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昏梁园乌鸦遍地,只有三两户人家绝望。
来自唐岑参《山房春事二首》。诗描写了“安史之乱”后,乡村荒芜、人烟稀少、乌鸦乱飞的悲惨景象。 “黄昏飞鸦”与“三两家萧条”相对。一者描绘场景,一者叙述,意义互补。景在心中,意在景。
2、一夜千箭千刀杀戮,白天空城血浸。
来自唐岑参《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六首》。诗中描写了战争的残酷场面,令人不寒而栗。 “万箭千刀”、“空城浸血”等都是夸张的表述,并非字面描述,意在强调一夜屠杀的血腥残酷。
3. 花园里的树不知道都去了哪里,但春天来了,它们仍然开着老花。
来自唐岑参《山房春事二首》。诗描写了“安史之乱”后春天的荒凉景象,只见老花,不见人影。
4、怜悯故乡的菊花应该开在战场附近。
来自唐岑参《九日行军思长安故园》。他以前的家现在应该是一片荒凉的废墟。这就是写“安史之乱”时的荒凉景象。重阳节菊花盛开。登高望远,赏菊品酒,本该是阖家团聚的美好时刻。但现在家乡的菊花却开在战场旁。这种以景抒悲的文笔,让人读来更感伤感。
5、雪海汹涌,四面擂鼓,三军呼喊阴山动乱。
来自唐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雪海是指被冰雪覆盖的湖泊。阴山指的是今新疆的博格达山。这种夸张的说辞是用来形容唐军出征西征时的军力,击鼓助威,地动山摇。 “海上雪涌”、“阴山动”都是夸张之词,并非真实描述。意在凸显唐军击鼓呐喊的气势。
6、成堆的尸体如同一座座小山,血流成河。
来自唐岑参《行军诗二首》之一。如果,喜欢。丰镐,西周旧都,这里指的是咸阳。这是用夸张的修辞来表达战争中那么多人死亡的悲剧。
7、营地门口雪纷纷扬扬,红旗迎风飘扬,却依然冰封。
来自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首诗描述了西北寒冷的天气。 “芬芬”是指持续下大雪的样子; “冻而不转”是指军旗被冻住而无法飘扬的样子。
8、山风吹过空旷的森林,沙沙作响,仿佛有人在。
来自唐岑参《暮秋山行》。山里的风吹过枯树,发出沙沙的声音,好像有人来了。
9、圣朝无事,劝书之书少。
来自唐岑参《寄左省杜拾遗》。朝堂上并没有什么过错,我感觉上谏的奏章越来越小了。
10、将军搀扶西进,吹笛军进平明。
【“边塞诗人”岑参创作了十首气势磅礴、意境新颖的经典诗篇。】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岑参的边塞诗真的太震撼了!“瀚海阑干百丈冰”,“月黑雁飞高” 这些意象太经典了!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十首经典诗篇,每首都很有气势,不愧是边塞诗人岑参!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岑参的诗歌,总能让人感受到边塞的雄浑壮阔,让人热血沸腾!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岑参的诗歌,意境独特,很有画面感,让人仿佛置身于边塞之中。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十首诗篇,展现了岑参独特的边塞诗风格,值得反复品味。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句诗,太美了!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岑参的诗歌,充满了豪迈的英雄气概,让人心生敬佩。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边塞诗人,果然名不虚传!岑参的诗歌太棒了!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岑参的边塞诗,既有雄浑的气势,又有细腻的情感,让人印象深刻。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很喜欢岑参的边塞诗,读起来很有力量感,也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岑参的诗歌,让我感受到了边塞的严酷环境和边塞将士的坚韧精神。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十首经典诗篇,每一首都是佳作,值得收藏!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岑参的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值得我们传承和学习。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岑参的边塞诗,展现了古代诗人的博大胸襟和爱国情怀。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岑参的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充满了艺术感染力。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非常喜欢“瀚海阑干百丈冰”这句诗,意境非常壮阔。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岑参的诗歌,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让人回味无穷。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岑参的诗歌,让我对边塞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岑参的诗歌,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岑参的诗歌,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