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
有一天,孔子带着弟子周游全国。突然,他的一匹马跑进农田,吃掉了庄稼。农夫看见了,非常生气,扣下了马。没有马,就不可能周游全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孔子的学生子贡到农民那里求情。他说了很多温柔的话,却没有把马收回来。
马跃图片
孔子叹道:“用别人听不懂的语言来劝说,就像用最高的祭品——太牢(牛、羊、猪各一)来祭祀野兽,用最美妙的音乐—— 《九韶》来悦鸟一样。毛布的用途?”
于是孔子就派了马夫来处理此事。马夫对农夫说:“你的兄弟不在东海耕作,我也不在西海旅行,既然我们在一起了,我的马怎么能不侵犯你的庄稼呢?”农夫听了这话,非常高兴。他把马解开,还给了他。
自贡肖像
可见,在农民面前谈论诗书的道理是不现实的,不会取得任何效果。新郎处于社会底层,了解底层民众的想法,所以他的劝说开门见山。子贡却去劝说,却没有效果。为什么?由于儒生和农民在外表和修养上相差甚远,他们的立场也必然有所偏离。
那么孔子为什么不直接派骑兵而让子贡先走呢?如果新郎先去的话,子贡即使一去就取回了马,也不会服气。不如先让子贡自己面对问题,新郎的才华自然就会显露出来。
孔子
圣人懂得人情世故,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可以利用自己的长处来适应不同的情况。后来的朝代常常用金科玉律来约束人,以资排辈来约束人,总是期望一个人在各方面都是最好的。世界怎么能好呢?
智库:
在说服某人之前,说服者需要了解对方当时的性格特征和心态,并采用有针对性、合理的方法让对方接受。
因为大多数人只能听懂简单的语言,如果讲一些深刻宏大的道理,就如同用丹药治疗鼻塞咳嗽,或者穿着貂皮虎皮去砍柴挖野菜一样。
比如,苏秦用他的深奥学说游说赵国,秦阳君听后不高兴;商鞅用“帝道”、“王道”游说秦孝公,秦孝公却不愿意采用。
也就是说,如果不符合当事人内心的追求,即使你说得再多姿多彩、欣喜若狂,引用经文,也只是在牛身上弹琴,没有任何意义。
因此,那些华丽而深刻的文字,如果不符合实际情况来表达,就只会有华丽的表面而缺乏实质的内涵,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所以,子贡虽然很有儒家风范,有君子之风,但他这里的“妙称”,还不如骑手的“和”。原因很简单,因为子贡面对的不是一个受过文学教育的君主或士大夫,而是一个不识字的乡下人。对于一个乡下人来说,文言文、雅句,就像对牛弹琴,根本不考虑对方的身份和地位。试图说服别人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王冲曾对自贡与村民谈判失败的原因进行了精辟的分析。他说:“如果给孩子们看圣人的经典,给乡下人讲高尚的言论,他们就不会理解其中的内容,就会被拒绝。”
这就告诉我们,在说服的时候,要注意说服的对象,对症下药,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扩展信息:
【《孔子·尽人之用》 第1 章】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孔子·尽人之用》 第1 章 看完之后感觉受益匪浅,对人才的运用有了新的理解。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孔子关于人才的论述真是太精辟了,不愧是千古圣贤!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喜欢第一章的内容,尤其是关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阐释,非常有道理。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本书真是太棒了,强烈推荐给所有人!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孔子真是太厉害了,他对人才的理解真是太深刻了!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完第一章,感觉自己对人才的认识又提高了一层。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本书充满了智慧,值得反复阅读。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孔子的“尽人之用”理念,对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第一章的内容非常实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本书的内容真的很不错,值得收藏。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完第一章,感觉自己对人才的运用有了新的思路。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真是受益匪浅!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太棒了!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孔子真是太牛了!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第一章的內容讓我對人才的運用有了新的認識。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這本書真的太棒了!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完第一章,感覺自己又成長了。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真是值得反复閱讀的好书!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强烈推荐这本书!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本书的內容太精彩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