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懂古文怎么办?这些文化常识你一定要掌握!

更新:08-27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绿衫”代表什么级别的官员?

《将军角》代表什么年代?

鸡鸣、平旦、吃饭、渝中是什么时候?

“阿姨”是谁?

什么是“三河五湖”?

教房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什么是五声音阶?

“第四世纪”代表了多少年?

什么是“六艺”?

……

现代人看不懂古汉语的两个主要原因,一是不懂古汉语的语法,二是不懂古代文化的常识。别担心,这里我们专门收集整理了很多课本上要求的古诗词文的文化常识。我们可以先了解他们。了解了它们之后,读古诗古文就容易多了!

文中的文学文化常识

《烛之武退秦师》

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有详细叙述的年代史书。相传为春秋末期鲁国史学家左丘明所著。全称《春秋左氏传》,又称《左氏春秋》、《公羊传》 《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春秋时期有公、侯、叔、子、男五种爵位。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天下。一般功绩越大、土地越多、爵位越高的人,可以封为公,如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3、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4、谦卑之人:对诸侯卑微而德行少的人。

5、执事:处理事务的官员。也用作对对方的尊称。

六、大夫:官衔的名称。夏商周时期,官员分为相、吏、士三级,又进一步分为上、中、下三级。后来成为对有官职的人的统称。

《荆轲刺秦王》

1、《战国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著作。它是一本国式史书,又名《国策》。它是西汉刘向编撰的,共三十三篇,分十二篇。《国语》是第一本国风史书。

2、庆:古代对人的尊称。例如,燕国人称荆轲为荆青。

3、叔子:对人的轻蔑称呼。此外,还有“童仆”、“孩子”的意思。

4、祭祖:临行前祭拜路神,引申为告别、告别。

5、古乐分为七声:宫、商、角、筝、羽、边宫、边筝。扁筝是古筝的变体,声调悲伤;宇,语气愤怒。

6、中书子:管理国王车马等官职。

7.阆中:宫廷侍卫。民间又称医生。

8、姬出:盘腿而坐,形象如姬,是对对方轻蔑、傲慢的姿态。

《鸿门宴》

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传记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到汉武帝。分编年史、世家、传记、书籍、清单五类,共130篇,50万余字。这部年谱记载了帝王、世家、诸侯、百姓、大臣的传记,礼乐、历法、天文、禅宗、水利等,记录了各个时期的简单事件。鲁迅评价此书为“史家的绝唱,《离骚》无韵”。

2、关中:函谷关以西,在今陕西省境内。

3、山东:卫山以东地区,即函谷关以东地区。

4.吉甫:叔叔。古代,哥哥或姐姐的顺序是叔、中、叔、晚。

5.河:专指黄河。河流,专指长江。

6、亚夫:对对方的尊称,意思是仅次于父亲。

7、申成:又名“骖成”,古代骑车的人,站在车的右侧担任护卫。

8、抄袭:私底下,常被用作表达个人观点的谦卑词。

9、叔子:骂人的话,相当于“男孩”。 (需结合《荆轲刺秦王》的“竖子”来理解)

诗经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又称《诗三百首》,共305首诗。内容分为“风”、“雅”、“歌”,主要技法为“赋”、“碧”、“兴”。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先河。

《诗经》 “六义”是指风、雅、宋、赋、毕、行。前三个指的是不同的诗歌体系;后三者指的是诗歌的不同表现手法。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叙述诗的人,就是直接陈述事情、直接说话的人”、“比较它的人,就是把其他事物与这个事物相比的人”、“人”。言者先言其事,引出词也”。

2、古代青年男女把头发扎成发髻,称为扎髻。后来,宗角被用来指代他们的青春。

《离骚》

1、《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楚词体”是楚地的一种诗歌形式。它有方言韵,描述了楚地的风土人情。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以《离骚》为典型代表,故又称“骚式”。《离骚》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创作手法。

2、《诗经》和《楚辞》分别是先秦时期北方中原文化和南方楚文化的辉煌结晶。在中国文学史上,“风”与“骚”常并称,“风”指《国风》,代表《诗经》;“风”指《离骚》,代表《楚辞》; “骚”指《诗经》,代表《楚辞》。《孔雀东南飞》和《孔雀东南飞》分别是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的两大源泉。

《木兰诗》

1、《木兰辞》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北朝时为《孔雀东南飞》(又称《木兰诗》),又称“乐府双璧”。

乐府三奇:唐代魏庄《秦妇吟》、《短歌行》、《古诗十九首》。

2、发髻:古代结婚前夕,男女将头发扎成发髻。后来,他们被称为第一对结婚夫妇。

3、秦洛芙:“秦”是古诗词中美女常用的姓氏,“洛芙”是古代对美女的统称。

4、伏威:下级对上级说话或晚辈对长辈说话时表示尊敬的习惯用语。

5、床:古代的坐具。

6、新娘:古代年轻女子称自己为夫家的长辈或同辈。

7、初阳岁:冬至后立春前。

8、下九节:古农历每月十九日为下九节,是妇女们欢聚的日子。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

9、六合:古人结婚要选吉日,年月日的干支(干、天干、指甲、乙、庆、丁……;支、地支) ,指子、丑、寅、卯……年)月、日的干枝加起来共六个字,如甲子年、乙丑月、庚日;丙寅)。它们都合在一起,称为六合。亦指东、西、南、北、天、地。

10、青芦:用绿布扎成的帐篷,举行婚礼的地方。流行于东汉至唐代。

11、箜篌:一种古老的弦乐器,有23弦或25弦,分横式和竖式。

12、妾:旧时对女性的尊称。

13、奶奶:公公、婆婆。

14.适宜:结婚。 (施施回到娘家:离婚后不久就回到娘家)

15、黄昏:十二时辰之一,为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9:00至21:00)。

16、静:正是亥时(相当于现在的21:00至23:00),指夜晚的安静时刻。

17、十二时辰制度自西周以来一直沿用。汉代有子夜、鸡鸣、平旦、日出、食时、渝中、日中、日云、午、日津、黄昏、人丁等名称。又以十二地支来表示,子时至凌晨一点为子时,一时至三时为丑时,三时至五时为寅时,依此类推。

18. 古时,夜分为五时,称为五更或五夜。

19、建安:汉献帝年号。

《文选》

1、杜康:相传他是酿酒第一人。后人尊杜康为酒神,酿酒界奉杜康为始祖,被誉为“酒圣”。后人常用“杜康”来代称酒。

2、字:对对方的尊称。锦:古代式领。青锦:周代读书人所穿的衣服,这里指有学问的人。

3、干末:干,南北走向;莫,一条东西走向的田野小路。

4、建安风气是以曹氏父子为中心形成的文人群体所表现出的共同文学倾向。他们宣扬政治理想,表现出强烈的个性,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他们表现了东汉末年的动荡时代,形成了慷慨激昂的风格。诗风刚劲有力,故称“建安体”。代表人物主要有“三曹”、“七子”、蔡琰等。 “三曹”是指曹操、曹丕、曹植; “七子”是指孔融、陈琳、王灿、徐谦、阮玉、应俊、刘震。

5、曹魏建立后,曹操被尊为“武帝”,庙号“太祖”,史称魏武帝。

6、《兰亭集序》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集。最早见于南朝梁孝通。《赤壁赋》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抒情诗的最高成就。刘勰称其为“五言诗之冠”,钟嵘盛赞。它是“完美的,每个字都值一千美元”。

《游褒禅山记》

1、癸丑:古人常用天干十字、地支十二字来表示年、月、日的顺序。这是指永和九年。

2、暮春:春天的最后一个月。孟、中、吉代表每个季度的月份顺序。孟代表每个季度的第一个月,仲代表第二个月,吉代表最后一个月,也就是第三个月。例如,孟春指的是春天的正月。

3、禊,祭祀的一种。古代把三月初十的“巳”日视为祭祀之日。三国、魏以后,用三月初三,不再用巳日。肥食是一种古老的习俗。 3月3日,人们到水边洗澡、嬉戏,以祈求吉祥、消灾。

4.契约:用木头或竹子雕刻而成,分为两半,可以放在一起验证。

《愚公移山》

1、望:农历每月十五。吉旺:农历每月十六日。

看不懂古文怎么办?这些文化常识你一定要掌握!

回: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朔: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2、美:古人常用它作为圣人、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3、斗牛:斗士和公牛都是星座名称。

4、洞箫:管乐器的一种。

5、葫芦尊:用葫芦制成的酒器。

6、蜉蝣:夏秋之交生活在水边的一种小型飞虫。它的寿命很短。古人云,生死黄昏。

7、苏轼、苏洵、苏辙均以文学闻名,世称“苏三”;他们与汉末“曹三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苏轼在书法方面有很高的成就。苏轼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大家”。

8、赋始于战国,流行于汉代。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是一种比较自由的文体。它具有三个主要特点:

(1)句子结构以四、六字句为主,追求排比; (2)发音要求音调、节奏和谐; (3)用词讲究装饰和典故。主要使用问答格式和演示技巧。赋,除了起源的楚词阶段外,还经历了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几个阶段。

《登泰山记》

1、佛塔:又称“佛”或“菩萨”,本义是佛或佛教,也指僧侣和佛塔。

2、阴阳:南方有山、北方有水为阳,北方有山、南方有水为阴。我国很多地名都与此有关,如“江阴”、“淮阴”、“汉阳”、“汉阴”、“华阴”、“河阳”等。《游褒禅山记》:“指河南南部至汉阴。” “汉阴”指的是汉水以南。《蜀道难》:“泰山之阳,温水向西流;阴,吉水向东流。” 《琵琶行》:“所谓华阳洞,因是华山之阳而得名。”

3、王安石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寡人之于国也》

秭归:杜鹃,又名杜宇。相传,它化作了古蜀王的灵魂,它的叫声悲凉动人。它常被用作春天和哀悼的象征。

《劝学》

1、琵琶行:行,古诗词的一种流派。古诗词的常见体裁有歌曲、咏物、语录、曲调等。

2、元和十年:元和,唐宪宗年号。

3、左移:降级,降级。白居易被任命为谏言时,因屡次上书批评朝政而触怒皇帝,被贬为江州司马。

4、司马:州刺史的副职,当时其实是有职责但没有权力。

5、京都音:唐朝都城长安城流行的音乐音调。

6、贾人:商人。

7、公务转会:(北京官方)对外转会。

8、管弦乐队:指音乐。管子、长笛和其他管乐器。弦乐器,如古筝或琵琶等弦乐器。

9、教坊:唐代官办机构,管理音乐、杂技、教授歌舞。

10、武陵少年:指京城富贵人家的子弟。武陵是汉代五位皇帝(高、惠、景、武、昭)的陵墓。

11.青山,黑色背心。唐代,低级官员的衣服颜色是绿色和黑色。后人常用“司马青山”来形容悲伤、凄惨的情绪。

《过秦论》

1、闲人:无德之人,是古代帝王对自己的一个谦称。

2、河内的不幸:河内遭遇饥荒。河内,黄河以北,今河南省。运气不好,粮食歉收,会出现饥荒之年。

3、河东:黄河以东,在今山西西南部。黄河自北向南流经山西省,故山西黄河以东地区称为河东。

4、小米:小米脱壳后就成了小米,一般也叫小米。

5、象虚:古学中,商(殷)时称虚,周时称象。

《师说》

1、君子:指有学识、有修养的人。

2、金:指金属剑等。

3、踏步:古代走一步称为一步,走两步称为步。

《诗》

1、巍函、巍山、函谷关。萧山在函谷关以东。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省灵宝市。

2、八荒:四方最远的地方,也指世界。

3、连横,秦国用来疏远六国,使六国联合秦国,从而一一战胜六国的策略。又称“连横”。

4.何从(从,通“纵”):六国联合对付秦国的战略。

5、齐有孟尝君,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孟尝君,齐国贵族,姓田名文;平原君,赵国贵族,姓赵明盛。春申君,楚国贵族,姓黄,名谢。信陵君,魏国贵族,姓魏,名无忌。他们就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四公子”,都是以招揽宾客而闻名的。

6、称霸六合:登基称帝,统御天下。充当至尊并登上王位。六合,天地四个方向。

7、捶打天下:用严酷的刑罚奴役天下人民。敲,刑具,短的叫“敲”,长的叫“扑”。

8、低头系颈:表示愿意服从、臣服。在脖子上系一根绳子以表示投降。

9. 移民:被招募的人。陈涉奉命镇守渔阳。

10、谪戍:因罪被贬守边关。

11、万辆战车:万辆战车。表明军事实力雄厚。周朝制度中,天子出战车数千辆,诸侯出战车数千辆。后人称皇帝为“万车”。

12、一人闹事:指陈涉起义。制造麻烦,制造麻烦,率先做某事。

13、七庙:毁了宗庙,就意味着国家的灭亡。七殿,皇帝的祖庙。

14、百越:古代,越族居住在广西、浙江、福建、广东等地。每个部落都有一个名字,统称为百越,也叫百越。

15、陶铸:春秋时期越国范蠡。助越王勾践灭吴后,离开越国回到陶国,自号陶诸公。他因为善于经营生意而致富,后人以此作为富人的代名词。

16、戟:一种长柄兵器,结合了矛和矛。

17、九州: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凉州、永州,指中国。

《书》

1、巫医:古代没有巫医之分。女巫的主要职业包括祝寿、占卜等,也用药物来治疗人们的疾病。

2、百工:各种工匠。

3、六经传:六经经传。六艺是指《礼》 《乐》 《易》 《春秋》 《乐》 《窦娥冤》 六种经文。《本草》已经丢失很久了。这是一句古话。又称“六经”。又指礼、乐、射、车、书、算六术。

4、传记:古代讲经著作。 传记。

5、读句:古人指词句休止、停顿的地方。词义穷尽时造句,穷尽前需要停顿时朗读。

《水龙吟》

1、飘香:指书本。缼,青白色的丝织物; 缼,浅黄色丝织物。古人常用这两种丝织物包裹书籍或制作书袋,因此被用作书籍的代名词。

2、春季排位:唐宋时期,进士考试在春季举行。后人称进士考试为春榜。

3、锣调:古乐有七声:锣、商、角、筝、汴筝、羽、汴锣。其中任何一个作为主音都可以构成一种调式。凡以宫音为主的调式称为“锣”,凡以其他声音为主的调式称为“调”。合起来称为“宫雕”。

4.才(zh)时:比较高级的政府官员。

5、草稿:上级官员到下级衙门检查刑事、监狱案件。

6、下官:对官员的尊称。

7、《永遇乐》是指我国古代最早的药书。

8、直:相传是春秋末期奴隶起义的领袖。昔日曾被诬陷“盗志”。颜渊是孔子的弟子,被誉为“圣人”。强盗之、颜渊,这里泛指坏人和好人。

9、元剧的角色有旦、末、净、杂四种。每部元剧只有一个主角。

(1)旦为女角,正旦为女主角,配角有小旦(青年女角)、铁旦(丫鬟)、土旦(不敬的女子)。

(2)莫为男主角,正莫为男主角,配角有小莫(青年男)、外莫(老人)等。大莫(配角)。

(3)靖,俗称大花脸,多扮演性格、相貌独特的人物(一般是脾气不好、行为粗暴的人物),如李逵、张飞等。靖的次要角色称为副靖。

(4)丑,俗称小花脸,多演男性配角。 (注:元剧中原本没有“丑”字,明本中的“丑”字是明朝所加修改的)(元剧中没有“生”,“莫”字)意思是“盛”)

(5)杂、杂角。如:波老(老人)、不二(老妇人)、姑(官员)、戒(和尚)、贾(皇帝)、邦老(强盗)、来儿(小厮、小童子)等。

辛弃疾《社日》 《廉颇蔺相如列传》

1、看看五钩:五钩是春秋时期流行的弯刀。它由青铜制成,是冷兵器的模型。它充满了传奇色彩。后来,这里被历代文人写成诗篇,成为战场。报国励志的精神象征。在许多文学作品中,吴的利器已经超越了剑本身,成为勇敢、坚忍、坚忍的精神象征。

2、神乌鼓一块:社日是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就有了秋社。自宋代以来,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午日被视为公社日。唐代诗人王嘉佑有一首诗《苏武传》,主要描述社交日的欢乐场面。

3、风浪居虚:风浪居虚是指西汉将军霍去病登狼居虚山筑坛祭天的功绩。后来用来指建立杰出的武功,成为中华民族武将的最高荣誉之一。

看不懂古文怎么办?这些文化常识你一定要掌握!

《归去来兮辞》

1、斋戒:古人在进行祭祀或举行重大仪式之前,要净化身心,以示虔诚。

2.列表:一座普通的宫殿。看看宫殿里高大华丽的塔楼。

3、右司:对官员的统称。古代官员有分职,各司其职,故名。 (司空、司徒、司寇、司马)

4、九宾:古代外交中最隆重的礼节,九位最优秀的新郎依次迎宾,迎接客人进宫。

5、汤锅:一种古老的酷刑方法,用沸水煮菜。

6. 寿:向某人敬酒或赠送礼物。

7、位于廉颇右侧:秦汉以前,尊右。

8.背刺:背上刺意味着你愿意接受惩罚。这是向对方道歉的一种方式。

《滕王阁序》

2、公公:对长辈或长辈的尊称。

3、桀:又称“桀桀”,以竹为竿,饰有牦牛尾。它是信使持有的令牌(证书)。

4、假官:担任临时官员的官员。

5.侦察:侦察。

6、偃氏:匈奴单于配偶的称号,与皇后一样。

7、蛮族:古代用来指边远的民族。四夷:中国边陲地区文化程度较低的民族的总称。那是东夷、南蛮、北地、西戎的统称。

8、奉差:皇帝出行时的侍从,掌管皇帝的车马。

9. 后土:地神,相对于皇帝和天。

10、太监:骑马看守皇帝的太监。

11、黄门驸马:宫中掌管车马的官员。

12、上林、上林花园:皇帝的狩猎场,位于长安城西,周围面积三百里。

13、并肩而坐:坐在一起(用于惩罚)。当一个人犯罪时,相关的人与犯罪行为一起受到惩罚,称为“同坐”或“同坐”。

14、牵连:指一个人有罪,连累他人。植物原本是指暴露在地面之上的树根,根与根之间有很多联系。

《逍遥游》

1、三井:古代隐士居所之称。僻处的常见代词有:强洞、五六、沧浪等。

2、皇乡:天帝居住的地方,又称仙境。

《陈情表》

1、三江: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五湖:泛指太湖地区的湖泊。一说是指太湖、鄱阳湖、洞庭湖、青草湖、丹阳湖。南昌是五湖之一。

2. 停留:呆在某处。沙发,一种狭长、低矮的坐卧用具。典故:豫章太守陈范素不接待宾客,特为许之设榻。平时他就把它挂起来,只有许纸来看望时才放下。因此,后世有“留”之说。

3、仲名鼎世:指大家族。古代贵族吃饭时会敲钟立鼎,食物就放在鼎里。

4、东宇:太阳升起的地方,意为早。 5、桑榆:日落的地方,意思是晚了。

6、求缨子:请求皇帝赐予长缨子(长绳),以束缚敌人。后来他用这个来指代参军报国。

7、弱冠:指20岁。在古代,20岁被视为弱年,要举行冠礼,成为成年。

8、扔笔:扔笔参军。后人将班超丢笔从军的故事称为“丢笔从军”,比喻弃文从军、报国志向。

《行路难》

1、回: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朔: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2、六气:阴、阳、风、雨、暗、明。

《杂曲歌辞》

1、表:古代大臣向皇帝呈递的文件。

2、时期:一周年穿丧服的人;锣:穿大锣服(九个月)、穿小锣服(五个月)的亲戚。

3、孝廉:自汉代起就被用来推荐人才的科目。推荐孝顺父母、品行端正的人。汉武帝开始命各郡县每年推荐一名孝廉人。这一制度在金代仍保留,但方式和限额有所不同。

奖学金:自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科目。与后世科举考试中的“秀才”有着不同的含义。

4、阆中:尚书省官员。郎中的下级是主管各部门事务的高级官员,其地位仅次于大臣、尚书、宰相。阆中本是官名,是皇帝侍从的总称。他的职责本来就是保护、陪伴,随时出谋划策,准备谋士,下达命令。战国时期开始存在,受秦汉统治。后世,尚书、尚书、尚书,都是各部要职。

5、洗马:又称太子洗马、太子的侍从。

6.东宫:太子居住的地方,也指太子。太子是指封建时代君主立志继承皇位的儿子。立太子是指确定皇太子,即确定皇位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度。

7、穆:古代国家的元首。

8、狗马:大臣谦卑。

9、黄天后土:黄天:古时指天空,天帝。后土:古时指大地,土神。天地或天地诸神的总称。泛指天地。旧时有一种迷信观念,认为天地能主持正义,主宰万物。又称“后土黄天”。

《阿房宫赋》

《道难》:乐府《伶官传序》,古乐府道六歌之一,又名《道难》。内容多写人世的艰辛和离别的悲伤。往往以“你看不见我”开头,后来的很多动作都是包照策划的。

《狱中杂记》

1、妃子:“妃子”,皇帝的妃子,或者是皇子、亲王的妻子; “嫔(pn)”和“嫱(qing)”:都是古代宫廷中的一种女官,实际上是皇帝的妃子,地位比“妃”低; “媵(yng)”是指古代统治阶级娶女儿(陪嫁婢女)的人,也可能成为妾、妾。

2、锱铢:古代的重量单位,一锱等于六铢,后来一铢约等于一两的二十四。锱与泰铢的结合极为微妙。

《文化常识系列之:古代刑罚》

1、订婚:正式名称起源于汉武帝时期。谓之总督之官。分为别甲史和治国史。主要职责是负责文件管理和查处违规促销活动。到了宋代就被废除了。

2、太牢:即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猪(sh,猪)三种动物统称为“太牢”。古代祭祀所用的祭品(猪、牛、羊等)必须在监牢中饲养后才能进行祭祀。所以,“老”本是饲养牲畜的圈,这里指的是祭祀用的牲畜;而根据祭祀的组合不同,又可以分为太强和太弱的类型。少牢只有羊和猪,没有牛。由于祭祀对象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祭祀的规格也不同:皇帝用太牢祭国,诸侯用少牢祭祀。

古代用牛、羊、猪祭祀,称为太牢,用羊、猪祭祀,称为少牢。古人也称牛为“太牢”,羊为“少牢”。

3、告庙:皇帝或诸侯在出巡、遭遇战乱等重大事件时,都会到祠堂祭祀。

4、护卫:小事。突然,十万分之一英寸;微,百万分之一英寸。

5、演员:以音乐、舞蹈、喜剧为职业的人,即古代表演滑稽戏、杂耍的艺人。

6、杂戏:古代娱乐形式之一,包括白戏、杂乐、歌舞剧、木偶戏等。

010-30000

1、行部:又称秋官、仙部。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之一,主管国家刑法和监狱诉讼。是清朝最高司法机关。

人事部是管理文职官员的机构。负责定级选拔制度、考试晋级办法、奖励办法、最终报名制度。类似于现在的组织部、纪委等部门。吏部尚书又称天官。

户部主管国家领土、田野、户籍、税收、俸禄及一切财务事务。类似于现在的民政部、财政部、国土资源局等部门。

礼部掌管礼务、学堂、科举等事务。用于检验吉祥、吉祥、军、客、凶五礼;管理全国学务和科举,以及诸侯和外国事务。类似于现在的教育部、文化部、外交部等部门。

兵部:负责武官的选拔及军衔、军械、军令等事务。他的首领是兵部尚书。兵部又名夏官、武部,兵部尚书又名夏青。类似于今天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或者相当于今天的国防部。

刑部:刑部是主管国家刑事法令和罪犯姓名审查的机关。与负责巡查的监察院和负责重大案件终审、复核的大理寺共同构成“三法司法体系”。类似于现在的司法部和公安局。

工业部:管理全国工程事务的机构。他掌管土木建筑制度、器物使用方式、渠堰的间隔降法、陵墓的祭亿仪式等。主管全国所有土木水利工程、机械制造工程(包括武器弹药、军事装备等)、采矿、冶金、纺织等官营工业,并负责部分财政货币和统一的度量衡。类似于现在的工业和信息化部、水利部、城乡建设部。

2、京兆:汉朝都城都城地区的名称。是继周朝帝都、秦朝都城之后都城地区的名称。文章所指的是顺天府,其中包括清朝的首都。

3、武城御史四方:是武城御史衙门的监狱。清代,京城设有巡视御史,分管东、西、南、北、中五个地区,故称五城都御史。

4、九门上将:中国清朝时期驻京武官。他的正式头衔是“九门步巡上将兼第五营营长”。康熙十三年设立。主要负责北京内城九个城门(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内外的警卫和门禁。他还负责夜间巡逻、救火、负责编检保甲、禁捕、判刑等工作,实际上是清朝禁军的统帅。

5、十四司正、副郎:清初,刑部设十四司。各司长称阆中为主,员外郎为副。他们统称为郎官。

6.大皮:斩首。古代五刑之一,原称五刑中的死刑,俗称斩首。隋代以后,泛指一切死刑。 (详情见文末链接010-30000)

中国古代的五刑是五刑的统称,可分为奴隶制五刑和封建五刑。奴役五刑是墨、死、死、宫、死。封建制度的五刑是指鞭、杖、监禁、流放、死刑。汉文帝以前流行奴隶五刑,隋唐以后流行封建五刑。

奴隶制的五种刑罚中,除死刑外,其他四种刑罚也称为肉刑。墨刑又称刺刑。人的脸先被割伤,然后被涂上墨迹,伤口愈合后会留下黑色的疤痕。汉文帝废除肉刑后,历魏、晋、隋、唐均无肉刑,五朝、宋又恢复。辽、金、元、明、清时期均使用刺脸,但对于一些轻微犯罪,则使用刺臂。到清末、光绪末年,彻底废除。意思是把鼻子割掉。汉文帝废除肉刑后,以鞭笞三百代替。后来,鞭打的次数减少了。此后,这种处罚就不再发生了。残害的刑罚在夏代称为“宾”,在周代也称为“残害”。指砍断左脚、右脚或双腿。有人说称Bin时把膝盖骨去掉了。在秦朝称为斩首。宫刑又称淫乱刑、蚕房刑。最初是对通奸者的惩罚,后来则对与通奸无关的人施加惩罚。阉割是五刑中死后最严厉的刑罚。东汉时期,这种刑罚被用作死罪的减刑。隋朝法律正式废除。 Dapi的意思是死刑。秦汉以前的处决方式有多种,有杀戮、烹煮、分尸(分尸骑五匹马)、斩首(斩首悬挂示众)、弃城(斩首暴露)等。闹市中的公众)、悬挂、灵池(也写作灵池)等。

7、大决:封建时代,每年秋天判处死刑的人被处决,称为大决或秋决。

8.勾决:皇帝在犯人的名字上划上勾,批准立即处决。在清朝,每年秋天,刑部会同九清官员,审阅全国被判处死刑的名单,逐一详细讨论,将其分为四类:“真实”、“暂停”、“值得尊敬”和“可疑”。属实者,必向苟绝报告。

9、镣铐:古代木手铐。

用户评论

丢了爱情i

终于找到救星了!古文看不懂真的头疼,希望这些文化常识能帮帮我!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冷落了♂自己·

收藏了!古文对我来说简直是天书,希望能学到点东西。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经典的对白

太棒了!这篇文章简直是古文小白的福音,希望能让我对古文不再那么陌生。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淡写薰衣草的香

古文太难了,希望这些知识能让我更容易理解。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龙卷风卷走爱情

这些文化常识太重要了,学习古文一定要掌握才行。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花菲

古文真是让人头疼,希望这篇文章能让我茅塞顿开。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三年约

收藏起来慢慢学习,希望这些文化常识能让我更好地理解古文。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你与清晨阳光

文章写的真好,希望能学到更多古文的知识。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念旧情i

感谢作者的分享,让我对古文的理解更深了一层。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玻璃渣子

古文学习之路漫漫,希望这些文化常识能成为我的指路明灯。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乱世梦红颜

终于找到学习古文的捷径了!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面瘫脸

古文学习不再迷茫,这些文化常识助我一臂之力。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颓废i

这篇文章太实用了,强烈推荐给所有想学习古文的同学。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陌上蔷薇

有了这些文化常识,古文阅读不再是难题。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雪花ミ飞舞

古文的世界真奇妙,希望这些知识能让我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病房

收藏!下次遇到古文难题,就翻阅这篇文章。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柠栀

这篇文章简直是古文学习的宝典,收藏起来慢慢学习。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莫名的青春

希望这些文化常识能让我更好地理解古诗词。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执拗旧人

学习古文不能只靠死记硬背,掌握这些文化常识很重要。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绳情

古文学习需要耐心,希望这些知识能让我坚持下去。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不懂古文怎么办?这些文化常识你一定要掌握!】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九篇短小精悍的古文,个个都是经典! 下一篇:这五十句文言名句比诗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