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首无题诗(第二部分)
一阵沙沙的东风细雨袭来,芙蓉池外电闪雷鸣。
金蟾咬锁烧香,玉虎拉线回井。
贾先生从帘子后面偷看,韩少爷和糜妃留在了卫王的枕头上。
春心里,没有百花争艳,每一寸相思,每一寸灰烬。
此组李商隐无题诗四首,其中七韵诗二首,五韵诗一首,七韵诗一首。这是七首曲子中的第二首。这首诗写的是闺中女子对美好爱情难以抑制的渴望。
一阵沙沙的东风细雨袭来,芙蓉池外电闪雷鸣。
钣飒[s]:风的声音。屈原《九歌·山鬼》:“风瑟瑟瑟,树瑟瑟瑟,思念少爷却又担心离开!”
东风:春风。
芙蓉池:即荷花池。轻雷:司马相如《长门赋》:“雷声大作,声音如你车声。”
第一联写的是环境。春风吹过,细雨蒙蒙,芙蓉池外响起阵阵轻雷。
清代纪晓岚说:“两句之美,在于远。”所谓“远神”,是指这两句富有暗示性,读来有一种可意可达却难以表达的朦胧之美。在春风细雨的滋润下,万物复苏,隐约传递出春天的生机。突然响起的春雷声,也暗示着女主角心中的某种想法突然出现。结合司马相如的“雷声大作,声如你车声”,这雷声也引出了女主角对所爱之人的深情。错过。
李商隐对春景的描写,隐喻了女主人公萌芽的爱情,实在是太精彩了。
金蟾咬锁烧香,玉虎拉线回井。
金蟾[chn]咬[ni]锁:金蟾是指金属香炉,形状为蟾蜍[ch]。咬,咬。锁就是香炉的鼻钮[ni]。
玉虎:是用玉装饰的虎形绞车[l][lu],用来打水的。丝:打水用的井绳。
这两句话一直很难理解。从内容来看,它们是女主人公生活环境中两个物体的特写,但也包含着不明确的隐喻。
李商隐描述的第一个物体是一个蛤蟆形的香炉,香炉锁得严严实实,但里面却可以烧香。这是一种亲近与渗透的关系,似乎是比喻试图将心封闭得严严实实,但情感却依然渗透,无法阻挡。
李商隐描述的第二个物体是玉虎卷扬机。井很深,水也很深,但拉着卷扬机的绳子还是能把水打上来。这就像内心深处的感情慢慢浮现出来的感觉。
李商隐的这些象征和隐喻并不是具象的。香炉比喻什么,玉虎比喻什么,你不能一一对应。你只能感觉到有什么东西被压制了,但并不是完全压制,而是处于不断压制和反压制的状态。
在这副对联中,李商隐还在上句嵌入了“香”字,在下句嵌入了“丝”字,极为精彩。
贾先生从帘子后面偷看,韩少爷和糜妃留在了卫王的枕头上。
“贾”句:借用贾重女与韩寿的典故。《世说新语》载:金汉寿长得很帅,贾充收他为幕僚(掾[yun])。每次贾充聚会,女儿都会躲在帘子后面观看。有一次,贾女见到了英俊的少年韩寿,非常喜欢他,于是与韩寿发生了私情。贾氏的女儿将皇帝赐予韩寿的西域奇香送给了贾充,贾充却察觉到了,于是贾充就把女儿嫁给了韩寿。
《米妃》句:相传,伏羲氏的女儿,名叫米妃,淹死在洛水中,成为洛神。这是指三国时期曹丕的甄皇后。《文选·洛神赋》 李山注意到,曹植曾向曹植求娶甄氏为妾,但曹操却将她许配给了曹丕。甄氏被谗死后,曹丕将她的玉带和金线枕送给了曹植。曹植道:“我在西洛水上思念甄皇后,忽见一女来,曰:‘我本将心托于王,而王心不遂。此枕是我小时候的。在家里,我嫁给了五识将军(曹丕),他用了推荐的枕垫,玩得很开心。”曹植因此写为《感甄赋》,魏明帝(甄子丹的儿子)将其改为《洛神赋》。
这副对联用两个典故来形容女主人公对爱情难以抑制的渴望。贾夫人见韩寿年轻貌美,便与他私通。甄皇后虽然死了,但她仍然留在卫王身边,并在梦中向卫王推荐他。这两个典故反映了年轻女性对美好爱情难以抑制的渴望。
这两句与第一联有潜在的联系。上一句“烧香入”,介绍了贾氏窥帘给韩寿上香的典故。前一句“从井里打水”引出了魏王在洛水河畔梦见甄皇后的典故。
春心里,没有百花争艳,每一寸相思,每一寸灰烬。
春心:向往美好的爱情。
最后,女主角强烈哀叹:但愿我的春心不与春花竞发芽,因为每一寸相思都会化为灰烬。
女主角希望自己的春心不与花儿争,但其实她的春心早已与花儿一起绽放。我们读到的是,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是永远无法压抑、永远无法熄灭的。然而她却发现,外界有很多因素阻碍了她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她知道这样的爱不会有好的结果,只会带来毁灭,所以她告诫自己要克制自己的爱。然而,之前的种种伏笔,都预示着这种克制是徒劳的,她怀着一颗充满爱的心,必然会走向毁灭。
这副对联,首句将春心对爱情的向往与春花的绽放联系起来,赋予了春心一个美好的形象。第二句连用两个“一寸”,写美好的愿望化为灰烬,写得强烈对比。美好事物被毁灭的残酷,赋予了这首诗一种荡气回肠的悲壮之美,也使这句诗句成为千古爱情名句。
读整首诗。首联描写春心萌芽。下联描写春心在压抑与反压抑中的斗争。第三联用典故形容春心不可阻挡。第四联写春心将化为灰。全诗描写了青春。将女子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与恐惧写得淋漓尽致,堪称爱情诗中的著名篇章。
文字|谢小楼
精读《唐诗三百首》 098:李商隐《无题四首》第二部分
【精读《唐诗三百首》 098:彼此之间没有爱,每一寸爱都是灰色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