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常见名词的解释

更新:08-27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年龄头衔

1、儿童:指2-3岁儿童。

2.吹条: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 (髫指古代小孩子头上的短发、下垂的头发)

3.一般角度:八十九岁至十三、十四岁之间的青少年。 (古代儿童将头发分成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打一个结,形似两个羊角,故名。)

4、黄口:十岁以下。

5、豆蔻:指年龄在十三、十四岁至十五、十六岁之间的女性。

6.扎头发:男方十五岁。 (十五岁时,男子应将原来的角溶解并扎成一束)

7、簪子:指15岁的少女。 (发夹的意思就是把头发扎起来,用发夹扎起来就代表你已经到了结婚的年龄)

8、弱冠:男子二十岁。 (古人二十岁时举行加冕仪式,表示成年,但身体仍不强壮,故称)

9.二力:男的三十岁了。 (立的意思是“立身立志”)

10、不惑:男方四十岁。 (不糊涂,即“不糊涂、不糊涂”)

11、知命:人五十岁。

12、六十岁:六十岁。

13、七十岁:七十岁。

14.高龄:八十岁。

15、祈悲年:九十岁。

16.齐一:一百岁。

地理知识

1、九州,中国的代表国名。一般指冀州、徐州、兖州、青州、扬州、荆州、凉州、永州、豫州。

2、中原,广义上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狭义上的中原指的是今河南省。

3.海内。据古代传说,我国领土四面环海,所以国境以内的领土称为海。

4、四海指天下,指全国。

5、河流,在很多古文中专指长江、黄河。

6、江东,指长江以东地区。古人以东为左,故又称江左。

7、江标,长江以南地区。从中原看去,位于长江之外,故名。

8、五山:东有泰山,南有恒山,西有华山,北有恒山,中有嵩山。

9、南京,又称建康、金陵、江宁、白下等。

10、扬州,又称广陵、未央。

11、杭州,又称临安、武林等。

12、苏州,又称姑苏、平江等。

“三山”:相传有神仙居住的山:蓬莱、方丈、瀛州。

赤县:古人称中国为“赤县神州”。

“六合”、“八荒”:均泛指天下。

三国:指东汉王朝分裂为魏、蜀、吴三国。

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

山水阴阳:古时以山之南水之北为阳,以山北水之南为阳。

古代别称:南京(建康、金陵、江宁、白下)

官方职位变动

1、关于预约及预约:

任:负责,负责。 “田总管外事,仪总管内政。”

授:授官、任命。 “遣使者,金印,红天鹅,红轮战车,到军中拜之。”

例外:任命、授予。 “除臣及洗马。”

崇拜;授予官方职位。 “当梁丞相吧。”

文言文中常见名词的解释

征:征兵(特指国王召见大臣)。 “项昭进军长安,又派人去召见赵王。”

辟:征聘,由中央机关录用,然后推荐给官员。 “司徒府刚建立的时候,除了辅佐朱郎之外。”

推荐:推荐,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荐品行良好的人担任官职。 “(荀)于见家。”

举:举荐、举荐,亦指地方上举荐品行良好的人到中央担任官职。 “傅叔敖在积木中被举起,焦歌在鱼盐中被举起,管夷吾在儒生中被举起,孙叔敖在大海中被举起,百里兮在市井中被举起。”

起:员工被任命为正式职务或重新任职并被任命为正式职务。 “不如召甘茂到魏,召公孙贤到汉,养储离子到国,三人都是张仪的妃子。”

Ti:促进。 “而魏收赏赐晚辈,则以名为先,以事为先。那些浮华轻视危险的人,即使有才华,也不会受到重视。”

巴:提拔没有官职的人。 “单涛做了冀州,选了三十多人。”

爵位:皇帝授予大臣土地、爵位或爵位。 “秦朝没有赤兔的称号,也没有立他的子孙为王。”

赠品:用于追授死者的头衔。 “继女典当是给女王的遗赠。”

赐:奖励有功之臣的爵位。 “吴以两千石,谋略,立宣帝,封为关内侯。”

赏赐:皇帝颁布的授予官职、官衔或爵位的特别法令。 “八月初一,我召见袁世凯,并特别奖励他的功劳。”

2、关于职务晋升:

晋升、晋升、晋升:用于从低级晋升到高级。 “晋升上将军衔。”

优点:用于较高职位。 “所以禁止将你的孙子嫁给魏王。”

恢复:恢复原来的位置。 “我因皇上恩德而复职,我也正在尽力报答您,我怎能为了私利而犯法呢?”

超级转移、超级晋升:越级、破格晋升。 “孝文帝说,过了一岁的人,一年中就可以达到太中大夫了。”

3、关于职位调动:

调动、调动、转移、迁移:一般调动、搬迁。 “调任陇西总司令。” “迁齐王为楚王”。

调任:调任职务,一般指升职。 “方进为郎中,数年后,迁朔方知府。”

指出:指出敬已被任命。 “永和初,出为河间丞相”

知:升迁,指官员的升迁和任用。 “皇宫里和府邸里,都是浑然一体的,之间应该没有什么区别和相似之处。”

补充:补充空缺或正式挂职。 “是时候选一位谏官、通晓政事的大夫来补充县国刺史了,希望他能成为平原刺史。”

4、关于兼职:

学院:担任除本职之外的较低职务。 “(范野)担任新蔡省省长。”

摄影:在本职工作之外,暂时担任更高的职务。 “羊舌鲤鱼照司马”。

全:临时替补。 “以京城的官权所知,每三年就会有一次更迭。”

假:临时代理。 “吴伙同副中将张胜、假官常辉,招募了士兵、斥候一百多人。”

行:代理官职。 “太祖备武将。”观文宫学士特意到兵部。 ”

部门:意为“代理、临时任命”,即代理人没有正式职务。 “易良是军师,负责左将军府的事务。”

守卫:原官员短暂离任,暂时看守印章。 “Gu”的意思是“统治、命令”。 “今日大王尊臣,命其护军。”

5、关于降职、开除:

罢免、撤职、撤职、废黜、扣押:官员因玩忽职守而被解除职务的。 “这就是赵万、王藏等人被撤职、开除的原因。”

放:任命,有时也指将北京官员调往外地。 “随即解除了宁夏县令,升任宁夏道官。”

降级、降级:因过错降级。 “贬为连州刺史。” “滕紫荆被贬巴陵县。

罢免、革职:均是“罢免”的意思,指撤职、调查。 “张伯入陈塘,坐下受免。”

左迁:用于降级,贬官。 “我还是恨他,所以我搬到了于。”

空缺:当官员因故辞职或去世时,该职位会暂时空缺,并另选一人填补。

治事:有职退休。

(一)文学历史经典:

《四本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史记》、《尚书》、《礼记》、《易记》、《春秋》

“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四库”:经、室、子、吉

文言文中常见名词的解释

诗经》 六义:风、雅、宋、福、碧、兴

六艺:又称六经,即礼、乐、射、车、书、数。

(二)王朝传说:

“三朝”:夏、商、周

“三皇”:传说之一是“伏羲、女娲、神农”

“五帝”:根据《史记》,他们是: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四)其他:

1、五行:指金、木、水、火、土

2、五谷:古代对粮食作物的统称。 (即小米、小米、小麦、甜菜根、大米)

3、五味:指酸、咸、甜、苦、辣

4、六种牲畜:六种家畜:马、牛、羊、猪、狗、鸡

5、书房四宝:笔、墨、纸、砚

6、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7、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8、岁寒三友:松、竹、梅。

9、六书:象、义、指物、述物、转借、借用

10、“三元”连胜:凡乡试、会试、科举第一名者,乡试第一名、科举第一名、科举第一名。

11. 五音:五个音级。又称“五声音阶”,指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征(之)、羽。

12、四个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

13、三老:古代主管教育的乡官。

14.及格:指科举考试中被选中。考试不及格称为不及格或降级。

15、同胜试:又称“同胜试”。包括县试、官试和大学考试三个阶段。经高考取得学生员(学者)资格者,方可进入州、州、县就读,故又称入学考试。参加考试的人,无论大小,都称为同生。

16、科举:正式的科举分三级:乡试、普举、殿试。

乡试(称为求威或大比)在全省每三年举行一次,只有学者才有资格参加考试并被授予举人称号。第一个名字叫解元。

考试:乡试后第二年春在京师礼部举行(称春未或礼未)。参加者必须是举人,考试合格者称为贡士。第一个名字是惠媛。

殿试:由皇帝主持,贡士才有资格参加,考试合格者称为进士。第一名是状元秀,第二名是第二名,第三名是状元秀。统称为三甲鼎。

光绪三十年(1905年),由于各地推行学校教育,科举制度被废除。

17、《尔雅》:我国最早的释字专着、世界上第一部系统词典。

18、“风雅”是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常用来形容文学才华。

19、《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共有诗305首,按音乐性质分为“风、雅、歌”三类

20、顿:古代的一种崇拜,“九拜”之一。俗称磕头。

21、祭祀:古代祭祀活动。是“九弓”之一,也是一种盛大的仪式。

22、跪:古代跪在地上,背部挺直,臀部不接触脚后跟。

23、伯(孟)仲、叔吉:兄弟中的长幼顺序。

24、五更:我国古代将夜分为五时,以鼓报时,又称“五更”。

“五鼓”或“五夜”。第一次更新为19:00至21:00,第二次更新为21:00至23:00,第三次更新为23:00至1:00,第五次更新为3:00至5点:00。

25、四时:指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正月、二月、三月的春天分别称为“孟春”、“仲春”、“季春”。四月、五月、六月的夏季称为孟夏、盛夏、稷夏(三夏)、秋季、冬季等。

26、星座(xiu):古代称星座为星星。

27、玉昌金马:指翰林院。

28、《说文解字》:东汉许慎编纂的最有影响的古代词典。

29、“三教九流”:“三教”是指佛教、道教、儒教; “九流”指儒家、道家

世家,阴阳世家,法家世家,名家世家,墨家世家,武家世家,杂家世家,农民世家。过去泛指宗教或学术界的各种流派,以及社会各阶层人士。 “三教九流”往往带有贬义。

30、无事不去三宝宫:意思是没有什么大事不敢惹事。 “三宝”是佛教术语,指的是佛、法、僧。

文言文中常见名词的解释

31、社吉:“社”为土神,“吉”为五谷神。在古代,人们习惯将社稷视为国家的象征。

32、特大爵位:大臣死后,朝廷根据他的生平事迹和所作所为给予爵位,以示善恶的褒贬。例如,范仲淹的谥号是文正公。

33、《岳阳楼》四大绝:岳阳楼为滕子敬所建,范仲淹所书,苏舜钦所书,绍(s)篆(篆书匾额)曾被称为“岳阳楼”。四个独特的功能。

(五)古代昵称:

1. Hometown:故乡2. 英雄:女子3. Man:男人4. 鸿雁:信5. State:国家6. History:纪年7. 轩辕:祖国8. 《三足》:法律

9、谦虚:自称:愚、贱、开、卑、贼、臣、仆;皇帝自称:孤独、寡、不肖;学者自称:晚生、晚生;其他:下等。小、老、妾、老娜等

10.荣誉称号:

称皇:万岁、圣哉、圣哉、皇上、陛下等。

称呼皇上:殿下

称将:下属

称呼对方或对方亲属:令、尊、贤、任。菱,意为“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戚。如你的父亲(对方的父亲)、你的父亲(对方的母亲)、你的父亲(kn)(对方的妻子)、你的兄弟(对方的兄弟)、你的儿子(对方的儿子)、你的爱人(对方的女儿);用来指代与对方有关的人或事。如尊上(指对方的父母)、尊公、尊皇、尊府(均称对方的父亲)、尊唐(尊称对方的母亲)、尊亲(指对方的母亲)等。尊重对方的亲属)、尊重上级(指对方)、尊重生命(尊重对方的指示)、尊重(对方的意见);贤,过去指同辈或晚辈。比如贤家(称对方)、贤郎(称对方儿子)、贤弟(称对方弟弟)。仁的意思是爱、爱,应用范围很广。比如称朋友中比自己优秀的人称为仁兄,地位高的人称为仁人等等。

对长辈的称呼:公公、岳父(后称岳父),又称“泰山”,对岳母的称呼为“婆婆”,“太水”。

标题前加“贤”,表示死亡。 尊敬长辈、同伴的人的称谓有:君、子、恭、师首、老师、大人等。

11、年龄称谓:(通称)吹条(tiao),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 总角是指八十九岁至十三、十四岁之间的青少年。 豆蔻指的是十三、十四岁至十五、十六岁的青少年。 扎头发:男,十五岁。 弱冠:男子20岁,表明已成年。

站立:男子三十岁。 (礼:“立身”的志向) 不火:男四十岁。 知命:男五十岁。 (知命即知“命”) 六十岁:六十岁。 古七十:七十岁。 (11)老年:指八十、九十岁。 (12)七一:一百岁。

12、米寿:88岁;白寿:99岁;查寿:108岁;惜寿:77岁;

作家与作品

1、鲁迅学习轶事:学校老师:寿敬武老师。 “三味书店”原名“三余书店”。 “三余”是指冬为年余,夜为日余,雨为眼余。意思是鼓励读书人利用“三余”时刻刻苦学习。

“三味”是指:读经的味是米梁,读史的味是饭菜,读诸子的味是糯米。

鲁迅的书签写了读书三原则:口、眼、心。

2、《论语》是“四书”之一。它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这是一种引用的散文风格。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大师。

3、孟子,字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他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 《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弟子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动机的书。名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从《孟子、分孙丑》“富不能淫,贫不能移。

“威武不屈”来自《孟子?膝文公章下》。孟子说“大而化者,谓之圣人”,就是说,当道理、思想博大到可以随意变化的时候,就被称为圣人。

4.《左传》 编年史书。相传为春秋时期鲁国史左丘明所编。《曹刿论战》 选择本书。

6、《水经注》是我国南北朝时期郦道元所著的对《水经》的注释。这是一本描述我国河流分布的古书。

7、《史记》是我国第一本传记历史书。它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的三千年历史。全书一百三十篇,内容包括“历代、世家、列传、录表”。它在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鲁迅称之为“史家的绝唱,无与伦比”。韵《离骚》”。《陈涉世家》选自《史记》。

8、唐代诗歌成就最高,涌现出一大批著名作家。如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兆麟、骆宾王

中唐三大诗人:李白(诗仙)、杜甫(其诗被誉为诗史)、白居易《无题》、《小唐末李杜”。李商隐:有句名言:“春蚕到死丝不竭,蜡炬到流泪不干”。杜牧:万里黄莺鸣,映红绿,山河酒旗飘。《江南春绝句》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

边疆诗人:高适、岑参

杜甫《三官》《三别》:《三官》《憧关吏》、《新安吏》、《石壕吏》

“三异”:《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9、唐宋八位散文大师: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王安石、欧阳修、曾巩

10、宋代最高的文学成就是词。代表宋代两大诗派的人物是苏轼的豪放风格和李清照的雍容风格。

地理位置

1、区域行政:例如“中国”指中原地区,“江标”、“江东”、“江左”指长江以南地区,“关中”、“关西”指地区函谷关以西,“九州”“八黄”“四海”泛指中国,“县”“路”“县”代表行政区划。如《来华顾四夷》(《齐桓晋文之事》)、《而今今冬,关西大军未曾停》(《兵车行》)、《八荒之心》(《过秦论》) )、《扬州路烽火》(《京口北固亭怀古》)。2、山口:比如“江河”专指长江、黄河,“山东”指威山以东, “五山”是指东边的泰山、西边的华山、南边的恒山、北边的衡山、中边的嵩山。战河南”、“裴公居山东时”(《鸿门宴》)、“五山压赤城”(《梦游天姥吟留别》)。 3、方位:山之南、水之北为“阳” ”,山之北、水之南为“阴”,如“泰山之阳,温水向西流;阴,济水东流”(《登泰山记》)。地理上,东为左,西为右,如“名都怀左”(《扬州慢》)。四个方向天地称为“六合”,如《礼制六合》(《过秦论》)。

父系氏族

(1)庙宇:太庙指皇帝的祖庙,如“入太庙,归祖”(《伶官传序》)。历代皇帝均设立七座寺庙,祭祀七代祖先。后以“齐庙”作为朝号,如“一人有难,七庙亡”(《过秦论》)。庙里祭祀时,一头牛、一羊、一猪称为“太佬”,一头羊、一猪称为“少佬”,如《一少佬告庙》(《伶官传序》)中。

(2)排位:古时,兄弟按兄、叔、舅舅的顺序排列,如“季父闻你丧七日”(《祭十二郎文》)。

(3)道德:尊敬父母为孝,尊敬爱兄长为兄弟,如《施孝兄弟》(《寡人之于国也》)。 2、礼俗(1)加冕仪式:古代男子20岁时,扎起头发,举行加冕仪式,称“扎发”、“弱冠”、“加冠”,表示成年的,如“扎发同枕”(《孔雀东南飞》)、“五六胜者”(《侍坐》)等。 (2)婚礼:女子出嫁时称“什”、“贵”、“余贵”,女子回到娘家则称“归宁”,如“老婆回来了”、“老婆回来了”等。桂宁”(《项脊轩志》)。

(3)丧葬:服丧一年的人称为“启”,服丧九个月或五个月的人称为“恭”。一般指近亲,如“外五七公是近亲”(《陈情表》)。 (四)宾客礼:九宾,古代外交中最隆重的礼节,由九位宾客迎接,引至宫殿。例如“朝堂设九客”(《廉颇蔺相如列传》)。问候礼仪称为“志(zhi)”,如“厚币委员会资楚”(《屈原列传》)。 (5)尊卑:坐车座时,尊左,如《公子乘车下,佯左》(《信陵君窃符救赵》);秦汉以前的宫廷和官职,都尊崇右边,如《廉颇之右》(《廉颇蔺相如列传》);室内座位,以东为最,其次为南,再北,再西,如“项王项伯坐东;项王坐西”。亚夫坐南;沛公坐北;张良相氏”(《鸿门宴》)。

历法天文1、历法:有干支年表,如《望丁卯三月》(《五人墓碑记》);皇帝年号,如“宣德年间,宫中有兴织戏”(《促织》);国王年号的年表,如“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蔺相如列传》)。 2、记日:有干枝记日法,如“元丰七年六月丁丑”(《石钟山记》);有特定的封号日,农历每月的初一称为“朔”,十五称为“旺”,十六日称为“己旺”,月底称为“会”,如“七月”。王》(《赤壁赋》)、《五神会五谷》(《登泰山记》)。 3、时间:有十二个时间段,分别是子夜、鸡鸣、傍晚、日出、食时、晌午、晌午、晌午、午后、日出、黄昏、人时,比如“黄昏而死”之后,己己人立始”(《孔雀东南飞》);十二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如“午战彼有”。此处不归”(《柳毅传》);更新鼓时,如“五神回五谷”(《登泰山记》)。

用户评论

ー半忧伤

终于找到一篇解释文言文名词的靠谱文章了,收藏了!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隔壁阿不都

这篇文章太棒了!帮我理解了许多文言文中的名词,原来是这个意思!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独角戏°

文言文名词解释,太实用了!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你很爱吃凉皮

文章结构清晰,内容详实,非常适合初学者学习文言文。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素衣青丝

作者的文笔流畅,语言简洁易懂,让人轻松掌握文言文名词的含义。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别伤我i

看了这篇文章,感觉文言文也没那么难了。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挽手余生ら

收藏了!以后遇到不懂的词语可以随时查阅。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致命伤

文言文中名词解释,很实用!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命里缺他

文章内容很丰富,讲解得很详细,非常值得推荐!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服从

以前读文言文经常卡在名词上,现在终于明白了。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搞搞嗎妹妹

学文言文必备!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墨城烟柳

这个解释很清晰,更容易理解了!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陌上蔷薇

文言文中名词真的很多,这篇文章整理得不错。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自凉丶

太好了,终于找到一个靠谱的解释文言文名词的文章了!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慑人的傲气

看了这篇文章,对文言文名词有了更深的理解。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夏以乔木

学习文言文必备参考文章!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陌颜

文言文名词解释,太实用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浅巷°

作者对文言文名词的解释非常到位!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关于道别

文言文名词解释,推荐大家学习!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予之欢颜

学文言文,名词是基础,这篇文章很实用!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言文中常见名词的解释】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唐代杜甫《进艇》 古诗词赏析增长知识 下一篇:八年级上册词汇、文学知识、古诗词听写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