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蜀道艰》诗形象地描述了蜀地的险要。自古以来,不仅汉高祖刘邦出蜀打天下,蜀汉丞相诸葛亮也五次出蜀北伐,中原,震动曹魏。历史记载,四川发生过百余起兵变,大大小小的割据政权不计其数,但四川为何多次成为唐朝皇帝迁都的首选地呢?
巴山楚水在哪里?
巴蜀地区主要起源于战国时期长江上游四川重庆地区的两个奴隶国家,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蜀国,和以重庆为中心的巴国贵州西部城市及部分地区。这两个国家虽然毗邻,但风俗文化却截然不同。因此,长期处于战争状态。秦惠文王时期,秦军接受名将司马错的建议,军事介入巴蜀战争,巴蜀正式纳入中原王朝。
“促水”一词多指今湖南南部及贵州西部和南部地区。战国时期,这里是楚国的领地。即使在唐代,这两个地区仍然是非常欠发达的地区。巴蜀地区的人们只开发了四川盆地的成都平原地区,四川大部分山地、丘陵尚未开发。今天的贵州南部也是如此。即使到了宋代,这里也是少数民族爨部的割据领地。另外,南方地区瘴气较多,气候炎热。因此,在唐代人刘禹锡眼中,巴山楚水并不是一个荒凉的地方。
王朝陪都的专业户
四川在唐朝可以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屡次拯救大唐帝国于危难之中。天宝十五年,在安禄山,史思明调集十五万大军,从河北起兵。三个月之内,河北地区全境沦陷,潼关被攻破,大军逼近长安。唐玄宗李隆基仓皇出逃,他的首选地就是剑南路,也就是今天的四川地区。
这并不是巴蜀地区与大唐帝国唯一一次相伴。唐德宗大历年间,吐蕃攻陷长安,皇帝再次出逃,没错,又是四川。后来,唐德宗、唐僖宗多次逃往四川躲避战乱。客观地说,如果没有四川,唐帝国早在天宝十五年就灭亡了。随后发生的诸多事件,都是四川强行延续唐朝寿命所造成的。
那么,巴山楚水凄凉地为何能成为唐朝皇帝逃难的心头好呢?
巴蜀地区农业发达,人口稠密,客观上可以帮助皇帝成就大事。在秦惠文王之前,巴蜀地区是与中华文明并驾齐驱的文明。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产生了较为发达的青铜文明。比如我们熟悉的三星堆文明。由于地理障碍,战国之前,巴蜀地区与中原地区的交往并不频繁,彼此的发展几乎是独立进行的。由于四川盆地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四川本身的巴蜀文明也是农业文明,农耕技术非常先进。
秦惠文王统治时期,名相张仪与名将司马错在秦朝廷上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张仪主张征伐韩国,司马错则坚持先攻克巴蜀地区,以增强秦国实力,打造“天府之国”。这也是司马错第一次提到他的名字。
历史证明了司马错的先见之明。四五十年后,在决定秦国能否统一天下的最后一战——秦赵长平之战中,秦国凭借巴蜀地区的物资供应,灭掉了山东最强国赵国。这也为秦国后来统一世界奠定了军事和物质基础。
秦朝末年,刘邦被封为汉中王,控制了今天的巴蜀地区。但刘邦随后又利用韩信“暗攻陈仓”的策略攻打关中,并在关东地区与项羽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拉锯战。刘邦赢的比输的多。多次被项羽殴打,直至丢掉铠甲,连妻儿也丢掉。但巴蜀地区不断向刘邦输送物资和年轻人。最终,项羽虽然几乎每次都能击败刘邦,甚至重创刘邦,但刘邦当时不肯投降,最终将其包围。项羽兵败而死。
到东汉末年,巴蜀地区更加发达。仅舒县就有户籍居民780万,人口约230万。整个四川地区的人口达到了780万,远远多于荆州和扬州。南方巴蜀地区人口五六百万,无疑是人口最多、经济最繁荣的州县。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到“今益州之地,户籍百万,户口宽裕,兵精良,粮食充足,足以征天下”。这显示了巴蜀地区的高度发展和经济基础的优势。
唐代,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巴蜀地区进一步发展。此时的巴蜀地区属剑南道,人口密集,农业发达。蜀地丝绸享誉世界,成为戍守西域的重要军事资源。唐玄宗时期,蜀地人口密度可与河东、河北相媲美,并远远超过南方其他地区。雄厚的人力和农业经济基础,使唐朝皇帝能够依靠巴蜀地区东山再起。
巴蜀地区的地理优势巴蜀地区在地理上可以说是固若金汤。为盆地地貌,北有秦岭山脉,西有青藏高原。
巫山和长江都是天险,南方又是未开化的弱小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可以说是相当安全。在北方,由于汉中的阻拦,只要官军守住阳平关,叛军就无法进入。这也是巴蜀地区长期以来与中原地区没有文化交流的原因。
事实上,早在秦献公时期,秦人就开始谋划巴蜀地区。当时科学技术落后,巴蜀地区与观众之间的交通十分不便。这一历史重任就交给了他的后裔秦惠文王。秦军欺骗蜀人,开辟了通往关中地区的崎岖山路,秦军随即向巴蜀地区进发。但即便是现在,从北方进入巴蜀的通道依然十分危险。在唐朝时期,巴蜀地区可以说是非常安全的。
同样,巴蜀地区也有更好的优势。从巴蜀地区以东,可以顺流而下,攻占长江中下游。占领汉中作为北方的桥头堡后,还可以征服凉州和关中地区。秦汉皇帝之所以能够征服世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巴蜀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
秦赵长平之战中,巴蜀地区的加入,让秦国多了一个根据地,可以放心大胆地在中原与赵国决战。汉高祖刘邦的大本营也在巴蜀地区。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刘邦和项羽可以安全地在关中作战。三国时期的蜀汉政权兵力少,疆域小,却能两线作战,抵御曹魏的军事压力长达半个世纪。主要原因是获得了巴蜀地区的地理优势。
其次,巴蜀地区毗邻关中,皇帝运行距离更近。皇帝不可能长途跋涉万里到达东都洛阳。唐朝皇帝迁都四川,不仅可以指挥军队击退叛军,收复关中,还可以抵御吐蕃、回鹘。与此同时,唐朝中后期。我国东南地区已经开始大规模开发,国家财政重点向东南地区倾斜。岭南、两淮地区的节度使普遍效忠唐朝。迁川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威吓和控制东南诸侯,有利于皇帝利用东南地区的财富来协调全国,安平战事频繁。西北及河北地区。
巴人善战,可以为唐军提供强大的兵源。历史上,巴蜀地区长期与中原王朝隔绝。除中原王朝根基稳固的成都平原地区外,大部分地区都被蛮族割据势力占据。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在四川诞生。蜀人文明程度很高,善于冶炼青铜,而巴人则勇敢好斗。他们多次击败了楚人的入侵,同时也让蜀人抬不起头来。蜀地气候炎热湿润,野生动物众多。因此,巴蜀人除了农耕外,还从事狩猎活动。这与北方的游牧民族非常相似。巴人骁勇善战,是极佳的兵源。
例如,南中地区早在秦汉时期就被纳入中原王朝的版图。然而到了唐朝,少数民族的势力开始崛起。爨部的后裔南诏国,瓜分了今天的川南地区。与此同时,唐朝吐蕃的强势崛起,使得中原王朝在四川驻扎重兵。在与吐蕃、南诏的战争年代,四川的官方和军事实力尤其强大。从剑南路调集的军队,在唐朝曾多次被平定。出现于军阀割据战争时期。
巴蜀人民忠诚纯朴,能够效忠中原王朝。巴蜀地区在秦汉时期被中原王朝同化。他们虽然接受了中原文明,但与当时传统的中原人略有不同。中原地区文化发达,儒家观念深入人心,但这也说明中原人民更愿意参与政治阴谋和血腥政变,比如高平陵政变、八王之乱等。叛乱。但淳朴的巴蜀人民,每天除了勤劳耕作,纳税、承担徭役劳动,或者在家休息。
【巴山楚水真的是荒凉之地吗?为何成为唐朝皇帝逃亡时的“心宠”?】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巴山楚水风景秀丽,怎么会是荒凉之地呢?唐朝皇帝为何要逃亡到这里呢?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挺有意思的,看来巴山楚水并非想象中的荒凉,还有不少吸引人的地方呢!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原来巴山楚水还有这么多秘密,难怪唐朝皇帝会把它作为逃亡之地!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巴山楚水风景优美,又有天然屏障,确实适合作为皇帝的逃亡之地。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很有意思,原来巴山楚水还有这些故事,涨知识了!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巴山楚水并不荒凉,反而很有特色,难怪唐朝皇帝要选择这里。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以前对巴山楚水没什么了解,看完这篇文章才知道,那里真是藏龙卧虎啊!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巴山楚水,逃亡之地?还是另有原因?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好想知道唐朝皇帝在巴山楚水都经历了什么?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讲的太精彩了,完全颠覆了对巴山楚水的认知。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巴山楚水,确实是个好地方,难怪古代皇帝都喜欢去那里。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唐朝皇帝的逃亡故事太传奇了,巴山楚水真是个神奇的地方。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巴山楚水,到底是荒凉之地,还是世外桃源?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巴山楚水,真的能让皇帝安心逃亡吗?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对巴山楚水的印象改观了,原来它并不荒凉,反而很美。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巴山楚水,一个充满故事的地方!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写得很好,让我对唐朝皇帝的逃亡路线有了新的认识。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巴山楚水,真是个神秘的地方!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唐朝皇帝逃亡巴山楚水,是无奈之举,还是别有用心?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巴山楚水,不仅仅是逃亡之地,也是历史的见证者!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