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国内疫情已经大为好转,我终于可以出去散步了。东边不远,一座小花园里,“连翘叶千步不染尘,香落却懒得画春蛾眉”。一簇簇的连翘盛开着,颜色是耀眼的黄色。
旁边,一排排玫瑰绽放,枝叶苍劲,翠绿欲滴,在微风细雨中显出灵气。谷雨前后,荆棘枝间会簇生小酒杯般的花蕾,在春末绽放,红的、粉的、黄的、白的,“千树重枝”。 “低”,挤在一起,密密麻麻,狂野肆意,繁荣昌盛。
玫瑰是一种攀缘、丛生的藤本落叶灌木。栽培历史悠久,有40多个品种。
明代王向金的《群芳谱》说:“玫瑰包括红玫瑰、荷花玫瑰、刺玫瑰、五色玫瑰、黄玫瑰、浅黄玫瑰、鹅黄玫瑰、白玫瑰、黑玫瑰、肉红玫瑰、粉玫瑰,四朵玫瑰。那一朵是厚瓣的,一朵是重瓣厚叶的,那一朵是长沙千叶的……”真是美得让人眼花缭乱。
《群芳谱》 还说:“(玫瑰)从春天到夏天不断开花,芳香扑鼻,画面很好看。有一种不同的野玫瑰,名叫野玫瑰,雪白粉红。” ,而且香味更加浓郁。”可见,玫瑰属于山。属于农家乐,属于木栅栏和栅栏墙。李时珍称其为“墙草”、“蔷薇草”。他认为“草质柔软,靠墙生长,故名玫瑰草”。宋人倪隆福说:“别嫌弃村巷里的野玫瑰,春晚还是值得一看的。” (《蔷薇》);秦观又说:“多情的牡丹含春泪,无力的玫瑰卧晓枝。” (《春日》) 据说是一种沿着墙壁生长的匍匐藤蔓。它看上去柔弱无力,实际上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它的花期长达半年,每年春末夏初开花,一直持续到深秋。
古往今来,喜爱玫瑰的人们讲述了许多浪漫的故事。汉武帝喜爱它,在上林花园里遍植玫瑰。有一天,唱着《回风曲》的爱人丽娟正在玫瑰园里玩耍。汉武帝感叹道:“这花比佳人的笑容还美丽!”丽娟开玩笑地问:“笑是可以买来的吗?”武帝道:“是啊!”丽娟便拿了一百斤黄金当钱买笑,让武帝可以享乐一天。 “买小花”从此成了玫瑰的别称。
杜甫也喜爱玫瑰花。据说,他住在成都茅草屋时,曾写过邻居黄四娘家的月季花:
黄四家的房子里开满了鲜花,成千上万的花朵挂在树枝上。
蝴蝶时时翩翩起舞,黄莺自在歌唱。
事实上,老杜在自己简陋的家里也种植了大量的玫瑰花,他热切地等待着朋友们前来赏花、品酒。他的一首诗这样写道:
屋子南北都有泉水,却每天都能看到一群鸥来。
花路从来没有被游人扫过,现在大门为你敞开。
潘乡城远不能同时品尝到美食和美酒,酒肆里只有老酒酿。
他愿意和邻居一起喝酒,隔着栅栏喊喝完剩下的杯子。
久别重逢后,老人终于在茅草屋里安顿下来,真诚坦诚的待客之情溢于言表。
晚唐文武双全的高骈也深爱蔷薇。我想,写蔷薇最好的古诗一定是他的《江畔独步寻花》:
绿树茂密,夏季漫长,阳台倒映在池塘里。
水晶帘动,微风徐徐,庭院里充满了玫瑰和焚香。
玫瑰晶窗帘的造型、鲜艳的色彩和独特的魅力尽显无遗。高骈不仅善诗,素有“秀奇”之称,而且还善战。历任兵部尚书,任五镇军事指挥。他被打得粉身碎骨,气愤不已。
还有“白发花开”的可爱老人。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是一位爱花、懂花的人:
堤岸上游人纷纷划船。堤上泉水从天上垂下来。
庐阳楼外面有一个秋千。
别笑白发戴花的先生,不断发出六次提醒。
人生何处有如尊前方。
被贬到瀛州的欧阳修豪白发上的花,一定就是这朵芳香浓郁、色彩鲜艳的玫瑰花。就像现在爱画漫画的网红老树一样,他在一系列诗中写道:“春风吹过,心旷神怡。玫瑰花开时,我在花下等你。” ”如果等不及美女,就拎着花来看她,“春风吹来,我就捧着花来看你,不管你说多少话,心意始终在我心里。”鲜红色的树应该是粉红色的玫瑰。戴花的老者和背花的老者一定是穿着长袍的男人,有故事的男人。
文人墨客爱上了月季花的美丽,不惜以浓郁的墨色和色彩来描绘它们。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赞叹盛开的玫瑰花的美丽:
因为天空和色彩,大地的美丽可以与阳光竞争。
削青排列千萼,磨朱染万室。
张虎把玫瑰的帷幕比作夜雨织的锦:
晨风拂尽燕枝,夜雨化蜀锦成机。
当这一天到来时,天色明亮,我怀疑自己要回到故乡了。
—— 《客至》
杜牧因为它的绽放而精神焕发:
朵朵灵叶柔软,雨清风香令人陶醉。
石家的锦帘还在,倚着夜里的大风。
—— 《山亭夏日》
皮日修把盛开的玫瑰比作即将在天空飞翔的小燕子:
它像大猩猩最初的染料一样浓稠,又像试图飞向天空的燕子一样轻盈。
可怜的美人美得连太阳都无法超越。它的光芒从深红色到浅红色。
—— 《蔷薇花》
南宋张侃将一丛红白玫瑰比喻为剪出的美妙东风:
感谢东风的巧妙剪裁,红花正待春天绽放。
偶尔闲着没事找诗,路边看到成堆的锦缎。
—— 《蔷薇花》
宋代一位无名人士将这种靠墙的精致姿势形容为“醉美人”:
万花灼红,晚影接不住水尘。
西施喝醉后,就无法自拔了。佣人搀扶她下了瑞珠阁。
—— 《重题蔷薇》
明代的古力做了一个更为巧妙的比喻。他把绿云繁花环绕的玫瑰架形容为“洞房”:
数百英尺高的玫瑰枝条缠绕入新房。
浓叶绿帘重,花红锦。
面对玉棋棋,送朱夏昌。
香云落衣,留一月余香。
—— 《蔷薇》
诗人在如此美妙的“仙洞”中与仙人下棋,衣染上久久不褪色的清香。
玫瑰的美丽还在于它不羁的“野性”。它和“带刺玫瑰”是真正的姐妹,它的“火辣”和“野性”很容易水火不相容。古代文人对此体会最深。唐代诗人齐先生早就知道玫瑰与蔷薇是同一科的:
根像玫瑰一样,外面开着美丽的刺。
—— 《明月湖醉后蔷薇花歌》
卢桂萌感慨道:
虽然她对着太阳微笑,但她的心里却有刺想要伤害人。
香气常在遥远的夜色中绽放,疯狂地蔓延,向四周张望。
虽然玫瑰花看起来美丽芬芳,在烈日下笑得美丽,但它的刺却很厉害,能伤人!它狂野的能量不仅在寂静的黑夜中展现,而且还肆无忌惮地向邻居蔓延。元代诗人方回有诗警告:
桂树金沙争春,玫瑰红艳生机。
虽然她的脸庞看起来就像是一个美丽女子的笑容,但她的整个身体却是锋利而锐利的。
—— 《蔷薇洞》
美女的笑容里往往都是有刺的,路边的玫瑰别摘了!
说起玫瑰花,我突然想起了当代著名诗人余光中,这位2017年底去世的瘦削老人。我想起了他的一句话“心中有虎,仔细闻玫瑰花香”,他翻译了英国诗人西格雷夫·沙逊的诗歌。当时的经典诗词。老虎“冷酷无情”,玫瑰“温柔美丽”。看来人性既有男性的一面,也有女性的一面。不是吗?我们的内心深处有一只老虎,在嗅着美丽芬芳的玫瑰花。
我也喜欢玫瑰和它们浓郁的药香。玫瑰花是一味良药。它的花、果、根、茎均可供药用。尤其是月季花的药用价值更高。其性味甘、酸、凉。入脾、肺、大肠经。具有清暑、化湿浊、理气和胃的功效。常用于暑热胸闷、口渴呕吐等症。不思饮食、口疮性溃疡等症状。
记得妈妈年轻时就喜欢种玫瑰花。她那方方正正的青石小院里,东墙上长着一架红玫瑰,西墙上爬着一架白玫瑰。整个夏天,她的庭院里充满了花香。小时候,身体脆弱,经常遭遇“病夏”,中医称“糖夏”。每到盛夏,我常常热得难受,出汗,胸闷,不想吃饭。妈妈经常用月季花、粳米、绿豆、冰糖熬粥。待凉了之后,她就让我喝了。粥呈绿色,带点红色,味道甜糯。还有一缕缕淡淡的玫瑰花香,沁人心脾。它具有清热、增进食欲、健脾和胃的功效。
【水晶帘动,微风徐徐,架上的玫瑰花香满院。】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