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读过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的人一定熟悉这句开场白:
滚滚长江东流,浪淘英雄。是非、成败皆徒然。青山还在,夕阳几度红。
渚河畔的白发渔樵,惯看秋月春风。一壶酒欢聚。古今中外的许多事情,都是谈笑风生的。
当时电视剧《三国演义》也播放了这首以音乐创作的歌曲作为主题曲。我记得是杨洪基唱的。多年后,这首歌也成为了大一哥的成名曲。
这并不奇怪,因为不是罗贯中放进去的。
一、杨慎 与《二十一史弹词》
杨慎是贵族、书香世家的儿子。他的父亲是当朝宰相杨廷和。虎门没有狗。正德六年(1511年)杨慎24岁时,中进士、高中状元。然而,作为一个有理想、有信仰的年轻人,他也参与了轰轰烈烈的“大礼”论战。不但被打了,还被贬出京城。
没想到此行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回到过朝廷中心,以致这位第一秀才老死在滇南。
据明代人记载,他曾写过一套乐曲歌词,用了几种歌词:《西江月》、《南翔子》、《临江仙》、《清平乐》、《点江川》、《定风波》、《蝶恋花》等。这组词描述了历史上的21个朝代。称为《历代史略十段锦词话》,即《二十一史弹词》。
杨慎的《二十一史弹词》又叫《历代史略十段锦词话》等,至今仍有万历版、天启版、游崇真版等多种版本。
万历本《陈眉公正廿一史弹词》有华亭(松江县)陈美功(陈继如)作序,说杨慎幼时善于弹琵琶,曾在长安当过街头歌手。
对得到它的蜀人来说,据说老师年轻时擅长琵琶,每次都教他新的声音。后来,在一个夏日的月夜,两三个诗人坐在西长安街的西长安街上,一起喝酒唱歌,直到天亮。
另外,崇祯版有王其龙撰序:
这首杨永修弹词,叶数不超过七十,字数不足三万,流传历代,自万古以来,历经数万年之久,流传于万国。这叫弹词,十天就能玩完……
吹一遍会让人叹息,吹一遍会让人愤愤不平,吹三遍会让人手舞足蹈,唱起悲伤的歌曲,让人流泪,欲罢不能。这首歌的基调悲伤得足以让十七岁、十八岁的女孩子弹奏。
它的音节如此悲壮,可以由两位将军用铜琵琶和铁琵琶来演奏。他不愧是修炼第一人。天行健,有能追随万马脚步的人! ”
《十八女》代表了刘墉的风格,而铜琵琶、铁琵琶则代表了苏轼的豪放风格。评论家认为,杨慎的诗既有雍容华贵,又有豪放豪放的特点。
谢兰生,清嘉庆七年(1802年)进士,有清本跋《历代史略词话览要》。据信,这组弹词是在云南南部写成的:
盛安被放逐装疯,唱起滇南街头的歌曲。用温柔的方式讲述了十九年的历史,唤醒了普通人。夫人在历史上迷茫已久,谁知道她会这样笑骂,顺着她的话,让她对历代帝王大臣的仕途一目了然!他们大多感叹太多,言语无从选择。他们也以为明王会称霸,但是他们的希望落空,英雄豪杰总是落空。就这样。
关于杨慎的创作时间和地点,一般认为是他被贬云南时创作的。被贬后,杨慎假装狂野,一边走在云南街头唱歌。他以此笑骂,让百姓明白了荣辱轮回,王霸英雄最终落空。
二、 三国演义开篇词 原来写的是秦汉
《二十一史弹词》 第四段用两首西江月诗“谈三分两晋”:
《西江月》 1个
三君五德,盛名于夏、商、周时期。春秋五霸七雄陷入困境,秦汉盛衰。
清史有数行地名,北邙荒山无数。前者耕种,后者收获,有龙虎相争之说。
《西江月》 第二
千百年英雄往事,渔民樵夫唱一首歌。黑色飞兔的速度快如梭子,转眼间风雨就过去了。
神笔龙虎,英雄铁马金剑。无论你如何争名夺利,都会有后果。
不过,这两首诗并没有作为《三国演义》的开头词。而是用了第三段,有两首诗,都是说秦汉的:
《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流,浪淘英雄。是非、成败皆徒然。青山还在,夕阳几度红。
渚河畔的白发渔樵,惯看秋月春风。一壶酒欢聚。古今中外的许多事情,都是谈笑风生的。
《西江月》
夕阳西飞,江水东流。夜幕降临,今日明日,青春蓦然逝去。
千古伟人,一时多英雄。龙与虎的战斗漫长而疲惫,最终在一片谈笑中结束。
三、毛宗岗把临江仙放入《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临江仙人本来就没有阳神,这当然很正常。罗贯中写三国之时,杨慎的父亲杨廷和可能刚刚出生。
把这个临江仙人放入《三国演义》的人是明末清初的毛伦、毛宗刚父子。
毛宗纲(1632~1709或以后)生于明崇祯五年。他是一位普通的学者。毛宗刚版的《三国演义》在情节上改动很大,不仅有增删,还重新整理了评论、调整了措辞、改变了诗词。
《醉畊堂第一才子书三国志》 钟曾说,古代三国演义中,书中人物常写七字规矩,因此“尤为知者所笑”。
七言韵诗起源于唐代,汉代却不为人知。通俗版本常杜撰古诗,如钟繇、王朗的《铜雀台诗》,蔡瑁的驿壁题词,都是假七言韵,被那些人嘲笑。认识他们。现在我按照古本把它剪掉,以保持其真实性。《醉畊堂第一才子书三国志》
当我们查看《封神演义》时,我们可以发现商周时期的姜子牙经常背诵五言诗,商纣王也在墙上写下了标准的七言诗,这是确实有点穿越。这几天已经播出的穿越剧《庆余年》中,范闲不是问过卖书的嫂子有光盘吗?
毛泽东修改后,现在在《三国志》中常见的是“后人写的诗”,而不是书中某个人物写的诗。例如,第56 章《曹操大宴铜雀台 孔明三气周公瑾》:
”孔明道:“主公放心了,只要布弓捉虎,布置香饵捉龟,周瑜来了,就不会死,九分气喘吁吁。然后他打电话给赵云听计划:“就这样吧,剩下的我来做,就看你的了。”玄德大喜。
后人有诗云:“周瑜决取荆州,诸葛当先,望长江饵稳,不知钓鱼之秘”。钩。”
这种现代风格的七言绝句,在三国时期是不会出现的。如果改成“后人有诗云”,那就不至于“知之者笑:”了。
结束语
杨慎的二十一首历史弹词中,关于三国的歌曲《西江月》没有被选入《三国演义》,而是被其他人选中,成为《东周列国志》的开场词。
另外,似乎很多说书老师也经常用这首诗作为背景诗。郭德纲好像用过:
三君五德,盛名于夏、商、周时期。春秋五霸七雄陷入困境,秦汉盛衰。
清史有数行地名,北邙荒山无数。前者耕种,后者收获,有龙虎相争之说。
@老街香
关塘海关50 无能为力你还能说什么?鲁文的遗憾是国力弱小的痛苦
【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开场白,就是杨慎一百年后写《临江仙人》的原因】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哇!杨慎竟然是被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开场白启发写了《临江仙人》,真是没想到!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罗贯中的开场白,厉害了,竟然让杨慎一百年后还念念不忘,可见其影响力。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杨慎的《临江仙人》和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有什么联系吗?期待详细的分析!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三国演义》的开场白,真是引人入胜,难怪杨慎一百年后还要写《临江仙人》来回应。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罗贯中的开场白,简直是神来之笔,难怪影响了杨慎的创作。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杨慎和罗贯中,这两个人的作品都很有意思,值得一读。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罗贯中和杨慎的创作背景了解的越多,越能体会到他们作品的深刻。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历史和文学的结合,真是太奇妙了!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罗贯中和杨慎,都是文学史上的巨匠,他们的作品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临江仙人》是杨慎对罗贯中《三国演义》的致敬吗?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开场白,确实很有味道,让人印象深刻。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杨慎真是才华横溢,一百年后还记得罗贯中的作品,太厉害了!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标题真是吸引人,让我对杨慎的《临江仙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罗贯中和杨慎,他们之间的文学渊源真是令人惊叹!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以为杨慎是写历史的,没想到他还会写小说,而且还和罗贯中有关。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三国演义》和《临江仙人》,这两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很不一样吧。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罗贯中和杨慎的作品,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对杨慎的《临江仙人》了解不多,但听了这个标题,感觉很值得一读。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罗贯中和杨慎,他们的创作理念和风格有什么异同呢?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开场白和杨慎《临江仙人》有什么联系吗?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