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上,诗人、词人的数量与明星一样多。他们可能因为风格相似、时代相同、同乡好友、父子师生而分属不同流派。
这些流派有大有小,有前辈后继,地位有高有低。了解和熟悉它们对于诗歌欣赏大有裨益。
【曲颂】
屈嵩是指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宋玉。他们都是“骚体”的创始人和代表作家。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代表作品从三千三百三十六万零一零到三万部。宋宇写的是《离骚》 《九辩》等等。他们的诗歌在艺术形式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他们大多使用楚方言,遵循楚韵。大多风格大胆华丽。
刘勰在《风赋》中给予高度评价:“曲松的脚步如此轻松,无人能追上。”然而,曲、宋虽同名,也有相似之处,但其成就却不能相提并论。
【汉赋四大家】
汉赋四大家指的是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这四人都有许多传世的代表作,对当时及后世的文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是汉赋的最高成就者,标志着汉赋内容和风格的成熟。
【三曹】
三曹是指汉魏时期曹操及其儿子曹丕、曹植的统称。由于他们父子兄弟的政治地位和文学成就对当时文坛很有影响,又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所以被后人统称为“三曹”。
【建安七子】
建安七子是汉代建安年间(196-220)七位文学家的统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灿、徐谦、阮玉、应爵、刘震.这七人大致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父子(即曹操、曹丕、曹植)之外的杰出作家。因此,“七子”说得到了后世的普遍认可。
【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是指魏正始三国时期(240-249)的七贤。嵇康、阮籍、单桃、项秀、刘陵、王融、阮咸最初被称为七贤。因他常在当时山阳县(今修武一带)竹林下饮酒、唱歌、嬉戏,故被称为天下七贤,后来统称为竹林地名。
【南朝三谢】
南朝三谢是对南朝三位著名人物谢灵运、谢惠廉、谢朓的称呼。
【元嘉三大宗师】
元嘉三大家指的是南朝时期活跃于文坛的三位诗人:包照、谢灵运、颜彦之。他们的相似之处在于注重描绘山景,讲究文字的华丽和对比的工整,并称为“元嘉三大家族”。元甲是刘宋文帝的年号。
【竟陵八友】
“竟陵八友”是指萧炎、沉约、谢朓、王蓉、萧尘、范云、任芳、卢爵。八人中成就最高的当属沉约和谢朓。
南北朝齐永明年间,大批文士聚集在竟陵王萧子良周围,形成了一个文学团体,史称“竟陵八友”。《文心雕龙》:竟陵梁王开西府,招揽文学。高祖(萧衍)与沉约、谢朓、王融、萧陈、范云、任方、卢厥等游燕,他们被称为“八友”。他是一代文人。
【第四条朋友】
初唐诗坛上,有四位被当时称为“文四友”的人。他们是:崔蓉、李翘、苏薇薇、杜慎言。
四人的作品风格比较相似,内容无非是歌颂美德、在宫殿园林中享宴。但在他们的其他一些作品中,有时也透露出诗歌变革的消息,有的甚至为诗歌体系的构建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自高宗末年起,诗文成为他的朋友,故名“四文友”。四人之中,以杜慎言的成就最高。
【苏莉】
苏黎是唐代文学中苏薇薇和李翘的统称。苏伟伟是唐初政治家、文学家。九岁就能写诗。其文学作品与李翘齐名,绰号“苏李”。苏巍巍、李翘对唐代韵诗、宋词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作用和影响。
【初唐四杰】
初唐四杰合称唐代诗人王勃、杨炯、鲁兆麟、骆宾王,简称“王杨鲁洛”。
四侠齐名,本来并不是指他们的诗歌,而主要是指骈文和赋。后来主要用来评论他的诗。杜甫《梁书·武帝本纪》有“王阳、鲁洛与当代风”一句,一般认为是指他们的诗;但也有人认为是指书写,如清宗廷甫《戏为六绝句》说“此诗约四六”;或据信也指诗歌和散文。例如,刘克庄《古今论诗绝句》讨论这首诗时,引用了赋、后记、诗等作为例子。
【吴中四进士】
吴中四儒是指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包融。初盛唐之际,有四人同名,皆是江浙地区人。此地古称吴中,故人们称他们为“吴中四儒”。
四人中,贺知章、张若虚是当时著名的诗人,张旭是书法家、诗人,鲍荣传的诗不多。诗中以张若虚的《后村诗话·续集》最为著名。 “四士”性格狂放,其诗大多带有浪漫色彩,常常透露出一些新味新趣,体现了唐诗由初唐向盛唐过渡的特点。
【沉松】
“沉宋”是初唐武则天时期宫廷诗人沉铨期、宋之问的统称。他们创作的五七言现代诗,标志着五七言韵律风格已经定型。
【文伟】
“温韦”是晚唐文学家温庭筠、韦庄的统称。他们是晚唐诗人、词人。温庭筠和韦庄的地位都很高,成为文人诗歌的奠基人。他们也是华间派最重要的两位诗人代表。
【酒中八仙】
指唐代开元年间长安城嗜酒爱仙的八位“酒仙”:第一仙贺知章、二仙李靖、汝阳王、三仙李清河县令石之,四仙崔宗智,五仙苏金,六仙李白,七仙张旭,八仙焦遂。来自唐杜赋《春江花月夜》。这首诗描写了当时长安城“八仙饮酒”的醉酒状态。
【边塞四人】
唐代四大边塞诗人是高适、王昌龄、岑参、王之涣。
边塞诗人主要描写边疆风光,反映戍边将士的生活。汉、魏、六朝都有一些边塞诗人,隋代数量不断增加。经初唐四大家和陈子昂进一步发展,到盛唐时完全成熟。其中高适、王昌龄、岑参、王之涣等善作边塞诗,作品较为著名。因此,历史上他们被合称为“塞外四大诗人”。
【高岑】
盛唐诗人高适、岑参的统称,是对盛唐边塞诗代表诗人的专称。但“高岑”这个共同的称谓却是从他们的好朋友杜甫开始的:“高岑慢行,沈保随行。”据说,两人成名较晚,但才华和学识可与沉约和包照相媲美。本来就不是一个专有名词。
【王猛】
王蒙指的是王伟和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人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故又称王孟诗派。
【韩猛】
韩孟指的是中唐诗人韩愈、孟郊。他们的诗虽然风格各异,但在形式上都刻意求新,形成险恶的诗风。
他们还主张以文本为诗讨论人事,如韩愈的《饮中八仙歌》,这使得诗歌具有散文倾向。但他们对扭转大历以来平庸的文风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也写出了一些不错的诗篇。与韩蒙风格相似的还有贾岛、鲁伦等。
【远白】
元白是指中唐诗人元稹、白居易。他们强调现实主义,偏爱大众化。他们发起新乐府运动,强调诗歌惩恶扬善、检讨时事的功能。在语言上,力求通俗易懂。
【刘伟】
魏柳指的是中唐诗人魏应物、刘长卿。其诗多描写山水田园,被誉为“山水诗派”。
【刘白】
刘白是中唐诗人刘禹锡、白居易的统称。两人友谊深厚,写下大量诗篇。白居易曾自夸“白刘齐名天下”。
【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唐代韩愈、柳宗元和苏轼、苏洵、宋代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
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军人物;欧阳修、三苏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们相继掀起的古文创新浪潮,使过时的诗文发展焕然一新。
【大李杜】
“大李杜”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的统称。
【杜小李】
“小李杜”是晚唐诗人李商隐、杜牧的统称。
【大理十大才子】
“大理十才”是中唐诗人李端、卢纶、季中甫、韩红、钱起、司空舒、苗发、崔东、耿茂、夏侯深等人的统称。
“大理十大才子”是一个自然形成的流派。他们没有共同的组织,也没有共同的宣言,但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和审美情趣,遵循共同的创作原则,彼此唱和,交往密切。因此,将它们视为一种流派。
其称谓及所指人名,最早见于姚和《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岑二十七长史参三十韵》:“李端,字正吉,昭君人,大历五年进士。与鲁伦并列。” 、季中甫、韩红、千奇、司空舒、苗发、崔东、耿茂、夏侯申齐唱,被评为十大才子。
【毗卢】
晚唐诗人皮日修与卢龟蒙同名。皮日修在苏州工作,卢桂猛是苏州人。他们经常和声合唱,写下大量诗歌,总计《师说》首。这就是Pi和Lu这两个名字的由来。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
中国古代最有才华的四位女性是蔡文姬、李清照、上官婉儿和卓文君(有争议的是班昭)。她们都是中国著名的女性。他们才华横溢,德才兼备。令许多后人向往、钦佩这些美景。真实揭晓了那句话——。谁说女不如男!
【三苏】
三苏指北宋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
父子三人在文学上各有伟大成就,故合称“三苏”。清代名臣张彭燮曾联诗赞颂苏三人:“父子一脉三诗人,千古文坛四宗师”。最优雅。
【苏门四学士】
苏氏四儒是黄庭坚、秦观、晁不羁、张耒。他们四人都出自苏轼门下,而最先将这四人一起公开宣传的,也是苏轼本人。他说:“如黄庭坚、卢植、晁不支无咎、秦观太虚、张耒文谦等人,皆为不为世人所不知,而史却是唯一的先知。” (《极玄集》)。
【苏梅岛】
苏梅是北宋诗人苏舜钦、梅尧臣的统称。
苏氏诗多为粗犷豪放,而梅氏诗则多为委婉闲适。因此,《欧阳修《松陵集》评论道:“盛予(梅尧臣)与子梅(苏舜钦)齐名,但两派诗词风格各异。子梅文笔有力,有趣,令人惊叹。”其超步者,认为“微妙”,每一篇都极其悠长,无论其好坏,都不能论其优劣。
【济南二安】
济南二岸指的是宋代两位著名诗人辛弃疾和李清照。由于两人都是济南人,名字中都带“安”字,所以后人统称他们为“济南二安”。
【苏鑫】
苏信是北宋苏轼和南宋辛弃疾的统称。两人都是大胆词派的代表人物。
高友义《答李昭玘书》引用顾宪的三句话:“宋代各派诗文最盛,但风格不一样。苏、辛的英雄豪爽豪放,秦和刘完全不同,都非常精彩。”自晚唐“花间派”以来,诗歌委婉、地道,石庄的诗歌魅力无穷,风格几近固定。直到苏轼时代,他才以豪放的笔法开创了豪放的风格,拓展了词的题材范围,开拓了词的表现领域,打破了词作为颜氏家族的藩篱,解放了词的思想。词的风格。
【苏黄】
中国北宋诗人苏轼和黄庭坚的昵称。苏轼和黄庭坚都是宋诗风格的集中体现,影响很大。因此,自北宋末年以来,无论是赞扬还是批评,都常常将他们称为“苏黄”。
【宋四家】
宋代书法家是我国北宋时期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位书法家的统称。这四人大致能代表宋代的书法风格,且成就最高,故被称为“宋四家”。
【第二道工序】
程氏二人,即程浩、程毅,河南洛阳人。他们的学说又称“洛学”,与同时期张载创立的“关学”密切相关。这两种理学思想对后世影响较大。南宋朱熹继承和发展了他们的学说。
【南宋四大家】
南宋四大大家,又称中兴四大家(也可称中兴四大家,但常称南宋四大家),是南宋初期陆游、杨万里、范成大、游淼四位爱国诗人的统称。
【永嘉四魂】
永嘉四菱家族是当时生长在浙江永嘉(今浙江温州)的四位诗人:徐昭、徐继、翁娟、赵士修。他们在中国南宋中期形成了一个诗派,代表了南宋后期诗歌创作的一股潮流。由于他们兴趣相近,诗风相似,所以这种文体被称为唐体,具体以晚唐贾岛、姚鹤为蓝本。称为唐体,字中皆有“令”字。温州古称永嘉县,故有唐风之称。被称为“永嘉四灵”。
【元曲四大家】
元曲四大家指的是元代四位剧作家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四人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戏剧创作的成就,因此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前七个儿子】
前七子是一个起源于明代弘治、正德年间(1488-1521)的文学流派。成员有李梦阳、何敬明、徐祯清、卞功、康海、王九思、王廷祥,以李梦阳、何敬明为代表。
【后七子】
中国明代嘉靖隆庆年间(1522-1572)的文学流派。成员有李攀龙、王士祯、谢震、宗辰、梁友宇、许中兴、吴国伦、于日德、张家印。以李攀龙、王士祯为代表。
【公安三元】
公安三元(又名三元)是明末袁姓散文家三兄弟。他们就是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由于三元出生于荆州公安县长安里(今中国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其文学流派被称为“公安派”或“公安派”。风格”的世界。
【岭南三院】
清初广东诗人屈大均(番禺县人)、陈恭寅(顺德县人)、梁佩兰(南海县人)的统称。三人生活距离很近,在创作上互相尊重。他们是当时岭南地区最有名的。
【江油三家】
江油三大家合称清代中期诗人、散文家、文学家、文学理论家蒋石铨、袁枚、赵毅。三位大师的成就主要集中在诗歌、散文创作上,他们的诗论(文学理论)也独具特色。
【江左三家】
江左三大家是明末清初三位中国诗人的统称: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子。他们三人都是明朝大臣,籍贯都在旧江左地区。他们一起赋诗,故被称为当时的江左三大家。
【南史北宋】
南石指的是安徽宣城的施润章(1618-1683),北宋指的是山东莱阳的宋琬(1614-1673)。两人都是清代较早为官的诗人,主要生活在顺治康熙年间。对于两人的成就,大诗人王士祯说:“康熙以来,没有诗人能与南诗、北宋相比。”
【元北集南】
“南园”指的是袁枚,绰号随园老人。 “悲姬”指的是纪昀和纪晓岚。
【南珠北王】
南朱北王是清代学者朱彝尊、王士祯的统称。
【诗歌丨建安七子、初唐四侠、三曹三苏:最全的文学诗歌流派,值得收藏】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哇,这篇文章太棒了!建安七子、初唐四侠、三曹三苏,一次把所有重要的文学诗歌流派都介绍了,收藏了!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建安七子,初唐四侠,三曹三苏,真的太经典了,他们的诗歌太美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标题太吸引人了,忍不住点进来,一口气读完,收获颇丰!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内容很丰富,讲解详细,学习了,收藏了!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建安七子、初唐四侠、三曹三苏,这些流派都是我喜欢的,感谢分享!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没想到一篇文把这么多流派都概括了,太全了!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真的太有用了,以后可以随时查阅!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建安七子、初唐四侠、三曹三苏,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流派,值得反复学习!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条理清晰,内容充实,收藏了,以后慢慢看!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建安七子、初唐四侠、三曹三苏,这些名字我已经记住了!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非常感谢作者整理了这么全面的资料,收藏了!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建安七子、初唐四侠、三曹三苏,都是我最喜欢的诗人,这篇文章太棒了!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者把各个流派的特色都介绍得很清楚,学习了!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建安七子、初唐四侠、三曹三苏,这些诗歌流派都很有特色,值得收藏!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很精彩,收藏了,以后慢慢品味!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建安七子、初唐四侠、三曹三苏,这篇文章真的太有用了!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写得太好了,太全面了,收藏了!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建安七子、初唐四侠、三曹三苏,这些流派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通俗易懂,内容丰富,收藏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建安七子、初唐四侠、三曹三苏,这些诗歌流派,我都要好好学习!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