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祖谦强调“知法行之”。他反对空谈知识,主张学以致用。这和陈亮的观点是一样的。因此,经过一夜的交谈,陈良将吕祖谦视为知己。他写了这首关于桂花的诗。 (桂花是桂花的一种,秋天化作小香,开花)。我把它发给我的好朋友,同时表达了我自己的感受。
桂枝香·看着桂花,感受到了,发给陆医生
陈良
天高气爽,月圆皎洁,秋色清新。第一次收割桂子时,三十六宫就足够了。他义无反顾地浪迹天地,畏鲜花,感俗俗。祝他一个秋夜,带回春天的精神,我曾经是多么孤独啊!
那是天空中残留的香气。怪树香风,绵绵十里。我坐在花边,看见金黄的小米漂浮在花上。芙蓉只解忧郁,如东篱下,如苍凉黄菊。入口时光太浅,回来时光太远,爱求高处。
小注:高和[zh]指高尚的行为。
首先,从天、月、秋出发,写明月当空、秋气爽爽的景象。世间有谣言说,月亮中间有桂花树。比如宋之问有诗云:“桂花树落月中,天香飘外”。诗人用这些诗意来暗示天宫里的桂花已经采得够多了,于是“毫不犹豫地散落到人间”。正因为桂花的超凡脱俗的性质,如果把它与人间的花相比,自然会“畏花轻人间”。
其实陈亮在这里是在对比自己。他一向很优秀,自视甚高,但他又不能说清楚,所以他只是说他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另一层意思是,因为怕羞于其他花,所以桂花只在秋天开花,不在春天开花。 “这让他想起了秋天的夜晚,带回了春天的感觉,以及他是多么的孤独。”这使得它更加高贵和不落俗套。咏物诗的美妙之处在于,在咏物的同时也能抒发感情。陈良在这里显然就是这么做的。
诗人写完桂花的好处后,不禁想到了其他花种进行比较,于是就介绍了两种在秋天开花的花。 “芙蓉只解忧愁,如东篱下,荒黄菊”。芙蓉虽美,却只能增添忧伤。菊花虽为名花,但不免有一种苍凉、退世之感(想想菊花和圆明)。因此,相比较而言,桂花是最好的。
最后,诗人给出了自己的评价,“时光太浅,时光太远,我爱寻找高处”。这有两层意思。一篇文章写了桂花。桂花花开得快,落得快,所以“时间太浅”。桂花开在深秋,与其他花不同,所以“时间太遥远”。桂花的志向太崇高了,所以是“情欲高处不胜寒”。第二部分是关于他自己的。陈亮以恢复中原为己任,有许多美好的品质。然而,皇朝大多数人只是为了保全自己。如此一来,只能显得他不谙世事,而陈亮本人则是孤傲自恋。让世界“疯狂思考”。
从整体上看,陈亮的诗颂物抒志,运用浪漫的想象手法,将天地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歌颂桂花的美丽和高雅来表达自己的美好品格。可以说,他是一个花花公子。一起读来,令人肃然起敬。
【陈亮最好听的歌《桂枝香》:时光太浅,时光太远,爱情在寻找高地】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