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三清山,必须提前一天前往。
我提前一天去了玉莲瀑布。玉莲瀑布风景区也是三清山的组成部分。在车上,导游不停地夸耀玉连瀑布多么美丽、壮观,而且还能从嘴里吹泡泡。但不幸的是,我们到达景区时,下着大雨。虽然我们带了伞,但没有什么用。风太大了,雨斜斜地,深情地打在人们身上。雨伞抵不住,我赶紧买了雨衣和鞋子。他穿上了防御服,于是全副武装,冒着大雨去看玉莲瀑布。
我想,此时的风雨中的玉莲瀑布应该比平时更加美丽、更加壮观、更加气势磅礴。
玉莲瀑布位于三清山石鼓岭电站引水渠上方的深谷丛林中。我们冒雨走上山谷。山路边的竹丛在雨中郁郁葱葱。山路上郁郁葱葱的树木在风雨中不断摇曳,不经意间摇曳出千姿百态。河里的岩石、河滩上的巨石,形状各异,也是风景。雨越下越大,清澈的河水似乎加快了脚步,变得喘不过气来。
再往前走,只见山路下溪流盘旋,浑浊的浪花冲天而起,沙沙的雨声与湍急的溪水声交相呼应,令人心旷神怡,但这并不能阻止我们看到玉莲瀑布。
当我们踏上石阶,绕过弯道时,河水开始慢慢上涨。我们看着水由清澈变浑浊,又由浑浊变黄。我们看着河水越来越汹涌,发出低沉的轰鸣声。山泉从悬崖上倾泻而下,正是雨水的突然力量,创造了这些无数的小瀑布。回头的游客越来越多,但我们不想放弃,继续向山谷深处前进,希望能够一睹玉莲瀑布的风采。
眼看着栈道越来越滑,前面已经没有游客了;看到河水淹没了岩石,淹没了河滩上的巨石;只见河水中漂浮着断树断枝,咆哮来势汹汹;看着石阶,雨水像瀑布一样倾盆而下,堵住了山路,终于阻止了我们的前进。不得已,他赶紧撤兵,急忙下山。
由于大雨和滔天洪水,我们看似距离传说中的玉莲瀑布很近,但只是错过了。
虽然错过了观赏玉莲瀑布美景的机会,但看到了无数即兴的瀑布和风雨中的山谷风光。当然,看到河流发怒后的丑恶嘴脸,我也感到惊骇不已。
入住玉山县紫湖镇山下。吃完晚饭,我们在小镇里漫无目的地闲逛,无意间走进了一个古村落,名叫紫湖村。我们遇到了一座被雨水浸湿的青砖门楼。白灰色的墙壁剥落,露出了被风雨浸湿的夯土墙。天气太湿了,墙上竟然长出了墨绿色的青苔。
狭窄的巷子里,老房子、老墙,就像衰老的老人,脸上写满了沧桑。城墙全部用夯土筑成,上面装饰着排列整齐的小石块,与阿坝羌族修建的城墙颇为相似。沿着小巷走着,无意中来到了林家祠堂。一看就知道是那个毁了四旧时代的打砸抢时代的幸存者。不知道这个旧时代的遗物是怎么从虎口逃出来的。里面一定有很多不堪回首的故事。林氏宗祠的大门就像是为那个时代竖立的墓碑,无声地控诉着。
此刻,祠堂的大门紧闭,门两侧的墙壁上绣满了黑灰色的“老年斑”,这些都是岁月流逝形成的。我好奇地趴在门缝上往里看,一回头,看到不远处有几个村民围在一起聊天。我上前询问我们是否可以进去参观。一名村民点点头,礼貌地说道:“请稍等。”等等,我去找人。”
过了一会儿,村民拿了钥匙,打开了两扇门。先是一个小院,然后是祠堂。祠堂分为两个入口,就像两个连在一起的亭子。大厅有木柱石基,中间有四排仿古桌凳。看上去就像是一个乡镇村委会的会议室。殿堂天花板上挂着四盏红灯笼,加上中殿前天花板上的两盏,一共六盏。
显然,这里是林家人议事的地方。中堂前供奉着林氏先祖的牌位和香烛。两个门厅之间有一个露天大厅,起到天井的作用。它白天收集阳光,晚上收集月光,使祠堂明亮而不点灯。露厅里的砖石板已经被过去的时光和部落的双脚磨光了。石板之间的缝隙里长满了绿草。祠堂的墙壁上写着村规民约和林家的祖训。
我抄下了林家的家训:“勤读书念口,勤农耕,妇勤织,子勤孝”。内容简洁明了,是林家做事的行为准则。林氏宗祠一角有一间储藏室,里面放置着林氏宗族祭祀节日或庆祝喜事时用纸制成的狮子、龙等道具。
我发现这里民风淳朴,村民淳朴好客。他们的眼神充满了温柔,没有一丝敌意。他们看到我们时都微笑着对待我们。即使是狗也很有礼貌,不会欺负别人。当他们遇到外人时,他们不会笑。哼着却不咬人,一双明亮的眼睛好奇地盯着我们,他友好地走到我身边,嗅了嗅我的裤子,然后摇起了小尾巴,似乎在向我打招呼。我发现在一个地方,只要人们懂得礼仪,即使是小动物也会乖巧温顺,可见文明影响力的重要性。
大雨已经开始停了。远处的山峦被云雾笼罩。我们离开了村子,沿着河堤走去。只见河水湍急,夕阳西下,暮色渐深。一棵老樟树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得庄严肃穆。这种情况与岑参诗《六月三十日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中两句的意境是一致的:“余云收夏热,新雨带来秋雾”。
我不由自主地念叨起来。面对如此美丽的风景,不喝几杯岂不是浪费时间和美景?于是我就叫了几个朋友沿着河堤走下去,接近小镇。他们来到了一家白墙灰瓦的餐厅。门前的牌子上写着:闽菜。我立刻让老板在门口摆了一张桌子,朋友点了小龙虾、炒扇贝、炒海螺、炒海蜇、海菜,正是我想要的。我点了两瓶四种特色酒,慢慢地喝了下去。
两瓶酒一喝完,天色就彻底暗了下来。回酒店的路上,虽然有点冷,但舒服多了。酒足饭饱后,我们就早早的睡觉了。补充体力的目的是为明天正式攀登三清山做准备。
02
第二天一早,我在鸡鸣狗叫声中醒来,看到窗外的稻田上空弥漫着一层薄雾。早餐后,我们出发了,车子在山路上盘旋,带我们来到了三清山脚下。
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市东北部,因玉晶、玉虚、玉华三座山峰,形似道教最高的玉清、上清、太清三位神仙端坐于山巅而得名。山。”导游认真的说道。说道:“去三清山旅游,一定要坐缆车,上下都必须坐缆车,一来省时间,二来省体力,不然那天根本就下不来。”要知道,三清山风景的精华主要集中在山腰。”
下了缆车,三清山尽收眼底。身材高大挺拔,骨骼俊秀。它穿着绿色的裤子,头上戴着绿色的帽子,脖子上缠着白色的纱布。近处,岩石嶙峋,夹杂着花生和树木,一切都是绿色的;远处,群山连绵,苍翠层叠,云雾缭绕。如果把三清山比作一首诗,它就如鲜牛奶一样富有诗意。如果把三清山比作一幅画,就让它慢慢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吧!
沿着石阶拾级而上,你会发现昨天的大雨给三清山洗了一次美丽的澡。悬崖上奇花异木、古藤茂盛,苍翠欲滴。对面一会儿是万丈悬崖峭壁,一会儿是奇峰耸立的神奇造物。有的像玉柱撑天,有的像情侣相拥,有的像孔雀展翅,有的像巨蟒出山,有的像蟾蜍望月,有的像鳞片猴群——只。难怪三清人自豪地说三清山是“江南第一仙峰,天下无双福地”。
山上连绵不断的山峰,会让你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山上的树也很漂亮,尤其是松树。
三清山的松树,形态各异。爬山是一种姿势,爬山脊又是另一种姿势。悬崖上有几棵松树,树枝向一侧倾斜,像一面绿色的旗帜在风中飘扬。可见,人喜爱阳光,树木也喜爱阳光。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悬崖之间的石树。它们在悬崖峭壁上郁郁葱葱,姿态优美。埋在下面看似柔弱的树根,却不遗余力地将坚硬的石头劈裂。真是上有风光,下有沧桑。让人不禁感叹生命的坚韧和顽强。
山上松树峰峦雄伟、雍容,有一种高贵典雅的气质。崖间云雾飘渺,如轻纱一般,飘飘飘渺,如诗如画,如痴如梦,令人流连忘返。正如著名散文家秦牧所感叹的:“这里是‘云雾故里,松石画廊’”。
欣赏山间美景,石阶足矣;但要连接一座雄伟的山和另一座险峻的山,就少不了栈道。栈道蜿蜒绕山腰。我们沿着云雾中的栈道行走,鸟鸣声一直陪伴着我们。一时兴起,我还学了几首鸟歌,鸟儿唱得更欢快了。突然,安静的山路变得喧闹起来。有时情不自禁地唱一首歌或吼几声,马上就会有人回应,声音此起彼伏在山谷中久久回荡。
相邻的两座山可以通过栈道连接起来。你可以从一个山腰绕到那个山腰,欣赏无限的风景。如果你想独立连接两座悬崖,让他们握手、愉快交谈的最好办法就是没有桥墩的吊桥。站在吊桥上,头顶是浩瀚的天空,脚下是长长的云帘,感受着腋下的风,有一种仙女般的感觉。
走在山路上,简直是步步皆景,步步风景变换。一时间,天空乌云密布,周围的一切都变得漆黑一片。然后,明亮的阳光从云隙中射出,照亮一座山头,照亮一棵花树,照亮一段栈道。远远望去,却依然笼罩在阴霾之中,这奇观似乎是太阳和云彩故意恶作剧的恶作剧,令人叹为观止!
顺着山脊的石阶走下去,一座石楼突然出现在眼前。它的名字叫:龙虎宫。建筑呈方形前院后厅形,仿木斗楼式,左右有廊、庑。里面有一尊老子雕像。宫门角处的脊椎顶部呈凸角凸起,这是汉魏时期的遗风。它简单、粗糙、沉重。龙虎殿大门左侧,悬崖上有一只石虎,周围有木栅栏。不怒而威严。龙虎殿大门右侧,木栅栏上卧着一条石龙,栩栩如生。
绕过龙虎殿继续向下。穿过一片松树林后,出现了一片空地。一座道观名:三清宫。木牌上写着:三清宫,东倚聚仙台,南依九龙山,西接燕郊殿,北依龟背石,占据了风水藏风的最佳风水宝地。三清福地。
三清宫不大,瓦顶上长满了绿色植物。道观的墙壁呈杂色,明显是风吹日晒雨淋不断侵蚀留下的痕迹。我仿佛听到了斑驳的墙壁被时间剥落的声音。消失的声音……门前那凹凸不平的石阶,显然是无数香客的脚步所形成的遗迹。可见三清山仙气十足,是历史悠久的道教文化圣地。
道观门楣上挂着一块红色牌子,上面写着“三清福地”四个字。门洞左右两侧的白石珐琅墙边刻有一副对联:“日间开寺,风扫门至黄昏,云封其门。”有两个木牌。左边写着:“进入礼拜”,右边写着“出去带福”。道观内,有一位老道姑在卖香和蜡烛。道观外,一位年轻的道姑正在剥笋。三四名女游客当志愿者。现在就采取行动吧。
距三清福地不远,有一碧水潭,名曰“寒星池”。它是由天然低洼水形成的。水很深,清澈见底。离寒星池不远,还有两个水池,名为“寒星池”。 “清华池”、“净一池”三池合一,栖息着五彩鲤鱼。这里绿树的倒影是如此的安静祥和,很难用“山光悦鸟,池影空人心”这样的诗句来形容这美丽的景色。
欣赏完三潭清水,我们沿着栈道继续前行,绕到三清山西边的山腰。这里风景优美,被称为西海岸。西海岸是三清山最开阔的地区。三清山曾三次被海水淹没,西海岸就是当时的海岸线。南起流下台,北至三清福地。
西海岸有一条高空栈道,在这里可以看到壮丽的云海、壮丽的日落、连绵的山峰、幽深的峡谷、非凡的气象。这里的山峰非常美丽,有的像神童背松树,有的像观音送子,有的像美猴王沉思宝藏。
西海岸有一条支路。右转回到南索道下山。左转来到我们昨天游览的玉莲瀑布景区,又是另一番景象了。
下山的路上,我在山坳里遇见了一座亭子。亭后的树林里,有三五只松鼠时隐时现,来来回回地寻找食物。鸟儿在森林里叽叽喳喳地叫着,在树枝间跳跃着。为了捕捉鸟类和松鼠,游客将面包屑或玉米粒扔在地上作为诱饵。有几只松鼠经不起美食的诱惑。他用小爪子抓着它,竖起耳朵,一边吃一边观察着周围的一举一动。他看起来很可爱。
一位游客刚掰下一块面包,一只动作敏捷的鸟嗖嗖地把面包从他手里夺走了,让人目瞪口呆。有几只鸟与松鼠争夺食物。虽然松鼠行动敏捷,但毕竟是一支军队。与飞鸟等空军相比,它们的机动性和灵活性自然要逊色很多。有好几次,我看到松鼠的食物都被鸟儿拦截了。走开,松鼠只会盯着看。
三清山风景秀丽,动植物也充满了生趣。
江西有三座名山:庐山、井冈山、三清山。庐山因伟人的足迹和文人墨客留下的众多优美诗篇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于世。井冈山以红色闻名。三清山开发较晚。虽然没有红色基因和历史文化背景,但却以纯粹、质朴而闻名。其美丽的自然风光闻名国内外。
刘涛,原名刘涛,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商洛市作家协会理事。高级中学语文教师,现任丹凤中学副校长,业余从事文学创作,在各类报刊杂志发表散文、小说200余篇,陕西太白文艺出版社2017年11月出版010- 《30000》,小说《流涛散文集》于2018年9月由陕西旅游出版社出版,2019年2月重印为《蓝金子》。《蓝金子》也即将发布。
【六涛原文:三清山】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三清山真是太美了!看了六涛的原文,我都想去看看了!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六涛的文章真是写的太棒了,把三清山的景色描绘的淋漓尽致,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三清山,仙境啊!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六涛对三清山的描写,真是让人心驰神往!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好想去三清山看看!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三清山的美景,简直可以用“壮丽”来形容!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了六涛的文章,更加想去三清山旅行了!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六涛的文字,总是能把景物描绘得如此生动!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三清山,真是名副其实的仙山!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六涛的文章,让我对三清山充满了向往!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三清山,景色如画!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六涛的文笔,真是让人叹服!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三清山的云海,真是太壮观了!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了六涛的原文,对三清山有了更深的了解!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三清山,值得一去!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六涛的文章,读起来很舒服!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三清山,真是个好地方!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六涛的文章,让我对三清山的自然风光有了更深的认识!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三清山,令人流连忘返!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六涛的文字,充满了诗情画意!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