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外青山楼外,西湖歌舞何时休?
暖风使游人醉,谓杭州汴州。
现在西湖边有一家很贵的餐馆,叫楼外楼。据说菜品是正宗的杭州菜,而且价格很高。根据表姐吃后的评价,她说味道确实不错,虽然不能说值得。这个价格。
(一)诗人生平
用《古诗课》的话来说,这首诗的作者林生远并不是因为这首诗本身而出名。历史上甚至没有诗人的生卒记载。
最后找到了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中的一些介绍。林生,字孟平,出生于今温州,生活于南宋孝宗时期。
林生没有前面介绍的陆游、杨万里、范成大、朱熹的名气和成就。他的家庭很穷,父亲死后他没有钱安葬他。他很可能没有考进士,历史上唯一留下的痕迹就是这首歌《题临安邸》。
时光流转,历史长河中闪耀着多少如明星般的名人,也有多少如宇宙中不起眼的尘埃的普通人。如果我能留下一丝痕迹来证明我曾经存在于这个世界上,那我该是多么幸运啊。
(二)诗歌品读
从这首诗的标题来看,是刻在临安一家宾馆的墙上的。前面说过,古人喜欢在墙上写诗。比如唐代进士的文人都在大雁塔的墙上留下了自己的墨宝,如苏轼的《题西林壁》。酒馆客栈也像文人写诗。也许这些文化氛围不仅能吸引同样受过教育的人,也能吸引普通人来看诗。
也许林盛用这首诗当了酒钱,在临安的这家酒店喝了一小杯,感叹自己的才华不被认可。南宋百姓中,肯定有很多人对朝廷不满。他们看到林盛那首讽刺朝廷的诗,一定产生了共鸣,说不定也是纷纷抄写的。最终,这首诗被口口相传。
首句“山外山外楼”,用白描勾勒出南宋都城临安的繁华。西湖畔,青山线条柔和,善于享乐的当权者建起了层层楼阁。
不知道为什么,我的脑海里浮现出北宋刘墉诗中的钱塘:“城内珍珠鳞次栉比,户户华贵,富贵竞相。”在北宋时期,杭州已经是一座非常繁华的大城市,到了南宋时期,更是成为了一座非常繁华的城市。成都市肯定更繁华。
第二句“西湖歌舞何时休?”进一步描绘了当权者的狂欢和奢靡生活,并提出了一个清醒的问题:西湖边的歌舞何时停止?
第三、四句“暖风醉游人,把杭州变成汴州”。这些每天歌舞升平的当权者,陶醉在奢靡的音乐中,仿佛沉醉其中,忘记了自己是远道而来的客人,把杭州视为汴京,似乎已经认命,可以不再想念舒。
这里温暖的风不是春夏的风,而是奢华享受的风;这里的游客并不是来杭州游玩的人,而是在嘲讽南宋当权者。
在诗人看来,当权者如果还有点骨气,就应该出兵北伐,收复中原,而不是沉浸在杭州的安逸环境中,把自己居住的地方当作自己的家乡。
《古诗课》说了一个比较公正的说法,说南宋可能真的没有国力去北伐。这不是是否任命岳飞等名将抗金的问题。
当然有道理,但北伐无力的责任还是在南宋当权者身上。他们应该想办法治好国家,增强国力,而不是躲在角落里装作无能为力。
【10分钟《古诗课》《67》山外青山塔,西湖歌舞几点关门?】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10分钟get到《古诗课》的精髓,这集《67》真的太有意思了,西湖歌舞几点关门?哈哈哈!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古诗课》这期《67》简直太棒了!学到了很多古诗,感觉自己的文化水平都提高了!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10分钟看完《67》,感觉意犹未尽,期待下一期《古诗课》!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期《67》讲的《古诗课》内容太丰富了,西湖歌舞几点关门?真是太经典了!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古诗课》的《67》太精彩了!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喜欢《古诗课》的《67》,学到很多知识!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古诗课》这期《67》简直是宝藏!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10分钟学会一首古诗,太值了!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古诗课》这期《67》的西湖歌舞,太美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古诗课》的《67》让我对古诗有了新的认识!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67》太有意思了,学习古诗原来这么有趣!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古诗课》的《67》太有韵味了!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67》里的诗句太美了,尤其是“山外青山塔,西湖歌舞几点关门?”!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10分钟的《67》让我感受到了古诗的魅力!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古诗课》的《67》太精彩了,强烈推荐!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期《67》的《古诗课》太棒了,学到很多!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古诗课》的《67》让我对西湖歌舞有了更深的了解!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67》太好看了,10分钟学古诗,太方便了!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古诗课》这期《67》的诗句都太美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古诗课》的《67》让我对古诗有了更深的理解!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