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丁十二
李白和苏轼分别代表了唐诗和宋诗的最高水平。他们谁更有才华,这是一场跨越数千年却从未有定论的争论。
李白,这个站在唐诗最高峰的人,俯视世界,一手摘星,一手遮彩云。他腰佩宝剑,手握美酒,摇摇晃晃,喝下一杯月光吐出来,便是半个盛唐。
苏轼,那个从小崇拜范庞,立志成为时代巨人,心怀天下百姓,能陪伴在上的玉皇大帝和北天阁的乞丐的男人。在底部。他拄着竹竿,穿着芒果鞋,一步步走向宋诗的最高峰。浓墨一挥,半个宋朝的富贵尽显。
文武为第一,武武为第二。而且,苏轼一直将李白视为自己的偶像,他无意与李白竞争。相反,各种好人总是拿苏轼和李白作比较,坚持一高一低。
然而,幸运而又巧合的是,李白的仙才和苏轼的绝世才华进行了一次正面交锋,时间跨度长达三百多年。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一生喜爱游历名山的李白来到了江西庐山。眼前美丽的风景,让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喝一口老酒,一首千古名诗就出来了。时至今日,它依然响彻中华大地。
这是《望庐山瀑布二首·其二》:
阳光下香炉里冒出紫色的烟雾,远处可以看到千川河上挂着的瀑布。
飞流直落三千尺,疑似银河坠入天际。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产生紫色的雾霭。远远望去,瀑布就像白绸挂在山前。瀑布在高高的悬崖上直飞而下,似乎有数千英尺长,让人以为是银河从天上倾泻到大地上。
李白确实是一个谪仙。他用短短28个字,形象地表达了庐山瀑布的壮丽和雄伟。读完之后,让人感觉庐山瀑布仿佛就在眼前。
李白的诗运用比喻、夸张、想象极为成功,构思独特雄伟,语言生动。苏东坡非常喜欢这首诗,曾高度评价:“帝王遣天子上银河,古有谪仙诗”。
世人认为庐山有李白的诗,他之后的人很难与他相比。
确实,在《题西林壁》诞生之前的三百多年都是如此,但当苏轼凭借他的《题西林壁》爆发时,人们就再也无法忽视宋诗的成就了。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苏东坡被贬黄州(治所今湖北黄冈),迁居汝州(治所今湖北黄冈)。今河南临汝)。团联副使赴汝州访友时途经九江。廖通游历庐山。
壮丽的山河引发了他的激动和宏伟的思绪,他也回忆起前朝大诗人李白曾在这里留下过一首诗。但他并不畏惧,摆脱了写景的束缚,充分结合宋词的特点,创造了独特的方式。一个世纪以来最著名的哲学诗就这样诞生了。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视,侧似岭峰,远近高低不一。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因身在这座山中。
苏轼说王维的诗是“诗中画,画中诗”。同样,苏轼的这首诗也是一首一流的山水诗,诗中有画,但同时也是一首哲理诗。短短28个字,对庐山景色的描述中蕴藏着哲理,难以形容。
“横视如岭,侧面如峰,近远高低不同。”这句话的意思是,游客从远的、近的、高的、不同的地点等不同角度观察庐山的面貌,都会得到不同的感受。
“我不知道庐山的真面目,因为我就在这座山里。”他讲述了山上的风景和他的登山经历。诗人之所以无法辨认庐山真面目,是因为他身在庐山,视野受到庐山群峰的限制。他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谷,只是局部的。这必然是片面的。
这两首诗内涵丰富,启迪人们懂得一种待人处事的哲学。 —— 由于人的立场不同,看待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会片面;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和全局,必须超越狭隘的范围,摆脱主观偏见。
《题西林壁》 歌颂的不仅是诗人对庐山的奇特与雄伟,更是苏轼以哲学家的视角对庐山的真实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这首诗除了优美的山谷、山峰形象给人以美感外,还蕴含着启迪人们心灵的深刻哲理。因此,这首小诗显得格外含蓄、深远,让人读不完。
如果说宋以前的诗歌传统是以抒发志向、抒发情感为特点的话,那么到了宋代,特别是苏轼,就出现了一种以说理、说理为特点的新诗风。这种诗体是宋人继唐诗之后开辟的一条新路。用苏轼的话说,就是“在法中创出新意,在奔放中表达妙理”。
毫无疑问,论描述场景,历史上没有人能超越李白,但谁能说哲学性的《题西林壁》不如《望庐山瀑布》呢?
唐朝和宋朝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唐诗和宋词也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两个高峰。我很高兴李白出生在唐朝,我很高兴苏轼出生在宋朝,让我们中华民族的千年文明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那么,亲爱的书友们,李白和苏轼谁是你们心目中最杰出的天才呢?
【历史上最经典的两首描写庐山的诗词,一首空前绝后,一首空前绝后。】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哇塞,庐山景色真的太美了,这两首诗把美景描绘得淋漓尽致!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两首诗都很经典,但我觉得"空前绝后"这个词用得有点过了,毕竟美景千千万,诗词也不止这两首。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两首诗都很有意境,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庐山的壮丽景色。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句诗真是太经典了!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两首诗都写得很好,但是我个人更喜欢描写庐山瀑布的那首诗,气势磅礴!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两首诗都很有代表性,体现了诗人们对庐山景色的深刻理解和感受。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两首诗的作者都是唐代大诗人,他们的作品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两首诗都充满了诗情画意,让人忍不住想要去庐山亲眼看看那美丽的景色。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两首诗都是描写庐山的名篇,值得反复品读,感受诗歌的魅力。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两首诗让我对庐山充满了向往,有机会一定要去实地感受一下。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两首诗都很好,但我还是觉得李白的诗更有意境,更能体现庐山的雄伟壮观。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两首诗的风格迥异,但都展现了庐山的独特魅力,让人叹为观止。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两首诗都是千古名篇,它们的出现是中华文化宝库的珍贵财富。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两首诗的文字都非常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让人回味无穷。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两首诗都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才华和对自然的热爱。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两首诗都让我对庐山充满了好奇,想了解更多关于它的故事。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两首诗都很有名,但我觉得"空前绝后"这个词用得有点夸张了。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两首诗都很好,但是我个人更喜欢描写庐山云雾的那首诗,意境深远!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两首诗都很有特色,体现了不同诗人对庐山的理解和感悟。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两首诗都值得反复阅读,细细品味,感受诗歌的魅力和庐山的壮美。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