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的】
余一水送人
此地与燕丹不同,强者冠以荣耀。
当年人已去(4),今水仍凉(5)。
【笔记】
沂水:又称沂河,河名位于河北省西部易县境内。分为南易水、中易水、北易水。战国时期为燕国南疆。燕太子丹告别荆轲的地方。《战国策·燕策三》:风瑟瑟水寒,强者一去不复返。
这里:本义这里,这个地方。此指沂水之滨。辞燕丹:指荆轲辞别燕太子丹。
壮士:英雄勇敢的人;一个战士。这是指战国时期的侍卫、刺客荆轲。发冲冠:形容人愤怒至极,头发直立,帽子上扬。冠:帽子。《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抱玉而立,倚柱而怒上冠。”
年:过去;过去。《东观汉记·东平王苍传》:“血肉之性,真诚不分远近,数数可见颜色,情谊如昔。”人:一种说法是指荆轲一人,另一种说法是指当时在场的人。 无(m):死,即“死”字。
水:指容易浇水的水。犹大:还是。
【白话翻译】
在此辞别燕太子丹,勇士荆轲怒登冠。
昔日的英雄早已逝去,如今的沂水依然如此凄惨。
【创作背景】
唐高宗仪凤三年(678年),骆宾王出任监察御史,多次发表讽刺言论。违抗皇帝后,不久就被诬陷入狱。二年(679年),秋雨出狱。冬天,他赶赴幽燕地区,并肩立于军幕之中,立志报效国家。这首诗大概就是这个时期写的。
【欣赏】
清人陈锡进说:“临海少年荒凉,官场废墟,先为进贡遭背叛,后又逃亡”(《骆临海集笺注》) 。这四句话大致概括了骆宾王的悲惨一生。骆宾王对其处境十分愤慨,对武则天的统治深感不满。他期待着有机会为恢复李唐王朝做点什么。然而,在此之前的沉沦、压抑的境遇却让诗人陷入了彷徨和求索的苦闷之中。《于易水送人》意决以曲折的方式反映了诗人的心境。
首联“此处辞别烟丹,壮士冠荣”,讲述了诗人辞别友人的地方。用“壮士冲冠”来概括悲壮的告别场面和人物慷慨激昂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荆轲深深的敬意。在沂水河畔告别朋友,自然会想起荆轲的故事。然而这首诗的写法却给人一种突兀的感觉。它抛弃了友情、告别、告别之后的思念等告别诗的常见内容,而是触及枝干,直入历史事件。这种冲天而起的笔触,反映了诗人内心无法控制的愤怒。他用对过去的怀念来表达对现在的欣赏,将昔日沂水的英勇告别和此时此刻的沂水的馈赠融为一体。这就为接下来的抒情准备了条件,酝酿了气氛。
下联“昔人已去,今水依旧冷”,是怀古、哀今之词,抒发了诗人的情感。这首诗的中心是第四句,尤其是诗末的“冷”字,堪称点睛之笔。它寓意丰富,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感受。 “汉”字寓情于景,情与景融为一体,因意的结构而以象表意。场景、图像是对客观事物的具体描述;情感和意义是诗人对客观事物的审美认识和感受。诗人在自然物和艺术物中发现美的客观存在以及生命和个性的伟大表现,从而将这种主观情感和意向转移到客观景物和图像上,赋予自然和艺术以生命,赋予客观以主观灵魂。事物就是诗歌创作和欣赏中的“共情”。 “冷”字是这种移情的物质象征,也是这首诗最成功的一面。诗人在沂水河畔告别了朋友。他不仅感受到了水的冰冷,还感到了寒冷和心碎。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新人”的巨大孤独中,诗人无奈地向挚友吐露了自己的单相思和无尽的怨恨。诗人对荆轲的感情不仅是对自己的安慰,也是对朋友离别时的鼓励。这首诗的标题是《告别》,但并没有说明人与事。然而,“慷慨倚长剑,高歌送行”的盛大告别场面却就在眼前。所吟诵的历史本身就是一场英勇的告别,这与诗人告别朋友的事件是一样的。古今的告别都在沂水河畔,地点也一样。这两首诗以对联的形式,一古一今,一轻一重,一缓一急,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同时阐释,易水跨越古今,诗歌超越时空,最终统一于“今日水仍冷”中的“冷”字。它既是一首历史诗,又是一首抒情诗,充分肯定了古代英雄荆轲的人生价值。同时也吐露了诗人的野心和苦闷,表达了对朋友的希望。这首诗的构思极其巧妙。
从诗名来看,这是一首告别诗,从诗的内容来看,这又是一首史诗。这首诗的标题虽然是《送某人》,但它并没有描述朋友离别的情景,也没有告诉读者送人的对象是谁。然而,你寄给你的人必须是一个真正的、真诚的朋友。因为只有这样,诗人才能心甘情愿、能够在离别时情不自禁地抒发内心的感受,而省去一切告别的陈词滥调。骆宾王久久未能展露才华。拓跋失去了志向,又受到迫害,无法发挥爱国志向。在送别朋友时,他通过吟诵古事来表达对古代英雄的敬仰之情。他也表达了对现实的深切感触,倾诉了自己热血无处可播的巨大苦痛。全诗情感浓烈深沉,技法含蓄脱俗,摆脱了初唐柔弱诗风的影响。它标志着唐代五言绝句的成熟,为唐诗的健康发展铺平了道路。
【骆宾王唐诗鉴赏《于易水送人》翻译|鉴赏|解释】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这首诗感情真挚,语言质朴,让人读后感触颇深,不愧是骆宾王的代表作!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太棒了!这篇文章对《于易水送人》的解读非常透彻,让我对这首诗有了更深的理解。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对诗歌的翻译和鉴赏都非常到位,尤其是对“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分析,令人印象深刻。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喜欢这篇文章的文风,既简洁明了,又富有深度,让人读起来很舒服。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中对诗歌背景的介绍很详细,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骆宾王的诗歌总是充满了悲壮和豪迈,这首诗也不例外。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的意境很深远,让人回味无穷。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对诗歌的语言分析也很精彩,让我对诗歌的语言魅力有了更深的体会。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非常感谢作者分享这篇精彩的鉴赏文章!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的意象很独特,让人印象深刻。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对骆宾王的诗歌有了更深的了解。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者对诗歌的解读非常细致,令人受益匪浅。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语言生动,读起来很有感染力。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的主题很深刻,值得我们反复品味。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喜欢这首诗的意境,充满了悲壮之美。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的翻译很准确,让人更容易理解诗歌的意思。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的写作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让人读起来很顺畅。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的语言很凝练,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感情。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喜欢作者对诗歌的分析,很有见地。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的意境很悲壮,令人心生敬佩。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