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白居易
我给你一个消除疑虑的方法,你不用钻龟和朱平。
验玉需要三天,鉴定材质需要七年。
周公畏惧流言之日,王莽却谦虚,不篡时。
相石一开始就死了,谁知道他身世的真实性?
【欣赏】
这是一首又好又有趣的诗。它用很通俗的语言讲述了一个道理:对人和事的全面认识,必须经过时间的考验,从整个历史来衡量和判断,不能仅凭一时一事的现象来下结论。否则,他们就会视周公为篡位者,视王莽为谦君。诗人说,像他自己和他的朋友元稹这样被诬陷的人,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所以应该多加小心,等待“试玉”“识才”期满,事实自然会澄清,虚假也自然会被识破。这是他以诗歌的形式总结自己的经历。
在表达手法上,虽以议论为主,但行文极为曲折,情感充沛。 “我给你一个消除嫌疑的方法。”这首诗一开始就告诉人们一种消除猜忌的方法,显得十分庄严。使用“礼物”一词是为了强调这种方法的珍贵,并表明它是基于经验的。这紧紧抓住了读者。因为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无法判断的,当然每个人都想知道它是一种什么样的方法。 “不用钻龟和朱平了。”首先,我们来谈谈你不需要什么,但不要直接说你应该使用什么。这使得诗歌具有曲折性,更能吸引读者。诗的第二、三行就委婉地介绍了这种方法:“三天试玉,七年鉴料”。这很简单。想要知道事物的真伪,只能让时间来检验。经过一定时间的观察和比较,事物的本来面目最终会显现出来。
上面从正面解释了这个方法的正确性,然后转而从反面解释:“周公畏流言之日,王莽谦卑不篡时。”如果不使用这种方法来识别事物,往往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对周公、王莽的评价就是一例。当周公准备成为成王时,曾有人怀疑他有篡权的野心,但历史证明他对成王是完全真诚的。他的忠诚是真的,但说他篡权则是假的。王莽没有取代汉朝时,他故作谦虚,一度迷惑了一些人;《汉书》说“爵位越尊贵,气节越卑微”。但历史证明,他的“谦让”是假的,代表汉室自立才是他的真面目。 “项石初死,谁知其身世真伪?”这是整篇文章的关键句。 “除疑”的目的是辨别真假。一旦辨别真假,疑虑自然就消失了。如果我们过早下结论,没有时间去检验,就很容易被一时的表面现象所蒙蔽,分不清真假,误会好人。
【古诗词鉴赏(177)唐: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这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有韵味,白居易的诗果然是好读!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白居易的《放言五首》一直都很喜欢,尤其是这首第三首,很有感触。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体现了白居易的政治抱负,也展现了他对世俗的无奈和愤懑。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诗歌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让人回味无穷。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这句诗真是太棒了!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白居易的诗歌一直都是以通俗易懂著称,这首诗也不例外,读起来很舒服。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呢?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喜欢这首诗的结尾,"笑问苍天何时老,人间万事真如梦",很有哲理。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让我感受到了白居易的忧国忧民之心。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写得很好,值得反复品读。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诗歌中的“山林”代表什么呢?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喜欢这首诗的意境,很美。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白居易的诗歌总是能让人感受到他的真情实感。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歌的语言很精炼,但却能表达出深刻的含义。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喜欢白居易的诗歌,这首也不例外,读起来很舒服。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让我感受到了白居易的胸襟和抱负。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的字句都很美,很有意境。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诗中“不辞辛苦”表现了什么?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很有哲理,值得思考。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