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端午节。王和尚再次祝各位诗友端午身体健康!
但节日期间,我们更应该缅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品格高尚,有一颗日月可见的忠爱之心;他志向远大,志向纯正,一心救楚。他浪漫多情,文学才华卓著,被誉为“辞赋之祖”。但最令人敬佩的是,他用行动践行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即使差点死去,他仍然不后悔!
千百年来,屈原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崇拜和尊敬。司马迁曾评价说:“其文简,言微,志清,行正,文虽小,意大,例虽短,意深远。志气清净,故曰无方。”他行事诚实,所以不能容忍死亡。蝉从疏泥中脱出污秽,不沾世间污垢,浸在泥里却又不被浸透。哪怕与日月较量。”
值此端午佳节之际,和尚精选了20首古人屈原作品,并作短评,呈献给各位诗友。希望大家能够记住这位伟人,而不只是过节休息!
纪念屈原经典作品选评
江阴(唐李白)
木兰的船是用沙和汤做的,两头坐着玉笛和金管。
酒器中置千株石斛,任妓女随波去留。
仙人欲乘黄鹤,海行者无心追白鸥。
屈平诗中描写日月悬,楚王台眺空山。
意气风发下笔,五山震动,诗成笑傲凌沧洲。
名利若长存,汉水也当西北流。
王和尚简评
这首诗取材于一次江上之旅,表达了诗人对庸俗局促现实的蔑视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理想的追求。
前四句以夸张、理想化、具体的描写表现了江上游览的情景,具有超凡脱俗的气氛;中间四句为两联,两两连,前联承前联,描写泛舟江上的欢乐。对理想生活的历史意义予以肯定和赞扬,并串联起以下对联来揭示理想生活的历史意义;后四句承前言,呼应开头的江上泛舟,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对一切的蔑视和骄傲不羁的神态,也从反面说明名利不长久,并且带着尖锐的嘲讽感。
全诗形象生动,情感激昂,气势豪放,色调明亮。充分展现了李白诗歌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特点。
古义(唐·孙和)
曲子生于楚国,七侠皆知其才。
清净世界不容,痕迹与艾草一起隐藏。
废道则命强,瓢饮亦有德。
埋在河里有什么关系?空让后人哀悼。
王和尚简述
孙和生卒年不详,生活于唐朝末年左右。朱温篡唐后,隐居隐居。
孙和生于乱世,无从报国。他只能隐居,自理。因此,从诗中可以看出他的志向和兴趣。他的诗首先肯定了屈原的才华,但他的高贵,不能为世人所容。孙氏认为,屈原此时应该消失在艾草之中了。而且他认为命运是不可逆转的,只要不去作恶,也是一种善行。因此,他不赞成屈原的沉沦和他的野心。
孙氏的诗语气低沉,充满了愤怒和绝望。这些诗看似消极悲观,实则蕴含着无奈。但这有悖于屈原的忠诚和高尚精神,所以这首诗显得卑鄙无耻。
端午节(唐文秀)
谁说端午节端午节的由来?历代传闻他就是屈原。
可笑的是,楚河空虚模糊,却无法洗去直臣的冤屈。
王和尚简评
这首诗简洁明快。首先,屈原受到谗言后,失去了忠诚,心生嫉妒,于是含冤死在汨罗江中。作者对此充满同情和悲痛。楚河纵然浩瀚,却丝毫洗不掉屈原的名声,只能叹息。
罗渊(唐代张相)祭屈原
春晓被谩骂和忠言所阻,被流放到遥远的南荒之地。
五梦楚兰香易染,一魂香却难以捉摸。
风声和夕阳使我的心更加坚强,鱼腹中的仇恨仍然终日挥之不去。
但我用淡淡的清香推荐苹果藻。海门哪里可以问渔民樵夫?
王和尚简评
张翔是唐天宝诗人。
这是一首古诗。作者路过汨罗江,想起屈原沉江的故事,心中有所感触。屈原因忠心进谏,激怒了主人,被逐出泽国。尽管他品格高尚,热爱自己的祖国,但最后却怀着无尽的怨恨而死在江底。在夕阳和风声中,作者表达了对祖先的感激之情,并想祭奠屈原。然而,时过境迁,事变了,人也变了,这只会增加迷茫的感觉。
这首诗叙述了屈原的故事,运用了屈原《离骚》中的意象。词中充满同情和情感,表达了忠诚却又怀疑、纯洁和抛弃的悲伤和愤慨。
夜观寺南(唐杜甫)
百丈通江水秀色,夕阳落孤舟。
高兴的时候还有棍子,眼碎的时候都是沙云。
山鬼痴恋春竹,香娥倚黄昏花。
湖南如此纯粹,才能历久弥新。
古人的注解
在这个近体中,还包括《吊屈原赋》。结也是不言自明的。在这里,酒杯用于将块倒入底座中。 “山鬼”、“湘鄂”是屈原;屈原就是少陵。 “钱江色”,“色”字虚幻,但论理是虚幻的,但用眼睛看却是真诚的。如果没有真诚,妄想就无法成立。 “山鬼痴恋春竹,香娥倚黄昏花”。写奇幻场景,只看似真实的事件,但想想就更虚,笔墨也与别人不同。 “山鬼”、“香娥”两个词的使用频率很高,两者都具有有形、有声的冲击力,令人惊叹。 “山鬼”、“香娥”都是寓言。现在,除了“夕王”和“倾绝”之外,我突然又遇到了他们。此日的感悟是当年的支撑,故称“永恒”、“永恒的叹息”。如此纯净、纯粹的地方,只有搬到那里、拘留过的人才能体验到。这就是他们永远哀叹的原因。这个结非常微妙。
路过三鹿寺(唐代叔伦)
元、象之流不息,曲子怨恨何深。
黄昏时分,秋风吹过,树木树叶飘舞。
王和尚简评
诗表达了对屈原的悲悯和同情。全诗忆今追古,紧紧围绕“怨”字写的。语言清朗,诗意含蓄,寓意深远。赢得了历代诗论家的赞誉。
端午节(唐·尹耀凡)
青春的节日多情,谁知道当我们老去的时候会是怎样的感慨。
不遵艾符习俗,而祈蒲酒平安。
鬓上丝日渐白,石榴锦年年亮眼。
几千年的智慧与愚蠢转眼间,有几个人被遗忘,有几个人扬名立万。
王和尚简评
作者写这首诗时已经年事已高,所以虽然正值佳节,却增添了许多感慨。作者不愿随俗,只祈求国家太平、安宁,表现了他苍凉低落的情感。虽然石榴花年年盛开,他的头发却渐渐花白。经过多年的磨练,作者看透了生活,认为人无论聪明还是愚笨,都只是过眼云烟,靠不住。
这首诗是在心情低落、沮丧的情况下写的。也许作者事业不顺,年纪大了,所以对一切都感到无奈和悲观。
刻于武观(唐杜牧)
碧玺留我于吴关东,自贫而笑惜王迹。
郑秀娇媚如醉,屈原憔悴如睡。
山壁山谷还在,但弱者和强者已经吞噬了一切。
今天圣灵在世界各地安家,驻军旗帜在夕阳下飘扬。
王和尚尚俭
这是一首怀旧诗。作者穿越了楚怀王入秦之地,一去不复返。他怀着怀念的心情写下了这首诗。诗中蕴含着雄心勃勃的激情,无奈的痛苦,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以及对先贤的敬佩和感伤。自己的情绪就有震撼人心的魅力。
首联先讲行踪,武观引发怀古之情,指出楚怀王昏庸,死在异乡;颈联将郑秀与屈原相比较,一褒一贬,树立了屈原忧国忧民的形象。颈联写前景,往事如烟,一切皆空,但高山、山谷、沟壑依然存在,所以“空”其实并不空。这是一段引人沉思的历史,隐藏着诗人对现实的不安情绪。最后联翻转,表达了诗人对唐朝的美好祝愿,但也隐含着对唐朝安抚边疆、保卫领土能力的怀疑。
这首诗的思想深刻、含蓄,发人深省。
三鹿大夫(唐刘伟)
三鹿一到香山,烟水缭绕,伤古今。
清朝的历史已经被殷朝写下了,诗人老殷也曾赞叹楚河的深邃。
竹低移掩贞影,月流中涤恨。
遂引离骚见其妙意,愿意教渔人起落。
王和尚简评
刘伟是晚唐诗人。他一生没有成功,最终流落街头。唐朝末年,国家废墟,战乱频繁,作者怀着自己的悲愤之情,祭奠屈原。屈原沉入江底,千百年来仍令人痛苦。楚国的灭亡已经不远了,但唐朝的君主却依然无动于衷。因此,作者借古讽今,表达对国事的忧虑。贞洁的人不能重用,只能对月叹息。但如果屈原活着,他会像渔夫一样,“一步一步”明智地保护自己吗?这是作者对自己的要求,也是他自己坚持荣誉和气节的状态。
和端午节(宋·张雷)
京都为千年不平深感悲痛,但忠魂一去不复返。
如果国家灭了,身体也毁了,现在会怎么样?世界上只剩下离骚了。
王和尚简评
这首诗苍凉悲凉,感情深厚。
这首诗是从端午赛马开始的。看似简单,其实意义深远,因为赛龙舟是为了拯救和悼念屈原的千年灵魂。但“忠魂一去不复返”却是无限的悲伤和无奈。这句话也有“风瑟瑟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的豪爽悲壮之感。使全诗的意境翻转向上,宏大而崇高。
于是三四句自然而然,一笔就完成了。虽然“国亡身亡”,但照亮后人的爱国精神和闪耀千古的《离骚》绝唱永不消逝。
读楚辞(宋·秋葵)
世界随着“鶗鴂”的声音关闭,谁能想到风月竟然留下了声音。
苏醒已落尘埃,何必让干燥阻碍江边的歌声。
渔人不来,湘水便宽,重花散去,楚云就深。
青马镫写下时半夜冰凉,断三鹿心永恒。
楚河有刁(宋寇准)
悲伤的风沙沙地吹过长洲,所有孤独的灵魂都不愿接受。
深岸随浮世而变,而残魂却不随江水而流。
霜霜荒凉,湖边兰花黄昏,大雁愁寒沙。
月色沉烟,无处可容,几只猿猴在呼唤楚山秋。
曲平(宋代司马光)
白玉虽清,兰花不香。
殷虽贫耻,但不忘君。
冤骨已去,忠魂失故乡。
剩下的楚辞都在,我却依然与太阳争夺荣耀。
江上(宋王令)
茫茫烟波不可形容,闲暇时我在此洗尘。
对大海思念良久,转身,发现我的长舟在波涛中航行。
天高云淡,白日鸥鹭飞翔。
曲平死后,所有的渔民都消失了,谁能评判他的好坏呢?
悲伤第一部(宋·陆游)
距离最远的是商、周祚,北方联盟齐、晋正在争夺实力。
张华歌舞终凄凉,云梦苍苍苍苍。
草丛和紫禁城里只有大雁升起,荒坟里有狐狸躲藏。
丽嫂未尽尽人人恨,仁人志士千百年来泪流满面。
王和尚简评
这首诗首先回顾了楚国的崛起和发展的历史,并与楚国的衰落和如今废墟的荒凉景象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下联紧接上联,描述楚国由盛而衰,最终灭亡的情景。诗人用章花歌舞的短暂性来映衬云梦风烟的永恒,营造出强烈的对比,表达了对物是人非的感叹,揭示了历史发展的无情。
第三联由历史回顾变为对眼前景象的描述。这里荒凉而破败。它不仅是诗人眼前的景象,也是楚国衰落的象征。最后一副联是诗人对楚国衰落的总结,也是全诗的主旋律。
《艾英·第二部》(宋·陆游)
荆州十月早春梅花,真与夏寒伦同年。
天上地下怎么会有这么穷的人?江湖自古克制臣子。
黄昏长亭痛饮,白发吟唱慷慨悲歌。
无处可问是否要祭奠张华。毁城被霜露浸湿。
王和尚简评
这首诗开头和结尾写景,中间抒情。情绪是由风景引起的。第一联表达了岁月流逝的感慨。这是一个胸怀大志、报国之心迫切的人的情感。下联表达了对屈原的怀念,对古今仁人志士的愤慨。这是对过去的致敬,也是对现在的致敬。 “天地为何要强者?江湖自古控臣。”文笔极其沉重。是的,自然总是顺其自然,从来没有想过让强者走向贫穷和不幸。自古以来,由于人为的失误,许多像屈原这样的忠臣老实人背井离乡,流放于世。这一切怎能不让人顿时心生怨恨和怨恨?不酗酒怎能释怀,除了慷慨悲壮的歌曲又怎能发泄。诗三联“长亭黄昏深饮,白发唱慷慨悲歌”。表达了这样的感受。然而,诗人心中无能为力报国的怨恨和苦闷却无法排解,于是在黄昏的长亭里“痛饮”,更显得孤独;白发初期的“大方哀叹”让他更加忧郁。这种心情,只有在江边吟诵的屈原能体会。美人晚年悲古今,用心香悼念曲平。但眼前的却是“无处可吊唁,城废霜露湿”。末联所勾画的荆棘满地、霜露侵地的凄凉景象,深深地印在诗人的心上。也引起读者的深思。
楚城(宋,陆游)
江边的荒城,充满了猿鸟的悲哀。河对岸就是屈原祠。
一千五百年过去了,只有沙滩的声音依然如故。
王和尚简评
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年),陆游被宋孝宗召从抗金前线东归。当他顺长江来到贵州时,面对楚国诗人屈原的祠堂,感叹自己的报国之志无法实现。写下了这首诗。
在这首诗中,诗人用沙滩的声音来反映世间万物的变化,从而想起楚城的荒凉,表达了一位爱国志士对楚城废墟、追忆往事的感伤之情,以及楚城的荒凉。很多难以详细描述、无法详细解释的事情,都包含在叹息和停顿之中。
九日游曲子寺(清石靖安)
野道上斜云青苔,路过此地令人心酸。
千年情感已远去湘水,永恒的不甘显露了楚国的才华。
还记得昨天我在河边诵经的时候,庭前的谏草已经化为灰烬。
我闯入乱世要高贵高贵,也不会给你一杯黄花酒。
王和尚简评
石敬安是清末传奇诗人僧八智头陀。他在与世隔绝、贫困中出家,潜心诗歌、散文。在王开云的指导下,他的才华和思想日益提高。
这首诗是游览屈原祠后写下的。作者的情绪基调是“悲伤”。他与屈原有着亲密的友谊,赞扬屈原的才华,抒发他的不平之事,他对帝王的忠心,他的爱国之情,以及他漂泊苦闷的心情,深深地打动了作者。作者对屈原的高尚情操表示深深的敬佩。
端午送衣(清·刘福耀)
我还穿着旧时的宫服,在亭子里看得见云外。
言语中满是褒贬,江湖情意依然绵绵不绝。
谁能问神无限的旨意呢?老老的心情很不寻常。
渔夫归来,便已准备就绪,但中原豺狼虎并没有应有的稀有。
王和尚简评
作者出生于清朝同治年间。他曾考中状元,但一生清正廉洁,因此仕途并不顺利。晚年在上海卖书,贫困潦倒而死。
这首诗是他为官时写的。端午节期间,皇帝赐给他衣服以示恩宠,但作者想放弃。在他眼里,宫殿很遥远。他虽然怀着文学入朝,但心却已在天下。他因为忠诚而犹豫。难求天意,仕途坎坷。虽然他要隐逸于世,但他仍然关心国家大事。
这首诗包含着忠义、无奈、纠结的情感,但对国家大事的关心依然浓烈。这首诗语言含蓄,感情真挚,与杜甫的忠贞爱情相似。
西苑端午(清末·郑孝胥)
斯秋闲聊了一会儿,正好夕阳从原头掠过。
高府里草色如飞龙,密林翠绿流入潭中。
潇洒的旅人,谁能品味闲适的滋味?愚公怎能唱疲人之歌?
但我怀念故都,爱老人们,只是把时间花在做事上。
王和尚简评
郑孝胥是晚清闽派诗派的领军人物,“同光体”的倡导者之一。他的诗风古朴凝重,韵味轻盈深远,语言犀利犀利,词句往往清脆真挚。
恰逢端午节,笔者在西园散步,萌生了一些感想。园中婆娑,夕阳照耀,树木苍翠,草木悠远。由此,作者体会到闲暇时间应该尽情享受,而不是整天忙碌却一无所获。因此,作者的最后一副联含有隐含的讽刺意味。表达一种舒适但略显无聊的心情。
这首诗的语言奇特而机警,用词严谨,很有风格。
【灵魂回来了!二十首诗描写了屈原伟大的灵魂,纪念“端午一哥”。】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哇!二十首诗,每首都充满了对屈原的敬佩,简直是灵魂回归的盛宴!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太震撼了!诗歌的力量,将屈原的伟大灵魂展现得淋漓尽致。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纪念端午,致敬屈原,这些诗歌读起来真的很感动!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二十首诗,让我对屈原的了解更深了,真是“端午一哥”啊!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诗歌的魅力,让我仿佛看到了屈原的灵魂,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着光芒!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太棒了!这些诗歌,让屈原的灵魂永存!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喜欢这些诗,每一首都很有力量,仿佛在诉说着屈原的故事。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通过这些诗歌,我更加理解了屈原的伟大,他的灵魂永存!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些诗写得真好!读着读着,就仿佛看到了屈原,他的灵魂永垂不朽!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些诗歌充满了感情,读起来很有感触!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诗歌的力量真的很强大,可以穿越时空,让我们感受到屈原的灵魂!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谢这些诗歌,让我更加了解屈原,并对他充满了敬意!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些诗歌,让我们对屈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的灵魂真的回来了!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些诗歌,都是对屈原的赞美,纪念他,致敬他!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屈原的灵魂,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端午节,读这些诗,很有意义!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些诗歌,让我对屈原的灵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纪念“端午一哥”!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诗歌的力量,让我们看到屈原的灵魂!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屈原的灵魂,永垂不朽!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