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楚狂人,凤阁笑孔子。手执青玉杖,告别黄鹤楼。我从不远行五山寻仙,一生游历名山。庐山之美从南豆瓣中升起,九叠云彩铺展在画面上,明湖上的影子倒映在蓝绿色的光影里。金塔前有两座长峰,三根石梁倒悬银河,香炉飞瀑遥遥相望,崖峰高耸入云。青影红云映朝阳,鸟飞不到吴天长。登高望远,蔚为壮观,天地之间,浩瀚江水一去不复返。黄云行万里,白浪流雪山。好于庐山歌谣,因庐山而流行。凝视石镜心清,谢地青苔尽去。若早服丹药,无世情,则秦心三正道已成。只见远处彩云中,有一位仙人,手捧芙蓉,朝玉镜走去。提前满头大汗九盖,欲带吕敖去太清。
译文
我本来就像那个占领楚国的疯子一样,大声唱着凤凰歌来嘲笑孔子。他手里拿着一根镶着绿玉的棍子,一大早就告别了著名的黄鹤楼。登五山求仙,不怕路途遥远。这辈子,我喜欢去名山旅游。美丽的庐山矗立在南斗旁边。九重云幕如美丽的云彩铺展开来,湖光山色的影子相互辉映,泛着绿光。金雀岩前,双峰高耸入云,三叠泉如银河,三根石梁倒挂。遥望香炉峰瀑布,山崖高耸入云。绿云、红云与朝阳相得益彰,连鸟儿都飞不起来。吴天光长。登上高处,眺望天地间的壮丽景色。江水向东流,一去不复返。天上万里黄云变风色,江水九波奔腾如雪山。我喜欢为雄伟的庐山歌唱,这种兴趣是由庐山的风景所激发的。闲暇时看看石镜,心境清净。谢灵运的脚印早已被青苔覆盖。我想早点吃丹药,摆脱世俗的情感。我已经开始修炼三丹药,积累知识了。远远望去,只见彩云中的仙人,手捧芙蓉花,祭祀玉晶。我已与诸神约好九天相见,盼迎你,邀你同游太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风景的名诗。诗人以极大的慷慨来描写庐山的雄伟景色,可以说是描写庐山的永恒杰作。同时,这首诗也抒发了诗人的豪迈气概,抒发了诗人对山水的眷恋,沉迷于旅行,狂野不羁的情怀。表达了诗人在名山名胜中寻找寄托,在神界中获得自由的愿望。它还揭示了诗人的政治原因。受挫和寻求永生的愤世嫉俗的感觉。
“我是楚狂人,凤歌笑孔子。”这句话以典故开头,意蕴明白,表达了博大的胸怀:我本如楚狂人迎父,唱凤歌笑孔子。孔子曾到楚国游说楚王。解语在车旁唱道:“凤凰若如凤凰,德行怎能减少?已过者不可劝,来者尚可追!如此!如此!在者今天的政治正处于危险之中!” (《论语·微子》) 嘲讽孔子痴迷于做官。李白将自己比作楚匡,表达了对自己政治前途的失望,并暗示自己要像楚匡一样游历名山,隐居。 《凤歌》是一首语言精巧、内容深刻、富有人生体验感的经典诗词。然后诗人写他离开武昌,去了庐山:“手执青玉杖,辞黄鹤楼,五山寻仙,一生不远游。名山。”诗人用一种充满神话传说色彩的方式描述了他的行程:手握仙人用的镶着绿玉的手杖,在晨光中离开了黄鹤楼。为什么来庐山?因为“游名山好”。诗的最后两句可以说是李白一生游历的形象写照,同时也流露出诗人求仙求道的隐逸之心。
以上是第一段,可谓是前奏。然后进入第二段,诗人用浓墨重彩,从正面描绘了庐山和长江的雄伟景色。先写山景鸟瞰:“庐山显南斗旁,屏上九叠云,影落碧湖,绿暗光”。古人认为,天上的星星指定了地球上的疆域,而庐山地区就是南斗的分界线。九重屏指的是庐山五老峰东北部的九重云屏。三句的意思是:庐山秀美高大,高耸入云;树木苍翠,山花绚丽,九重云屏如美丽的云彩展开;湖光山色相互辉映,分外明丽美丽。以上是一幅粗略的图画,描绘了庐山的雄伟、壮丽;下面有详细的描述:“金塔前有两座长峰,三根石梁倒悬银河。远处香炉瀑布遥相望,后壁悬崖峭壁。”参天。”金阙。三根石梁、香炉、瀑布,都是庐山最好的风景。这四句是从仰视的角度描写的:金雀岩前两座山峰矗立,三石梁瀑布如银河倒悬,倾泻而下。距香炉峰瀑布较远,四周悬崖峭壁,峰峦叠嶂,直插云霄。紧接着,笔势又猛地停了下来,尽收眼底:“绿影红云映朝阳,飞鸟飞不到吴天长。”太阳升起,天上的红云与青山相得益彰;山高了,连鸟也飞不起来。它也不会飞;站在峰顶东望吴天,真是一望无际。诗人用笔变化错综,迂回独特,层层书写,把山的雄伟秀丽描绘得淋漓尽致,引人入胜。
然后,诗人登高望远,用如椽子般的大笔,描绘出长江的磅礴气势:“登高望远,天地间,大江一去不复返。云千里外,风吹过,白浪流过雪山。”九道,古称长江之流。分为九条支流至旬阳。雪山指的是汹涌的白浪,堆积如山。这句话的意思是:登上庐山之巅,举目四望,浩浩荡荡的长江,直入东海,一去不复返;万里黄云飘浮,天色瞬息万变;浩瀚九派,白浪汹涌,波涛高如雪山。诗人充满豪迈情操,写得洒脱。他写长江风光,气势磅礴,气势磅礴。多么雄伟、壮丽!大自然的美景激发了大诗人无限的诗情:“歌庐山好,繁华源于庐山。窥石镜清心,谢君劳。青苔已去”。 ”。石镜,相传庐山东侧悬有一块圆石。清晰度可以照亮人形。南朝宋代谢公、谢灵运,入彭蠡湖口,登上庐山。他写有“登崖望石镜”诗(《谢康乐集·入彭蠡湖口》)。永王林事件受挫后,李白回到庐山,不禁感慨万千。这四句的意思是:吾爱作庐山歌,诗以庐山为灵感。平静而满足地看着石镜,心情舒畅了。谢灵运走过的地方,现在已经长满了青苔。人生难料,大事难重来。李白不禁产生了求仙参道的念头,希望能够超越现实,以解决内心的矛盾。
“若早取还丹,便无世俗之情,秦心三正道便成。”还丹是道家所说的丹药,服用后可以“白天升天”。沁心三折,表明道家修行很深,达到了心神愉悦的境界。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幻想有一天能够服丹修行成仙,从而摆脱世俗的感情,进入虚幻的神界:“我在五彩斑斓中看到了仙人”。远方云彩,捧芙蓉向玉镜。”玉井,道教元初称其为天君居所。诗人远远望去,仿佛看到彩云中的神仙,手持莲花,飞向玉井。诗人是多么向往这样一个自由的世界:“提前满头大汗九盖,愿携吕敖游太清”。《淮南子·道应训》年,吕敖前往北海,遇到了一位奇怪的仙人。他想和他成为朋友并和他一起旅行。奇仙笑道:“我和寒蛮在九盖外,不能久留。” “然后他就进入了云层。”汉曼的意思是不可知的,这里比喻上帝。九盖、九天。太清了,最高的天空。李白在这首诗中用了自己的意思,将自己比作奇仙。吕敖指的是吕徐州,邀请吕去游仙。两句的意思是:我李白提前九天与无名之神约好,愿意接待吕敖一起去仙境。诗人思绪万千,仿佛与仙人一起飘浮在空中。全诗戛然而止,留下悠闲的回味。
这首诗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既包含着对儒家思想的嘲讽,又包含着对道家思想的信仰。一方面,他希望逃离尘世,追求神的生活,但另一方面,他又留恋现实,热爱人间风景。诗的情感豪爽欢快,有一种撼山的磅礴之气。想象力丰富,境界广阔,给人以磅礴的审美享受。诗的节奏随着诗的情绪的变化而起伏。第一段抒情抱负,用幽厚韵,自由舒展,语气沉稳缓慢。第二段描写庐山风光,转入唐朝阳阳韵。韵律比以前更高,昂扬而醇厚。写长江雄伟风光时,山韵变幻,声音慷慨高亢。然后,音调突然低沉,变成了无韵的月音,表达了隐居求仙的悠闲心情。声音轻柔急促,与之前的高音形成鲜明对比,充满美妙的抑扬顿挫。最后一段表现了美好的诸神世界。又变清韵,音调又升。悠长舒畅,余音缠绵,令人心旷神怡。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我本楚狂人》鉴赏】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这首诗真是太经典了!“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这句话太霸气了,李白不愧是诗仙!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李白这首诗意境深远,将庐山的壮丽景色与个人情感完美融合,读起来让人心旷神怡。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喜欢这首诗的结尾,"清风吹我心,我欲乘风归",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也表达了李白渴望自由的精神。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语言流畅,读起来朗朗上口,不愧是唐诗的经典之作。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里的“狂”字很有意思,既表现了李白的狂放不羁,也体现了他对世俗的蔑视。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李白这首诗写得真是太好了,完全展现了他的才华和个性。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的意境真的太美了,让人仿佛置身于庐山之中,感受着山间的清风和鸟鸣。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的语言很有特色,充满了李白的个人风格,让人印象深刻。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的主题很明确,就是表达了李白对自由的追求和对世俗的蔑视。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李白这首诗写得真是妙不可言,简直是诗歌中的瑰宝!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的意境太深远了,让人回味无穷。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李白这首诗的语言真是太美了,充满了诗情画意。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喜欢这首诗的主题,表达了李白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生命的热爱。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的意境真的很美,让人仿佛看到了庐山的壮丽景色。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的语言很简洁,却充满了力量,让人读起来很有感染力。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李白这首诗真的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的主题很深刻,让人思考人生的意义。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喜欢这首诗的风格,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的意境很美,让人仿佛置身于诗歌之中。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李白这首诗的语言很生动,充满了画面感。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