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园黄昏时分,乌鸦飞来飞去,三两户人家一片绝望。
花园里的树不知道人去了哪里,但春天来了,老花依然盛开。
这是一部古老的作品。梁园又名兔园,俗称竹园,为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其原址在河南省商丘县东部,周围方圆三百余里。园内有白灵山、罗源岩、奇龙秀、盐池、鹤洲、伏竹等。宫观相连,奇果异树点缀其间。在其中可以看到珍稀的鸟类和动物。梁孝王曾在园中设宴,邀请梅成、司马相如等才子出席。春天,更是热闹非凡:鸟语花香,枝头繁花盛开,车马车马,淑女绅士云集。
这是一个如此繁荣的地方。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梁园黄昏乌鸦满,三两户人家萧条”。这两句描写了两种远景:仰望天空,晚霞中鸦雀喧哗;放眼望去,一片荒凉,只有几间房屋。 “相闻声”、“游下水”(梅城《梁王兔园赋》)的各种鸟类已经消失,宫殿、塔楼也消失了。不需要表达情感,但今昔兴衰、往昔兴衰、盛衰无常的情感却很容易表达。从一句话写到两句话,极其自然,却又极其娴熟:人对事物的注意力往往是由听觉引发的。一声巨响,诗人抬起了头,于是先写天上的乌鸦。 “日落”时,许多鸟儿到了森林里,天上乌鸦很多,显然地上人很少,自然就引出了第二句中令人压抑的场景。
诗人远远地看了一眼,又收回目光,仔细一看。只见花园里树木繁茂,枝繁叶茂,春色依旧如故。就像听到砍柴的声音,感受山谷的宁静,突然闯入视野的绚丽春景,更加加深了他对梁园极度压抑的印象。梁园已经完全变了样,可为何春天的花朵依然盛开? “满园树不知人去处,但春天来了,老花依然开”。诗人并没有说他知道物是人非,而是反其道而行之,说:“园林树木不知道。”他没有说如今的梁园正在走向衰落,这是令人深感遗憾的。悲哀的是我无心去欣赏春天的景色,却不知花草树木遵循自然规律,所以在这洼地里依然开着同样的花朵。感情极其痛苦,言语却极其矜持。
作为一部致敬古代的作品,梁园的压抑正是诗人想要重点描写的。不过一两句话已经说明了一切,如果继续沿着原来的思路写下去,难免会在同一张床上盖房子。诗人在关键处别出心裁,为画面主题增添了几抹绚丽的春色。用欢乐的场面写悲伤,是对立而又相辅相成的。梁园的景色越来越萧条,诗人的怀旧之情也越来越痛苦。对比手法运用得非常巧妙。
全诗分正反两部分,写法不同,语气也不同。然而,这并不是一个新的开始。 “庭树”与“飞鸦”是隐含关联的(天上有鸟,地上有树)。章末的《旧时光花》与章首的《梁园》相呼应,使全诗回归到深厚的历史情感。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盛赞这首诗,说:“后人临摹的甚多,但嘉州实属绝无仅有。”用对比手法表现古代题材的作品很多,但像这样的一首诗却如此精妙。有,但很少见。
【《唐诗鉴赏》山房春诗两首(下)岑参】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太喜欢岑参的诗了,这次的这两首诗意境特别美,让人忍不住想感受一下山房春景。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岑参的这首“山房春诗”描绘的景色太美了,读着读着就仿佛身临其境。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写的很好,语言生动,读起来很有画面感,感受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两首诗都很有意境,读起来很舒服,感觉自己也置身于山房之中了。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喜欢这两首诗,尤其是“风暖鸟声碎,日长花影深”,意境很美。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岑参的诗歌总是充满了诗情画意,让人沉醉其中。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完这两首诗,感觉自己也变得诗意起来,想要去山房感受一下春天的美好。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山房春景,美不胜收,读着诗歌,仿佛看到了眼前的景色。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两首诗都很有意境,语言也很精炼,读起来很舒服。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岑参的诗歌总是充满着生命力,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活力。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完这两首诗,感觉自己仿佛也置身于山房之中,感受着春天的气息。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两首诗都很有特色,语言也很优美,值得反复品味。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两首诗的意境都很深远,让人回味无穷。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岑参的诗歌总是充满着哲理,让人思考人生。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完这两首诗,感觉自己对春天的理解更加深刻了。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两首诗都很有感情,读起来很有感染力。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两首诗的语言很优美,读起来很舒服。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两首诗都很有意境,值得反复阅读。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岑参的诗歌总是充满着诗情画意,让人沉醉其中。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喜欢这两首诗的意境,感觉自己也置身于山房之中了。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