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白居易
田家有几个月的空闲时间,但到了五月人们就忙了一倍。
夜晚,南风吹来,麦子一片黄。
妇女们提着一筐筐的食物,孩子们则提着一罐袋的纸浆。
去工资场的时候,丁壮在南岗。
我的脚冒着热气,土气十足,我的背被炎热的天空灼烧着,
我很累,也不知道天气有多热,但我很高兴夏天很长。
又有一个可怜的女人,她的儿子在她身边,
右手拿着耳环,左臂挂着篮子。
听到他关心的话语,让听的人都感到难过。
当家里田地的赋税全部耗尽后,就留下来充饥。
我现在有什么功德呢?我没干过农活,也没有种过桑树。
官俸禄三百担,年年有余粮。
想到这我就感到羞愧,我永远不会忘记。
《观刈麦》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叙事诗。
诗的前八句形象地描述了五月农忙的景象。田家很少有空闲时间,尤其是五月,人更忙。入夜,南风吹来,麦子成熟了,田埂上铺满了金黄。妇女、儿童和成年男子分工合作。女人负责送饭,孩子们拎着水瓶,男人们在南岗辛苦劳作。这种细腻的场景描写,不仅表现了农家生活的忙碌与和谐,也为后文的情感转折奠定了基础。
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天气热气腾腾,背天火烧火燎,我疲惫不堪,不知酷暑,但我遗憾的是夏天太长了。”它们并不是不知道炎热,而是它们珍惜夏天漫长的日子,希望收获更多的粮食。这种劳动中的坚持和无奈,体现了农民对土地的深厚感情和对生活的顽强奋斗。
诗中突然插入了一个贫穷妇女的形象。她抱着孩子,在田边拾穗充饥。他右手拿着别人留下的麦穗,左臂挂着一个旧篮子。这个形象极具冲击力,揭示了社会贫富差距的严酷现实。通过她与别人的交谈,我们得知她家的田地被税收挤占了,她只能靠拾穗维持生计。这一情节不仅加深了诗的悲剧色彩,也引发了对社会不公的深刻思考。
在诗的最后,白居易将自己的生活与劳动人民的苦难进行了比较,表达了深深的自责和愧疚。他问自己:“我现在有什么功德?我从来没有干过农活。”作为官员,他享受着丰厚的俸禄和富裕的生活,却未能分担劳动人民的苦难。这种自我反思不仅体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同时,他还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当前社会形势的担忧:“读到此文,我为自己感到羞愧,永远不会忘记。”
《观刈麦》是一首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叙事诗。通过对农民收割小麦和贫苦妇女拾穗充饥的悲惨境遇的生动描写,揭示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和不公。同时,诗中还融入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自身处境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关心民生、忧国忧民的人文情怀。这首诗不仅是那个时代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也是对人类共同命运的深刻反思。
【看割麦【唐代】白居易田家闲月少,五月人忙一倍】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白居易这首诗把农忙时节的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看着真让人感同身受!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的意境太美了,让人想起小时候在乡下割麦子的情景。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割麦的辛苦,这首诗读起来让人心酸,但也感受到一种朴素的美丽。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田家闲月少,五月人忙一倍”这两句太经典了,让人印象深刻。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很适合朗读。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白居易的诗总是能触动人心,这首诗也一样。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这首诗,仿佛看到了农民在烈日下挥汗割麦的场景。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很能体现唐代社会农民的生活状态。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喜欢这首诗的意境,很能体现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淳朴。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完这首诗,让人对农民充满了敬佩之情。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却十分深刻。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读起来很有画面感,仿佛身临其境。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很好地反映了农民的辛苦劳作。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的意境很美,让人心旷神怡。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白居易的诗歌真是太棒了,这首诗也让我感触颇深。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也更加敬佩农民的辛劳。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写得真好,读完之后让人感到很平静。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喜欢这首诗,很有意境,也很有现实意义。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的主题很深刻,值得反复品味。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白居易的诗歌总是能带给人启迪,这首诗也不例外。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