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守蓬卯,因兵卒,衣服、鬓被烧毁。
桑树废弃后,仍纳税,田荒后,仍采苗。
有时采野菜、根煮,用树叶旋柴做饭。
山再深,也难免徭役。
白话翻译:我的丈夫因战乱而去世,我一个人守着破旧的茅草屋,穿着麻衣,满头白发。桑树、榆树虽然荒废了,但还是要交税的;田荒了之后,还要交苗税。我经常采一些野菜和根茎来做饭,砍一些叶木柴来烧。即使住在山里,也无法避免那些繁重的赋税和劳役。
《山中寡妇》是唐代诗人杜荀和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它生动地描述了山里寡妇的艰难生活,揭示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所面临的艰辛和无奈。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现实问题,也展现了封建社会古代女性的悲惨命运。
首句“夫因兵卫蓬卯,衣鬓被烧”。诗人以悲伤的方式描写了寡妇孤独的生活。她的丈夫在战争中去世,留下她一个人守着一间破旧的小屋。她穿着粗布的麻衣,鬓发枯萎,将她的贫穷和憔悴描绘得淋漓尽致。在这里,诗人通过简洁的笔墨,将寡妇的孤独、无助、贫穷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接下来,“桑树荒废仍纳税,田荒收苗”。诗人进一步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严政比虎还猛。虽然桑树、桉树已荒废,田地荒芜,但统治者仍要征收各种赋税。在这里,诗人用“于”、“商”两个虚词,形象地表达了赋税的繁重无情,凸显了寡妇生活的艰辛。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悬殊和阶级矛盾尖锐。
“到了时候,我们就采摘野菜、根茎来煮,用树叶纺成柴火来烧。”这两首诗描写了寡妇为了生存所必须付出的艰辛。她经常挖一些野菜做饭,砍一些绿叶柴火。在这里,诗人通过具体的劳动场景表现了寡妇的勤劳和坚忍,也表达了对她不畏艰难、顽强生存的精神的赞扬。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在贫困中挣扎求存的无奈和辛酸。
最后一句“山再深,也难免被征服”。诗人以痛苦的方式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即使寡妇逃到深山里,也逃脱不了繁重的赋税和劳役。这里“任何是”“也应该”这两个词用得极好,表达了寡妇对命运的无奈,对现实的无力。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残酷和不公正,凸显了诗人对统治者残酷剥削的愤怒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山中寡妇》:杜荀鹤作品中的苦难与社会不公】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杜荀鹤的这首诗,真是把“山中寡妇”的悲惨遭遇刻画得淋漓尽致啊!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真是太让人心酸了,社会不公啊!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完这首诗,对“山中寡妇”的遭遇深感同情,真是令人扼腕叹息啊!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杜荀鹤用简洁的语言,将“山中寡妇”的苦难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震撼!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社会的不公,真是令人痛心,希望这样的悲剧不要再发生!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真的很有力量,读完之后,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杜荀鹤真是一个有良知的诗人,他的作品总是能触动人心!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诗中的“山中寡妇”真是太可怜了!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读起来真是让人心酸,社会不公啊!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完这首诗,我的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杜荀鹤的这首诗,真是写出了封建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啊!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真是太感人了,希望社会能更加公平!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杜荀鹤真是一个伟大的诗人,他的作品充满了悲悯之心!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完这首诗,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社会不公!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真是太写实了,让人不得不反思!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杜荀鹤的这首诗能够唤醒人们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真是太经典了,值得反复品读!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杜荀鹤的这首诗,真是把“山中寡妇”的苦难展现得淋漓尽致!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太感人了,读完之后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社会不公啊,希望能够早日得到改变!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