙中来。 132、月桂:月的别称。南朝梁元帝《漏刻铭》:“宫槐暗合,月桂宵辉。” 133、月轮:指月。庾信《象戏赋》:“月轮新满,日晕重围。”王昌龄《春宫曲》:“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134、月魄:指月初生或圆而始缺时不明亮的部分,亦泛指月亮。《汉武帝内传》:“致日精得阳光之珠,求月魄获黄水之华。”李商隐《街西池馆》:“疎帘留月魄,珍簟接烟波。” 135、月子:月亮。子,语助词。宋赵彥卫《吴中舟师歌》:“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136、珠轮:喻圆月。唐刘兼《晚楼寓怀》:“月沉江底珠轮浄,云锁峯头玉叶寒。” 137、珠球:喻明月。清林则徐《中秋嶰筠尚书招饮沙角炮台眺月有作》:“少焉云敛金波流,夜潮汹涌抛珠球。” 138、坠兔:指落月。传说月中有玉兔,故称。《剪灯馀话·武平灵怪录》:“逡巡间,坠兔收光,远鸡戒晓。” 139、颓魄:残月。《文选·谢惠连<秋怀诗>》:“頽魄不再圆,倾羲无两旦。”李善注:“魄,月魄也。” 140、素舒:月的别称。舒指望舒,古代传说中为月亮驾车的仙人。《文选·谢朓<齐敬皇后哀策文>》:“轩曜怀光,素舒伫德。”李周翰注:“素舒谓月,亦比后妃也。” 141、素蟾:月的别称。古代传说月中有蟾蜍,故称。唐黄滔《卷帘》:“緑鬟侍女手纤纤,新捧嫦娥出素蟾。”宋张元干《青玉案·筠翁生朝》:“玉钩斜挂,素蟾初满,醉惬浮瓜冷。”明屠隆《彩毫记·渔阳鼙鼓》:“盼红轮西岭,素蟾东麓。”清蒋春霖《一枝春·忆兰曲为汪西林赋》:“纹纱素蟾低照,奈姮娥更妒,同心花好。” 142、桂丛:指月宫。李商隐《和友人戏赠》:“殷勤莫使清香透,牢合金鱼锁桂丛。”冯浩注:“桂丛,指月殿。”清洪昇《长生殿·重圆》:“听何处奏钧天,想近着桂丛边。” 143、广寒宫:月中仙宫为“广寒宫”。唐鲍溶《宿水亭》:“夜深星月伴芙蓉,如在广寒宫里宿。”《宣和遗事》前集:“若到广寒宫,须有一万亿。”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白于玉》:“童导入广寒宫,内以水晶为阶,行人如在镜中。鲍溶《宿水亭》:”夜深星月伴芙蓉,如在广寒宫里宿。 144、桂堂:指月宫。苏轼《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花分赠元素》:“月缺霜浓细蕊乾,此花元属桂堂仙。”清黄景仁《秋夕》:“桂堂寂寂漏声迟,一种秋怀两地知。” 145、桂宇:指月宫。明皇甫汸《广寒宫登眺》:“月临疑桂宇,露洒即铜台。” 146、清虚:指月宫。五代谭用之《江边秋夕》:“七色花虯一声鹤,几时乘兴上清虚。” 147、冰壶:借指月亮。元稹《献荥阳公》:“冰壶通皓雪,绮树眇晴烟。”杨万里《中秋前二夕钓雪舟中静坐》诗:“人间何处冰壶是,身在冰壶却道非。”马致远《青山泪》第三折:“正夕阳天阔暮江迷,倚晴空楚山叠翠,冰壶天上下,云锦树高低。”明陈所闻《浪淘沙·中秋同皮元素泛月》曲:“秋色老梧桐,月满遥空。画桥百尺似飞虹。人向冰壶同载酒,细浪轻风。”清李基和《戊寅中秋初度月下作》:“谁画雁门今夜里,山川别样贮冰壶。” 148、彩蟾:借指月宫。李商隐《楚宫》:“月姊曾逢下彩蟾,倾城消息隔重帘。”贺铸《侍香金童》:“三五彩蟾明夜是,屈曲阑干,断肠千里。”清洪升《长生殿·闻乐》:“待将天上乐授宫襜,密召芳魂入彩蟾。” 149、玉宫:月宫。李贺《天上谣》:“玉宫桂树花未落,仙妾採香垂珮缨。”唐陈陶《殿前生桂树》诗:“仙娥玉宫秋夜明,桂枝拂槛参差琼。” 150、团栾:指圆月。林逋《又咏小梅》诗:“摘索又开三两朵,团栾空绕百千迴。荒邻独映山初尽,晚景相禁雪欲来。” 151、白兔(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152、白玉盘(呼作白玉盘。大明夜已残) 153、蟾宮(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154、蟾光(仰首望蟾光, 无踪亦无影) 155、嫦娥(嫦娥出复还, 似诉无限情) 156、方晖(方晖竟户入,圆影隙中来) 157、飞镜(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158、飞轮(飞轮了无辙,明镜不安台) 159、挂镜(台前疑挂镜,帘外似悬钩) 160、广寒(深守广寒内, 时思海上生) 161、桂宫(桂宫袅袅落桂枝,露寒凄凄凝白露) 162、恒娥 163、金波(月穆穆似金波) 164、明镜(飞轮了无辙,明镜不安台) 165、清光(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166、琼阙(细雨蒙琼阙, 浓云蔽玉京) 167、秋影(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168、素月(太阴妙果素月天尊神位) 169、兔影(沉钩摇兔影,浮桂动丹芳卢照邻) 170、悬钩(台前疑挂镜,帘外似悬钩) 171、瑶台镜(又疑瑶台镜) 172、银盘(月从海东来,径尺熔银盘) 173、银阕珠宫(身游银阕珠宫,俯看积气蒙蒙) 174、幽阳(徽月生西海,幽阳始化升) 175、玉京(细雨蒙琼阙, 浓云蔽玉京) 176、玉栏(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

用户评论

面瘫脸

哇!月亮还有这么多别名,真是涨知识了,中华文化果然博大精深!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又落空

一百多个别名,每一个都很有意境,体现了古人对月亮的热爱和想象力。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岁岁年年

这个列表太棒了,以后跟朋友谈论月亮,可以用这些别名,更有意境。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无所谓

月亮别名,真是美不胜收,感觉每一个都像是诗句。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断秋风

没想到月亮还有这么多名字,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将妓就计

中华文化真是博大精深,月亮的别名就足以体现。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毒舌妖后

这些别名太美了,让人忍不住想抬头望月。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半梦半醒半疯癫

感觉每一个别名都蕴藏着故事,让人忍不住想要了解。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心亡则人忘

月亮别名,真是让人眼花缭乱,每个都美轮美奂。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龙吟凤

感谢分享,以后可以用这些别名来形容月亮了。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迷路的男人

月亮的别名,真是体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没过试用期的爱~

真是涨见识了!原来月亮还有这么多名字。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话少情在

这些别名,真是让人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浪漫。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颓废人士

月亮,真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天体!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巷口酒肆

这个列表,真是让人对月亮有了更深的了解。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琴断朱弦

月亮的别名,真是美不胜收,让人目不暇接。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瓷清茶倾城歌

太震撼了!中华文化真是博大精深,月亮的别名就足以体现。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ok绷遮不住我颓废的伤あ

这些别名,真是让人感受到月亮的魅力。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蔚蓝的天空〃没有我的翅膀

这个列表,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坠入深海i

月亮的别名,真是让人流连忘返。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月亮别名简集(一百多个别名,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齐鲁·七夕节 下一篇:南宋最弱的才女,写下了最豪迈的诗篇,收获了最凄美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