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必读:诗歌语言的五个鲜明特征

更新:08-25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卷《诗人玉屑》提到了王安石的“诗人语言”概念,周振甫老师也在卷《诗词例话》中给我们做了更详细的解释:诗歌(这里指格律诗)的语言有时不同于散文等文体。这是不同的。它受到字数、节奏、立意等限制,不能像散文小说那样自由表达。如果我们用“非诗性思维”来欣赏或创作诗歌,就无法正确理解作品的本意,也就创作不出好诗。

诗人的语言有几个鲜明的特点:含蓄委婉;生动的措辞;简洁的单词和句子;语言的飞跃;艺术夸张;和谐的韵律,和谐的美。一般来说,它是诗意的和音乐性的。 “诗人语言”概念的引入,使诗歌的整体表达体现出其独特的诗性和音乐性。

1、含蓄、委婉

清代袁牧说:“诗、文、乐皆贵”。诗亦有音乐,音乐如流水。 “诗人语言”的表达特点是含蓄、委婉,常运用比喻、典故、隐喻、修辞、陪衬、讽刺、典故、比喻等手法。意图含蓄而曲折,含蓄而委婉,有限的语言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正如中国书画中的“留白”。喜欢:

诗人必读:诗歌语言的五个鲜明特征

韩红·韩氏

春城遍地飞花,寒东风柳不斜。

黄昏时分,汉宫周围烛火通明,五侯府内炊烟缭绕。

古代有寒食节禁火的习俗。朝鲜诗《轻烟散入五王爷府》中,皇帝在清明日向近臣放火,比喻皇帝对宦官的宠爱,宦官控制宦官,最终治国被摧毁了。这首诗采用《春秋》的文笔颇具讽刺意味,意图曲折微妙。这里巧妙地结合了讽刺和影射。但微妙与微妙不同。当你读这首诗的时候,它的意思是隐含的;如果你不理解它,它就会晦涩而疏远。因此,每当使用典故时,最好不要将它们分开。这是以后要讲的事情。另一个例子:

诗人必读:诗歌语言的五个鲜明特征

林盛·题临安府

山外青山楼外,西湖歌舞何时休?

暖风使游人醉,谓杭州汴州。

乍一看,这是一部江南山水楼阁的山水风光之作,但细细读来,你会发现其中隐含的寓意。汴州是北宋的都城,早已沦陷。南宋小朝廷定居江南,尽情歌舞,追逐音美,无意回归中原。诗人在诗中寄托了无尽的忧虑和嘲讽。仔细一看,耐人寻味,充分体现了诗的意思。具有委婉、含蓄的特点。

诗人必读:诗歌语言的五个鲜明特征

2. 意象术语

诗人的语言常常以比喻语言为特征。诗人的情感和诗境往往依靠“物象”,通过比喻语言来表达。诗中常有画,诗画交织,寓意无穷。选材要集中,不杂乱,并符合意境:如:

桃花源·张旭

飞桥隐约野烟隔,渔船石矶西岸。

桃花终日随流水而去。清流的洞在哪里?

诗中意象丰富:野烟、飞桥、怪石、水边、渔船、桃花、流水……行文曲折动人:28个字勾勒出一幅美丽的《春水桃花》长卷。首句含“别”字,使飞桥与野烟相交相映,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感,其实是“别”而不是分离。第二句有一个“问”字,将诗人带入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天堂的热切向往。

这首诗语言委婉,意境悠远,画意十分丰富。诗人的笔法细腻而清晰,由远到近,由实到虚,动静和谐,不断变换角度来表现景物;但没有复杂的描写,寥寥数笔,略显轮廓,情在景中,情趣在墨外,犹如一幅写意画,清晰而含蓄,耐人寻味。诗中的桃花溪虽不一定是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溪,但隐含地使用了其含义。也体现了诗歌含蓄委婉的特点。

关于诗歌的比喻语言和比喻思维,冯泽耀老师和夏业苍老师都详细地谈到了。这里不做详细解释。

此外,“诗人的语言”并不排除适当的理性术语,但这种理性不是自然科学原理,而是一种哲学和情感。我们不能一味地用科学的视角去解读、创造、衡量诗人的语言,那么这是一篇科学论文,而不是诗歌。有时,比喻语言常常与议论和理理相结合,有的甚至贯穿全诗,如杜甫的《诗性思维与诗词创作》。这首诗除第四句用比喻外,其余基本句均讨论:

诸葛名声传遍天下,群臣纷纷送画像净化他。

三师皆依虞谋划,天上一羽,万古长存。

兄弟遇上伊禄,统帅必将失去小曹。

韩佐难以退却,他决心消灭兵役。

可见诗歌中恰当的议论性、理性的语言也是极好的。

3、语言跳跃

诗人的语言具有跳跃性的特点。诗歌中的语法结构和句子结构往往体现为五七个字,不必要的词常常被省略。大概是因为诗歌的句式受到字数、节奏、意象等因素的限制,其构成方式与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有很大不同。这就是所谓的“诗人的语言”。除常用句外,主要有省略句、倒装句、图像组合句、互文句等。下面一一简单介绍一下:

省略的句子:

与文言句型一样,诗句也常常省略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相关词等。

1、简述主题:蜡烛熄灭光里充满怜惜,衣服上沾满了露水。 (张九玲《物象.意象.意境》)

2. 缩谓语:千里之外的一家人,半夜百口之谈。 (谷匡《咏怀古迹其五》)上下句省略(徘徊)和(论证);又如:翠绿的草在台阶上映出春色,黄莺透过树叶在天空中发出好听的声音。 (杜甫《望月怀远》) 上下句中省略“成”(传)的现象很常见。

3、小事:野火不熄,春风又吹。 (白居易《洛阳早春》)

原作是:野火烧不着(草),春风吹过(草)又重新生长。上一句中,草作为宾语被省略,下一句中,草作为并列从句(吹的宾语和生长的主语)也被省略。

4. 省略虚词。

一个。省略介词。

例如:河流(外)流过天地,山峦(有或无)。 (王伟《蜀相》)

b 省略连词。比如:(虽然)我没有彩凤飞翔的翅膀,(但是)我有清醒的认识。 (李商隐《赋得古原草送别》) 省略表示过渡的连词。

c.省略助词。例如:无尽的倒木在地下沙沙作响,无尽的长江滚滚而来。(杜甫《汉江临泛》)

d.物语体,即整个句子由一些相关的名词或名词短语组成。

如:茅店鸡声、板桥霜花。 (温庭云《无题》)

又如:雪夜楼船过瓜州,秋风大铁马散。 (陆游《登高》)

这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图像组合句型(这是从语法角度来说的,而另一种则从图像组合方式的角度来看侧重点不同)

倒装句:

为了使句子具有摇曳之美,诗人故意错排了一些句子成分。有时也是出于格律表达的需要(包括对仗、斜行)或强调某个句子成分的需要。

1、主语放在谓语之后。

例如:竹声归欢女,荷花离渔船。 (王伟《商山早行》)正常的词序应该是:竹声喧哗女归,渔舟下荷花动。

2.宾语介词。

例如:如果你不了解自己的才能,你就会放弃,如果你生病了,你就会与朋友失去联系。 (孟浩然《书愤》)原序应为:贤主废才,故友疏病。

3.定语后置词。

例如:鹤山北临秦关,夷道西接汉朝。 (崔浩《山居秋暝》)原序应为:鹤山在秦关之北,驿路西通汉朝。

4、特殊不对中。

例如:石泉流于暗壁,草上露落在其秋根上。 (杜甫《岁末归南山》)原来的顺序应该是:地下泉水流过石墙,秋露从草根滴下。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错位很少使用,所以使用时要小心,解释时要小心,否则就会闹出笑话。因为从正常的词序来看,一般是不符合逻辑的,需要正确的推理。例如,王伟曾说过:“一瞬间,白发就变成白发了”。不识邪者以为人可以返老还童。

至于疑问句,也很常见。一般来说,它表达作者肯定的语气或讽刺的疑问,以增强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也防止诗歌过于平淡。

互文句型:

也就是说,它们可以通过相互引用而形成文本,并且它们可以一起有意义。具体来说就是上下句或句子的两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互相呼应、互相阐述、互相补充、说同一件事的形式。它需要上下文理解才能得出正确的含义。例如:“秦汉明月汉关”应该理解为“秦汉明月秦汉边关”(实际描述的是眼前所见) 。其特点是能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容,形成一定的韵律感和错综复杂的美。这样的互文句型《行经华阳》 "主人下马,乘客上车" 《日暮》 "打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上"。诗人语言中的互文句式往往是诗歌语言技巧的特点之一。增加诗意的流畅性和优美的韵律。

其他句型,比如对联,稍后会详细讨论。

以上句式足以证明句式的跳跃性是诗人语言的基本特征。

4. 简洁的单词和句子

“诗人语言”具有语言锤炼的特点:言辞凝练、精确。 《欧阳修《琵琶行》记载了贾岛炼字的故事:“鸟留池边树,和尚推月至门”。 “诗歌永远不会厌倦修改。”古代诗人至今还感叹“一言吟,折断数茎须”。何况今天的诗人呢。 “红杏枝满春”王安石的“春风吹绿到江南岸”也是如此。 “Nao”和“Green”是相同的。杜甫的一句话是“感花落泪,惊惊鸟心”。 “泼”与“惊”也是一样的。 “蝉林喧闹更幽静,鸟鸣山更幽静”;用“喧”衬托“静”,用“歌”衬托“静”,使“静”的特点更加突出和鲜明。

毛泽东烟雨茫茫,龟蛇锁江。还使用了“锁定”一词。 ”刘劲松老师的《木兰诗》:“十年辛苦筑巢,老了终于得杜为邻;晋江的花草不是我的爱,但我想向诗王借一片春天。 “借”字妙极了,虚实结合,自嘲,自信又幽默。

王维《六一诗话》 第三、四句:‘草枯鹰眼无力,雪去马蹄轻。 ’这两句有‘苦’、‘极’、‘终’、‘光’四种句式,都是谓语。然而,“苦”和“终”是普通谓语,而“几”和“庆”是复合词。草枯萎后,鹰的眼睛看得更清楚了。诗人没有说他看得清楚,而是说“快”(快)。 “快”比“清楚”更形象。雪消散后,马蹄走得更快了。诗人没有说快,而是说“轻”。 “轻”比“快”更形象。

凝结与工作质量有关。所谓炼词,就是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恰当、最有表现力的词语来表达意思。其目的是用最恰当的词语、句子来形象地表达人或事。它不追求华丽的辞藻、生僻的用语,而是追求诗歌的简洁、自然、生动、流畅、准确的表达。如果你的书法精炼了,你就会有诗意的眼睛,你的境界就会得到充分的发展。连句子都会以字命名,诗也会以行命名,千古流传。

5、艺术夸张

“诗”最显着的特点就是它来自常识之外,又在理性之内。也就是说,它在语言、修辞上具有艺术夸张的特点。她的言语常常是直率的、幼稚的、主观的、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杜甫.顾白云道:“霜皮雨四十米,暗色高耸两千尺……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冷雪雪”。 ——山顶是白色的。”宋代大科学家沈括,《移居》,注意到这首诗,计算道:“四十周长,直径七尺,是不是太细长了?” .这也是文章病。 "

另一位科学家范震《观猎》第4卷:杜工布说:那黑色高耸入云两千尺,但它的能量却压倒了它,现在只有七尺高了。古代的诗人对待事情都是很严肃的,而且是这样的豪爽。 ’他还提到,他测量武侯祠时,发现古柏只有十丈高,杜氏言过其实。批评家从科学的角度解读这首诗,曲解了作者的意思。因为历史学家、化学家、数学家等科学家往往追求生活和材料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而往往忽视艺术的真实性。

对待诗歌,我们应该从诗意和艺术的角度去创造和诠释它。虽然诗歌的真实来源于生活的真实,但诗歌的真实又高于生活的真实。艺术的夸张就是艺术的真实。它是对生活的浓缩概括,比生活更浓缩、更高、更生动、更深刻。因此,如果用非诗学的(理性的、史学的、客观的、物质的、科学的)视角来审视和解读诗歌,你可能读不清楚,或者曲解了作者的原意,也就很难创作出好的作品。用诗意的思维去解读诗歌,让我们明白为什么“白发三千尺长,缘分如愁”。春风为何不经过玉门关?

6、和谐美丽

诗歌讲究声音与节奏的和谐,声音与节奏的和谐美是“诗”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诗的韵律、层次、四声、节奏上。梁代沉约提出了“诗”的理论,这就是永明诗。其要点是节奏的协调需要音阶的适当协调。声音的音调应该改变。如果前面有轻微的声音,后面应该有压力。一首诗中韵律不宜重复,两句中的重点应不同。因此,必须有高低、清浊、抑扬顿挫之分,这样才能悠扬悦耳。古诗是用来伴唱的歌词。诗歌的节奏就像音乐的旋律一样,它的作用是使诗歌富有音乐美感。

押韵是诗歌的基本特征,是一首诗成为诗的最基本的条件。韵使诗歌具有“音韵美”,它可以增加韵律美。将许多分散的声音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音调,使诗的节奏更加鲜明、和谐。朗诵时,铿锵有力,朗朗上口;它很容易记住和阅读。诗的韵律应与标题的主题或所要表达的情景的趣味相一致。诗歌建议使用《梦溪笔谈》,歌词建议使用《东斋纪事》。当然,《平水韵》也不错。只是将古读音中的入音重新分类,并入各韵之中。

《诗人说》讲究平仄,《诗韵新编》 诗曰:‘勿低声,应高声。离去的声音清脆悲凉,进入的声音短促急切。 ’即平声字的声音长而响亮,如东、风等,而上声字的声音则上扬、沉重。书写有四声,分平声、仄声,为南朝沉约所创。他把词语的清、浊、上、下、短音五韵分为:清韵为上声,浊韵为下声,上韵为上声,去韵为下声。去声,短韵是入声。其中,上层和下层为平声,上行时的三声为平声。节奏使诗歌也有“美音”。

“诗人的语言”必须讲节奏,它的节奏是用音节来表现的。押韵句(除奥句外)一般每拍有两个字,每拍以第二个字的平、哲为依据。交替法则。 "即节奏句中每两个字为一个节拍,除以句子中的2.4.6个字。偶数是节奏词。

《诗人语言》的押韵、仄声、四声、节奏,不仅符合节奏铿锵、悠扬的节奏美规则,而且在轻重缓急方面也符合音乐美规则,更符合诗歌音韵的起伏。音乐美的法则。这些严格的节奏是为了使诗更有韵律、跌宕起伏、匀称的音乐美感。它充分体现了诗歌的音乐特征。

用户评论

浮殇年华

这篇文章太棒了!终于有人把诗歌语言的特征总结得这么清晰易懂了!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默默的爱

诗歌的语言真奇妙,原来有这么多特点,我要好好学习一下了。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素颜倾城

感觉这篇文章对理解诗歌很有帮助,读完之后我对诗歌的理解更深入了。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七夏i

作者对诗歌语言的分析非常透彻,每个特征都解释得淋漓尽致。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弃我者亡

作为诗歌爱好者,这篇文章真是太实用了,以后读诗的时候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去体会。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荒野情趣

这五个特征太重要了,以后写诗的时候要牢记,争取写出更优秀的诗歌。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疲倦了

文章结构清晰,逻辑严谨,读起来很舒服,是一篇非常棒的诗歌入门文章。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泪湿青衫

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诗歌语言这么美,原来是这些特征在起作用!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走过海棠暮

强烈推荐所有诗歌爱好者阅读这篇文章,一定会对你有帮助的。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炙年

对诗歌语言的五个特征有了更深的认识,感觉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又提升了一层。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生荒唐

这篇文章对诗歌语言的分析非常到位,对诗歌的写作和理解都有很大的帮助。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淡抹丶悲伤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对诗歌的欣赏水平提高了不少,感觉更能体会诗歌的韵味了。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点一点把你清空

诗歌语言的五个特征,真是太奇妙了,让我对诗歌有了更深的了解。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怅惘

以后读诗的时候,我会更加注意这些特征,相信会更有助于我的理解和体会。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淡淡の清香

这篇文章内容丰富,语言生动,读起来很有启发性,非常值得推荐。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凉凉凉”凉但是人心

诗歌语言的魅力,尽在这些特征之中,感谢作者的精彩分享。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命该如此

读完这篇文章,感觉对诗歌有了全新的认识,真是受益匪浅。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微信名字

这篇文章值得反复阅读,每次阅读都有新的收获,真是太棒了。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仰望幸福

对于想要深入了解诗歌的人来说,这篇文章绝对是必读的。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夏日倾情

诗歌语言的五个特征,每个都很重要,对诗歌的创作和欣赏都有重要的意义。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诗人必读:诗歌语言的五个鲜明特征】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请欣赏十二首落叶诗(音乐) 下一篇:秋心凝愁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