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阔的视野、磅礴的想象力、深远的意境
作品体现出丰富的创作精神
激励人们不断进步,只争朝夕
让无数读者兴奋不已
这是
《水调歌头·游泳》
水调歌手·游泳
就喝长沙水,
还吃武昌鱼。
跨越万里长江,
最美的风景就是楚天舒。
无论风吹浪打,
胜过悠闲地散步,
今天有点闲了
先生在河上说道:
死人都是这样的!
风吹过,
龟蛇安静,
从大处开始。
一座桥飞向南北,
天然的鸿沟变成了通途。
西江上又竖起了更多的石墙,
斩断巫山云雨,
高峡领出平湖。
女神应该不错
应该震惊世界。
这首诗是
1956年6月
毛泽东在武汉长江游泳后创作的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部署全党,要求全党“不忘初心、担当使命、差距,并落实”。
近日,长江日报八号线记者前往全国各地寻找毛泽东诗词中的中国精神,武汉被选为第一条线路。
记者探访长江大桥、东湖梅岭等地,追寻一代伟人的足迹,感受“化鸿沟为通途”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一条通往财富、实力的中国之路文明、繁荣、幸福是中国人民发现和创造的,明白了!
现在正值汛期,河水上涨,武汉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更加广阔、壮丽。从长江大桥一侧望去,龟蛇之间的江水,就是毛泽东游泳赋诗的地方。
1966年7月16日,武汉举行市民渡长江活动。 35岁的长江日报女记者胡文欣陪同采访并拍照,记录了毛泽东主席73岁畅游长江的珍贵历史时刻。
《水调歌头·游泳》 下半部分讲述了社会主义条件下长江流域乃至中国的巨大变化。 “风动龟蛇静,宏图起”,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创造建设的英雄气概,也从之前的场景引发了对未来画卷的展望我们。
1956年武汉长江大桥建设全景。记者詹松转载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授王建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长江大桥建成后,中国南北铁路线真正成为一条“深线”、一条宽阔的通途;后来国家“断云雨巫山”,成功开发利用长江上游。水利资源,“变水害为水利,改造山河,重新排列”。
如何理解“天堑变通途”?专家指出,除了工程本身的意义外,在这里我们特别应该看到“一条通向富裕、文明、富裕、幸福的中国道路是我们找到并创造的!”
资料图/武汉长江大桥记者任勇摄
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
中国新的未来之路是克服社会障碍、克服各种困难找到的。它结合中华传统文化最有利、最有活力的部分,创新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伟大祖国焕发出更大的生机活力。
诗的最后,毛泽东幽默地问道:到那时,女神就不会出什么事了吧?然后他想象女神的反应“应该震惊世界”。当然,女神会非常惊讶,因为独立自强的中华民族所表现出的强大创造力确实是独一无二的,让世人刮目相看。
近年来,喜爱毛泽东诗词的习近平同志曾两次到湖北武汉考察。
2013年7月21日晚,习近平专程来到东湖之滨的毛泽东故居参观。当时,为纪念毛主席诞辰120周年,武汉东湖宾馆重新布置了毛泽东故居展览,在一楼展厅陈列了400多张毛主席珍贵历史照片。
听完解说员的详细介绍,习近平频频点头。他特别叮嘱要把毛泽东故居打造成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特别是在教育年轻一代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两次考察期间,习近平充分肯定了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振兴武汉的努力。他在武汉强调,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一些重大核心技术必须依靠自身攻坚克难,坚定走自主创新之路。两次考察,习近平为武汉发展指明了方向,这座城市进一步形成了创造、奋进、奋起直追的强大气势。
如今,武汉已聚焦50余项重大国家战略和改革试点任务,“国家战略枢纽”地位进一步强化。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武汉被赋予引领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新使命。该市将成为长江经济带的骨干城市。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国际政要、商界巨头频频来访。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世界健康产业博览会、世界集邮展、世界军人运动会、长河对话等重大国际活动相继举办。武汉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城市。
正是基于生生不息的创造精神,武汉的城市发展快速稳健、日新月异。 “女神应该不会有事,她一定会震惊世人。”这是一个穿越时空隧道的科学预言。
日前,长江日报记者参观了位于武汉东湖畔的毛泽东故居。正是在这里,他写下了著名的《水调歌头·游泳》。他一生热爱武汉。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是他除中南海之外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
作为本市长江日报的媒体人,每次读到《水调歌头·游泳》,记者都感到十分温暖和热情。诗中的武昌鱼、万里长江、龟山、蛇山、长江大桥,都是记者熟悉的日常事物,贯穿了武汉人最熟悉的生活场景。
但这首歌却能给人“日常生活”中的“热血”。长江在伟人的笔下显得更加雄浑有力,自然的鸿沟和道路的变化在伟人的笔下有着很强的因果规律。生生不息的创造精神,让这一切都来自于自然之所,又充满了历史的必然性:
今天,世界的桥梁望向中国,中国的桥梁望向武汉。
全球在建主跨1000米以上的悬索桥有13座,其中中国有9座;全球已建成或在建跨度600米以上斜拉桥21座,其中中国17座;世界上已建成12座跨度超过420米的拱桥。其中,中国占9位。这些世界级桥梁中约80%是由武汉桥梁建设企业承建或参与的。
图片/《武汉映像》 两条河流的水充满了城市的美丽。王长青摄
资料图/鱼胶洲长江大桥记者任勇摄
武汉市,包括在建项目在内,共有11座跨长江大桥。
面对各种新挑战,武汉建桥团队坚持自主创新。他们在珊瑚礁上修建了跨海大桥,在世界著名的风口修建了横跨台湾海峡的公铁两用大桥,在香港、珠海、澳门海域修建了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海底隧道续写“中国速度”,融入“中国风格”。
武汉设计建造的高铁、桥梁、高层建筑,创新了中国速度、中国跨度、中国高度,创造和刷新了“中国道路”、“中国桥梁”的记录水平。
资料图/位于光谷的武汉未来科技城记者高勇摄
一座南北飞桥后,武汉拉出了中国第一条实用光纤。武汉光谷现在是中国的光电子产业基地。已在武汉布局的四个国家级产业基地,是建设武汉现代经济体系的核心载体。他们承担着国家攻坚克难、突破核心技术瓶颈的重任。他们也是中华民族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力量。
毛泽东心爱的东湖本身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刚刚过去的4月,武汉东湖被评为“长江经济带最美江湖”,是唯一入选的城市湖泊。从东湖到东湖绿道,从一期到三期,这个区域越来越宏伟、精致,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提供了绝佳的休闲场所。
5月29日,沿着绿树成荫的绿道,长江日报记者从梅岭步行前往海光水滨码头。沿着这条路走,去年中印两国领导人在东湖边散步交谈的身影似乎还出现在记者眼前。当年,全球主流媒体都聚焦武汉。这座城市是世界的家园。
长江东湖沿岸蓬勃发展的创造精神,见证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
伟大的中国梦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一切都浓缩在这条大道上
走向无限的未来
下一个
从毛泽东诗词中寻找中国精神
还有7份报告将陆续发布
【这首描写武汉的诗,如此豪迈,值得每一个武汉人读一读。】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太棒了!读着读着就想起武汉的热干面和过早,满满的回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写得太好了,把武汉的豪迈和热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为一名武汉人,我被这首诗深深打动了,它让我更加热爱我的家乡!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太赞了,读完之后,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武汉的街头巷尾!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诗歌语言很有力量,读起来很过瘾!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太喜欢了,这首诗把武汉的城市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喜欢这首诗,读完之后感觉自己对武汉的了解更深了一层!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武汉加油!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简直就是武汉的赞歌,太震撼了!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完这首诗,更加坚定了对武汉的热爱!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让我看到了武汉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太有感染力了,读完之后让人热血沸腾!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非常棒的诗歌,值得每一个武汉人珍藏!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完之后,我对武汉这座城市充满了敬佩!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写出了武汉人的精神,太感动了!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让我更加了解了武汉的历史和文化!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反复品读!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武汉的诗,武汉的精神!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太震撼了,让人忍不住想要去武汉走一走!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武汉,一座英雄的城市!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