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联合金国灭辽,后来又被金国打败。南宋在江南定居。绍兴议和后,宋金暂时太平。然而,随着蒙古人的迅速崛起,金朝也没有逃脱灭亡的命运。 1257年,蒙哥汗对宋朝发动大规模进攻,但在钓鱼城之战中阵亡。忽必烈即位后,调整了攻宋策略,1273年襄阳城被攻破。三年后,元军进攻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南宋灭亡。宋恭帝赵(献)投降。
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等大臣拥戴赵石称帝,企图力挽狂澜,延续南宋的寿命。 1277年,文天祥率军从广东梅州进犯江西,收复了赣南许多失地。但后来战败,回到广东。在广东汕尾市海丰县北屋坡岭兵败被俘。 1279年,崖山之战(崖门之战)中,文天祥被元军舰艇护送至崖山战场(广东江门新会)。当经过珠江口的伶仃洋时,文天祥看着破碎的山河,感慨万千。他写了《过零丁洋》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其实,伶仃洋大家都很熟悉。又名伶仃洋。它是广东珠江口的一个喇叭形河口海湾。北起东莞虎门,南达香港、澳门。大致位于深圳赤湾的伶仃岛和珠海市的淇澳岛。界线分为内伶仃洋和外伶仃洋,总水域面积约2100平方公里。
伶仃洋的位置非常重要。周边有深圳、珠海、广州、东莞、中山、香港、澳门等珠江三角洲最发达的城市。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横跨伶仃洋,将香港、澳门与珠三角城市群紧密相连。
与至今仍为人们所熟知的伶仃洋相比,现在知道盼盼潭在哪里的人并不多,因为除了文字的记忆之外,它已经消失了。虽然文天祥用诗表达了对动荡的朝廷由衷的恐惧,但《惧滩》实际上却让人心生恐惧。
盘风滩位于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城南约2公里处,龙溪水在此汇入赣江。赣江是江西的母亲河。它发源于江西、福建边境的武夷山西麓,自南向北贯穿整个江西省,最后流入长江,全长约766公里。
赣江上游称贡水,赣州城西的纳漳水之后称赣江。赣州至兴安一带为赣江中游,兴安至婺城一带为赣江下游。由于地形复杂,赣江中游落差较大(万安县最高点与最低点相对高差1087.9米),峡谷、急流较多。赣州至万安全长约120公里,是赣江最危险的一段。这里礁石险滩星罗棋布,其中有著名的十八险滩:楚滩、龟滩、横滩、天柱滩、小湖滩、铜盆滩、阴滩、阳滩、汇深滩、良滩、昆仑滩、小滩、乌所海滩、小寮海滩、大理海滩、金海滩、飘身海滩、尖峰海滩。
赣江十八险滩中,最后惊滩最为险恶。海滩底部有许多奇形怪状的岩石。加之陇西水在这里汇入赣江,处处激起漩涡。河中还有两块巨石时隐时现,只允许一艘船通过,令所有过往船只都望而却步,心惊胆战。素有“小三峡”之称。当地曾有一首民谣:“惊滩如地狱之门,十船过滩,九艘翻船,一船过滩,惊心动魄”。恐慌海滩的危险性可想而知,因此被昵称为“地狱之王海滩”。恐慌海滩原名皇宫海滩。苏轼亲身经历十八滩的险恶后,写下《八月初入赣,过惶恐滩》:“七千里外两根头发,十八滩头一叶”。单宜喜欢远方劳作的梦想,而这个地方的名字让孤独的大臣惊慌失措、哭泣。 ”正是因为苏轼的这首诗,黄公潭后来成为了磐石潭。
在漫长的历史中,自唐末大禹岭通道开通至粤汉铁路开通之前,赣江一直是长江、珠江两大流域的主要通道。吉安是赣江中游重要的航运码头和货物集散地。航运、造船业发达。宋代时吉安也有造船厂。作为吉安人,文天祥自然对赣江十八滩非常熟悉,也经常路过盘泉滩。
公元1274年,文天祥在赣州招兵买马,自赣江北上,与元朝作战。他路过惊堤时赋诗一首:“青山曲折,水平地平,不是南征,就是北征,远巡天下无死。今日谭申生道士远山远,海边无惊慌,说故乡猴声好,回江路上月风清。”明末四公子之一方以智被清兵俘虏,宁死不屈。他拒绝投降。当他从江西押送到广东,途经惊险银行时,他想起了文天祥,趁敌人不备跳江殉国。
【孤鼎叹大海中的凌鼎,赣江上的惊滩为何让文天祥惊慌?】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