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在农历冬至后105天、清明节前一两天。
节日第一天不准燃放烟花爆竹,只吃冷食。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扫祭、踏青、荡秋千、蹴鞠、铅钩、斗鸡等习俗。寒食节延续了两千多年,曾被誉为中国最大的民间节日。
寒食节是汉族唯一以食俗命名的传统节日。
寒食节的由来,据史料记载:
春秋时期,晋太子重耳为躲避灾难,流亡他国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跟随他,不曾离开他。甚至“斩身食王”。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著名的君王“晋东文”。然而介子推不求富贵,便与母亲隐居绵山。晋文公下令放火烧山,以逼他出山相见。介子推不肯出山,最终被烧死。晋文公为纪念他的忠臣,将其葬于绵山,建祠,并下令介子推去世当天禁火禁寒,以表达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随着岁月的流逝,寒食节悄然融入清明节。
冷食代表了人们对忠诚、正直和政治清晰的赞扬。
01.《寒 食》
唐/韩红
春城遍地飞花,寒东风柳不斜。
黄昏时分,汉宫周围烛火通明,五侯府内炊烟缭绕。
欣赏:
这首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白天的景色,写的是柳絮飞扬、落红无数的长安春色迷人,以及宫廷园林的景色;后两句描写夜景,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夜间赛马的肖像。烛台让人感觉仿佛看到了蜡烛的光芒,闻到了淡淡的烟味。全诗运用白描手法,真实地描绘了皇室风范,充满了对帝都春色的陶醉和对盛世太平的歌颂。
02.《寒食野望吟》
唐/白居易
乌鸦啼叫,喜鹊在漆黑的树林里发出噪音。清明节吃冷食谁会哭?
荒野纸钱随风飞扬,古墓春草绿。
棠梨花映杨树,那是生死分离的地方。
暗中重泉不可闻,人冒雨而归。
欣赏:
白居易的诗《寒食野望吟》描述了韩适游览坟墓的情景。诗人描写的清明节,茫茫的原野,无数的古墓,凄惨的风吹过,纸钱飞扬,无不描写生与死的分离。黄土之上,人们在哭泣,九泉之下的亲人们却沉默不语。道消除生、离、死之苦。
03.
《寒食夜》
唐/谢寒
风中慈悲轻寒,雪中梅花飘,杏花红。
深夜,我倚着秋千绳,亭子在烟雨中朦胧。
欣赏:
据作者记载《香奁集》,诗人在往年的寒食节期间与一名女子发生过关系,但后来分开了。这首诗显然是为了纪念相隔三千里的恋人而写的。这首诗描写了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充满了浓郁的春色和忧郁的意象。字里行间不仅流露着缠绵和思念的感觉,而且似乎还隐藏着一些温暖感人的东西。
04.
《寒食》
唐/孟云清
二月江南枝头繁花满,异国他乡寒食太伤感。
穷人往往没有烟花,不仅在明朝,在子推也是如此。
欣赏:
天宝年间,孟云庆科举落第后,流居荆州,过着极其清贫的生活。他就是在寒食节前夕,在这样的漂泊生活中,写下了这首绝句。这首诗用“冷食”二字来形容穷苦人家的辛酸,但并没有对“穷”字大做文章。
05.
《寒食雨二首》
宋/苏轼
一:
来到黄州已经三天了。
每年我都想珍惜春天,但又不想春天过去了才后悔。
今年又下大雨,两个月秋色萧瑟。
躺下闻海棠花香,泥土脏兮兮,燕子覆雪。
偷偷地偷偷溜走,半夜的威力还真大。
他是一个病青,病初已白。
欣赏:
第一首诗以寒食前后雨连绵、萧瑟如秋的景象,表达了他对自己的青春和岁月的哀悼之情。
第二:
春水即将入屋,雨却不断下。
小屋就像是雾水云海中的渔船。
空荡荡的厨房用来煮冷菜,破烂的灶台用来烧湿芦苇。
我不知道这是冷食,但我看到一只鸟拿着一张纸。
王门深九层,陵墓千里之外。
我也想哭,我无路可走,死不起。
欣赏:
如果说第一首诗以更含蓄的方式表达了被贬的悲伤,那么第二首诗就是一首令人垂泪的长歌,宣泄了诗人内心的无限郁闷。
06.《壬辰寒食》
宋/王安石
客思如柳,春风万千。
更有人饮冷食,泪流满面,欲掀起都市潮水。
围巾上沾满了雪,镜子上猩红的脸也早早枯萎了。
我不认识宣勉乐,但我想做一名老渔夫、老樵夫。
欣赏:
王安石回到江宁,为父亲和大哥王安仁扫墓。没想到,他心里却充满了悲伤,泪水如河潮般涌来。他的头发先白了,他的美貌也早枯萎了。因此,他表达了玄冕不快乐的感觉,他想做一名老渔夫和樵夫。或许是他的父亲和哥哥虽然学识渊博,志向高远,但事业前景不佳,英年早逝,他的悲惨遭遇触动了他内心隐藏的渴望,想要回到家乡,以渔为生。和樵夫。
07.
《寒食》
唐/王健
清明节,家家户户都迟迟没有着火。
白衫睡古巷,红绳挂高枝。
纱带难系,铜钗沉重垂不下来。
穿上所有新衣服后,我还是去年的样子。
欣赏:
08.《小寒食舟中作》
唐/杜甫
甲臣强饮食仍寒,近乎郁郁戴冠。
泉水上船如坐空,老花如看雾中。
娟娟戏蝶穿帘,轻鸥飞下激流。
云白山长万余里,直望北边便是长安。
欣赏:
小寒食:寒食节后一天、清明节前一天。由于禁止生火,所以要凉着吃。这首诗是杜甫去世前半年多,即公元770年(大历五年)春,他在潭州(今湖南长沙)逗留时写下的。表达了他晚年虽身在世间,但仍深切关心大唐安危的思想感情。
09.《寒食》
宋/赵鼎
在景济柴门村,还教人们植柳以记录岁月。
广东国家禁止吸烟,庞老家也被带到坟墓里。
唐陵汉寝无麦饭,山涧野道边梨花开。
一瓶木头躺在长满青苔的小路上。不用担心在城市之巅播放黄昏的音乐。
欣赏:
这首诗虽然题为《寒食》,但却是从汉时到清明之间写的。前两联描述了当时的民俗风情。最后两联在叙事上体现了抒情性。通过清明节踏青,作者悟出了很多哲理:权力和财富都只是暂时的、无常的,但人世间确实是永恒的、常新的。我最好继续喝醉。我无法控制世界上的事情,我也没有必要这样做。这种心态看似消极,却是作者在降级逆境时郁闷与痛苦的体现。
10.《长安寒食》
唐/少爷
春日阳光普照九曲。春风是迷人的,美丽的。
万俟出了京城,周围尽是香气。
不留枯骨,万年不衰。
我知道我今天的身体并不是过去的鬼魂。
但当你看向平原时,你会看到人们被摧毁和杀害。
欣赏:
这篇文章是为了讽刺太子春游而写的。在长安生活久了,熟悉京城的风俗习惯,无法忍受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生活。诗描写了官家子弟身着长袍、骑马春游的热闹景象后,诗有意转移话题,劝他们去瞻仰野塞的枯骨,因为也许他们他们本身就是过去鬼魂的转世。最后,他用一句近乎咒骂的“你看平地,亦见人被毁、被杀”表达了强烈的愤恨。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转发、收藏、评论、留言。
【介绍10首有关寒食节的古诗】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这篇文章太棒了!看完之后,我对寒食节的文化背景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对这些古诗有了更深的感触。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终于找到一篇介绍寒食节古诗的文章了,推荐给大家!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诗歌真是美妙啊,这些古诗将寒食节的习俗和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些古诗太美了,读完之后,脑海中浮现出古代人们过寒食节的画面。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者的介绍很详细,让我对寒食节的由来和意义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喜欢这篇文章,介绍的古诗都很经典,值得收藏。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完这些古诗,我感觉自己仿佛穿越到了古代,感受到了寒食节的氛围。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寒食节的诗歌真是美不胜收,每一首都蕴藏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谢作者的分享,让我了解了这么多关于寒食节的古诗。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太喜欢这些古诗了,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意境深远。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写得很好,让我对寒食节有了新的认识。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些古诗都很有特色,每一首都有独特的魅力。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些古诗太美了,读起来让人心旷神怡。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寒食节的诗歌真是太丰富了,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非常感谢作者的推荐,让我看到了这么多精彩的古诗。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些古诗都很有意境,读起来让人回味无穷。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者的介绍很生动,让我对寒食节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些古诗都很有价值,值得我们好好珍藏。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寒食节的诗歌真是让人沉醉其中,感受到了诗歌的魅力。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喜欢这篇文章,介绍的古诗都很经典,值得推荐给朋友们。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