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学诗的人认为格律诗太难了。有人认为,写古诗不是比写格律诗(现代诗)更容易吗?
确实简单多了,但是有些人还是因为不懂得韵律规则而写出不古体的诗。
诗韵是最基本的知识。相对而言,现代诗的韵是最难但又容易理解的。古诗词的韵律和词韵的形式越来越复杂。
下面,老介用尽可能少的文字来讲解现代诗的韵、古诗的韵、词的韵的特点。
首先我提前解释一下几个术语:
1、每句的最后一个字,押韵的字叫韵,不押韵的字叫白脚。
2、旧体诗分为现代诗和古体诗。近体诗为格律诗(包括近体五七言绝句、五七言韵、五七言韵,极少数六言诗);古体诗是无格律诗,古体诗包括奇言诗。另有杂诗(如《静夜思》)(如《蜀道难》)。
3、诗韵指继承隋代切韵、唐韵、宋广韵的宋代《平水韵》;词韵指清代《词林正韵》。
一、近体诗的押韵
现代诗的韵律最好理解两点。第一个是韵的位置,第二个是所使用的韵书。
1.押韵位置
现代诗有四行五言、七言绝句,八行五言、七言韵诗,八行以上的称为律诗。格律诗的押韵必须满足以下三个要求:
1)偶数句必须押韵、平声;
2) 除首句押韵或不押韵外,奇数句必须以斜声结尾,不押韵。
3) 如果第一句押韵,可以使用相邻的押韵
例如唐代钱起所写的《湘灵鼓瑟》诗句,奇数句都是平声不押韵(红脚),偶数句都是平声押韵(押韵)。
善鼓云琴,常闻皇子之灵。
风一空自己跳舞,楚克听不进去。
金属与石头的苦涩音调,无声的声音进入黑暗。
苍梧来怨仰,白牡丹动送香。
流水流过小浦,悲风过洞庭。
一曲终了,已不见人影,江上有几座青峰。
可见韵律均为平声:令、汀、明、辛、汀、清;红韵皆为平声:瑟、舞、石、木、浦、坚。挑剔的诗人还十分注重白足,尽量用上、下、循环三种斜调。关于这一点,可以多关注一下唐代诗歌的韵律。
正如我刚才所说: 3)如果第一句押韵,可以使用相邻的押韵,例如《齐吉》(唐代)的《重宿旧房与愚上人静话》:
我在这里住了十个冬天【冬天:两个冬天】
今天,我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属于圣公【公:一动】
老潭鸾植物越绿越绿,新潭鸾植物是白色而不是红色【红色:伊东】
城北临城光影近,西墙近声。 【童:一东】
不知道来参加宴会的人是不是也像当时的孔石杰一样【孔:一东】
第一句也是押韵的,但可以拓宽为相邻的诗韵:【冬】,其余都是【东】韵。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宋代的《平水韵》是由唐韵的邻韵(可以押韵的邻韵)合并而成的,所以唐诗基本符合平水韵。
2.古韵与新韵
新的韵律几乎是普通话。近两年,中国诗词学会在中小学推广。《中华通韵》是最新版本。普通话几乎押韵,无需查。
古韵由隋代的切韵传至宋代的平水韵。此后一直到民国时期,诗人基本上都以平水韵作为诗歌的标准。
平水韵106声部,平声韵30声部。斜声韵分为三部分:商声(三声)29部分,来声(四声)30部分,汝声(普通话中消失,方言中也有) 17. 押韵的词很多普通话不能押古韵。
例如,[侗、侗]有不同的韵,[江、阳]有不同的韵,[汉、元、奚、贤、燕、贤、秦]有不同的韵,这些字符属于不同的韵。
写韵律诗时,首句只能用相邻韵(如上例《齐集《重宿旧房与愚上人静话》用冬、东韵),偶数韵不允许混用。
如果用古韵写现代诗,需要经常根据韵部检查韵律是否脱落。这不仅是现代人的问题,古人写诗押韵也是常有的事。由于日常生活中的读音随时发生变化,唐代的平声字到了宋代可能就变成了斜声字,而诗人所用的韵文却没有太大变化。
然而,现代诗歌的韵律规则简单而直接。相反,古诗词中的押韵形式太多了。
二、古体诗的押韵
古诗词的押韵可以有斜韵、平韵或隔韵,隔韵也有不同的方式。
古体诗可以与邻韵押韵,如“咚、咚”; [姜杨]; [汉、删、先]及上述其他相邻韵母均可作为一组韵韵。
古诗词的韵律主要有四种:
1、斜韵古诗
松下问男孩,说老师要去采药。唯此山中,不知云在何处。
第二句、第四句必押韵,第三句不押韵,白脚平。第一句话可能押韵,也可能不押韵。如果不押韵,通常用平声(平声不多)发音。
2、平韵古诗
床前月光明亮,大概是地上结了霜的缘故。抬头看明月,低头思故乡。
第二句和第四句必须押韵,第三句不押韵,红脚发直声。第一句话可能押韵,也可能不押韵。如果不押韵,通常用斜声发音。
注:可见韵脚和白脚基本相反。这种强调自南北朝永明体诗人沉约等人研究四声八病以来就一直流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四声八病》中的商味:“
诗歌创作必知的四声八病。 10分钟了解平头和上尾。
3、古诗变韵
长诗存在着韵变的现象。有两行一变、三行一变、四行一变、甚至更多行一变。
每一个韵律的变化都与一个单元内的韵律相似。如果句子不押韵,单元内的押韵也遵循上面1和2中提到的规则。
我们看一下岑参(唐代)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改变韵律并用.分开:
北风吹过,白草破地,八月漫天白雪。 ……
忽一夜春风来,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帘,狐裘不暖锦被薄。将领的角弓无法驾驭,侍卫的铁衣冰冷难受。 ……
茫茫大海上覆盖着数百丈的冰,万里之外阴云凝结。
中国军队为归来的客人准备酒水,弹琴、琵琶、琵琶、笛子。
雪花纷纷落在营门上,红旗被风吹得严寒不翻。 …………
我在轮台东门送你。你离开的时候,去天山的路已经被雪覆盖了。蜿蜒的山道上看不到你的身影,为马匹在雪地上方的天空中行走留下了空间。
一组有两个句子,每个句子押韵:[哲,雪]; [赖凯]; [冰、宁]; [柯、笛]; [门,转]。一组四句,2和4必须押韵,1可押韵也可不押韵(押韵居多),3不押韵且白脚与押韵多相反。从第五句开始的组是入韵:【幕、博、朱】;后四句为消韵:[曲、路、处]
4、押韵的古诗词
比如岑参(唐代)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前两句押韵,后三句换韵,每句押韵:
君不见,马河沿着雪边的海边流淌,平坦的沙子一片茫茫,黄黄的。
九月的轮台夜风呼啸,河里的碎石大如水桶,石头被风吹得满地都是。
匈奴草黄马肥,金山西望烟尘飞扬,汉家将西行。
将军金甲彻夜不眠,部队半夜交战。聚光灯就像是一把刀在脸上划过。
马毛覆雪汗蒸,五花钱旋成冰,帘中草砚凝水。
被俘虏的骑兵听到这话应该会害怕吧。不料他们不敢与矮兵交战,车师西门却站着炫耀胜利。
对于押韵的诗,有的变韵,如岑参的诗,有的不变韵,如曹丕的《燕歌行》:
秋风萧瑟,天气凉爽,草木摇露化霜,燕子告别归来南飞。
在你旅行的时候我很想念你,我很想念我的家乡。我为什么要留下来并送你去别的地方?
卑贱的妃子独自一人呆在空荡荡的房间里。她担心你,想念你,却不敢忘记她。她的眼泪流到了衣服上。
琴弦声带清朝,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明亮地照在我的床上,星星西飘入夜色。
牵牛花与织女遥遥相望,怎能独居江中?
每句押韵的诗都是押韵的,没有白脚。
注:这首诗的韵律有四种不同的声调。一般来说,升声和降声很少押韵。例如,“马”和“骂”很少押韵在一起。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观察一下古诗词的白脚。很难找到升调和降调一起押韵的例子(不同韵的诗在同一组,但不押韵的诗在整首诗中不发生变化)。
三、词的押韵
词的韵与古诗词的韵相似:唐宋时期人们常用邻韵与诗押韵。后来清人编成《词林正韵》,几乎是该诗邻韵的组合版本。
歌词必须按照乐谱写,所以不像古诗那样自由。是否押韵,如何押韵,词谱上都有固定的模式,甚至连位置都有明确的规定。
词又分为平韵、斜韵、变韵。其中斜韵中的上下韵可以连韵,也可以单韵。韵变中还有叶韵。
1.平声韵
例如:《采桑子》,双声四十四字,前后各四句,三平韵
蠡领上有梨形,绣丝带双垂。辣椒户有空的时候,就在学校里比赛、打浦、赌荔枝。
头上的鞋子是红色的,细辫子的,裙子是金色的。我无事可做就皱起眉头,一想到春天,妈妈却一头雾水。
表示韵律一定要平。
、平调; 、斜声。 、应该是平的,但也可以是方形的; 、应为方形,也可为平面。
2.斜韵
例如《生查子》:
深秋更漫长,滴尽银烛。独自走出幽深的闺房,月光映照着清绿的波光。
荷风忽拂,一对鸳鸯同眠。玉簪没了,就让人害怕,但害怕的时候,又继续。
表示斜韵押韵。
3.改变韵律
例如《菩萨蛮》:
平原森林在沙漠中交织着炊烟,寒冷的山区苍翠欲滴。
进高楼天黑了,楼上还有人担心。
玉阶凌空立,鸟归匆匆。 (代替斜韵)
何处归程,长亭更短。 (改平韵)
前两句有斜韵(入声韵):未、毕;第三句和第四句改为平韵:建筑,担心;第五句、第六句改为斜韵(也是入声):厉,急;急,急。第七句、第八句改为平韵:程、亭。
改押韵时,可以用入声,也可以用上声。例如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山丘重叠,金光消失,鬓上的云朵想要到达脸颊上的香雪。懒得画眉毛,来不及化妆、洗漱。
看前后镜中的花朵,花朵相互映衬。新帖绣有洛茹,皆有金鹧鸪。
第一组平声韵使用入声:灭、雪;第二组平声韵律使用去声:mirror 和ying。
4.叶云
叶韵也变韵,但必须在韵部分内变:
例如《西江月》:
凤额上的绣帘高高卷起,猛兽钚门频频晃动。
花尖上开着两朵红太阳杆,春暖花开难眠。
叶云
好梦徒劳,闲愁比香醪浓。
但于暮和云超,时间又过去了。
叶云
平声:抖yo,shao sho;斜声:jio,lio。 《词林正韵》中,它们都是同韵部的(平韵、斜韵同韵部)。从今天的拼音来看,决赛是ao。
5. 重叠韵律
作诗时,很少用同一个词押韵。比较有名的是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与二“船”押韵。但在一些单词卡中,这种押韵称为叠韵,这是单词分数的要求。
例如,《梅苑》(也称为如梦灵):
疑似水晶宫和云奴天宝宴。
黄昏时分,风吹起羌笛声。
烟淡霜淡叠韵
明月在画楼西岸。
第五句和第六句重复押韵:光。
结束语
从韵律规则来看,现代诗的韵律是最容易理解的,但创作时押韵却是最难的。
单词押韵的方式有很多种,但单词的上下韵可以一起押韵,而古诗中的上下韵一般不能押韵。从这个方面来说,词韵似乎稍微简单一些。
但古诗词却充满了自由自在。除绝句外,古诗词可以随时变韵,不受词谱、格律的限制。因此,综合考虑,古诗词的韵律是最简单的。
上面所解释的诗是指用古韵(平水韵、赐林正韵)写的诗。
@老街香
落韵的幸运者,乃是第一秀才。杜甫和苏东坡写格律诗也落韵吗?
【你知道古诗词是怎么押韵的吗?原来格律诗和古诗的韵律是不一样的。】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原来格律诗和古诗的韵律是不一样的,长见识了!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以为古诗词的押韵都一样,没想到还有这么多讲究,太神奇了!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古诗词的韵律真的很美,难怪古人那么喜欢写诗。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学到了,古诗词的押韵原来这么有学问,以后要认真学习了。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以前只知道古诗词要押韵,不知道还有格律诗和古诗的区别。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知识点很有意思,学习了!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以前一直以为古诗词都是格律诗,原来还有古诗,涨知识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标题很有吸引力,让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学习一下。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太棒了!终于知道古诗词的押韵是怎么一回事了。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格律诗和古诗的韵律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古诗词的韵律真的很复杂,要仔细研究才能明白。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以前对古诗词的韵律一知半解,现在终于明白了。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原来格律诗和古诗的韵律差别这么大,涨知识了。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文章太有深度了,我受益匪浅。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完文章后,我对古诗词的理解更加深刻了。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对古诗词的韵律有了新的认识。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古诗词的韵律真是博大精深,需要慢慢体会。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原来格律诗和古诗的韵律差别这么大,学习了。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写得很好,内容丰富,值得推荐。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谢作者分享了这么有趣的知识,让我对古诗词的理解更加深入。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