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诗句《春望》。尤其是“花有感时落泪,鸟有恨人惊”的俗语更是家喻户晓。
“感恩时花溅泪,恨人时鸟惊”这句诗说的是什么?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感受战败的局面(长安陷落,国破家亡),见花开落泪,心中惆怅怨恨,闻鸟鸣惊恐。
“感激时花落泪,恨人时鸟惊”这句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许多来源显示的答案是:拟人化。
笔者认为这个答案不恰当。
如果是拟人的话,就是将“花”和“鸟”拟人化。基于这样的理解,这句话的翻译发生了变化:
花有感动就会流泪,鸟有离别就会受到惊吓。
笔者暗自认为这样的翻译已经失去了原诗的意境和内涵。
我认为这两首诗所使用的修辞手段是二元性的。相别,花对鸟,泪对心。
这两句诗应该这样写:伤心落泪,恨人惊鸟。
后记
上小学的儿子拿了一张试卷,指着这两行诗问我,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我告诉他这是二元性,他说:错了!老师说这是拟人化。
【你知道吗| “花落我泪,恨鸟惊”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