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多好,风景似曾相识;日出时,河花红如火,春天河水绿如蓝。怎么能不记得江南呢!
忆江南,最想起杭州;山寺月中寻桂花,县亭枕观潮。我们什么时候再来拜访!
忆江南,再忆吴宫;一杯春竹叶吴酒,一对吴女醉芙蓉舞。迟早再见!
《忆江南》原本是一张字卡。《乐府杂录》记录,这个字牌又称为《谢秋娘》。谢秋娘是唐代李德裕最宠爱的妃子。她长得很漂亮,而且能歌善舞。两人感情深厚,一起在江南生活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后来谢秋娘去世,李德裕写了一首诗来纪念她,并将这首诗命名为《谢秋娘》,又名《望江南》、《梦江南》、《忆江南》等。白居易选择了这张字卡来表达。他对江南的眷恋之深。
白居易的三首诗《忆江南》是描写江南,尤其是苏杭两州最经典、最优美的诗篇。自古以来就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也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体现。最好的评论。今天,我们通过三首歌曲《忆江南》的欣赏,来深入剖析为什么人们对江南有如此难以割舍的情结。
一、道不尽的江南好
三首诗《忆江南》是白居易晚年67岁时写的。此时他已不再在苏州、杭州工作,旅居洛阳。白居易长庆二年至长庆四年任杭州刺史,后又任苏州刺史。但因眼疾回到洛阳。可以说,这三首诗是白居易忆江南的作品。这三首诗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江南的美景。
1.美丽的风景令人陶醉
“日出江花红如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无疑是描述江南的经典之句。江南风景如画,诗人选择了最典型的风景来形容。春花如火焰,绿水如青草,春花如火。绚丽日出的背景,让色彩显得更加鲜艳夺目。春花绿水相得益彰,描绘出一幅明媚葱郁的江南风光。
如果说第一首诗,诗人选择了江南一瞥,体现了江南整体明快华丽的风格。第二首诗则捕捉并描述了杭州的典型风景。杭州美丽的地方数不胜数,但诗人只选了两个地方来形容。他选材不落俗套,描绘出杭州的独特魅力。
“山寺月中寻桂花,县亭看枕潮”。诗人描写了灵隐寺寻桂子和钱塘江涨潮这两个意境完全不同的场景。体现了杭州既有江南的宁静秀美,又有城市的雄伟雄伟。一静一动,展现出不同的魅力。
《南部新书》载:“杭州灵隐寺桂树多,寺僧云:‘正月中栽之。’”至今,我望中秋之夜,桂树常落,僧人亦尽力寻之。”月桂树的香气甜美而细腻。这时候不仅有视觉追踪,还有嗅觉追踪。
钱塘江潮涨,白浪冲天。它千变万化,令人兴奋。这是一个感人的场景。诗人的选景超越了以往对江南风光的描写,选择了壮丽的景色来展现杭州不一样的壮丽。
2、温柔、温柔、漂亮的女士
“一杯吴酒春竹叶,吴二舞醉芙蓉”是苏州令人难忘的一幕。诗人品尝美酒,观赏佳人翩翩起舞。唐代中叶,许多名酒都以“春”字命名,如“浮水春”、“若夏春”等,“春竹叶”也由此得名。 “宝贝”,美丽。江浙一带自古出美女。武功的想象似乎把我们带回了美丽的西施,引发了读者的想象。 《醉芙蓉》意象感很强。如花般的美人,面容羞涩,红润如醉。
3. 确保政治纯洁和人民幸福
《忆江南》 不仅是追景追人,最重要的是苏杭时期是白居易为官最得意的时期。白居易被贬江州(江西九江),这是他事业的最低谷。这时,他写下了著名的《我们同为世间堕落之人,何必相识》(见《琵琶行》)。随后白居易在杭州上台。他刚刚从政治低谷中走出来,投身于政治。
白居易主政杭州时,善于治水,在治理西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留下了著名的白帝。后任苏州刺史,他对“七里山池”的经营为民间所熟知。
白居易在杭州任期结束时,人们摆了水酒宴来送行。白居易深受感动。关注《别州民》:“长辈掩路归来,饯行满盆浆。甘塘无树,泪流满面。赋税重,贫困户多,农民们饥肠辘辘,只剩下一个湖可以拯救你度过那些糟糕的岁月。”
回忆起这些,是作者最大的安慰。三首诗《忆江南》,虽然文字写的是风景,但也让我们看到了白居易治理江南,特别是治理杭州的满足和自豪。体现了白居易为官、为民的最大价值。
二、江南的历史渊源
如今,现代学者普遍将“江南”认定为江、浙、沪,成为当今时代的“江南”概念。
追溯历史渊源,江南的繁荣发展可以追溯到西晋时期。西晋末年起,东晋在南京建立政权。此后,宋、齐、梁、陈先后易变。
唐朝末年,大量士大夫逃往江南。五朝十国时期,南唐是江南地区面积最大、经济实力相对较强的“十国”之一。
北宋靖康事变后,临安定为南宋首都,国家经济、政治重心发生转移。据史书记载:“国之根本在东南”。江南已经完全具备了与北方抗衡的实力。
三、江南情结背后的文化内涵
1、优雅中传承文化
江南自古人才辈出。这与江南自古以来的繁荣是分不开的。丰富的物质基础激发了精神发展。又因为远离中原政治中心,所以涌现了一批文人墨客。马玲的《马氏南唐书·卷十三》有这样的记录:
“儒学之盛,可见史料,令人刮目相看。如韩熙载的豪放,蒋文蔚的才华,许开的提携,高乐的繁花,潘又的儒雅,皆可一时器重,而徐玄、唐月、张杰的弟子,足以名扬天下。”
由于远离中原政治中心,江南地区思想相对自由,这就赋予了江南文化生活愉悦、情感释放的审美特征。江南的思想自由与南方其他地区不同。这也是江南文化、巴蜀文化、湖湘文化、岭南文化的区别。
2、审美上的精致与精致
吴越文化是江南文化的源头,自古以来崇尚文教。其中最重要的表现就是藏书数量之多。
例如: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是浙江宁波范钦所建的天一阁、扬州行宫的文惠阁、杭州西湖孤山南面的文澜阁、金山的文宗阁江苏省镇江市的寺庙。
江南文化对文化教育的重视是其审美气质的基础。与全国其他地区不同,江南文化的审美态度趋于精致。这种审美不仅体现在诗歌、歌曲、书法和雕塑中,还存在于各种建筑和饮食文化中。
最典型的是苏州园林文化,它是典型江南文化审美的建筑表达。以苏州园林、江南古镇为代表的建筑,表现出山水的写意和在场与不在场的互动。这些雕花建筑无不体现出江南文化的审美和诗意。在饮食方面,江南文化体现在江浙菜系中。以刀功和意境着称的江浙菜肴,如文思豆腐、松鼠桂鱼等,无一不展现出其精致细腻的美感。
3、人民幸福安康
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地处长三角地区的江南地区享有天时地利人和。同时,自古重视水利建设,为民生做出了巨大贡献。这让本来就是鱼米之乡的江南变得更加繁荣。时至今日,江浙沪仍是全国经济最繁荣的地区。
在饥荒频发的古代,江浙地区物质条件较其他地区优越,居民幸福指数较高。南宋第《梦粱录》号描述了杭州这座繁华繁华的城市:“杭州四方交汇,巷弄桥院纵横交错,户户数十万户。”城内及周边随处可见茶馆、酒馆、面馆。”
新华社公布的2019年全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中,江苏、浙江占据五位。它们是:杭州、宁波、温州、台州和徐州。杭州连续13年被评为最具幸福感城市。这种幸福不仅仅是财富带来的,更是以上因素的综合作用。
写在最后
江南文化的魅力不仅在于美丽的风景和人民安居乐业。更在于其背后的人文情怀和精神自由。江南的情怀自古以来就被无数文人墨客书写,让无数读者羡慕不已,江南也成为了无数人心驰神往的地方。 “我们什么时候再来?”让我们以白居易《忆江南》的诗来结束本文吧!
【白居易《忆江南》:每个人都放不下的江南情结】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这首诗真的太美了,白居易把江南的景色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忍不住想去看看。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江南的景色确实让人难忘,难怪那么多人念念不忘。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读起来让人感觉很舒服,仿佛置身于江南的美景之中。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白居易的诗歌总是能触动人心,这首诗也一样。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江南情结,真是每个人心中挥之不去的念想。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白居易的《忆江南》真是经典中的经典。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让我对江南充满了向往,真想去看看。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着这首诗,仿佛能感受到江南的秀丽景色。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白居易的诗歌总是充满着情感,这首诗也不例外。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真是写出了江南的精髓,让人心向往之。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江南,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美丽地方。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让我对江南的景色有了更深的理解。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白居易的诗歌总是能让人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这首诗也不例外。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让人忍不住想一遍又一遍地读。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江南的景色真是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白居易的《忆江南》真是值得反复品味的一首好诗。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让我对江南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更加向往江南的美景。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江南,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让人难以忘怀。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白居易的诗歌总是充满着人生的哲理,这首诗也一样。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读起来让人心旷神怡,真是太美了!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