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清诗》

更新:08-25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太阳西沉,威武悲壮的日子,鞭子向东方吟诵,指向世界的尽头。

落红不是无情之物,化作春泥护花。

古诗词鉴赏《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清诗》

白话翻译:

巨大的离别悲伤,一直延伸到夕阳西下的远方。离开北京后,我向东挥动马鞭,仿佛到了世界的尽头。从枝头飘落的落花,并不是无情之物。即使化作春泥,他们也愿意培育生长美丽的春花。

评论:

古诗词鉴赏《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清诗》

(一)离京悲痛:离开京都的悲痛如水波浩瀚,也指作者心绪不宁。广大:无边无际。 (2)阴鞭:诗人的骑鞭。 (3)东方指:东方的故乡。 (4)天涯:指远离京都的地方。 (5)落红:落花。红色的花被认为是高贵的,所以落花也被称为落花。 (6)花:比喻国家。即:到达。

品鉴鉴赏:

当时,作者愤然辞职,告别亲友,悲痛万分。 “壮丽”二字不仅表明了忧郁的深沉,还包含了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对当权者的愤怒、对人民生活的关心等各种复杂的思想感情。

“在分离的巨大悲伤的白天,太阳正在落山。”离别之愁,已弥漫天地,势不可挡,更何况正值夕阳西下,夕阳西下。可以想象诗人此时的心情。如果用短语结构来分析内涵,以“离丑”为中心词,则“浩瀚”是“离丑”的定语,“白日雪”是“离丑”的补语。 “夕阳西下”表示作者带着离别的悲伤南归。因为悲伤堆积在他的胸口,感觉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间,太阳已经变暗了。这里不说“夕阳”,而用“日”,这符合作者当时的心情,也隐喻了当时国家日渐衰落的社会现实。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诗人常常喜欢用日落作为一种自然现象,作为转瞬即逝的时间的象征,来表现相思的强烈或分离的痛苦。 《携手溯溪,何为游子暮色》(《古诗》); “浮云中游子思,如夕阳中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思绪往复,万里烟霞,暮色沉天,苍茫苍茫”(刘勇《雨霖铃》); “夕阳还在,柳烟断心”(辛弃疾《摸鱼儿》)。 “阴鞭东指天涯”。 “银鞭”指的是诗人的骑鞭,“东点”则表示此行的目的地,——的故乡(浙江)。 “那是世界的尽头”意味着我们距离家乡还很远。从鞭子扬起的地方,眼前就是距离京城越来越远的海角天涯。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写下了他的秋思:“枯藤老树,鸦昏,小桥流水,人家。旧路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龚自珍用“宏大”修饰离别之愁,“白日”“贤”衬托离别之愁,“天涯”衬托离别之愁。这种多层次的描写方式,与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龚自珍的“阴鞭东指天涯”并没有直接说他是一个“断肠人”。

按理说,龚自珍不满礼部衙门死气沉沉的生活,于是毅然辞去了礼部主事的职务,准备回到家乡杭州做点工作。留下首都。她对旧势力只有一种破裂感和仇恨感,这是不应该发生的。分离的巨大悲伤。唐诗人刘藻《旅次朔方》说:“无故渡桑干河,以为并州是故乡”。他说,因为他被贬到更远的地方,连招待所都成了他的家乡。不同的是,龚自珍虽然是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但他小时候就生活在北京,并在礼部等机构担任京官十几年。首都早已成为他的第二故乡。龚自珍虽然主动辞职,但辞职的原因是他落入下属地位,生活贫困,别无选择。客观上,他是被迫离开京城的。因此,“别愁”中蕴含着一点仕途的失意,一丝对世无用的叹息,以及一种政治思想上的孤独感。此外,龚自珍与当时的妓女凌霄关系也十分密切。《己亥杂诗》中有十分之一的主题与凌霄有关。其中一首诗说,她正陷入“红如相思,绿如愁”的爱情场景。虽然凌霄不在京城,但在这样的情况下,告别了前世,那份挥之不去、不舍的“离愁”却很难摆脱。可见,龚自珍的“哀”的内涵是丰富的、复杂的、多方面的。

黄昏的飞花,激起了诗人的离别之愁。事业未尽,岁月蹉跎,青春已逝,红日已西下,如今离开京城,或许再也回不来了。作为描写落花的能手,诗人爱“探春”,更爱“送春”,爱花开。也许他更喜欢看花落。他曾在《西郊落花歌》中说过,飞天海棠花是游走在人间的奇龙异凤。他把海棠在大风中飘落的奇景比喻为“如钱塘夜潮汹涌;如昆明朝阳无敌;如八万四千天女洗面,皆倾胭脂”。这个地方。” “又闻净土花落四寸深,用目禅修,尤为着迷。”我想象“安德树木花开不尽,雨新秀美,三百六十天正是花落时节”。他曾对落花做了许多美妙的比喻,但现在,诗人突然感觉自己就像是一片落花。告别京都后,诗人乘马车出了京城。他情不自禁地看着无边的落花,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官场的斗争,沉重的气氛,令人窒息的人性,困苦的生活,诗人将自己的人生经历与洛华完全融为一体。

“落红非无情之物”,这里的“落红”二字。在全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继承了“壮丽的分离之悲”。诗人的离别之愁不仅被“宏大”修饰,被“夕阳”衬托,被“天涯”衬托,而且还被从他脸上掠过的“落红”动态地唤起。时间。这一笔就藏在诗里了。因此,“落红”不仅是对之前离别愁内涵的补充,而且作为一个转折点,将全诗从离别愁中解脱出来,走向了下层,升华了全诗的主题。铺垫。此时,诗人正在思考落红花护花。 “落红”就是落花的意思。全句的原意是,从树上飘落的花瓣并不是无情之物,而是附着在地表,腐烂成泥,化为精灵,滋养来年春花。作者用规律的自然循环来比喻自己,表示虽然辞职了,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这句富有哲理的句子,传达了诗人“不在位也求政”的可嘉精神,表现了诗人极其坚定的决心。这已成为古往今来的一句名言,激励着许多人“到老也要志存高远”。洛华绝不是一个无情的废物。诗人辞去礼部尚书之职,正是为了主持家乡的书院,聚集学生讲学,将他的学问和思想传授给学生,激发学生求变的热情和求变的愿景。未来,报效国家。尽心尽力为人民服务。当花朵落回根部,化为春泥,就能孕育出新的春天,把它们的颜色和香味奉献给后人。诗人受到无尽的自然法则的启发。花在大自然中绽放和凋落。本来,风雨都是他们造成的,没有半点感情。红花飘落,不能说是“有情之物”,也不能说是“无感情之物”。只是诗人将自己的人生经历与落花完全结合起来,将感情移向了落花。落花也有人情,成为感伤之物。落花有情,表现在酝酿新的多彩世界——“化作春泥护花”。至此,诗人终于捕捉到了飞花般的纷乱思绪,摆脱了忧伤,带着时代使命感上升到了庄严神圣的境界。 “化作春泥护花”,这是飞花的孤独,也是诗人与腐败官场决裂、与黑暗势力作斗争的庄严而神圣的誓言。为了国家和百姓,为了花朵的盛开,他们愿意牺牲自己,化作春泥。

土地

古代诗人描写落花,一个是怨鸟,怨东风,感叹岁月,面对落花叹息。 “花落花落,春去花开,天地间”(李渔《浪淘沙》); “花落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地愁”(李清照《一剪梅》);《红楼梦》钟林黛玉葬诗:“今埋花人笑,谁知葬谁?”杜牧《金谷园》甚至把落花比作坠楼的佳人:“繁华事散香尘,流水无情草发黄昏,东风怨鸟;唱道:“落花如人从楼上坠落。”风中无声落花的自然景象,与从楼上落下的粉红色花瓣比喻为从楼上落下的美人。物灭之叹,曾讽刺石充《金谷花园》盛事落幕、好景不长的悲惨结局,比喻落花自楼。另一首则描写落花为自然风景,蕴含着一种“落花时时来,远方流水携香”的意境。刘申旭《阙题》); “春城鲜花遍地飞”(韩红《寒食》); “花落春还在”(余越试诗),孟浩然《春晓》《夜风雨声,透露多少花落》只表现了孩子的纯真、天真和浪漫情趣,没有伤了春天的惜花之情。有的充满生机,有的在衰落中充满兴奋。然而,无论是“春城处处花飞”还是“花落春还在”,与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护花”相比,境界稍逊。即使化作春泥,它仍愿意培育生长美丽的春花。不只是为了芳香,而是为了保护花朵。说明诗人虽离开官场,但仍心系国家命运,不忘报国之志。这表达了他至死为止对国家的热爱。充分表达了诗人的雄心壮志,成为代代相传的名句。

这首小诗集政治抱负和个人抱负于一体,抒情与议论有机结合,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在讨论诗歌时,龚自珍曾说过,“诗与人合一,人之外无诗,诗之外无人”(《书汤海秋诗集后》),他自己的创作就是最好的证明。

创作背景:

道光十九年(1839年),也就是鸦片战争前一年,龚自珍48岁。他对清朝统治者非常失望。他毅然辞职南下,回到家乡,再北上与家人见面。从北到南的往返路上,他有一些思考和感受,就用鸡毛写在账纸上,放进竹篓里。后来,“我一共得到了315张纸,写下了315首诗”(《与吴虹生书》),写下了庞大的诗群。这就是著名的《己亥杂诗》那一年是己亥年。本文选自《己亥杂诗》第5篇文章。当时,作者愤然辞职,告别亲友,悲痛万分。

关于作者: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篆,号定绪。汉族,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晚年居昆山玉禄山堂,又号玉禄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改良主义先驱。

用户评论

荒野情趣

这首诗真是太经典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句太感人了,真是写出了人生的真谛啊!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良人凉人

龚自珍的诗歌总是充满着豪迈的气概,这首诗也不例外,读起来真是令人振奋!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全网暗恋者

很喜欢这首诗的意境,尤其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两句,真是写出了人生的无限可能!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命硬

这首诗写得真好,字字珠玑,耐人寻味!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雨后彩虹

龚自珍的《己亥杂诗》系列都很棒,这首诗也不例外,推荐大家去读一读!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无所谓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呢?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哽咽

这首诗的“落红”指的是什么?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铁树不曾开花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恰十年

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是什么样的?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样剩余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楼买醉

这首诗的作者是龚自珍,他是清代著名的诗人!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陌上花

这首诗的“化作春泥更护花”真是太经典了,这句诗表达了什么?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袂婉约

这首诗的“落红”代表了什么?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终究会走-

这首诗的“春泥”代表了什么?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最怕挣扎

这首诗的“护花”代表了什么?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北染陌人

这首诗的“落红”和“春泥”之间有什么联系?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陌然淺笑

这首诗的“落红”和“护花”之间有什么联系?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搞搞嗎妹妹

这首诗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表达了什么?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今非昔比'

这首诗的“长安花”代表了什么?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放肆丶小侽人

这首诗的“一日看尽长安花”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古诗词鉴赏《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清诗》】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己亥杂诗》清代龚自珍(七年级第二册) 下一篇:龚自珍《己亥杂诗》 第五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