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意味着世界上有很多代代相传的杰作。其实它们并不是作者努力得来的,而是作者恰好有那个天赋,得到了那一刻的“灵感”,所以才写出来的。就是这样。
比如,李渔的许多精彩诗篇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因此,王国维等著名作家在评论李渔的诗歌时,常说他其实“经验很少”,创作时通常“抒发内心”。
如果没有经历过亡国之痛,那么李渔只能写出几句“风中谁更香,醉后娇媚”的情色文字。然而命运使他成为了一位亡国诗人。
当国家被毁、家破人亡、身陷囹圄时,李渔仿佛恍然大悟,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他的成就之高,是后世七百多年的诗人难以与他相比的。
毫不夸张地说,李渔的亡国诗在几首诗中“无与伦比”,是悲剧美学的代表作。比如我们今天要提到的他的歌曲《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一、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赏析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 南唐·李渔
默默独自上西楼,明月如钩。孤独的梧桐深院锁住了青丘。
不断的切割和混乱依然存在,这就是分离的悲伤。不要心里只有平凡的味道。
这首诗描写了李渔亡国后的囚禁生活。那是一个寒冷的秋夜,作者独自在庭院里徘徊。诗中的“无言”二字,是因为作者当时内心有太多的悲伤,想与别人倾诉。
自从国家灭亡之后,李渔几乎每天都沉溺在这种情感之中,不知从何开始。更何况,他此时身在监狱之中,根本找不到这样一个人可以听他的。
此时的李钰心里有无数的痛苦,就像茶壶里的饺子一样。他想倒出来却又倒不出来,于是他决定独自上西楼赏月散心。
但最好还是不要上楼。当我爬上楼梯时,我才发现今天不是满月日。 “月如钩”是指下弦月,一般出现在农历每月二十三日之后。钩子通常由金属制成,末端锋利。
古代有一把剑,名叫“五钩”,所以一提到“钩”,很容易让人想到一种杀人凶器。原来,此时的月亮并不是团圆和幸福的象征,而是孤独、寂寞和相思的象征。它象征着与爱人、亲人的离别。
20世纪70年代,一部根据古龙小说改编的武侠剧在香港拍摄。电话号码为《离别钩》。里面的歌词是这样的:
世界上为何有分离?它让恋人流泪。恋人从今以后就应该在一起,可是为什么我们不能在一起……
我可以承受世间所有的悲伤,却无法承受分离的泪水。
这首歌词是由著名作词家黄沾作词。当然不能与李渔的歌词相比,但它直白地表达了分离的痛苦,可以给恋人带来“心碎”。
当李渔写下《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时,他也在思念自己的爱人和亲人。但当他爬上楼梯,看到残月时,他明白,这种天象已经暗示着他们注定要“分离”。
据说,南唐灭亡后,李渔为避免城内百姓受到牵连,主动“投降”。随后,他与孝周皇后被软禁至北宋京师。宋朝皇帝赵匡胤封李渔为“忤逆太子”。
没过多久,赵匡胤突然去世,弟弟赵光义即位称帝,继位为萧州皇后。后来赵光义投毒杀了李渔,小周侯也相爱而死。李渔的这首诗很可能是在他与小周侯分开的日子里写的。
李煜刚投降的时候,原本是带着萧周皇后以及一众侍从来到汴梁城的。赵匡胤在世时,一家人仍然过着终日歌舞升平的生活。
据野史记载,李渔在七夕期间与家人饮酒作乐时,写下“《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激怒了赵光义,导致他最终死亡。
先不说李渔被杀的原因。只能说,他的“囚徒”生活其实还不错。至少一开始,宋朝皇帝除了不允许他离开住所之外,在饮食起居方面并没有亏待他。
但李渔写的歌曲《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中,刻意强调了《锁清秋》中的“锁”字。再加上之前描述的内心痛苦却无人倾诉,就说明他此时作为“囚犯”的待遇已经大不如前了。
小周被赵光义借故接走后,仆人就不再和李渔在一起了。他独自一人,以寂寥的秋院为伴。
或许这个时候,李渔还不知道小周侯和赵光义之间发生了什么。或许他已经猜到了发生的事情,但无论如何,小周侯的遭遇竟然是他造成的。
所以此时此刻,李钰所表现出来的情绪只能是“焦虑”,而不是“愤怒”和“怨恨”。说起来,小周侯也是受害者,又能怪谁呢?
“悲”是所有情感中最难理解的。唐代李白写道,“愁”是“刀斩水,更流;举杯除愁,更愁”。他的悲伤如奔腾的流水,不断地用刀剑劈砍,源源不断地涌来。
宋代范仲安将“悲”写为“悲得不禁醉,酒未到,泪流满面”。他说想借酒解愁,可酒还没到,他先哭了。人们。 “悲伤”就是这样一种让人感到迷茫、无助的感觉。
李煜知道小周侯的遭遇。作为一个男人,既要维护自己的妻子,又要维护自己的尊严。但当时他已经被“关起来”了,国家亡了,自己的性命都掌握在别人手里了,还有什么尊严呢?
根本没有办法,李钰只能着急。到最后,他居然说自己心里的这份担心不再“感觉那么糟糕”了。
“不只是感觉”,到底是什么感觉?这描述了他当时内心的悲伤,不同于常人的悲伤。那是一种难以形容的感觉,很难用语言来表达。
大多数书籍只是说这是一种“难以形容的痛苦”。但我个人的理解是,李渔当时想要表达的不仅仅是“痛苦”。
因为李渔本来整篇文章都在讲“痛”,但最后却强调了“感觉不到”,说明他处于极度痛苦之中,而那种平常的“痛苦”情绪已经发生了变化。
发生了哪些变化?这就像一个男人的妻子对他不忠一样。面对这种事情,他应该愤怒咆哮,或者持刀冲上前去跟对方算账,但是他没有力量,根本做不到。
于是他开始自责,开始鄙视自己。终于,他开始因为自己的无能和无用而感到疯狂,开始“怒笑”……
南唐灭亡后,李渔来到汴梁,被困三年。这三年的第一年,或许是他一生中最美好的一年。
因为当时虽然李煜投降了,但是南唐残部并没有放弃战斗。勇敢的南唐将士继续与宋朝进行了一年左右的硬仗。
也就是说,当时的李煜对于复国还抱有一丝希望。但一年后,南唐起义军被全歼,李皇后心死了。后来,赵匡义突然突然去世,李渔一家受到的待遇也大不如前了。
所以,李钰的担忧是一天天积累起来,逐渐放大的。连续三年的监禁让他感觉自己就像一只落入猎人陷阱的困兽。
李钰试图挣扎逃跑,却根本动不了。最讨厌他的猎人不肯当场用叉子杀掉他,而是不断地捉弄他,简直就是想把他逼疯。
俗话说:物极必反,物极必反。当事情走向极端时,就会变成紫色。当一个人极度忧虑时,他的情绪可能会走向“相反”。那么担心什么呢?答案是“喜”,可引申为“狂”,即因忧而疯狂。
但如果直接写的话,就显得过于直白了。李渔很聪明。他不会直接告诉你那时他会发生什么。因为只有有过类似人生经历的人,才会明白在那种情况下他的心理发生了什么变化。
大多数人没有这样的经历。即使他告诉你,他当时的情绪已经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比如怒极时笑,悲极时开心,或者“死猪不怕开水烫”。 ”。这种情感,你是无法理解的。
因此,这首诗的最后一句“感觉不太好”的朦胧表达,是整部作品的“画龙点”。也正是因为如此,写出《悲伤》的歌曲《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问世七百年以来从未遇到过任何对手。
直到清朝,纳兰性德才问世。有人说他是世界上唯一的李渔“南唐派”传人,纳兰性德还写有两首诗《相见欢》。
不过,也有人说,纳兰性德的两部“生悲”作品可以与李渔的“生悲”作品“竞争”。这绝对是一场“冲突”。纳兰有两首歌《相见欢》,其中一首是《相见欢·微云一抹遥峰》。
二、纳兰性德《相见欢·微云一抹遥峰》赏析
《相见欢·微云一抹遥峰》 —— 清纳兰性德
淡淡的云朵触着远方的山峰,冰冷而柔和,就像我黎明时的画眉。
红蜡泪,绿丝被,重水,却与黄毛叶铺听西风。
这首诗写的是离别和悲伤,也写的是相思。诗的前半部分是从郑仁的角度来看的。由于纳兰性德曾经有过军旅生涯,所以他写的很多诗都是从郑仁的角度写的思念闺中之人。
诗的开头写了士兵所见的情景。在他的面前,远处是一排山。山峰云雾缭绕,就像他的心上人。
清晨,我的爱人在梳妆镜前轻轻扫了一眼眉毛。但眉宇间却有一片云彩,暗示着正仁想象中的女子正在忧愁离别。
下半部分是闺中女子的视角,她夜里独自坐在房间里思念丈夫。李商隐写了一首关于分离的无题诗。诗曰:“春蚕丝尽而死,蜡烛泪未干即成灰。”纳兰诗中的红烛代表闺中人的泪水。
写“清灵被”暗示当时闺中女子独自一人在空荡荡的房间里,正如白居易《长恨歌》写下唐明帝思念杨贵妃的名句:“鸳鸯瓦片”霜霜重重,翡翠被冷,谁能分担?”
“水沉灯”是指水沉香的气味很浓,但房间里的人只是独坐香。而此时,“他”却留在了黄茂业的店内,听着夜里的风声和雨声。
总的来说,纳兰性德这首诗只是对李清照“一种相思,两地闲愁”的具体描述,并没有什么非常独特的地方。
但纳兰性德这首诗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的情感真实自然,没有任何掩饰。这一点上,和李渔有些相似。然而,他的另一首歌《相见欢·落花如梦凄迷》只是一首普通的歌曲。
结语
纳兰性德,清代伟大诗人。当然,他也有很好的歌词,比如《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我个人最喜欢。边塞里面的景色极其广阔、壮丽。
但总体来说,在写“情”和“哀”时,即使是纳兰性德的最佳代表作,也达不到李渔亡国诗平均水平以上的水平。
【李渔作诗《相见欢》。 700年来,无人超越他。能战斗的,只有纳兰性德了。】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李渔的《相见欢》真的太惊艳了,不愧是无人超越的经典!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李渔的诗歌造诣实在太高了,能和纳兰性德一较高下,真是让人叹服!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相见欢》这首诗简直是李渔的巅峰之作,700年来无人超越,名副其实!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李渔和纳兰性德的诗歌风格完全不同,但都是一代大家,各有千秋!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纳兰性德的词风细腻婉约,而李渔的诗歌则充满了豪迈之气,各有特色!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能和李渔的《相见欢》相提并论的,只有纳兰性德的词了,真是棋逢对手!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李渔的诗歌充满了情感和智慧,让人读后回味无穷!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纳兰性德的词歌颂爱情,而李渔的诗歌则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各有侧重!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李渔的《相见欢》真是绝世佳作,无人能及!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李渔和纳兰性德都是天才诗人,他们的作品都值得反复品味!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700年来,无人超越李渔的《相见欢》,这足以说明其作品的魅力!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纳兰性德的词风温柔细腻,而李渔的诗歌则充满了豪迈气概,真是两种不同的风格!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李渔的诗歌充满了哲理和智慧,让人读后受益匪浅!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纳兰性德的词歌颂爱情,而李渔的诗歌则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各有侧重!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李渔的《相见欢》是经典中的经典,无人能超越!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李渔和纳兰性德都是天才诗人,他们的作品都是文学史上的瑰宝!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李渔的诗歌充满了意境和美感,让人读后心旷神怡!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纳兰性德的词风细腻婉约,而李渔的诗歌则充满了豪迈之气,各有千秋!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李渔的《相见欢》真是让人惊叹不已,700年来无人超越!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李渔和纳兰性德的诗歌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值得我们传承和学习!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