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名诗赏析(36)|李静《摊破浣溪沙》
手卷真珠配玉钩。按照往年春天的说法,我讨厌锁重楼。风中落花的主人是谁?我想得又长又苦。青鸟不传云间消息,丁香空空,雨中愁满。回望三楚、穆的绿波,连天。
南唐大师李靖的《摊破浣溪沙》(《山花子》)两首诗,写的是春天的憎恨和秋天的悲伤。两人的文字功底都是一流的,文笔一点也不逊色于冯延嗣和李渔。人们不禁感叹:天法平等,为何诗人的才华在南唐帝王大臣父子中独树一帜?
我们先来看一首表达春恨的歌曲。 “玉钩手卷珠”这句话,直接描述了女子用手卷珠帘的动作,有一种决绝的态度和难以控制的情绪。只有把卷帘钩起来,才能向外看,才能缓解心中积压已久的郁闷。这种停滞已经到了必须要释放的地步,所以就有了这个直白的动作。珠帘和白玉钩两种服饰形象,既展现了女子豪门的身份,又体现了她的美丽与优雅。第二句“依春恨锁重楼”点明了“春恨”的主题。卷帘是用来观看的,可以缓解内心的压抑,缓解心理压力,缓解精神上的痛苦。不过,看着它,我的感觉和以前每次春天看的感觉一样。不仅是我自己,就连整座高楼都被笼罩在其中。一片悲凉悲伤的气氛中。所谓“春恨”与“春愁”大致相同,但程度更为严重。内涵包括岁月的叹息、青春的哀伤、人生经历的感悟等多个方面。 “春恨”是一种抽象的存在,看不见、无声、无味。 “锁”字将这个看不见的东西形象化,并赋予它个性和意志,仿佛要将整座高楼包围、封锁。起来,让楼上围观的人和整座高楼都处于一种被禁锢、窒息的状态。 “锁”字,传达了楼上女子内心压抑压抑的沉重感。 “一干”二字,连接着今年和去年,一泉无数泉。每逢春天来临,悲愤不断,层层迭起,绵绵不绝。这句话与冯延巳的《鹊踏枝》那句“问新愁,年年有什么”略有相似。同一时空的两位国王和宰相的生活经历和感情似乎很接近。
写完女子从卷帘后望出去的整体印象后,第三句“风中落花谁是主人”继续描写女子眼中所见,从抽象描述转向具体化。描写,体现了“春恨”二字。风吹花落,暮春之气又来,触动了女子惜花轻春的情怀。飞花散落,无人保护,更进一步唤起女子的人生体验感。那凌乱的绯红随风飘扬,无法自控,无依无靠,让女人感觉太像自己的处境、身世和命运了! “谁是主”,是落花的叹息,也是女子的叹息。独守空闺,孤独无助,容颜憔悴,暮年苍老,怎能不让人感动和心酸!从抒情主体的心理机制来看,这句话是用眼睛触景生情。这也是我观察物体并将我的情感融入场景的过程。景、物、主、客都已隐入对方的屋内,完全无法区分。 “思悠悠悠”三个字从风中花落的真实场景中唤起无尽的情感,虚拟的笔开辟了更遥远的抒情空间。
前面说过,女人卷起窗帘是为了欣赏风景,欣赏风景是为了缓解抑郁。 《春恨锁屋》的氛围和风中落花的景色,强化了女人的人生体验感和晚年的悲伤,使她更加思念远方,更加渴望回家。更加渴望。 《斯悠悠》诗结尾的空笔,已经挑逗出了女子对远方人的思念。第二部分以“青鸟不传远方消息”开头,表达了她渴望得到远方人消息的愿望。 “青鸟”可能就是她心目中的鸟,或者女人看到楼前飞过一只鸟,以为是“青鸟”携带着信息。然而飞鸟并不是真正的使者,并没有给她带来远方的来信,这让女人的希望落空了。女子期待着收到云外的来信。第一,她想知道天涯游子是否安全,第二,她想知道天涯游子是否想念她,第三,她想知道天涯游子什么时候回家。游子的归期应该是她期待的心理焦点。眺望远方,并没有青鸟传来消息。女人满心失望和痛苦,回头一看,看到了楼前雨中的丁香花。这句话中的悲伤丁香和上一句中的青鸟是一样的,都是用拟人的方式写的。雨中悲伤的丁香花蕾,指的是女人悲伤的心。 “空结”是指这个结徒劳无功,无人问津。它仍然是一个女人心态的投射。《浣溪沙》 第一首曲子,和影片的结尾必须是对联。两条线对比鲜明,远近切换,虚实对比。这是一部优秀的女子“春恨”传记,是广为传诵的名句。
当女人的目光终于从楼前的丁香树上移开时,已经是黄昏了。结尾有两句:“黄昏回看三楚绿波,接天上流”。女子眺望远方,只见黄昏时分,一条泉水河流过三楚大地,缓缓流向天边。这里的“回头”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头或回望,而是指前面所说的女子将目光从附近的丁香树上移开。 “三楚”又名“三峡”,含义截然不同。南唐时称三楚,位于长江中下游,距中上游“三峡”较远。如果说“三楚”,就是指南唐的疆域,也在江楼上看得到的范围之内。 “接天流”是指河水黄昏时流经三楚大地,缓缓流向天边。如果叫“三峡”,“接天流”是指从峡江高处流下来的河水,形容河水从天而降,而不是在“三楚”的土地上轻轻地流向远方。 ”。一种是从天而降的洪流,一种是浩瀚大地上缓缓的流淌。感受完全不同。这首诗的最后两句仍然是借助景物描写来渲染“春恨”,而将“春恨”延伸到如此浩瀚广阔的境界,显然不仅仅局限于女子离别悲伤的小情怀,而是诗人的他为南唐的惨淡国运而忧心忡忡。这与前片中那句“风中落花谁是主”一样,隐喻了南唐王朝的风雨飘摇,用的是同样的文笔。从地理位置和深入解读的角度来比较“三楚”和“三峡”,我觉得做“三楚”更有意义。三楚是南唐,而三峡则与南唐无关。
最后,我们必须诚实地承认,我们在解读这首诗时,其实是暗自有所保留的。早期的“丁香空,雨悲”,没有任何进一步的解释,很容易被忽略,这是故意留下的举动。作为一个完整的词语和千古传诵的名句,“丁香花空,雨中悲”的基本含义如上所述。这里需要进一步讨论的是这句名言的影响和接受历史。在李璟之前,谈论“丁香结”的诗有李商隐的《芭蕉不露丁香结,自有愁迎春风》(《代赠》)、卢龟蒙的《勤奋地解开丁香花》。结,让枝条自由舒展”(《丁香》),李训的“忧伤的肠子不一样丁香结,因为分离”(《河传》),李靖的“悲伤在雨中,当丁香花空”源自上面引用的诗歌和短语。这句名句不仅影响了后世古典诗歌的语言和修辞,而且影响了20世纪新诗的创作。我们来看看20年代现代主义诗人戴望舒的名作《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徘徊/在漫长漫长/孤独的雨巷,/我希望遇见/一个忧伤如丁香花的女孩/。 //她有丁香一样的颜色,和丁香一样的芬芳,和丁香一样的悲伤。她在雨中诉苦,悲伤,彷徨。 //她撑着油纸伞,在这孤独的雨巷里徘徊。像我一样,/像我一样/默默地走,/冷漠,荒凉,忧郁。 //她默默地走近/靠近,投出/呼吸般的目光,/她飘过/如梦,/如梦,一样悲伤、迷茫。 //就像梦中飘浮的一枝丁香花,/这个女孩在我身边飘过;/她默默地远方,远方。/到了破烂的栅栏,/走过雨巷。 //在凄凉的雨歌中,/她的色彩消失,/她的芬芳消散,/甚至她/呼吸般的眼睛,她丁香般的忧郁。 //撑着油纸伞,独自徘徊/在漫长漫长/孤独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像丁香花一样带着忧伤/苦涩的女孩。
《雨巷》的中心形象和色调氛围均来自古典诗歌。李靖的名句“青鸟不传外语,丁香花雨中担愁”(《摊破浣溪沙》),是诗《雨巷》的基础。 “徜徉、孤寂、哀愁、芬芳、荒凉、惆怅、喘息、迷茫、颓废、篱笆、悲叹”等形象和文字,散发着晚唐五朝的感伤迷茫的诗意。戴望舒想象并创造了雨中紫丁香的形象,隐喻李靖诗中纯粹的悲伤,一个美丽而悲伤的女孩。他反复渲染朦胧、忧郁、恍惚的意境,象征着一代年轻人彷徨、忧郁的压抑心态。 “丁香般的少女”,作为诗人“希望相遇”的目标,蕴含着《诗经》年以来女性追求美、追求贤能的君子和美好理想的象征寄托。 “丁香”和“女孩”是一回事。依然是“美丽香草”的传统做法。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为他赢得了“雨巷诗人”的美誉(杜衡《望舒草序》)。当然,也有人对《雨巷》苦烧》的古典诗词意象和意境不以为然,批评《雨巷》“读起来像是对著名古诗《苦少》的现代白话版本的扩展或‘稀释’。丁香空,雨中悲”,意象和用词过多,使这首诗的成功显得肤浅、肤浅”(卞之琳《戴望舒诗集序》)。从追求创作新变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批评是有道理的;但从接受的角度来看,古典诗歌优美而忧郁的情调,加上《香草美人》的母题和原型意象性质,恰恰唤醒了民族意识。成员们共同的审美记忆,满足了现代读者对白话诗粗俗、押韵不满的审美期待。这就是《雨巷》受欢迎和成功的根本原因,但批评者却忽略了这一点。 《雨巷》的成功再次证明了《摊破浣溪沙》这样优秀古典诗歌作品现代创作转化的可能性和价值。
【唐宋名诗鉴赏(36)李靖《摊破浣溪沙》】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这首词真是太美了,尤其是“半江瑟瑟半江红”,简直是神来之笔!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李靖的词总是带着一股豪迈之气,这首《摊破浣溪沙》也不例外!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喜欢这首词的意境,尤其是“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这两句,简直是美不胜收!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李靖的这首词,真是将唐宋词的意境和美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词读起来朗朗上口,意境也很优美,真是唐宋名诗的典范!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喜欢“半江瑟瑟半江红”这句词,很有画面感!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词让我感受到了李靖的豪迈和细腻,真是厉害!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词的语言非常优美,读起来让人感觉很舒服!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词的意境很深远,让人回味无穷!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李靖的这首词,真是令人叹服!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词的感情表达很细腻,让人感同身受!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喜欢这首词的节奏感,读起来很有韵律!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词的意境很美,很适合用来表达爱情!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李靖的这首词,真是唐宋词的代表作!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词的语言很简洁,但是却很有力量!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词的意境很浪漫,让人想起美好的爱情!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喜欢这首词的结尾,真是意味深长!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词的意境很空灵,让人感觉很放松!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李靖的这首词,真是让人回味无穷!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词的语言很优美,读起来很舒服!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