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描写情景的抒情诗。诗人通过勾画大海吞噬日月、拥抱万物的壮丽景象,表达了昂扬的英雄情怀和博大的胸怀,表达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2.分析“水在哪里?山岛高耸”这句话。
这句话说的是看海时看到的全景。碧波荡漾的海水是动感的;高耸的山脉和岛屿是静止的。这两句话相互映衬,动静结合,表现出大海的浩瀚和威严。
3、“日月之行,如从其出;星辰灿烂,如从其出”。这两句诗在写作上有何突出特点?尝试分析一下。
这两句话描述的是虚拟的风景。诗人用他丰富的想象力,把我们带入了更加壮丽的境界。短短十六个字,天连水,水连天,将浩瀚无际的大海景象描述得蔚为壮观。
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合理的夸张,表现出极为博大广阔的意境,既表现了大海拥抱世界的精神,又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政治抱负。
曹操,字孟德,东汉沛国桥(今安徽省郝(博)县)人。汉献帝年间,升为宰相,后被封为魏王。他死后,其子曹丕称帝,尊称魏武帝。曹操是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词语解释】
1. 丹丹:水波纹的样子。
2.长治:巍然屹立。歌:通的意思是“高”。
3.星汉:银河系。
4.兴:欢喜;兴:欣喜。吟唱:歌唱;吟:表达自己的意志。
【考试范围】
1、这首诗是一首乐府诗。诗中概括景物的句子是:水那么平缓,山岛高耸。
2、详细描述诗人所见景象的句子是:树木茂密,草繁茂。秋风萧瑟,波涛汹涌。
3、描述诗人想象中情景的句子是:日月如是从其中出来;星星灿烂得仿佛是从里面出来的。
4.这首诗的主要表现方式是描写,但也有两首诗是叙述性的。这两首诗是:东面碣石观海。
6、中: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英雄气概,表达了他统一中华、建功立业的志向。
7、形容“水流滞,山岛挺立,树茂草茂,秋风萧瑟,波涛汹涌”的画面:
大海浩瀚浩瀚,碣石山高耸在海边。碣石山树木茂盛,各种草丛茂盛。秋风吹来,海面上掀起巨浪。
8、鉴赏:“内观日月运行,内观星辰璀璨”。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似乎是从浩瀚的海洋开始的。银河的星星璀璨夺目,仿佛是从这片浩瀚的海洋中诞生的。诗人在这里所描写的大海,不仅是眼前的真实景象,还融入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呈现出吞噬宇宙的壮丽景象。这就是诗人眼中的景物与心中的情感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词句是诗人的心声,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怀,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雄心,以及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这首诗整体描述了一个场景,没有直接的感情。但读全诗仍能让人感受到其深深寄托的诗人感情。通过诗人对容纳日月的波涛汹涌的生动描述,读者仿佛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统一国家的决心的远大志向和博大胸怀,感动了曹操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
拓展训练
2、《观沧海》 有一首诗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树木茂盛,草木茂盛。
3、《观沧海》 有一首诗,描写海水汹涌、山岛巍峨的句子是:水怎能波涛汹涌,山岛却巍然屹立。
4、《观沧海》 用一首诗概括风景的句子是:水那么平静,山岛高耸。
5.《观沧海》 一首诗中的一句话详细描述了诗人所看到的景象:树木茂盛,草木茂盛。秋风萧瑟,波涛汹涌。
【《观沧海》 原文+欣赏+考点拓展】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这首诗的意境真的很壮阔,读完后感觉心胸也开阔了不少!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两句的理解特别深刻,真的很有画面感!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曹操的雄心壮志,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喜欢“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句诗的开头,简洁有力,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的考点很多,尤其是对一些词语的理解和意象的分析,很有挑战性!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完这首诗,脑海里浮现出壮阔的海景,真是令人心旷神怡啊!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曹操的这首诗真的太经典了,值得反复品读!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的拓展部分真的很有帮助,让我对这首诗有了更深层的理解。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这句诗描写了海岛的景色,真是美不胜收!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句诗真是妙不可言,体现了沧海的广阔无垠。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也很重要,它反映了曹操当时的心情和政治状况。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也展现了他对未来抱有希望。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凝练,意境深远,读起来朗朗上口。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的艺术成就很高,堪称千古名篇!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的思想内涵丰富,值得反复品味!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中对考点的解析非常详细,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这首诗。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喜欢文章中对“观沧海”的意象分析,让我对这首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的写作手法非常巧妙,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中对这首诗的鉴赏非常到位,让我对这首诗有了新的认识。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的内容丰富,结构清晰,是一篇很好的学习资料。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