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担心的是情感的善变,世人在权力太大的时候往往会变得狡猾。
关于如何看清人心,老子说:“远则见其忠,近则见其敬,患难则见其能”。
他们都是古代思想家。他们虽然很有哲理,但总觉得了解人心是一件很累的事。 “与人交谈,与鬼交谈”这句话可以让你明白世间人心的变幻莫测。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困惑。当你踏踏实实做事却被阿谀奉承者诽谤时,你该怎么办?读白居易的这首诗,会让你对人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放言五首·其三》
白居易
我给你一个消除疑虑的方法,你不用钻龟和朱平。
验玉需要三天,鉴定材质需要七年。
周公畏惧流言之日,王莽却谦虚,不篡时。
相石一开始就死了,一生谁知道是真是假。
唐宪宗元和五年,白居易好友元稹得罪权贵,被贬江陵侍曹参军。元稹在江陵时,写诗《放言》首抒发感情:“死是闲生,与我无关。”
五年后,白居易写了一封紧急请愿书,追捕杀害宰相吴元衡的凶手。他被当权者所憎恨。当年六月,贬为江州司马。于是,在被贬的路上,白居易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放言五首》风和》。这是第三首也是最著名的歌曲。
我给你一个消除疑虑的方法,你不用钻龟和朱平。
诗的开头,说是要告诉人们一个消除嫌疑的方法,而且十分庄重。用“赠”字,是为了强调这种方法的珍贵,表明它是基于经验,增强了诗的感染力。因为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无法判断的,当然每个人都想知道它是一种什么样的方法。此方法不需要钻龟和朱培。先不直接说出来,使诗更加曲折、波涛汹涌,产生了设置悬念的效果。
验玉需要三天,鉴定材质需要七年。
周公畏惧流言之日,王莽却谦虚,不篡时。
诗的第三句和第四句委婉地介绍了这种方法。三天鉴定玉的真伪,七年鉴定木的好坏。要知道事物的真伪,只能让时间来检验。经过一定时间的观察和比较,事物的本来面目最终会显现出来。
这是从正面说明这个方法的正确性,然后反过来从反面说明,如果不使用这个方法来识别事物,往往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 “周公畏有流言之日,而王莽谦虚,不篡时”。 "对周公、王莽的评价就是一个例子。
当周公准备成为成王时,曾有人怀疑他有篡权的野心,但历史证明他对成王是完全真诚的。他的忠诚是真的,但说他篡权则是假的。汉代以前,王莽常常表现出谦让和让步,以赢得人心。后来他终于篡汉自立,改国号为“辛”。《汉书》 这个传说说他“越爵位,越谦逊”,代表汉朝独立。这就是他的真面目。
在这里,白居易用周公、王莽的例子来说明,当你所做的事不被别人理解时,就没有必要辩解,因为辩解是没有用的。让时间分辨真假,让时间分辨忠奸。
相石一开始就死了,谁知道他身世的真实性?
最后一句是全诗的关键。 《断疑》的目的就是辨别真假。一旦辨别真假,疑虑自然就消失了。如果我们过早下结论,没有时间去检验,就很容易被一时的表面现象所蒙蔽,分不清真假,误会好人。
诗的意思也很明白,但语言含蓄委婉。 “除疑”的“方法”是从正面和背面描述的,但没有直接指出。
白居易和元稹都被陷害被贬,心情郁闷沮丧。他写这封信其实是为了鼓励元稹不要放弃自己,总有一天时间会给他们一个公道。
【世上的人往往权力太大而变得奸诈。读白居易的《放言》会让你对人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读完《放言》,真的对白居易的智慧佩服得五体投地!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是啊,权力越大,越容易被欲望蒙蔽双眼。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白居易的这首诗,真是发人深省啊!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权力真的会让人变得自私吗?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权力是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造福一方,用不好就会伤人伤己。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放言》这首诗真是太经典了,值得反复品读!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白居易的这首诗,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思考。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权力真的会让人失去自我吗?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完《放言》,我更加坚定了做人的初心。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权力的诱惑太大了,能抵挡住诱惑的人太少了。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白居易的诗歌总是充满智慧,值得我们学习。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让我们对权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人生如戏,每个人都在扮演不同的角色。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完这首诗,我感觉自己好像懂得了很多道理。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权力有时会让人迷失自我,忘记初心。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白居易的这首诗,真是发人深省,值得每个人都去读一读!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权力是把双刃剑,要用它来造福百姓,而不是用来满足私欲。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人生在世,要时刻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不要被权力所蒙蔽。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放言》这首诗,真是太棒了!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白居易的诗歌总是充满哲理,让人回味无穷!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