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时时翩翩起舞,黄莺自在歌唱。
黄四父母家周围的小路开满了鲜花,成千上万的花朵将树枝压低到地面。
顽皮的彩蝶依依不舍地盘旋着翩翩起舞,自由自在的小黄莺悦耳地唱着歌。
这组诗作于公元761年(唐肃宗元二年)或公元762年(唐宗宝应元年)春,杜甫定居成都茅草后所作。小屋。公元760年(元元年),杜甫经历乱局后,在西郊浣花河畔建了一座草堂,暂时有了栖身之所。第二年春暖花开时,我沿着锦江散步赏花,写下了这组诗《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这是一首描写情景的独特而有趣的诗。小路上开满了花,挂满花的树枝垂下来。花瓣之上,缠绵着色彩缤纷的蝴蝶,绕着花枝翩翩起舞。从这里,我们闻到了浓郁的花香。花边小路上,莺声清脆。他们活泼舒适的神态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诗人运用了“诗诗”、“恰恰”等极具节奏感的词语,使整个明亮繁复的画面充满了动感,也使诗有了更加明快流畅的韵律。全诗充满了口语化的语言。读起来很亲切,诗人在春天感受到的由衷的喜悦跃然纸上。
第一句指出寻花的地方是在“黄四娘家”的路上。这句话用了诗中的一个人的名字,有浓厚的生活情趣,有民歌的味道。第二句“万千花”,就是上句“人”字的体现。 “压枝低”描绘重花压弯枝头,景色历历在目。 “压”、“低”这两个词用得非常准确、形象。
第三句描写彩蝶在花枝上翩翩起舞,因对花的热爱而“缠绵”,寓意花的芬芳和美丽。花朵可爱,蝴蝶翩翩起舞的姿势也可爱,难免让逛街的人“恋人”。但他也许并没有停下来,而是继续前行,因为风景无限,美丽的风景还有很多。 “石石”不只是偶尔出现的景象。这两个词的存在,渲染了春天的欢乐。赏景时,一串黄莺优美的歌声恰巧唤醒了陶醉在花丛中的诗人。这就是最后一句的意境。 “娇”字表达了莺声音轻柔的特点。
盛唐时期的人们十分注重诗歌中声调的和谐。他们的绝句常常可以编排,所以非常协和。杜甫的绝句不是为歌唱而写的,纯粹是为吟诗而写的,所以常常出现蹩脚的句子。这首诗,万花压枝,句句低沉。按照规律,第二个字应该是平斜的。但这种扭曲绝不是对节奏的任意破坏。万花重叠,有一种口腔之美。 “钱多得多”四字与上句中同一位置的四字虽同属仄声,但有上下之别,声调仍有变化。诗人并不是不注重诗歌的音乐美。这体现在第三句和第四句中双音词、拟声词和重叠词的使用。 “流连”和“醉哉”都是双声词,如珍珠般相连,声音婉转。乞乞是象声词,形容黄雀的叫声,给人以身临其境的听觉形象。施施、洽柴是重叠词。即使上下句形成对比,也使意义更加强烈、更加生动,更能表达诗人迷恋花蝴蝶、突然被莺声惊醒时的一时欢喜。这两句中,除“吾”、“应”字外,都是舌音和牙音。这一系列舌音和齿音的运用营造出一种自言自语的感觉,生动地描绘了赏花时为美景所陶醉和惊讶的感觉。声音的有效性对于表达情绪非常有帮助。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六》】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这首诗真的写得太好了,把杜甫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故乡的思念都表现出来了,尤其是“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这句,太美了!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喜欢这首诗中的意境,感觉很清新自然。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的语言也很美,尤其是“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这句,很有画面感。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杜甫的诗歌总是能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忧郁,这首诗也不例外。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让我感受到了杜甫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喜欢“黄四娘家花满蹊”这句,感觉很温馨。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完这首诗,感觉很平静,也很舒畅。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的意境很美,让人忍不住想置身其中。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杜甫的诗歌总是能让人感受到一种深刻的哲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让我感受到了杜甫对生活的热爱。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喜欢这首诗的语言,很简洁明快。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杜甫的诗歌总是能让人感受到一种深刻的思想。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让我感受到了杜甫对人生的思考。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写得真好,意境优美,语言精炼。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喜欢“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这句,感觉很生动形象。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的意境很深远,让人回味无穷。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杜甫的诗歌总是能让人感受到一种浓浓的诗情画意。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让我感受到了杜甫对自然的热爱。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喜欢“花重锦官城”这句,感觉很美。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让我感受到了杜甫对人生的感悟。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