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月上柳枝,黄昏后人相会

更新:08-27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文:洞察河流不流动

2月19日,农历正月十五,又是元宵节。

1314年前的今天,武则天下令京城实行宵禁,并燃放五万盏灯笼庆祝元宵节。

当晚,洛阳城的街道上挤满了人,彻夜狂欢。

面对这座盛世不眠之城,苏伟明总理诗词大放异彩,留下了代表作《正月十五夜》。

树花齐放,星桥铁锁开启。

暗尘随马,明月随人。

众乐者皆奏梅花,歌声皆落梅花。

金吾不禁夜留,玉漏不相催。

中国人自古就有“吃完元宵过年”的说法。在古人的观念里,只要元宵节没过,那就是过年。

如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正月十五之前,我们就已经离开了家乡,奔赴人生的战场。

热闹了几千年的元宵节,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寂寥、落寞。

公元前180年,开创后宫上朝听政的吕后病逝。靠山倒塌,吕氏王公大臣不安,密谋篡夺西汉皇权。

齐王刘向与开国功臣周勃、陈平联手平定了叛乱。

随后即位的汉武帝刘恒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于是下令,将平息朱禄叛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百姓同乐的日子,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以示庆祝。

古人称正月为元月,称夜为宵。正月十五举国欢庆的夜晚,就成了元宵节的雏形。

汉武帝时期,随着《太初历》的实施,元宵节被纳入此历,正式成为国家法定假日。

东汉末年,随着道教的兴起,道教“三元三官”的学说逐渐与民间庆祝元宵的传统相融合。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天观节。

盛唐时期,元宵节已演变为中国人民的全民狂欢节。

元宵节:月上柳枝,黄昏后人相会

大唐新语》 记载:“神龙之际,京城正月十五,灯影相聚。武王放禁,准许夜行。诸侯夜里,亲戚、属下都出去了,车马喧哗,不许有人管,王、主一家人顿时乐开了花,互相赞叹。事件。”

一千多年过去了,我们仍然可以从诗人崔野的《上元夜》中一睹元宵之夜的盛况。

别急玉漏银壶,铁门金锁明开。

见月谁能闲着?谁能听到灯的声音而不看它?

到了明代,宵禁制度空前严格,他们对元宵节格外宽容,甚至将正月十五观灯时间从三晚延长至十晚。

大才子唐伯虎曾写下一首诗《元宵》,记录了民间举办元宵节的情景。

有灯无月,则不能娱乐人;有灯而无月,则不能娱乐人。有月无灯,就不是春天。

人间春至人如玉,灯火明月如银。

满街都是珍珠翡翠,村姑在翩翩起舞,神仙在弹唱。

如果不展现自己的美丽,不张开嘴微笑,怎么能度过这美好的时光呢?

作家冯骥才说:

“在每一个传统节日里,人们都把共同的生活理想、人文愿望、审美追求融入到节日的内涵和各种仪式之中。我们的精神文化传统往往靠着这种一年一度的节日代代相传下来。 ”

相信“民以食为天”的中国人,每到节日都会准备专属美食。

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正月十五吃元宵的民间习俗就已形成。当时人们称元宵为“浮元子”,商人也称其为“元宝”。

北宋学者郑望植在《膳夫录》中记载:“编中正在饮食,上元有垂。”

所谓油锤,就是今天炸元宵果的前身。宋代的先人还给它起了一个更诗意的名字:油画明珠。

清代,名厨马思源用米粉包成的粽子远近驰名。当时著名诗人傅曾贪得无厌,甚至写了一首诗《上元竹枝词》免费代言。

桂花里塞满了核桃,糯米就像是井里洗出来的珍珠。

听说马家的粽子不错,还卖灯笼式的元宵。

如今,中国这个地大物博的国家,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分化出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的节日习俗。

元宵节:月上柳枝,黄昏后人相会

“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要放灯笼。”

元宵节古时又称元宵节。说到元宵节民俗,自然少不了赏灯。

相传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鼓励人们读书。

平民家庭的孩子入学第一天要举行“开灯”仪式。就是把提前做好的灯笼带到学校,请知识渊博的老老师来点燃,寓意着孩子们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古代的私塾大多在正月十五左右开学。晚上,孩子们提着老老师点燃的灯笼玩耍,这在历史的长河中演变成了元宵节灯会的起源。

唐代以后,元宵节看灯的习俗日益盛行,并延伸出舞龙灯、猜灯谜、写灯联等习俗。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传播到韩国、日本等东亚地区。

相传清朝元宵节期间,乾隆皇帝与文武大臣身着便衣到民间赏元宵。

为了活跃气氛,纪晓岚院士在宫灯上写了一幅灯联,这也是一个灯谜。

黑色不是,白色不是,红色和黄色不是。

他们如狐、狼、猫、狗,非家畜,非猛兽。

诗不是,词不是,论语也不是。

东、西、北、南的概念是模糊的。虽然是一篇短文,但也是一篇精彩的文章。

众官员苦苦思索,却无人猜出答案。

原来,灯联第一行对应“猜”字,第二行对应“谜语”二字。谜语的答案是“猜”。

乾隆皇帝得知答案后,不得不佩服纪晓岚的思维敏捷。

今天又是元宵节,天上圆月,碗里有汤圆。祝您新年快乐。

现代诗人余光中说:“国外的情人节是2月14日,我们的情人节是今天,——元宵节。”

在漫长的封建时代,各大朝代都实行宵禁制度。夜行只在元宵节前后几天开放。

平时深陷深闺的女孩和严谨礼仪的男孩终于在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有机会面对面交流。

久而久之,元宵节也留下了无数动人的爱情故事,给它蒙上了一层雍容浪漫的面纱。

元宵节:月上柳枝,黄昏后人相会

公元1036年正月十五晚上,大诗人欧阳修经不住朋友的劝说,被拉出书房去看当晚的元宵灯会。

看着满城万家灯火,人山人海,欧阳修不禁想起了去年他约好的赏灯姑娘。

去年元宵节,花市里灯火通明,犹如白昼。

月照柳枝,人黄昏相会。

今年元夜,月光依旧。

不见去年的人,泪湿春衫袖。

去年的这一天,英雄少年走过人山人海,灯笼如白昼的长街,只为兑现那个让他心如鹿的诺言。

今夜,同样的灯火阑珊,同样的热闹,年轻人的心里却空荡荡的。

温柔而热烈,含蓄而深情,这就是中国人特有的浪漫。

欧阳修并不是唯一一个在元宵节遇到爱情的人。

公元1175年,渡江回到宋朝的辛弃疾,在金朝的铁蹄下,在都城临安目睹了一场从未有过的盛大元宵节。

东风一夜吹走了万千花木,连星辰都吹落如雨。

宝马雕满路香,凤笛声响,玉壶转灯,鱼龙舞一夜。

飞蛾如金缕雪柳,笑声中藏着幽香。

众人寻找他千百遍,蓦然回首,他就在那里,在灯火阑珊处。

满城烟花飞舞,东风飘香。繁华都市之中,一个头戴蝴蝶发饰,辫子里缠着金丝的少女,拨开人群,闯入了辛弃疾的眼帘。

穿梭在灯影交错的人群中,辛弃疾以为自己失去了她的踪迹。蓦然回头,就见她在昏暗的灯光下,正回头看着他。

用户评论

白恍

好浪漫的标题!感觉元宵节的氛围一下子就出来了,期待和朋友家人一起赏灯猜灯谜!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泪湿青衫

月上柳枝,黄昏后人相会,这句诗太美了,感觉元宵节的夜晚充满了诗情画意。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滴在键盘上的泪

元宵节,月圆人团圆,这句歌词最能体现节日的气氛了。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还未走i

元宵节除了吃汤圆,还能赏花灯,真是个美好的节日啊!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减肥伤身#

这标题太应景了,感觉马上就要到元宵节了,好期待啊!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纯真ブ已不复存在

元宵节,月圆,人团圆,愿天下所有的人都幸福快乐。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颓废i

月上柳枝,黄昏后人相会,好诗意!感觉元宵节的晚上充满了美好的回忆。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摩天轮的依恋

元宵节,灯火通明,人声鼎沸,好热闹啊!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余温散尽ぺ

元宵节,除了吃汤圆,还可以猜灯谜,真是个充满乐趣的节日。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君临臣

元宵节,最期待的就是和家人一起吃汤圆,赏花灯了。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半梦半醒半疯癫

月上柳枝,黄昏后人相会,这句诗真是太美了,让人心生向往。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珠穆郎马疯@

元宵节,愿所有的人都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麝香味

元宵节,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够和家人团圆,享受幸福的时光。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心贝

这标题真有意境,仿佛看到了元宵节夜晚的美丽景象。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别留遗憾

元宵节,是团圆的节日,也是充满希望的节日。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陌上花

月上柳枝,黄昏后人相会,这句诗太浪漫了,让人心醉。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夏日倾情

元宵节,希望所有人的愿望都能够实现。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反正是我

元宵节,愿天下所有的人都幸福快乐,万事如意!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太难

月上柳枝,黄昏后人相会,这句诗真是太美了,让人仿佛置身于诗情画意之中。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陌颜幽梦

元宵节,愿所有的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快乐!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元宵节:月上柳枝,黄昏后人相会】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免责声明:部分作品来自网友发布,或收集于互联网,目的在于更好的传递 好内容 ,正能量内容。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或者您不想在本站发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删除信息!

上一篇:秋分:描写秋天、感悟人生的七首古诗 下一篇:你知道“月光柳枝上,人黄昏相会”其实是一首悼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