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今年,公元前278 年。秦将战神白起率兵攻克楚国都城郢都(今湖北江陵)。面容憔悴、枯萎的屈原解开头发,在汨罗江边徘徊了许久。国都已经被占领,他心爱的楚国的夕阳已经结束了。此时的屈原已经下定了必死的决心。
我们可以从司马迁的《史记》中窥见屈原在汨罗江边吟诵的场景。他没有随从,更不用说书童了。但司马迁给了屈原一个渔夫,并要求屈原与渔夫交谈。这段对话堪称经典。
渔夫在汨罗江边遇见了这个人,他头发蓬乱,边走边嘀咕着什么。渔夫惊讶地问:你是三鹿大夫吗?你为什么现在这个样子?屈原答道:天下皆浊,唯我独醒。众人皆醉,唯我独醒,故被放逐。
渔夫说:天下人都是浑浊的,你为什么不能顺其自然呢?大家都喝醉了,你为什么不去喝醉,解愁呢?屈原回答说:人刚洗完澡,一定会弹掉帽子上的灰尘,抖掉衣服上的污垢。我的身体如此洁净,怎能让世间的污秽污染我呢?
渔夫微笑着留言:沧浪水清,可以洗流苏;沧浪的水浑浊,可以洗脚。然后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这段对话,与一千三百多年后,苏轼夜游赤壁时与客人在船上的对话何其相似!
无论他是渔夫还是客人,他自己其实就是另一个诗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屈原在江边与另一个自己对话。最终他无法接受“懂时事的人都是英雄”的劝说,于是以身殉国,为国捐躯。但在客人的劝说下,苏轼解开了心结,于是饮酒醉明月,不知东方已白。
纵观文学史上,屈原是最具悲剧性的政治家和诗人。在诗人不太长的一生中,他曾四次被流放。最长的流亡期长达16年,占据了他一生四分之一以上的时间。前两次被流放到汉北(今河南地区),第一次离开京城,走上流亡之路时年仅27岁。此后又两次被流放江南。
屈原时代的江南,并不是今天人们所想象的“泉水碧天,画舫听雨眠”的江南,更不是“锦绣江南,帝王之国”的江南。金陵”。
屈原在《涉江》所记载的,是他第四次流放江南的情景。他从楚国都城出发,经过额朱,进入洞庭湖。沿途能看到的景色是:山高得挡住了太阳,天色阴暗多雨,雪漫漫,云飘飘。这里是屈原时代的江南,山高林密,猿鸣声响,雪雨充沛,气候湿润寒冷。
屈原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流放中度过的。在流亡的岁月里,他的目光仍然紧盯着祖国。他看到了国家的逐渐衰落,以及西北边境一个牧马民族的日益强大。忧心忡忡的屈原却束手无策。在攻克有四百多年历史的郢都的那一天,屈原看到了汨罗清澈的波浪在呼唤着他。
当他毫不犹豫地扑进汨罗怀里的时候,耳边是否听到了春秋以来一直传唱的童谣:沧浪水清,你陪我洗;沧浪里的水很浑浊,你可以用我的脚洗。他是否还听到了圣人响彻天地的话:
清了就洗流苏,脏了就洗脚,自己拿走!
【沧浪水清,可以洗流苏;沧浪的水浑浊,可以洗脚。】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这句谚语真是太形象了,简直是生活智慧的体现!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沧浪水清,洗流苏,多么优雅!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沧浪水浑浊,洗脚,实用至上!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句谚语很有哲理,教人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哈哈,洗流苏和洗脚,反差萌啊!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这句谚语很适合形容生活中的各种选择。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句谚语真的太经典了,值得反复琢磨!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沧浪水清的时候,可以用来洗流苏,体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沧浪水浑浊的时候,用来洗脚,体现了人们的务实精神。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句谚语很接地气,充满了生活气息。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句谚语的寓意是,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行动。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沧浪水清,洗流苏,感觉很浪漫!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沧浪水浑浊,洗脚,感觉很实用!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句谚语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句谚语很有意思,让人忍不住想一想它背后的道理。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句谚语很适合用来形容人生的各种选择。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沧浪水清,可以洗流苏,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沧浪水浑浊,可以洗脚,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适应能力。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句谚语很有哲理,值得反复思考。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喜欢这句谚语,它让我对生活有了新的思考。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