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天下忧时先忧,天下乐后欢乐。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先除天下人之忧,后除天下人之乐。官员要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忧心祖国的前途命运,为世界人民的幸福作出贡献。
范仲淹年轻时孤独清贫,苦读成才。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15年)进士,从军,任广德军总管。两年后,改任济青军节度推官。
此后十年,他担任地方官员。天圣六年(公元1028年),因晏殊推荐,赴京任秘阁校理。
由于他为人正直、直言不讳,“每论天下大事,尽心尽力,不顾自己性命”,曾三起三落。后来他出仕后,参与政事,主张变法。他受到保守派的攻击,被贬到其他地方。
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西夏侵扰边境。范仲淹与同伴韩琦被任命为陕西经略、平定副使,抗击西夏。 ”。
期间,他写下了著名的文章《渔家傲》,“一杯脏酒传千里,颜染无路可归。羌管长满地霜”。地上,人睡不着,将军已白发,夫君垂泪。”从字里行间,他只是一个人。一位爱国将领,一位思念家乡的好人。他有血有肉,深深感动了世界。
02
一个人决心要死。试试你的手,修补天空的裂缝。
——宋·辛弃疾《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男人就是大丈夫,抗金北伐的决心将坚定如铁,至死不渝。我等待着你大显身手,为恢复中原做出重大贡献。
辛弃疾出生时,山东已被金人占领。因此,他从小就亲眼目睹了金人的种种恶行,心中对金人怀有深深的仇恨。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21岁的他组织了一支2000人的反金队伍,但很快投奔了耿精领导的起义军,并担任秘书长。
绍兴三十二年,耿精被部下张国安所杀。随后,张国安率部下投奔金营。辛弃疾闻讯后,只率领五十余人闯入金营,生擒了张国安。他率领耿精旧部,被张国安胁迫。万余人冲破金兵围攻,投降南宋。后来在南京,辛弃疾历任建康府总知县、湖南等地平定史、镇江知府。
在此期间,辛弃疾多次上书朝廷,主张反金,收复中原。他曾撰写《美芹十论》和《九议》描述反金政策和措施。不料这些政策措施不但没有被采纳,反而遭到排挤和攻击,并被剥夺了官职。他在自己的别墅“嘉轩”里闲居了二十年,后来悲愤而死。
03
完成王政天下之事,赢得生中死后的声誉。不幸的事情都是徒然发生的。
——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我一心一意要为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伟大任务,赢得代代相传的好名声。当我从梦中醒来时,可惜我的头发已经花白了!
如前所述,辛弃疾从小就在心里埋下了对金人仇恨的种子,但他的志向却难以实现,心中充满悲愤。这些感受不是我们能够理解的。
04
王世北定下中原节,家人祭祀时也不忘告诉乃文。
——宋·陆游《示儿》
当国军最终平定北方中原之日,在家祭祀时,别忘了将这个好消息告知已故父亲的灵。
陆游正处于宋金对峙的时代。他一生主张抗战,但被秦桧所憎恨,晚年隐居家乡。
他对朝廷的不满,感叹英雄无用,最后写下遗书,表达对子孙光复江山的期盼,从而创作出这样一首感人至深的诗篇。
05
军前的勇士们已经半死不活,帐篷下的美女们却还在歌舞升平。
——唐高石《示儿》
战场上,将士的生死悬一线,但帐篷下,将军们功勋卓著,不吝惜士兵,佳丽们陶醉在歌舞之中。
高适早年家境贫寒,无固定职业。后来经人推荐当了县尉。安史之乱后,高适得到肃宗赏识,升任官职。
他半生在外漂泊,接触下层劳动人民的机会很多。他非常同情基层农民的悲惨生活,于是写下了这首讽刺诗并流传于世。
06
黄沙百战穿金甲,楼兰不破不还。
——唐王长岭《燕歌行》
身披金甲的勇士们在黄沙中历经百战,誓不彻底击败楼兰敌人,决不回家。
前面谈到王昌龄,王昌龄最擅长写边塞诗。唐朝鼎盛时期,男人们都以“功成名就,立竿见影”为豪杰称号。人们渴望在这个时代脱颖而出、有所作为。将军们将热血投入战场,展现了英雄本色。
07
楚国三户虽能灭秦,但中国怎会空虚荒凉?
——宋·陆游《从军行七首·其四》
哪怕楚国只剩下三个氏族,最终也一定能够报仇灭秦。难道我们雄伟的中原大地上就没有一个能人(能将金人赶出关外的人)吗?
靖康之辱,北宋灭亡,半壁江山失去金主,宋皇帝却安居乐业,一次次的退却,一次次的赔款,只为安居乐业在江南。
可惜我们宋朝人民却落入了金人的魔掌之中。日日夜夜,我们都在焦急地等待着王军北伐来营救他们。但当权者软弱无能,连李清照这样的妇孺都作诗骂人。陆游痛如刀割。他想战斗,但不能。他甚至想死。
08
但龙城飞将在此,不教胡马翻越阴山。
——唐王长岭《金错刀行》
只要龙城英雄飞将李广还在,就绝对不会允许敌军骑兵越过阴山,侵犯我方领土。
盛唐时期边塞诗人、大臣,后被谗言,贬为龙表县尉。安史之乱爆发,王昌龄被贬江宁,后被濠州刺史卢秋啸所杀。
从古至今,战争只能给人们带来灾难。想到人们的流离失所、生命的逝去,诗人感到无比悲伤和愤怒。
09
中原大乱,簪缨散落,何时收?
悲伤的风吹过扬州的泪水。
—— 宋·朱敦儒《出塞二首·其一》
由于金人的入侵,中原大地一片混乱,达官贵人纷纷逃亡。国家什么时候才能恢复呢?我要悲伤的风把我的泪水吹到扬州前线,请悲伤的风向我被俘的亲人转达我的哀思。
公元1127年(宋钦宗二年),金兵侵占中原,导致汴京陷落,二帝被俘。朱敦儒仓皇南逃金陵。他在金陵逗留的时候,登上了金陵城的西门城楼。
他对尽快恢复中原的强烈愿望,也是他对朝廷死守和平,未能恢复中原的愤慨和抗议。
10
群臣之恨,何时才能灭!驾着长车,穿越贺兰山的缺口。
志向是饿了就吃匈奴的肉,渴了就喝匈奴的血。
——宋岳飞《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靖康事变的耻辱至今仍未洗刷。身为国家臣民的怨恨何时才能消除!我将驾驶战车攻打贺兰山,连贺兰山也会被夷为平地。我充满了远大的抱负。战争期间我饿了,我就吃敌人的肉。当我有说有笑的时候,我会喝敌人的血。
岳飞年轻时出身贫寒,读书刻苦。北宋末年参军。南宋被罢官,后又回到宗泽。靖康二年,金兵攻占汴京,俘虏了徽、秦皇帝。
公元1129年,金军南侵。岳飞屡立战功,与金朝作战。他胸怀远大,又深叹志气难报。最终他为秦桧设下陷阱,被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世人一直为岳飞父子的去世感到悲痛。
11
胡还没走,鬓发已初落,泪已空。
谁料此生,心在天山,身在沧州。
——宋·陆游《满江红·写怀》
胡人还没有被消灭,我的两鬓却已白如秋霜,只能任由有国的泪水白流。谁知我一生心系抗敌前线,却老死沧州!
陆游一生致力于战争,他对南宋统治集团误国误民的政策深恶痛绝。谁能想到,像他这样一个为了恢复中原而倾尽一生、随时准备上战场、为国捐躯的男人,最终会落得这样的下场!
此时,他被罢官回到家乡。他无奈,只好穿上钓鱼雨衣,在河边过着无名隐士的生活。他最终在镜湖畔老去。想想看,哪个铁汉能受得了这样的委屈。
就像孙悟空三战白骨魔,明知是妖,师父却一次次护着她。最终悟空被驱逐,师父也被抓获。也许这意味着同样的事情。
12
自古以来谁没有死过?保持你的忠诚来反映历史。
——宋·文天祥《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自古以来,人都是有死的!如果你能忠于国家,死后仍能光芒万年,载入史册。
文天祥是第一位进士(状元)。在京为官时,清廉善政。他不畏强权,敢于声讨不平。
宋宋危机时,他被派往元军,被扣押不肯投降。后来,他被俘虏了。他拒绝元军的劝降,被监禁三年。经过再三的威逼利诱,他宁死不屈,写出了这样一首正义的诗。
13
人何不取吴钩,收关山五十州?
—— 唐立和《过零丁洋》
男人们,男人们,为什么不拿起武器,去收复黄河南北相隔的五十个州呢?
李贺是唐郑亲王李亮的后裔。据说,毛主席最喜欢的就是唐朝三李白、李贺、李商隐。
他是一个聪明的年轻人,七岁就能写诗。其曾父尹亦得仕,封为奉礼郎,位第九。从此,李贺被“囚禁长安”三年。李贺在为官的三年里,亲身经历、亲耳所闻、亲眼目睹了许多事情,对当时的社会状况有了深刻的了解。
作为皇室后裔,“收复关山”是参军的目的。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他怎么甘心住在乡下,无所事事呢?他渴望立功报国,可惜仕途并不顺利,郁闷得病,英年早逝。
14
安德有千万府邸,可以庇护天下穷苦人欢喜!
唉!当我突然看到眼前这栋房子时,我一个人的房子就要倒塌冻死了!
——唐·杜甫《南园十三首·其五》
怎样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的房屋,普遍保护天下穷士,让他们微笑,而且房屋不为风雨所动,稳固如山?
出色地!什么时候才能有这么高的房子出现在我的面前,哪怕我的茅草屋被秋风吹散,冻死我也愿意!
前面提到过杜甫。事实上,杜甫出生于官宦家庭,家境富裕。 25岁之前,他过着悠闲的生活。
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随着年龄的增长,杜甫变得无家可归,衣不蔽体。最后,他在朋友严武的帮助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了一座茅草屋,终于有了栖身之所。
不料,公元761年8月,大风摧毁了房屋,接着又下起了大雨。就连简陋的茅草屋也被风吹走了。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诗人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15
不要害怕被粉碎,你想把你的纯真留在世界上。
—— 明·于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不要害怕被粉身碎骨,只要你在这个世界上保持高尚的气节。
于谦是明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民族英雄。历任御史、巡抚、兵部侍郎等高官。但他生活俭朴,为政清廉,关心百姓疾苦。他多次伸冤、赈济受难者,深受人民爱戴。
他自幼学习刻苦,志向远大。据说,他十七、十九岁的时候,有一天,他漫步到一座石灰窑,观看师傅们烧石灰。只见成堆的蓝黑色岩石,被熊熊大火燃烧后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受感动,深思熟虑后写下了这首诗。
由于明朝英宗对宦官王振的宠信和朝廷腐败,蒙古瓦茨军趁机入侵,英宗兵败被俘。于谦奉命协助景帝保卫北京,粉碎了敌人的进攻。后来英宗复辟,以“谋反”罪被杀。人们为他的不公感到悲伤和愤怒。明神宗万历年间,为他平反,谥中肃。
16
我若欲得此生,报效国家,何必生于玉门关?
——唐代书伦《石灰吟》
作为一名公民,我愿意为国家奉献一生。一个人如果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就没有必要活着回家。
唐朝,安史之乱后,国家国力衰弱,外国人趁机不断侵犯。代宗、德宗时期,这种侵扰更加猖獗,给国家造成了极大危害。
戴叔伦认为,作为一个公民,应该报效国家,把生死放在一边。他上战场从不畏惧生死,展现了边防战士的英雄气概和自我牺牲精神。
17 号
舍身侍奉主,为国哀悼而死。
——南北朝·包照《塞上曲二首·其二》
为了报答君主的恩德,将士们不顾自己生命的安危,奋战到底。他们死后,将成为为国捐躯的光荣烈士。
包照出身寒门,仕途并不顺利。宋文帝元嘉十六年(公元439年),谒见临川王刘义庆,献诗抒怀。他受到高度赏识,被任命为国务大臣。
当时孝武帝任海舆令、太学大夫兼中书舍人、秣令、永嘉令。后来进入临海王刘子胥的幕府。刘被任命为荆州刺史。包照从前军狱入伍,并担任秘书。宋明帝建立时,子胥叛乱,兵败。包照被叛军杀害。
敌寇入侵,军事告急。事实上,太多的谎言都是假的。只有在局势危急的时候,才能看到大臣们的诚信。天下大乱,方能识忠良。牺牲自己的生命来侍奉明主是很困难的。哪怕付出生命,你也心甘情愿。
18
主啊,不要在战场上醉倒时笑。古代有多少人打过仗?
—— 唐王涵《代出自蓟北门行》
就算我醉倒在这战场上,你也绝不能笑我无药可救。自古以来,勇者征战沙场,但能平安归来的有几个?
汪涵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睿宗景云元年进士。任官,被贬。他性情豪爽,仗着才华不羁,喜欢喝酒玩乐。在那个边疆动乱的年代,只有抛开自己的生死,才能有这样的英雄情怀。
19
退伍前就去世了,英雄泪流满面。
——唐·杜甫《凉州词二首·其一》
在十字军取得最后胜利之前,勇者英年早逝,令后世英雄流泪良久。
杜甫亲眼目睹了安史之乱的骚乱。他和他的家人在流亡中度过了半生,关心着世界人民,但他最终却死在异国他乡。
他多么希望有能力的人能够复兴大唐盛世。他年老多病,无奈在宰相面前哭泣。
20
若只顾生死以利国家,又何必因祸福而避之?
——近当代·林则徐《蜀相》
只要对国家有利,就可以牺牲自己的生死。如何避免因个人不幸而做出选择?多么坚定的爱国心啊!
林则徐是清朝灭亡历史进程中第一个觉醒的中国人。他被誉为“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人”。
英国人将鸦片传入中国后,金钱大量外流,民弱。鸦片逐渐侵蚀了大清帝国的尊严。林则徐再也坐视不理,主动请缨清理鸦片,而他下达的军令更是……“鸦片一日不去,臣不复返”。一天,我发誓永远处理这件事。”
一般来说,禁鸦片肯定是利国利民的,但在一些官员眼里,却意味着断其富贵,断其富贵。
林则徐成功禁烟后,就相当于动了别人的奶酪。他受到多方陷害,最终被流放到新疆伊犁。
“我横剑向天微笑,留下我的肝胆。”每次读到,我都感到非常兴奋。历史上爱国者如此之多,关于爱国主义的篇章如此之多,难以一一统计。
我们应该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我们今天的幸运和幸福,都来自于先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宝贵财富。
【赤子之心,深情之情,20首超强爱国诗:读完心里万种感触】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哇,这20首诗真的太震撼了!每一句都直击人心,读完感觉热血沸腾!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好喜欢这些诗,每一首都充满了对祖国的深情,满满的爱国情怀!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字字珠玑,句句入魂!读完这些爱国诗,真是热泪盈眶,爱国情怀爆棚!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赤子之心,深情之情,这些诗真是太棒了,让人感动!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20首爱国诗读完真的让人感触颇多,爱国情怀满满!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好诗好诗,句句打动人心!爱国情怀,跃然纸上!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字字千钧,情真意切,这些诗太棒了!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些诗太感动了!读完真的感觉自己对祖国充满了爱!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爱国情怀,尽在诗中!推荐大家去读一读这些诗!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太棒了!这些诗读完真是让人热泪盈眶,感触颇多!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些诗真的很棒,读完真的让人感觉热血沸腾!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爱国情怀,浓浓深情,这些诗真是太棒了!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字字情真意切,句句感人至深,爱国情怀满满!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些诗真是太棒了!读完真的让人感觉爱国情怀爆棚!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些诗太感动了,让人忍不住想为祖国做些什么!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爱国情怀,深情之情,这些诗值得一读!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太棒了!这些诗真的让人读完后感触良多!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字字珠玑,句句入魂,爱国情怀,尽在其中!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赤子之心,深情之情,这些诗太棒了!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20首爱国诗真的太震撼了!读完之后,对祖国的爱更加深厚了!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