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文学、品质、野性、历史
解释:
孔子说,一个人说话太直白,就会显得粗鲁,修饰太多,又显得虚伪。该朴素的时候就朴素,该修饰的时候就修饰。这就是他说话的方式,像个绅士。
《论语》年间,孔子以“君子”为话题,回答了弟子等人的诸多提问。成为一个绅士意味着什么?在这篇文章中,孔子从简洁和装饰两个方面告诉我们什么是君子的言语标准。
君子如兰花
狂野可以指“野蛮”的意思。野人指的是“乡下人”的亲戚。春秋时期,中国人是指居住在较大城市的人。 “国人指居住在全国城市的人,即六个乡镇的人”(《周礼》贾公彦书);而野蛮人则是指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外地农村的人,是“与城里人相对的野人,在国外也称为野人”(郑选注),俗称“乡下人”。野蛮人的生活环境与中国人不同,普遍没有多少文化。他们的言语粗俗,不适合绅士们的日常用语。
文学胜于品质,历史是历史的钥匙。这里的“历史”与当时的历史学家文化有关。孔子生活在一个礼乐崩溃的时代,一些传统,比如史家直书的传统,受到严重破坏。因为历史总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一些“逆臣奸臣”总是会在胜利后美化自己的行为。历史学家有时为了生存不得不篡改事实。
春秋时期,齐庄公淫乱,与权臣崔杼的妻子通奸。他多次去崔家,甚至将崔杼的帽子送给别人。崔杼听后大怒,找机会杀了齐庄公。
齐国史官得知后,直笔写道:“崔杼杀了他的王。”这是春秋文,也就是说崔杼的下位高于上位。崔杼看到后,立即处决了大史官,并销毁了史籍。大史的三个弟弟也是历史学家,继续着有《崔杼弑其王》。崔杼连续杀了两个人,只放走了最后一个。 “崔杼弑君”终于被记载下来。
起初,南史家听说崔杼杀了史官,立即带着竹简去了齐国。途中,听说史书上记载有“崔杼弑君”的消息,便返回。 (详情见《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可见,历史学家如果坚持直笔直写,往往会付出惨重的代价。像齐大史、南史这样坚守原则的史学家世家,在当时就已经是凤毛麟角,非常罕见了。这就是为什么孔子自己编了《春秋》以确保来源正确。 ”
由于当时的官方记录太有文化,文字多,华而不实,孔子将其视为虚伪的代名词。
因此,要做一个合格的君子,必须把朴素与文采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彬彬有礼、彬彬有礼。彬彬的意思是适当的协调、和谐。
【《论语关键字》 第37讲:温柔温柔,然后是君子】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温柔,真的是一种力量!这讲让我对君子有了更深的理解!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好喜欢这一讲!温柔真的太重要了!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温柔是力量,这句话真的太有道理了!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温柔是君子之德,真的很有感触!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温柔敦厚,则可以为师矣”这句话太经典了!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温柔的魅力,真的让人着迷!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自己离“君子”还差得远,要继续努力!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讲内容太棒了,让我对《论语》有了更深的理解!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温柔是力量,这句话真的值得反复品味!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温柔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境界!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温柔的力量,真的太震撼了!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温柔的力量,真的太强大!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一讲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君子”的含义!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温柔,是君子必备的品质!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温柔是力量,这句话真的是金玉良言!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这一讲的内容真的很有用!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温柔真的可以改变世界!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温柔的力量,真的无处不在!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一讲让我受益匪浅!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温柔是君子之风,希望自己也可以做到!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