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感觉事后能回忆起来,却已然不知所措。
每个走在世界上的人,都背负着一个沉重的包袱,叫做孤独。
而且李商隐的行李特别重。
李商隐年轻时经历过父亲去世的孤独;
成年后,他深陷党争,仕途坎坷,最后孤独终老在异国他乡。
虽然在这坎坷的一生中,他得到了贵人的关爱,收获了深厚的感情。
然而繁华已去,空间荒凉。
后来,他所珍视的一切都从他的生活中一一消失了;他所关心的一切也离他而去。
有人曾说过:自从李商隐之后,世界上再没有比他更孤独的灵魂了。
读完李商隐的一生,我们也会明白:
生命中所有珍贵的东西,原来都是孤独的。
1
孤独是失去朋友和过去。相见难辞别,东风无力花谢。
春蚕至死丝不竭,蜡炬泪未干即成灰。
晨镜愁满,鬓云却变,夜歌月色冷。
到达彭山的路并不多,青鸟勤勤恳恳地来访。
—— 《无题》
我读过一句话,非常感人:
有些事终究会散去;有些人最终会消失。
尘归尘,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世界。
在时间的变迁中,友谊再深,也会因为经历的不同而变得淡薄;
无论我们交到多么好的朋友,他们也会因为利益冲突而变得陌生。
李商隐初入世,拜士大夫令狐初门下。
当时,李商隐家境十分贫困,但令狐初的儿子令狐兮却并不在意。他主动与李商隐交朋友,经常请他一起读书写字。
看到李商隐穿着破旧的衣服,令狐珪就会主动给他钱和衣服;
知道李商隐屡次未果,令狐甫也会积极帮助他理顺关系。
然而,当李商隐考中进士,成为节度使王茂源的女婿后,李商隐与令狐珪的关系逐渐变得不和。
当时朝廷中有两大派系,黎党和牛党。
王茂源属于李党派,令狐贵及其家族属于牛党。
李商隐娶王茂源女儿的行为,在令狐虚看来,是对两人友谊的背叛。
从此以后,令狐符就再也没有和李商隐有过密切的关系,有时甚至会暗中阻碍李商隐的仕途。
李商隐也试图向令狐虚解释,但没有人相信李商隐的行为是无心的。
他写这首《无题》,是为了表达自己也想像青鸟一样,努力与令狐贵沟通,却得不到回应。
曾经无话不谈、亲如兄弟的两个人却因党派之争而分道扬镳。
贾樟柯在《山河故人》中写道:“有些人只能陪伴你一段距离,迟早会分开。”
经历了世界的变化,我们会逐渐明白:
友谊不是一辈子的事情。
我们都会在欢乐的聚会中分离;在公司里我们注定是孤独的。
不管你我接受与否,我们分开的那一刻就是友谊的结束。
2
孤独是中年丧妻,孤身一人的悲哀。问及归期,巴山夜雨,秋塘涨水。
何须共剪西窗烛,谈巴山雨夜?
—— 《夜雨寄北》
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什么?
汪曾祺有句话说得很清楚:
“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灵魂没有归属,不管你知不知道,承认与否。”
李商隐在妻子去世后深深地体会到了这种感觉。
李商隐和妻子王艳玉曾是世人眼中的俊才佳人。
他们在最好的年纪相遇。
无论他们的政治立场如何,他们的婚姻都是天作之合。
婚后,两人一直和睦相处。
虽然李商隐因为令狐初的缘故,在仕途上屡屡受挫。
不过好在有妻子王艳玉在身边,这也让李商隐安慰了不少。
如果生活能一直这样平静下去,李商隐的人生一定会有一个圆满的结局。
可惜天意难测,命运捉弄人。
后来,李商隐被调到当地任职,夫妻俩被迫分居。
王艳梅无怨无悔地承担起了家里的一切,但她的健康却因长期的辛苦工作而每况愈下。
王燕玉病重后,写信询问李商隐何时回来。
不过,她怕李商隐担心,所以信中没有提及她身患重病的事情。
当时,李商隐在巴蜀。
持续的阴雨耽误了他的归程。
他不得不独自一人在异国他乡,怀着对妻子无尽的思念,写下了这首歌《夜雨寄北》。
等他回到家时,王彦宇已经去世了。
那一刻,李商隐心里空落落的。
此后的岁月里,李商隐固执地守护着这个破败的家庭,直到去世也没有再娶。
《千与千寻》 说道:
人生就像一列开往坟墓的火车。沿途会有很多站。很难有人从始至终陪伴你。
当陪你的人要下车时,即使你依依不舍,也要心存感激,然后挥手告别。
在这漫长的人生中,即使是伴侣也无法陪伴我们走到最后。
总有一个人要先走,也总有一些人会在那里等待。
当缘分结束时,希望你我都能心怀念念地度过余生。
3
孤独是无法发挥自己的才能、没有实现自己的抱负的悲伤和愤怒。夕阳西下,我在茅屋里拜访一位孤独的和尚。
落叶人在哪里?汉韵路有多少层?
夜里,我独自倚在藤蔓上敲钟。
尘世间,我宁可爱,也可恨。
—— 《北青萝》
人总是在经历坎坷之后才会对人生有深刻的感悟。
李商隐也是如此。
李商隐的人生背景虽然悲伤,但也有光明的时刻。
他年轻时就非常有才华。 16岁时,他就以两部令人惊叹的作品赢得了无数文坛才俊的赞誉。
27岁,高中进士,随后如愿娶了梦中的女孩。
那段时间可以说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
然而,李商隐的余生却遵循着那句话:
人生所有的辉煌,最终都会换来孤独。
由于娶了王茂源的女儿,他深陷牛李党争之中,事业每况愈下。
多次被贬,半生漂泊。他充满了野心,但自然无处施展。
在他一生最郁闷的时候,他去山里探望一位孤独的和尚。
经过和尚的指点,多年失意的李商隐在那一刻终于恍然大悟,写下了这首歌《才论》。
他在诗中写道:在这广阔的世界里,人不过是其中的尘埃。既然如此,又何必去担心爱恨呢?
那一刻,无论是名、利、爱、恨还是恩怨,李商隐都用极其淡然的眼神看着他们。
既然命运让他坎坷,他就坦然接受;既然命运让他坎坷,他就坦然接受;既然生活要他孤独,那么他就与孤独和谐相处。
作家耶茨曾说过:“孤独是生命中不可避免的黑暗,它无法跨越,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与之和平共处。”
独行的岁月里,我们注定孤独一人,承受万千境遇。
但有些人却能在孤独荒凉的日子里过上富裕的生活。
如果有一天你能接受并超越孤独,那一刻将是你走向力量之路的开始。
4
孤独是人到了中年,一切都令人遗憾的孤独感。无端有五十串锦弦,一串一柱都让人回想起往事。
庄生在晨梦中迷恋蝴蝶,与杜鹃期盼皇上春心。
海月落泪,蓝田暖日生烟。
这种感觉事后能回忆起来,却已然不知所措。
—— 《圣论》
有人说:“当一个人快要死的时候,他这一生所经历的事情就会像闪电一样在他的脑海中回放。”
公元858年,李商隐躺在病床上,在这首诗《北青萝》中写下了自己一生的悲欢离合。
18岁结识贵人,27岁考中进士,同年娶妻。
这段时间是他一生的黄金时期。
然而,在恩师去世、妻子去世后,他的人生陷入了最黯淡的境地。
人到了中年,一切都变得徒劳。
此后,他独自一人,带着失败的惆怅,带着无人理解的悲伤,带着对妻子的思念,漂泊在异乡,在无尽的孤独中回忆着往事。
不幸的是,一切都是徒劳。
这个沉默内向的中年男子最终在45岁时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曾经有人总结道:
李白的特点是咆哮,杜甫的特点是哭泣,李商隐的特点是沉默。
他把所有的悲伤都埋在心底,独自咀嚼。孤独深入骨子里,化为诗,却又轻如重。
所以,如果你真正理解了这首歌《锦瑟》,你会发现:
看似写的是缠绵的情感,实则每字每句都是李商隐透着纸背的孤独。
在李商隐的一生中,他的事业是孤独的,他的生活是孤独的,他的灵魂也是孤独的……
然而,当他尝尽了所有的孤独之后,他却用沉默回应了一切。
生活中,我们总是孤独的。
正如作家刘良成所说:“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活中独自度过冬天。”
我们赤裸裸地来到这个世界,最终也将孤独地离开。
生与死的距离,也包含着一种无法驱散的孤独。
既然注定一生都会与孤独纠缠,那就顺其自然,平静地度过漫漫长夜,独自吞掉所有的孤独。
我相信,最终,你的孤独也会是美丽的。
诗人崔珏在《锦瑟》中写道:“我白白拥有那么多的才华,但我一生从未张开双臂。”
李商隐的一生充满了苦难和孤独。
正是这种孤独和苦难造就了他诗歌的美丽和独特。
马尔克斯曾经说过:生命永远不会独立于孤独而存在。
这一生,无论我们多么忙碌,无论我们经历多么繁华,最终都将孤独终老。
【李商隐最好的四首诗,字字句句,写出了人世间的孤独】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哇,李商隐的诗真的太棒了!这四首诗,句句戳心,孤独感简直扑面而来。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李商隐的诗,总能让人感同身受,尤其是这种孤独的意境,真的太令人共鸣了。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四首诗,字字珠玑,每一句都充满了深意,让人忍不住反复回味。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李商隐的诗歌,总是能把人世的孤独表达得淋漓尽致,让人读后久久不能忘怀。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好诗!李商隐真是天才,用文字将孤独描绘得如此生动。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完这四首诗,感觉李商隐把孤独写到骨子里了,太有共鸣了。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独感,是每个人的内心都会有的,李商隐的诗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四首诗真是经典,每一句都值得反复品味,从中感受李商隐的孤独。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李商隐的诗,总是能让人心生感触,这四首更是如此,孤独的意境让人难忘。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李商隐的诗歌,总是能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这四首诗更能体现这一点。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独,是人生的常态,李商隐的诗歌,让我们看到了孤独的另一面。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李商隐的诗歌,总是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这四首诗更是如此,孤独也充满了诗意。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李商隐的诗歌,总是能让人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悲凉,这四首诗更是如此。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独是李商隐诗歌中常见的主题,这四首诗体现得淋漓尽致。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李商隐的诗,总是让人感到一种淡淡的忧伤,这四首诗更能体现这一点。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四首诗,字字句句都充满了孤独感,令人感同身受。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李商隐的诗,总能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这四首诗更能体现这一点。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李商隐的诗歌,总是能让人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悲凉,这四首诗更是如此。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独,是人生的常态,李商隐的诗歌,让我们看到了孤独的另一面。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李商隐的诗,总是让人感到一种淡淡的忧伤,这四首诗更能体现这一点。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