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信息通讯不发达的时代,读书和旅行是看世界、丰富视野的最好方式。尤其是善于写实的文人,只有沉浸在古今知识中,亲眼见证人间悲欢离合,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中晚唐诗人张籍就是这样的代表。
张籍是一位现实主义诗人。据说他最崇拜的诗人是杜甫。他曾把杜甫的诗烧成灰,然后吃掉。这意味着,吃了杜甫的作品之后,他肚子里的墨水也可以让他写出杜甫这样的诗了。总体来说是优秀的作品。虽然此事无法历史考证,但张籍的诗风确实与杜甫相似,直接描写现实生活的酸甜苦辣,尖锐而深刻地表达了他“拥有万千府邸”的愿望。
说起张继,他在唐代星光熠熠的诗坛上算不上什么著名人物,也没有为后世留下什么显赫的政绩。然而,在他一生的几十年里,他的文学才华却是有名的,很多诗人、词人都名噪一时。而不是和他交朋友,称赞他的作品,这与他丰富的生活知识和经历有很大关系。可以说,他的一生,每一段山河之旅,每一段时光,都创造了优秀的现实主义诗篇和他自己丰富的人生旅程。
脚下的路,走了很远
张继出生在一个非常贫困的家庭。他年轻时就四处游学。完成学业后,他前往长安寻找改变命运的机会。他虽然才华横溢,好学,但出身低微,无人推荐。最终多年过去了,他的名气和学业都没有成就。
从此,张继开始用脚丈量世界,边走边思考人生状态。这段时间的游历,让他看到了人间最真实的悲欢离合,尝到了人间最真实的酸甜苦辣。这一时期他的大部分作品主要描述他这一路的所见所闻。
江南人家里有很多橘子树,吴忌的船上织着白色的丝线。
土地潮湿,虫蛇出没,甚至河里还用树木作为居住的标志。
江村海平时就是市区,洛凡过桥就到埔里了。
绿沙铺城,竹屋兴建,家家户户饮潮水的井都没有。
长旱日,卖春酒,酒旗高悬河口。
楼两侧悬有水栏,夜间竹枝鸣唱,吸引北方游人。
江南风情万种,随处可见。
—— 《江南曲》
这首歌曲《江南曲》是张继在旅行中对当地风光、人文场景的描述。内容浅显易懂,语言风格简洁清新。江南人种橘树,女人们在船上织白纱。土壤潮湿,昆虫和蛇很多。人们把木头连接在一起,漂浮在河上。海市村里每天都开集市。在城市里,大多数人用竹子建造房屋。大河就像这里的母亲河,家家户户都喝这水为生。每天中午,酒馆里高高挂起酒旗,人们都去那里购买今年的春酒。放眼望去,河岸两边都有栅栏,仿佛悬在水面上,每晚都能听到优美的歌声。这江南风光让人心旷神怡、心旷神怡,这样的美景在江南随处可见。
这首诗虽然直接描述了作者所见所闻的情景,但并不是一件无聊的轶事。每一个细节都让人想起充满生机的江南小镇,小桥流水。作者一定是路过这里,仔细感受这里的风土人情,才能感受到所看到的独特的生活。
远处放着牛,村子周围长满了青草和小米。
饥饿的乌鸦在边境啄牛的背,让我无法在岭头玩耍。
进入草原,许多牛在周围走动,小牛白了,在芦苇丛中啼鸣。
堤岸的另一边,人们吹树叶向同伴打招呼,还吹了三四下长鞭。
牛牛吃草不相碰,官吏割角。
—— 《牧童词》
张继的旅行生活虽然有很多美好的景色,但他也看到了很多的辛酸和苦难,而这首歌《牧童词》就是其中之一。牧童赶着牛到河边吃草,却不想引来饥饿的乌鸦,乌鸦不停地啄牛的背。赶牛的同时,牧童还与同伴“配合”寻找丢失的牛。全诗到此为止,我们仍然在描述我们真正看到的东西,就好像我们看到的是农家的欢乐。没想到最后一句话却变了。牧童对牛们说,不要互相打斗,以免受伤。以后政府会来招你的。
当时,中原地区战事频繁,人们的徭役活动增多。牛和壮士被用来充当前线的士兵。底层民众的生活十分悲惨。张继用牧童童言无忌的话揭露了时代的黑暗和人民生活的苦难。张继的类似作品还有《征妇怨》,描写了家里唯一的男性被迫参军,战死沙场,妻子和遗腹子无人照顾的悲惨处境:
当一个女人依靠她的儿子和丈夫时,她会在贫穷和卑微的生活中感到自在。
我的丈夫战死沙场,腹中是儿子,而我的遗体却如白日里的烛光。
当看到战争和政治黑暗给人民带来如此多的苦难时,张继心里很感动。他还会在诗中问道:“边将皆承主恩,无人寻得取凉州之法。”为什么朝廷没有人能够收复失地,为国家和人民服务。
张继云游的这几年,是他急于求名却一事无成的阶段。从他的诗来看,他游历过中国很多地方。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对于一个现实主义作家来说,是一笔重要的财富。各种形式的民间传说以及一路上见到的人们的温暖与温暖,也让他的笔下充满了悲悯之情和对和平的追求。
人生的路:尝尽冷暖
张籍在游历不同城市时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作,他在诗坛的名声逐渐响亮。最著名的是他在洛阳时写的《思乡记《秋思》。
洛阳城见秋风,欲写生灵感满。
恐怕不能匆忙说完,行人又要开门了。
—— 《秋思》
在这首《秋思》中,一封家书所蕴含的思念和焦灼,让张继写得深情深情。这首诗使张继在家乡更加出名。虽然他仍然没有获得任何名气或官职,但他的名声却吸引了著名诗人孟郊。后来,孟郊请韩愈介绍了张继。
韩愈,他是一位改变了张继一生和命运的贵人。韩愈为人豪爽,广交朋友。他非常认可张继的才华。据说韩愈还收了张继为学生,虽然张继比韩愈大几岁。
韩愈与张继相识的第二年,张继就被韩愈推荐参加科举考试,考取了进士。此时,张继已经30多岁了。我以为这个多年漂泊的贫困家庭的年轻人将来可以有稳定的工作和生活。但他没想到,自己的生活依然陷入困境。张继中进士后,五年内没有担任过任何官职。他还在四处奔走,终于找到了太常寺太主的职位。他是九品官员,是典型的芝麻官。
张继当了十多年的芝麻官。在此期间,他的生活没有丝毫改善,仍然贫穷。此外,他还患有眼疾。他的诗充满了对人生的无力和无奈。
年老多病,只当冷官。
以前我习惯坐着,现在却很难出去。
树影仍薄如新,池光入夜仍清冷。
听说远处有花有毛,就暂时骑马去看。
—— 《早春闲游》
张继曾这样形容自己的经济状况:“老板登朝如梦,清贫劳作如住在村里”。年纪轻轻好不容易当了官,却依然像村里的野人一样穷困潦倒。他是《早春闲游》,他讲述了自己因贫困和疾病而常年不出门的困境。偶尔遇到早春的美景,他也只能勉强去看看。他的生活条件让连欣赏风景都成为一种奢侈。早年云游四方的张继,如果也是身在异乡,至少还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可以踏遍山河。但现在张继官居低层,仕途无望,微薄的收入也无法养家糊口。我的身体越来越差,似乎永远走在命运不眷顾的路上。
幸运的是,张继此时虽然只是九品官员,但他在当时诗坛的影响力却是相当可观的。诗坛上的孟郊、韩愈、白居易等都是他的朋友。朋友们不仅对张继他十分尊敬,还经常对他的文学才华表示赞赏,也经常对他目前的困境表示由衷的安慰。这些人生低谷时期的友情,终于给了张继一些慰藉,也给了他这一时期作品中少见的温暖。
雨中放不下心事,一夜漆黑。
房子潮湿漏水,但泥很深,还没有排出来。
瘦马不反刍,小食则娇弱。
当我听说韩大师的时候,我还是很孤独。
—— 《酬韩祭酒雨中见寄》
无论是阴雨连绵的天气,还是漫漫长夜,还是破烂不堪的房子漏水,韩宇都能理解生活中的一切烦恼和孤独。对于张继来说,韩愈不仅是仕途上的贵人,更是一个能吐露真情的知己。此外,张继的许多好友也写诗表达对他未竟之志的不满和安慰,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白居易和孟郊。
孟郊在《寄张籍》中直言不讳地表达了对张继处境的不满:“西明寺后面,张太柱又穷又瞎,无论谁有眼睛,他都会有智慧。”他认为这样的人才从来没有见过皇帝,住在远离朝廷和政府的偏远地区,过着盲人一样的生活。但反过来,他又劝说张继:“皇帝离我们这么近,我们看不见他,不如闭上眼睛,做真实的自己。”虽然目前他的野心很难实现,但是他还是好好保重身体,等待未来的机会吧。白居易在《酬张太祝晚秋卧病见寄》中也感叹张籍生错时,经历了许多坎坷:
高才艳丽寺,短羽飞舞禁林。
西街很远,北宫大夫曹参住的也很远。
说明张继的才华被埋没了,也表达了对张继官职太低,永远看不到未来的不满。
在太柱十年的生涯中,张继见识了人生的一切酸甜苦辣,世情的严酷。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志向,他始终处于贫困和挣扎的状态。在他的人生道路上,他或许曾短暂地经历过当选的喜悦,但更多的时候,他是行走在抑郁的痛苦之中。他一生中这些极其艰难的经历也赋予了他的诗更多的意义。深度和内容。
未来的路:不忘初心
张霁坎坷的生活终于好一点了。在韩愈的推荐下,张继任国子监广文殿郎中,后来升任国子监。他的官职从四品到九品。芝麻关终于熬过去了。然而,张继过去的经历却让他拥有了一种不屈不挠的气质。他见过最悲惨的人生,现在看来,已经有转机了。他的内心经历过波折,但最终还是回转了。回归平静。
张继在翰林院供职时,平卢、资清两州刺史李师道曾向他抛出橄榄枝,希望张继能够为他所用。说起李师道,他是一个很受欢迎的人物,拥有独立的权力,拥有巨大的财富。我们都知道,白居易之所以被贬,是因为他上书严惩杀害宰相吴元衡的凶手。这起案件的凶手就是李师道,可见此人的行为在当时的影响力是很大的。当时,李师道正在拉拢、收买人才,企图壮大自己的权力。
这样的邀请,就像分别踏进了天堂和地狱。一方面,如果投降李师道,一定会得到金银财宝。反之,如果得罪了李师道,可能就会落得和武元亨一样的下场。面对这样的困境,张继的反应是写一首《节妇吟》,似乎是在讲男女之间的爱情。这也成为张继的代表作之一。
你知道我有丈夫,所以送我一对珍珠。
感受你缠绵的爱,系在红色的衬里。
妾家高楼林立,心爱的男人在灯火辉煌中执戟。
我知我心如日月,夫誓如生死。
还君明珠流下泪水,恨不得未婚时不再相见。
——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诗曰:你明知我有夫,仍将珍珠赠予我。丈夫在朝堂值班,我已决定要与他同生共死,只好把珍珠还给他。可惜你我没有早点认识。从表面上看,这是一首写已婚妇女遭遇另一个男人追求时的拒绝的诗。其实,这也是张继委婉拒绝李师道的过程。张霁这几十年的生活经历,已经不再关心那些外在的事情了。他一路上没有见过什么辛苦的日子,也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自然不会被李师道的糖衣炮弹所吸引。同时,他的歌曲《节妇吟》是写男女的委婉拒绝,也被认为没有直接得罪李师道。这大概就是他见多识广后的处理方式。
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张继的一生,大概就是“穷”。年轻时贫困奔波,中年历经官场坎坷,老年隐居山水间。然而,尽管他在经济上贫穷,但在某些方面,他在精神上却非常富有。他读过万卷书,行过万里路,经历过人生的酸甜苦辣,见过世间人情冷暖。这激发了他写出更加现实、深刻的作品,让当时的同仁和后世欣赏诗歌的人惊叹于他的写作所创造的生活的方方面面。
【张继为何在诗坛有如此重要的影响力:一个人走过的路就是他见过的世界】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张继的诗歌,真的很有画面感,能感受到他经历过的人生百态。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张继的诗,读起来让人很感触,他的人生经历,成就了他的诗歌。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从张继的诗歌,可以看出他的内心世界,他把自己的心路历程都写在了诗歌里。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个人走过的路,就是他见过的世界,这句话太经典了!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张继的诗歌,就是他人生的缩影。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张继的诗歌影响力如此之大,是因为他的诗歌充满了真实和情感。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张继的诗歌,让我看到了不同的人生经历,也让我更加理解了诗歌的魅力。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张继的诗歌,让我感受到了一种独特的魅力,他用诗歌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张继的诗歌,不仅是诗歌,更是一种人生的哲理。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张继的诗歌,让我更加珍惜当下,努力去感受人生的美好。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张继的诗歌,充满了人生的智慧和感悟,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张继的诗歌,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思考。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张继的诗歌,充满了力量,也充满了温情。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张继的诗歌,就像是一扇窗,让我看到了不同的世界。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张继的诗歌,让我看到了人生的残酷和美好。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张继的诗歌,让我更加珍惜时间,珍惜生命。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张继的诗歌,让我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地探索和体验。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张继的诗歌,让我看到了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以及他对生活的态度。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张继的诗歌,让我感受到了诗歌的力量和魅力。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张继的诗歌,让我对人生有了新的感悟。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