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再读苏轼,总能读到豁达文字中隐藏的无奈。有些人每天都很快乐,因为他们没有尝过世间最痛苦的滋味,不知道什么是苦。但苏轼不是这种人。他是一个在经历了生活的一切磨难之后仍然微笑着面对生活的坎坷的智者。只有这样的人写出来的文字,才有足够的分量。
苏轼有一首很孤独的诗。喜欢诗歌的人一定听说过它。这是《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我们来看看全诗:
缺月挂在稀疏的油桐树上,让人初觉幽静。谁能看见孤独的人,孤独的来,孤独的去,朦胧的孤影。
愕然回首,谁也免不了遗憾。尽采寒枝,不食其上,孤沙洲寒。
这首诗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是一首深受后人推崇的名诗。后世对这首诗有多种解释。有人认为这首诗只是抒写自己在宫廷中的失败,为自己而唱。也有人认为这首诗是写给女人的。不管他为何而写,诗人的孤独感是不言而喻的。
就意境而言,这首诗堪称佳作。诗的上半部分,缺月、梧桐、孤雁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夜景;下半部分详细描写了孤雁的举动,将自己与孤雁融为一体,句句双关,是在写孤雁。他也是《月下》的作者。
这首诗给人印象最深的应该是最后一句,“尽拾寒枝不肯住,孤沙岸冷”。这句话一直为后人所传颂,九百多年来一直令人惊叹。翻译成白话,意思是:孤独的大雁扒过冰冷的树枝,不肯休息,最终宁愿在沙洲上守着它寒冷的孤独。这里的“择”是选择的意思。本来是一篇很感人的文章,但是有些不知道写什么的人以为是语言问题。这是为什么呢?
宋朝有一位学者,名叫王茂。他着有《野客丛书》一书,对苏轼的诗作了这样的评论:
《隋书·李元草观察》《鸿雁行》曰:“夜眠寒枝,空井旁。” ’坡的话难道不是自作自受吗?
此评指的是隋代文人所写的《孤雁诗》。王茂认为,孤雁的生活习性应该是晚上栖息在寒枝上,早晨飞到空井里。这是这只鸟的正常生活习性。文坛上一直有“良鸟择木而栖”的说法,意思就是良鸟会选择自己的枝条。苏轼则说,孤雁见识了那么多寒枝,却留在孤沙洲上受寒,这显然与事实不符。因此,他认为这个说法是有问题的。
乍一看,王茂的话确实有几分道理。苏轼以前的很多诗都写鸟择树,比如杜甫的“择木知鸟”。但这样一来,我们是否可以认为苏轼写作盲目,有言语缺陷呢?显然这是错误的。
【苏轼所说的“尽拾寒枝不肯居,孤沙岸寒”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有些人认为自己有言语障碍?】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苏轼的这句诗真的很有画面感,孤沙岸寒,太写实了!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苏轼的意思是,即使是寒枝,也不肯栖息,更别说孤沙岸了,真的太孤傲了!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为什么有些人认为自己有言语障碍?这和自信心有关吧?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苏轼的诗句很有道理,因为很多时候,我们也会因为自卑而不敢表达自己。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寒枝和孤沙岸,真的太凄凉了!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语言障碍可能是因为缺乏自信,也可能是因为害怕被别人误解。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苏轼的诗句,真的很有意境!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尽拾寒枝不肯居,孤沙岸寒”这句诗,真是太形象了!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些人认为自己有言语障碍,可能是因为他们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了。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苏轼的诗句,总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语言障碍其实是一种心理障碍,需要克服心理上的恐惧。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沙岸寒,太凄凉了,让人忍不住想要安慰他。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苏轼的诗歌充满了哲理,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言语障碍,也许只是因为不够自信而已。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句诗真的很有感触,表达了苏轼的孤傲和不屈。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语言障碍,其实是可以克服的。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苏轼的这句诗,真是太经典了!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些人认为自己有言语障碍,可能只是因为他们不够自信。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真的太伤感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语言障碍,其实是一种心理问题。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