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思
武三思是武则天的侄子。在姑姑的支持下,他从丞相晋升为武周丞相,并被封为梁王。武三思没有当宰相的才能。在任期间,除了迫害李家和忠臣之外,他还巴结武则天,以及她身边的上司薛怀义、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他在球场内外的形象极差。随着权力和名气的增加,武三思也开始梦想成为皇帝,但一场突如其来的政变打破了他的幻想。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82岁的武则天病重,宰相张柬之、崔玄微、中泰右丞景惠、四星少卿桓彦范、宰相司马元修二联手发动政变。他们杀害了张昌宗、张仪兄弟,然后逼迫武则天将皇位传给前皇帝、现任太子李显,史称“神龙之变”。唐中宗复辟后,张柬之等五人均被封为郡王,时称“五王”。
武则天
根据历代的经验,强大的外戚集团一旦瓦解,必然会被杀戮或流放。然而,唐中宗复辟后,他没有听从张柬之等人的建议,杀掉了武三思等人。相反,他大量使用它们。究其原因,除了唐中宗与武三思有血缘关系(唐中宗的爱女安乐公主嫁给了武三思的儿子武崇训)之外,还有他不想让他生病。母亲感到难过,最重要的考虑仍然是力量。斗争。
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唐中宗第一次被废后,是他的弟弟李旦接替了他的皇位。虽然李旦后来将皇位让给了母亲(690年),八年后又将太子之位让给了弟弟李贤(698年),但他内心深处恐怕并没有放弃复辟的梦想。武则天晚年,李旦担任林卫左右将军,“神龙之变”前,已完全掌控南雅禁军。正因为如此,唐中宗复辟后,为了拉拢李旦,任命他为安国丞相,命他参与政事。
唐中宗
不过,唐中宗毕竟对弟弟的实力有所戒心。为了保住皇位,他不得不借助其他势力来竞争和削弱李旦。在这种情况下,盘踞朝堂多年、身居要职的吴氏成为唐中宗急需拉拢的对象,而吴三思作为儿子、女儿的姻亲,更是成为了唐中宗急需拉拢的对象。联盟的第一目标。正是基于权力制衡的考虑,唐中宗不仅宽恕了武三思,而且不断提高了自己的政治地位。
武三思当然能看清楚唐中宗的心思,他除了侍奉皇帝之外,肯定还有自己的打算,那就是恢复武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铲除张柬之等五人。为此,武三思想方设法成功地与上官婉儿、韦皇后有染,进而怂恿她们在唐中宗面前兴风作浪。结果不到一年,张柬之等五人就被剥夺爵位,流放。最终,除了张柬之、崔宣威在流放中病逝外,景惠、桓彦范、袁书记都被武三思折磨致死。
韦皇后
铲除张柬之等人后,武三思把目标瞄准了宰相李旦和太平公主,希望杀掉他们。但唐中宗出于外戚与皇室相互制衡的考虑,并没有同意武三思的建议。武三思达不到目的,便将目标转向太子李重俊(唐中宗三子,生母不详),并怂恿儿子武崇勋利用安乐公主百般诽谤李重俊。在唐中宗和韦后面前,密谋废黜他。让公主成为太子妃。
在此之前,李重俊经常被武崇勋和安乐公主羞辱。如今得知预备位置可能不保,他不免感到震惊和愤怒。最终,李重俊于景隆元年(707年)七月发动兵变。他先闯入武三思府邸,杀害了武三思父子及其党员十余人。随后率军追杀韦皇后、安乐公主和上官官。婉儿被前来平叛的左羽林军将军刘仁敬击败,逃亡途中被杀。这史称“景龙政变”。
【武则天被推翻后,他的侄子武三思如何才能避免被杀,并在朝堂上闹上好几年呢?】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武三思这手权术玩得溜,怪不得能撑这么久!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武则天侄子,背景强大,难怪能保命。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武三思,在朝堂上能活这么久,真是命大啊!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武三思能躲过一劫,估计是靠着老娘的裙带关系吧!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武三思能活这么久,说明他还是有真本事的!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武三思在朝堂上的表现,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生存法则啊!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武三思,真是一条老狐狸,躲过了李唐的追杀,还混了这么多年!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武三思,估计是仗着武则天遗留的势力吧!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武三思能活这么久,肯定有他的生存之道!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武三思在朝堂上混了这么久,说明他还是有能力的!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武三思的权术,真是让人叹为观止啊!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武三思的生存之道,值得我们学习啊!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武三思,真是一个传奇人物!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武三思的政治手腕,真是让人佩服!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武三思,真是一个有心机的人!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武三思,简直是政治高手啊!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武三思,他的命运真是让人感慨!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武三思,真是一个有趣的人物!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武三思,他的故事真是让人回味无穷!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武三思,他的人生真是充满了传奇色彩!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