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孟子这番话,是针对周武王伐纣时对《尚书》史实真实性的质疑而说的。当时周国在周文王时期将天下分为两部分,但仍能臣服殷商。天下诸侯的心都回到了周朝。直到文王死后,武王季发继位,才开始征讨商纣王。武王大军逼近朝歌时,发生了牧野之战。据记载《书经》,牧野之战非常惨烈。形容它的一个词就是“血液流动、漂流”。后来孟子其实并不认可这个记载,认为这是后人伪造的,因为孟子认为周朝推义兵,攻不义。而且天下人的心都是属于周朝的,就连殷商的百姓都在期盼着仁义之军的到来,所以他们认为商朝的军队不可能抵挡住这么大的阻力!因此,孟子说出了这句千古名言:有《书》的充分信仰,不如无书!
《尚书》对中国后世影响很大。中国后世的许多政治制度和政治观念都来自于《尚书》。比如他首创了“贤王良相”的政治理念,姜子牙辅佐文王、武王等。
首创了大臣摄政制度,周公辅佐周成王。他还首创了天子无亲而德为辅,百姓无亲而唯利为贵的政治理念!
首创了民为本、本为国本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开启了一种宽广的责任观,八方有罪,错在我!
开创了控制官员和百姓饮酒,防止酗酒作乱的先例,因为商代人们喜欢喝酒,导致民风混乱,商朝灭亡!
它为官员确立了最早的政治规则,比如:尽职尽责。以及三吏四侍的官制
而且还有中国人最早的考虑到田明命的命运观!
还有开创最早唐舞革命的创举!
还有尧、舜、禹民主继承法禅让制度的伟大创举!
最后,在古代,官员的选拔和任用是不分阶层、不分条件的。他们只是基于他们的才能。只要有德行,立刻就会升迁。为了选拔任用贤人,甚至需要依靠鬼神占卜的力量,来实现凌驾于民意之上的另类推举贤人的方法!
【孟子曰:有信《书》,不如无书。这句话是假的! 《尚书》的真正含义】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这句话很耐人寻味,孟子到底想表达什么?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孟子可能在批判当时的人们对《尚书》的理解偏差吧!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期待文章揭示《尚书》的真正含义,我已经迫不及待想了解了!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句话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难道孟子不喜欢《尚书》?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尚书》的真正含义到底是什么?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孟子的这句话,是针对当时的社会现象,还是对《尚书》本身的批判?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句话真是太吸引人了,赶紧点进来看看!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孟子可能在强调对经典的理解要深入,不能只看字面意思。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尚书》的真正含义,应该不仅仅是字面上的意思吧?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句话很有哲理,值得我们深思。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很有吸引力,期待作者对《尚书》的解读。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看看作者对孟子这句话的解释。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期待文章的精彩内容!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孟子的这句话,真是耐人寻味啊!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很好奇《尚书》的真正含义,希望文章能解答我的疑惑。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孟子的这句话,真是太有深度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分析得很有道理,让我对《尚书》有了新的理解。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者对《尚书》的解读很到位,值得一看!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孟子这句话很有意思,让人不得不思考。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期待文章能让我对《尚书》有更深的了解。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