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诗
《淮南子》 据说兰花生长在深谷,不服气就不香。船在江里海里,不坐它就不会浮起来。君子行正义,不因无知而止步。
蓝草生长在深谷,不会因为没有人欣赏而失去它的芬芳。一艘在河上行驶的船,不会因为船上无人而停止漂浮。君子恪守道德,说话光明正大,不会因为没有人理解他而改变自己的初衷。古往今来,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困难重重,所以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唐代诗人白居易因言行正直、坚守原则,四十四岁时被贬为江州司马。
当时,宰相被劫杀,京城一片混乱。居易头顶稀疏。请速速抓获小偷。权臣们因为怀疑他掌权而愤怒。他说鞠义的母亲掉进井里死了,但傅《新井篇》因为他的话华而不实而被贬为司马江州。
公元815年,宰相武元衡被刺,御史中丞裴度受重伤。当时唐宪宗主张削减诸侯国,但群臣反对,支持者寥寥无几。宰相、御史中丞正是因为拥护宪宗而被刺杀,白居易要求严惩凶手。权臣们埋怨白居易是替他行事,就借口他写的字华而不实,做的事不对,没有孝心,不能重用。
森林里任何美丽的树都会被风摧毁。古往今来都是如此。嵇康,竹林七贤之一,相貌英俊。他精通音乐,具有杰出的文学才华。最重要的是,此人没有文人雅士思念月亮的通病。他乐观开朗。他开了一家铁匠铺,过着悠闲的生活。但这样一个近乎完美的天才却冤死了,而且是因为毫无根据的犯罪。
当时钟会嫉妒嵇康的才华,就趁机告诉司马昭,嵇康太有才华了,以后可能对你不利,所以不能留住他。因为钟会的一句话,嵇康失去了生命,广陵散从此失去了生命。
年少成名的白居易,文采斐然,才华非凡。尽管他名声大噪,但他也遭受了很多无辜的批评。
白居易在去江州的路上,与元稹写了五首诗,寄给好友元稹。五年前,元稹被贬江陵,写下五首诗《新井篇》,抒发郁闷之情。如今,白居易也因同样的经历而深受感动。
通往江州的路还很长
五首雄辩诗·上
朝夕谁能辨真假?过去和现在都没有历史。但爱藏生,则可以欺圣人。可见凝子可以解决装傻的问题。草地上的萤火虫虽然明亮,但并不是火。莲露虽是球,又怎么可能是珍珠呢?如果不拿烧焦的木头看看车子,那荣耀该是多么可怜啊。
白居易并没有因为自己被错误贬职而保持沉默。他知道自己因为直言不讳的信而得罪了权臣,带来了麻烦,但他这样固执孤傲的人,又怎么可能掩耳不闻,选择逃避呢?在这首诗中,他用反问句质疑真假,并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
诗的第一联开门见山。诗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自古真假难辨,尤其是伪造者,混淆真假,混淆是非,令人无奈。
联中两句用了两个典故。臧生就是臧无中,《放言》已被记录。人们以为吴忠知识渊博,具有圣人的才能,殊不知他利用手中的权力和控制的封地来敲诈鲁王,足见他是一个奸诈之人。
宁子就是宁吾子。孔子在《放言》中提到他,“宁吾子。国有道则知,国无道则愚,其知可及,其愚不可及。”白居易引用这个典故,说明宁子懂得审时度势,保持低调。如果统治者不道德,宁子就会装作无知,不会做出不必要的牺牲。他等待机会的到来,然后全心全意为国家服务。
白居易用反问句来强化内心的怨恨:世界是可怜的。它只欣赏臧生这样的假圣人,而不懂得如何重视和尊重宁子这样的真正有德的人。
山高路远难静心
白居易在诗中的反问与《左传》中屈原的哭声相似。屈原的愤怒强烈而直接:楚王糊涂了,没有调查实际情况。我勤于修身,朝谏,晚贬。他们弹劾我的罪名,无非就是以引进槐草、采当归为借口。他们原本是嫉妒我,却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决定造谣污蔑我。让我违背事实屈从于你,宁死也不媚俗!老鹰和麻雀怎么能聚在一起呢?正方形和圆形如何融合在一起?如果我们志向不同,我又怎么会受委屈,又假装和睦相处呢?
与屈原相比,白居易的提问简洁有力,含蓄而委婉。 “草丛中的萤火虫发光,但不是火,荷花上的露水是球,但不是珍珠。”颈联两句用比喻形象生动,通俗易懂。这也是白居易诗歌的风格,语言通俗,思想深刻。草丛中闪烁的萤火虫,虽然有光,但毕竟不是光。荷叶上的露珠虽然晶莹剔透,但毕竟不是珍珠。
“如果不把烧焦的木头拿来当交通工具,那就太可怜了,也太光荣了。”最后两联对应了前面的比喻,也是前面问题的答案。只有将柴火的熊熊之火与草萤的光相比较,将珍珠的光与露珠的光相比较,才能辨别真假?诗人用反问句来凸显内心的愤怒和不满:真相就在眼前,但你却看不清。就如一个人连柴火的光芒、珍珠的光彩都看不见一样。那么当权者所坚持的真假又有什么意义呢?
白居易在这首诗中用了五个反问句,含蓄而不失气势。这与他以前的诗歌风格有很大不同。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和大胆的比喻,诗文层层递进,使人读来感到豁然开朗、心旷神怡。
白居易雕塑
去江州的路上,风景很美。美丽的风景给了白居易短暂的心灵平静,他的心逐渐平静下来。他的好友元稹得知他被贬的消息后,趁他生病之际寄来一封信。短短几十个字,每一个字都是真话。这让白居易极为感动。
“灯已碎,无火焰影影,今夜闻王被贬九江,病临终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元稹在诗中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忧虑,但从整首诗中我们可以得知。背景展现了他所处环境的荒凉:灯无火焰,暗风雨。病逝时震惊地坐起来的元稹,淋漓尽致地写出了元稹对朋友的牵挂,焦急、担心的心情,以及字里行间隐藏着的深沉真挚的友谊。
白居易与元稹的友谊是世人羡慕的。书中记载:“韦志与白乐天最为亲近,虽非骨肉,但情可欺金石,可成千里之交。若履行约定,他们比两个人唱得更和谐。”
渐渐平静下来的白居易开始思考人生。
五首诗·第二部分
世道未定,尘网依旧纠缠。福祸轮回,盛衰轮回。龟精会引起肠病,马衰则无后顾之忧。不信,请看棋手们。输赢取决于比赛的结果。
在这首诗中,白居易用辩证的观点告诉我们,当我们遇到困难时,要学会等待。事情在不断变化。世事难料,错综复杂的关系像一张网一样将你缠住。车轮不停转动,谁能保证自己永远处于顶端?福祸的轮回就像纺车一样,不断地变化、变化。荣耀和财富转眼间就消失了。昨天你可能身居高位,但明天转眼你就会成为一个默默无闻的平民。
白居易在上联两句中提出了这个问题: 世事沉浮,尘网缠结。我从这副对联出发,用论证来阐述我的观点:福祸更迭,盛衰轮回。颈联详述了福祸转化的条件和客观原因。所举的例子也是众所周知的因祸得福的典故。
最后的两句诗是点睛之笔:不信请看棋手。输赢必须等到比赛结束。在这里,白居易明确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观:他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不会因暂时的挫折而沮丧。
元白友情骗进士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相似的灵魂更有吸引力。因此,白居易与元稹之所以成为挚友,正是因为他们的观点、观点总是一致的。
元稹五年前被贬,写了五首直言不讳的诗,寄给白居易。面对自己的处境,元稹说道:“你不用担心眼前的敌人,他在体外可以为所欲为,死是生,我不能对他做什么。” ”。面对孤身一人在异乡的荒凉,元稹说:“别担心长沙,因为你哪儿都不会回家。”又曰:“心安了,何必终日看林山。”元稹的乐观与苏轼有些相似。苏轼曾说过,心在故乡,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元稹的影响?
白居易渐渐明白,面对困难和现实,他学会了等待,学会了耐心。他不再抱怨,也不再哀叹。无尽的河流治愈了他的伤口,让他的心胸更加开阔。白居易淡泊的人生态度和豁达的心态在第三首诗中表现得最为鲜明。
五首诗·第三部分
我给你一个消除疑虑的方法,你不用钻龟和朱平。验玉需要三天,鉴定材质需要七年。周公畏惧流言之日,王莽却谦虚,不篡时。相石一开始就死了,谁知道他身世的真实性?
在这首诗中,白居易以首联两句直接入笔,切入主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写作风格非常规且明快。可以做什么?白居易引导读者去探索答案。这种深入的写作手法新颖、独特、引人入胜。不用钻龟、祝平来占卜吉凶、预测命运。
这两句对联是全诗的灵魂,也是白居易对自己处境和遭遇的最好回答和态度。读者带着疑问读到这里,顿觉口中一甜,眼前一亮,恍然大悟。
白居易
白居易在这里对第一首诗中提到的辨别真伪的问题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时间是检验一切的真理。他相信自己受了委屈,被贬了,他的冤屈终有一天会被洗清。珍珠不会永远被尘埃覆盖,大地不会永远被薄雾笼罩。他等待着真相大白的那一天。
白居易在颈联的两句中引用了周公、王莽的典故,印证了之前三天试玉、七年识才的重要性。当时,周公一心辅佐,其忠心日月可见一斑,甚至还受到别人的怀疑。有人质疑周公别有用心、野心勃勃。历史证明了周公的清白。别人的怀疑是假的,但他的真心却是真的。
王莽篡位前,为人谦恭有礼。有多少人被他的幻觉欺骗了?有多少人尊他为君子、国才?历史已经证明了王莽的虚伪。他深藏自己的野心,一步一步努力,直到达到了篡位的目的。
“相石初死,谁知其身世真伪?”最后一副联是全诗的关键,也是白居易对自己现状的选择。如果他在清白之前就死了,谁能分辨真假呢?这表达了诗人的观点:等待着证明自己无罪、平反冤屈的那一天。
不要太早下结论,时间会证明一切。这首富有哲理的诗发人深省,鼓舞人心。
行至江州,山高路远
生命如草木春天一样漫长。蔑视生活、重新审视自己的白居易开始思考更深层次的意义。生命无常,人有不同的出身和社会地位。谁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变化?昔日,王谢堂面前的燕子飞进寻常百姓家。曾经的汪洋大海,如今变成了桑园。
五首诗·第四
谁的房屋仍是一片废墟,亲朋好友泣歌何处?昨天房子里很受欢迎,但今天外面却很热闹。北邙省没有闲置土地,东海也没有稳定的波浪。不要嘲笑卑贱的人和贫穷的人,而赞美富贵的人。怎么能一起变成枯骨呢?
白居易在这首联中用两个问题来引发对人生和世事的思考,并引出以下观点。谁的官邸刚刚建成?谁的宅邸成了废墟?谁为了地位高而彻夜歌舞?谁因失败而痛哭?昨天府邸里人头攒动,今天却空无一人。
曹雪芹在《论语》中写道:破烂的房间空荡荡,而当年的床上却堆满了笏;草枯、杨树枯萎,这里曾是歌舞场所。与白居易的观点有何相似之处?
“昨天屋里还很热闹,现在门外却一片混乱。”联中两句采用对比手法,表达繁荣富贵不断变化,告诫人们正视眼前的一切。你现在所拥有的并不永远存在。读到这里,我不禁想起曹雪芹的一句话:雕梁画栋蜘蛛丝,檐窗贴绿纱。都说脂厚粉香,鬓怎能化霜?
“北邙省没有闲地,东海又怎么可能有稳浪。”北邙的墓地从来就没有闲过。东海的波涛曾经平静过吗?颈联两句有一种超越时空、置身宇宙的超然之感,读来令人震撼。
结尾两句阐释了诗人终生的平等观点:莫笑穷人,歌颂富人。那么高位和权威又如何呢?没有人能逃脱死亡的命运。无论现在的你是美丽还是荒凉,一百年后你终将成为枯萎的骷髅,回归黄土,被杂草湮灭。
白居易
另一位提出类似观点的人是宋代诗人黄庭坚。他在诗中提到的观点与白居易颇为相似。白居易的“莫笑穷人,夸富人,两个人有什么区别?”还有黄庭坚的“智者愚者千百年后才知道谁是谁,满眼紫苏我们都一样”。这就像一场来自时空的对话。如果时间旅行真的可以实现的话,两位天才或许真的有很多问题可以讨论。
古往今来,所有的荣华富贵都只是一场梦。就连花里胡哨的荣国府,最终也被抄袭了。曾经荣华富贵的太子和孙子突然变成了阶下囚。箱子里装满了金子,箱子里装满了银子,转眼间,乞丐就被众人谩骂了。
白居易写这首诗是从独特的角度思考人生,蕴含哲理,让人深思,具有启发性。从最初对权臣真假难辨的愤恨,到等待胜负的冷漠,再到不畏真相的坚韧等待,对人生命运的思考,以及对人生命运的超前思考。众生平等的理念,无不显示出白居易思想的深刻性和前瞻性。性别。
他在第五首诗中表达的思想更加理性,超越生死,俯视生命。
通往江州的路还很长
五首诗·第五部分
不要欺负泰山。燕子无意嫉妒老彭。松树千年必朽,芙蓉花一日傲。不必恋世,忧虑死亡;没有必要对生活感到厌倦。生与死皆是幻象。人的悲喜情绪是什么?
首联引用典故,以话题开章,用对比文来表达正确的观点。再小的事情,也不怕泰山的威力。这可以引申为大者不能欺小者。一尺较短,一寸较长。人们应该有信心。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有其自身的优点。燕子无意去羡慕老彭,而是形象地写到,每个人都应该是最好的自己,没必要去羡慕别人。老聃、彭祖各有优点,颜渊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联中两句也是对比写的,辩证地写出生死是必然的客观规律,谁又能改变呢?一棵松树一千年就会成为一堆枯木,但一朵芙蓉花却会灿烂一整天。白居易的思想之深远超乎我们的想象。他在这里想表达的思想应该是: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它的长度,而在于它的深度。换句话说,他想说,不要因为生命短暂而放弃自己。一时的繁华,终究是生命的绽放。就像昙花一样,哪怕瞬间绽放,哪怕夜深人静无人注视,也无悔。
颈联的两句是对生死观的客观阐释。生与死谁都无法避免,所以就顺其自然吧。不要因为执着世间的一切而害怕死亡,不要因为悲观而厌世。
结尾两句,超越生死,忘我忘事。诗人将自己置于自然之中。所谓的生与死,只是人类的幻觉。为什么我们要太在意幻觉中产生的喜怒哀乐呢?
知人者智,知己者智。征服别人的人强大,征服自己的人强大。理解他人是智慧,正确认识自己是智者。打败别人固然令人敬佩,但打败自己才是真正的坚强。白居易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这句话的含义。
《财根谭》说,人在逆境中,浑身布满针、药、石,修行不知不觉。孟子说,“志者事竟成,而利民”;志不达,修为显于世。
生活需要慢慢来,不要着急。中年白居易用五首诗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如果你仔细阅读它们,你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三天试玉,七年识才,被贬江州的白居易写下五首直言诗,蕴含哲理】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三天试玉,七年识才,这句太经典了!白居易的诗句总是能道出人生哲理,让人回味无穷。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被贬江州,白居易还能写出这样的诗,真是让人敬佩!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五首直言诗,字字珠玑,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值得反复品读。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三天试玉,七年识才,这才是真正的识人真谛啊!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白居易的诗歌总是那么通俗易懂,却又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了白居易的这五首诗,感觉受益匪浅。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被贬江州的白居易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真是令人敬佩。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五首诗反映了白居易对人才的看法,很有启发性。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白居易的诗歌总是那么充满感情,读起来让人感动。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五首诗蕴含着人生哲理,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白居易的诗歌总是那么耐人寻味,让人回味无穷。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被贬江州,白居易依然坚持自己的创作,真是令人敬佩!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五首诗字字珠玑,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值得反复品读。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白居易的诗歌总是那么通俗易懂,却又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了白居易的这五首诗,感觉受益匪浅。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五首诗反映了白居易对人才的看法,很有启发性。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白居易的诗歌总是那么充满感情,读起来让人感动。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五首诗蕴含着人生哲理,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白居易的诗歌总是那么耐人寻味,让人回味无穷。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白居易的诗歌总是那么充满哲理,让人深思。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