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的故事与端午节的由来

更新:08-25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屈原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原姓米,名平,字元。他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夏的后裔。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留名的伟大爱国诗人。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从集体歌唱到个人歌唱的新时代。公元前340年,出生于秭归(今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三鹿乡乐平里。屈原自幼好学,胸怀大志。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屠、三禄。他经常与怀王讨论国事,参与制定法律,主张清规矩,提拔人才,改革政治,联齐抗秦。推动“美丽政治”。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克楚国都郢(今湖北江陵)。屈原悲愤交加,抱石投汨罗江,为国捐躯。 1953年,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将屈原列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他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影响深远。

屈原的故事与端午节的由来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宓姓瞿,名平,字元。亦源于云名正泽,字令君。公元前340年左右,生于楚丹阳(今湖北秭归),楚武王熊通之子屈夏的后裔。

屈原也是楚国重要的政治家。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图、三禄大夫,兼掌内政、外交。继吴起之后,楚国另一位主张变法的人是屈原。他主张“美政”,主张对内任用人才,修改法规,对外劝齐抗秦。因受到贵族的排挤和谩骂,被流放到北汉、远香河流域。

在屈原的努力下,楚国的国力增强了。但由于性格耿直,在修改法令时,他不愿意听上官官的意见。另外,楚怀王的大臣子兰、上官晋商以及宠妃郑秀都受到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这不仅阻碍了怀王接受屈原的赏赐。意见,也疏远了屈原。公元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签订黄荆之盟,但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国的怀抱。屈原也因此被楚怀王逐出郢都,开始了流放的生活。结果,楚怀王在小儿子子兰等人的强烈怂恿下,被秦国诱走,死在秦国狱中。楚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迫害,被流放到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率兵南下,攻陷楚国都城。屈原的政治理想破灭了,他对自己的前途感到绝望。虽然他一心想报效国家,却无法保住性命,只得以死来表达自己的野心。同年五月,他愤然投汨罗江自杀。 5月5日现在被指定为诗人日。

屈原的故事与端午节的由来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名平,与楚同姓。他是楚怀王的左弟子。他学识渊博,学识渊博(zhi,四声),懂得治乱,善言辞。入内,与君王议论国事,发布命令;走的时候要接待宾客,和诸侯打交道。王士仁之。上官官亦属此类。他们争夺利益,但他们的意图却损害了他们的能力。怀王派屈原起草宪法,但屈平的草案尚未定稿。

周赧王元年(公元前314年),曲因上官吏谗言而疏远。免去左图职务,改任三禄侍郎。

周南王二年(公元前313年),屈原第一次被流放到汉北地区(今河南省西夏、淅川、内乡地区)。秦国为了破坏楚齐同盟,派张仪贿赂楚国权臣,欺骗楚王说:“如果楚国能与齐国断交,秦国愿意捐献超过六百里地至商”。屈原极力劝阻,楚王不听。楚怀王相信了张仪,就随张仪到秦国去领地。张仪回到秦国后,假装生病,三个月没有见到楚国使者。怀王认为张仪责怪他断绝与齐国关系不够坚决,就派人辱骂齐王。齐王大怒,断绝与楚国的联盟,而联合秦国。这时,张仪上前对楚使说:“你为何不受地呢?从某地到某地,广阔六里。”六百英里变成了六英里。楚使者很生气,回来报告楚怀王。怀王大怒,派两军在汉北楚国古都丹阳(今河南西夏、西川地区)攻打秦国。但两次都被秦国击败,损失了八万大军。曲盖将军、丕将军、冯侯丑等七十余人被秦军俘虏,汉中郡失陷,史称“丹阳之战”。随后,秦出兵攻占楚地汉中(今陕西汉中)六百里,设立汉中郡。

周南王三年(公元前312年),楚国出兵反攻,败于蓝田(今陕西蓝田地区)。韩、魏趁机偷袭楚国至邓(今河南邓州)。楚军惧,从秦而还。汉宣王死,在位二十一年。子祥王立于沧岗。周赧王三年,孟轲同意出齐。孟轲主张“性善”,劝齐宣王实行仁政,劝滕文公实行“井田”,但由于过于迂回、难以实施,没有被两国采纳。怀王重立屈原,派他出使齐国,目的是建立齐楚新联盟。

周南王四年(前311年)、秦惠文王庚元十四年,攻克楚昭陵。惠文王愿意将半个汉中割让给楚国,并与楚国结盟。楚怀王想要张仪胜过想要汉中的土地。张仪来到楚国,用重金贿赂晋商,又得到楚怀王宠妃郑秀的建议,于是被释放,回到了秦国。秦惠文王死,在位二十七年。子午王站了起来。屈原出使齐国。当他回到楚国时,张仪已经走了。他劝怀王说:“为什么不杀掉张仪呢?”怀王后悔了,派人去追张仪,但没能追到。

周南王五年(公元前310年)、秦武王元年。张仪因对武王不满意,离开秦国奔赴魏国。屈原仍侍奉怀王,担任三禄大夫。怀王意识到自己被张仪欺骗,出于暂时的权宜之计,任命屈原为齐国使者。屈原从齐国回来后,立即遭到楚怀王的疏远。

周南王六年(前309年)、秦武王二年,齐宣王想称霸,但又痛恨楚秦结盟,于是派使者留下了一个楚国。楚王的信。怀王犹豫不决,赵遂极力劝说。不与秦和,而与齐联合,以利韩国。屈原无法参与政务,极有可能通过赵遂等大臣与敦怀王联手。

周南王七年(公元前308年)、秦武王三年,甘茂攻取韩弋阳。屈原居郢都,设坛授教。

周浩王十七年(公元前298年),秦昭王出兵出武关攻楚,斩杀五万人,攻取阿分析(今河南淅川)及左右十五座城池。

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为争夺城池和领土,互相残杀,连年征战。当时,楚国大诗人屈原还是个年轻人,是楚怀王的左徒弟。看到人民遭受战争灾难,他感到十分悲痛。屈原立志报国为民,劝说怀王任用人才,关心百姓,赢得了怀王的信任。

在《吊屈原赋》中,贾谊这样描述屈原时代的社会状况:唉,这是一个不祥的时代!鸾凤飞翔,枭枭翱翔。鹿角如此突出,阿谀奉承得逞。圣人拖着头向后倒,方倒栽倒。天下曰隋、夷曰弥兮,知曰廉。莫西是钝的,铅刀是锋利的。如果周鼎被斡旋抛弃,宝贵的健康就没有了。黄牛被赶走,驴子驰骋。姬双耳耷拉着,身着盐车。张辅的推荐渐渐不能长久。对不起老师,这个责任我一个人承担不了!

在贾谊的笔下,屈原所处的时代一切都颠倒了:猫头鹰在天上飞,凤凰却躲得很深;猫头鹰在天上飞,凤凰在深藏;小人可以炫耀自己的野心,圣人却不能使用自己的野心。正直的人受到诽谤,残暴的人受到赞扬。剑被贬为钝的,但据说铅刀是锋利的;国家最重要的宝物周鼎被废弃,空瓦罐被视为珍宝。疲牛跛驴驾车,千里马拉重盐车;帽子本该戴在头上,却放在脚下,被汗水浸湿。这就是楚国目前的情况。

当时西方的秦国最为强大,经常进攻六国。著名学者苏秦提出联合六国抗秦。屈原积极参与此事,与苏秦合作,促成楚、齐、燕、赵、韩、魏诸王齐聚楚国都城郢都,结盟,使怀王成为楚国的霸主。是联盟的首领,因此受到屈原的器重。屈原对内政外交的许多事情都做出了决定。

因此,以太子子兰为首的楚国一批贵族,对屈原十分嫉妒和嫉妒,经常在怀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他说自己夺取了专权,根本不把怀王放在眼里。怂恿者多了,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因齐、楚结盟,秦不敢出手。秦王闻讯,急忙召丞相张仪进宫商议。张仪认为,六国之中,以齐、楚两国最为强大。只要这两个国家分开,联盟就会破裂。他愿意利用楚国内部不和,亲自拆散六国联盟。

周南王十九年(公元前296年),怀王在秦国去世,秦国将其遗体送回楚国安葬。诸侯们认为秦国不公正。秦、楚断交。周南王十九年,屈原被罢官三禄,流放江南。他从郢都出发,先到额竹,又到洞庭。

周赧王二十年(公元前295年),屈原到达长沙。他放眼望去,这楚先王分封之地的山山水水,都感受到了浓浓的宗族意识。

公元前293年,庆襄王六年,秦国派白起出使伊阙攻打韩国,取得重大胜利,斩杀24万人。秦国于是致信楚王说:“楚国背叛了秦国,秦国正准备率领诸侯攻打楚国决胜负。希望你们能够整顿军队,快乐战斗。”楚庆襄王不忘初心。 《谋反》的情绪也指出,怀王最终因“所谓忠人不忠,所谓贤人不仁”而最终死于异国。

周南王二十一年至周南王三十六年(公元前294年至前279年),屈原第二次被流放到南方边远地区。据《哀郢》分析,这次流放的路线是从营都(湖北省建陵县)出发,先沿河向东南行,经过夏首(湖北省沙市东南),眺望龙门(郢都东门),过洞庭。湖水注入长江,再离开霞浦(湖北汉口),最后到达陵阳(据说在今安徽青阳县以南)。历时16年,其间写下了《九章·悲回风》等大量优秀文学作品。

秦国对楚王的妥协并不满意。楚庆襄王十九年(公元前280年),秦将司马错伐楚,楚割让上庸和北汉。第二年,秦白伐楚,攻陷谢、邓、西陵。十一年(前278年),白起进一步攻占郢都,庆襄王无奈,与统治贵族一起狼狈出逃,“自保陈城(今河南淮阳县)”。在极度沮丧和彻底绝望的情况下,他于农历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杀。这一年大概是公元前278年,庆襄王二十一年。屈原当时约62岁(生于公元前340年,卒于公元前278年)。

“朝发白发,暮朝朝阳……”:“入溆浦后,在这里徘徊,迷茫不知自己在做什么……”期间屈原在流放途中,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他的作品文字华丽、想象奇特、隐喻新颖、内涵深刻,成为中国文学的鼻祖之一。 “朝非虚”的地方(今常德德山)

用户评论

孤者何惧

哇,原来端午节的由来这么有故事性!屈原的爱国精神真的很令人敬佩!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要冷战i

读完这篇文章,我对端午节的意义有了更深的了解,以后要更加珍惜这个传统节日。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此生一诺

屈原的故事太感人了,他的爱国情怀和高尚品格值得我们学习。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无关风月

端午节的习俗,比如吃粽子、划龙舟,都是为了纪念屈原。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限量版女汉子

屈原的爱国情怀真是令人感动,他宁愿以身殉国,也不愿看到国家被侵略。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三年约

端午节,让我们一起缅怀屈原,传承爱国精神。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千城暮雪

屈原的故事和端午节的由来很有文化内涵,值得我们深入了解。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回忆未来

屈原的故事和端午节的由来,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没过试用期的爱~

通过这篇文章,我了解了端午节的起源,也对屈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断桥残雪

屈原的忠君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哽咽

端午节的习俗,不仅是纪念屈原,也是传承中华文化的一种方式。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妄灸

屈原的故事和端午节的由来,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麝香味

端午节,一个充满故事和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七夏i

屈原,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眷恋

端午节的由来,让我对这个节日有了新的认识。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炙年

这篇文章让我了解了端午节的文化渊源,很有收获。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毒舌妖后

屈原的故事和端午节的由来,让我对中华文化充满了敬畏和热爱。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默默的爱

端午节,不仅仅是节日,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惦着脚尖摘太阳

屈原的爱国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残留の笑颜

端午节,让我们一起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屈原的故事与端午节的由来】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端午节的真正起源!知识太多 下一篇:端午节是怎么来的?真的是为了纪念屈原吗?答案必须从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