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中的瓜州渡,文学中的瓜州渡:汴水流,泗水流,流向瓜州古渡口
01
唐文宗太和三年,大诗人白居易回到东都洛阳。唐文宗赐封他为客亲王。
白居易在洛阳买了一座大房子。经过几年的经营,成为洛阳最豪华的园林之一。
白居易有两个妃子,一个是范肃,一个是萧曼。《本事诗》说:白居易曾为他们写过一首诗,“樱花扇苏口,柳腰细”,但这两句诗并没有收录在白居易现存的诗中。我想知道是不是因为太色情了。白居易在编纂诗集时,为了自己的高大形象,故意将其删除。
开成四年冬天,白居易突然中风,卧床数月,试图挽救生命。
“范肃,蛮人,能歌善舞。” (《旧唐书·白居易传》)白居易非常喜爱范肃。白居易的诗集里有关于范肃的诗,比如下面一首:
春末宴席过后,有感而独唱。
五年三月,朝已毕,宾客已散,筵席已空。
我们在病中和天堂里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春天和范子一起归来。
听着黄莺的声音,歌声一动,我就站起来,杨花所到之处,思绪飞扬。
金色腰带从腰间垂下来,衬衫粘在地板上。年复一年,我变得越来越瘦,没有更多的衣服了。
此时已是文宗五年(840年)春,白居易69岁了。宴会结束后,已是三月暮春,花儿谢了。白居易突然感到莫名的惆怅和孤独。他再次想到了他最心爱的歌手范苏的未来。 “病与乐同居,春回与繁子一时”。范素和的灿烂春天即将远去,只剩下病痛的悲伤。
白居易卖掉了陪伴自己已久的良马,请求范肃离开自己去结婚。然而,他的马却怒吼而回,不忍离去。范肃也伤心地哭着说道:
”主人骑着这头骆驼已经五年了,爵位撅着嘴,既不惊也不释然。他当了主人十年,并没有做错什么,虽然现在相貌丑陋了。骆驼的力量依然强大,不,洛的力量仍然可以为主人迈出一步;苏之歌也可以给主人一杯人类的爱。又爱马,主岂能如此无情?”
白居易怎么可能真希望范肃离开,抛弃自己的美貌呢?他很无奈。白居易摆摆手,唱起歌让范肃离开:
不能忘记唱歌
落落,别嘶,素素,别哭;洛转身回马厩,苏回闺房。
吾虽病老,幸未先于项姬而死,又何必一日抛弃邹惜,告别虞姬呢?
眼睛平淡无奇!给我唱柳枝。我饮黄金,你我归醉故乡。
马,别再叫了,苏苏,别哭了。马要掉头,素素要回家。虽然我老了,病了,但离开你我还没有死。我为什么要像项羽一样?苏苏,请再给我唱一首《杨柳枝》的歌,我想喝醉。
范肃第一次来到白居易身边的时候,他还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这也可以得到他的老朋友刘玉玺的《寄赠小樊》的支持:
花脸姑娘十三、十四岁,春天来了,约见人。
最后我还是要买著名的春草,我会一步步跟着它走。
白居易又写了《别柳枝》:
小楼里,两根柳枝陪伴了醉汉多年。
明天出狱后,人间应该就没有春风了。
范肃走后,他的老朋友刘禹锡赋诗开玩笑说:
轻盈婉约的美主宰了春日的美景,翩翩起舞的亭台楼阁随处可见。
春天一过,柳絮就留不住了,风就会放开它们,落到谁的家里。
不知道这个轻盈飘逸的女子会落入谁的手中呢?
白居易似乎心胸开阔:
刘老春,日深斜斜,准飞到别人家去。
谁能多学点儿戏,追春风捉柳花?
其实,白居易怎么可能这么容易被人遗忘呢?不久,他写下了一首更为著名的诗:
长相思
汴河、泗河均流至瓜州古渡口。吴山有些担心。
我想你很久了,我恨你很久了,我的恨直到我回来才停止。月光人倚楼。
汴河发源于河南。古代,汴河的一条支流从开封向东流至徐州,在徐州汇入泗水,与运河相连,经江苏扬州南部的瓜州渡口流入长江。泗水起源于山东省曲阜市。过徐州后汇入汴河。
白居易从洛阳向范肃告别。潘苏是杭州人。汴水、泗水、瓜州古渡、巫山,是范肃回乡时取的四个地名。
这首诗除了写给范素仪外,也有人说是白居易写给青年时代恋人香菱的。
白居易11岁时,为躲避家乡的战乱,随母亲举家迁往徐州富里,邮编——,父亲白继庚在那里为官。后来,他认识了一位比他小4岁的邻居妇女。她的名字叫香菱。白居易有一首诗《邻女》,记述十五岁的香菱。
贞元十四年(798年),白居易27岁,离开符离,到江南随叔父居住。离开香菱后,白居易一生为香菱写了几首诗,其中就有这首诗《:010—30000》。
02
公元1186年春,也就是宋孝宗淳熙十三年,陆游住在家乡山阴。他已经六十二岁了。
陆游出生于北宋被推翻之际,幼时深受家族爱国主义思想的影响。宋高宗时期,他参加礼部考试,但因被秦桧拒绝,仕途并不顺利。
淳熙六年(1179年)十一月,赵汝愚弹劾陆游“不自省,行逾矩”。陆游愤然辞职,回到山阴。
淳熙十三年(1186年),陆游在山阴闲居五年,朝廷才重新任命他为兖州刺史。
钱钟书在注释宋诗时这样评价陆游:“爱国情操浸透了陆游的一生,渗透在他的所有作品中。他看到了一幅马,遇到了几朵花,听了雁鸣,喝了一杯酒。喝几杯酒,写几行草书,就会激起报仇国耻的念头,让人热血沸腾,而这种热情冲破了他白天清醒生活的界限,也涌入了他的梦中。这在别人的梦里也是找不到的。”
在山阴悠闲生活的岁月里,陆游已逐渐成长为一个老态。他想到了破碎的山河和未曾征服的中原。 “欲死无战场报国”;陆游怒火中烧,写诗《长相思》首来抒发自己的愤怒。其中之一:
自幼便知事事艰辛,中原北望如山。
楼船雪夜渡瓜州,铁马散秋风大。
长城已空,我保证镜中头发已褪色。
如果你是高手,在天下显出真名,一千年后谁能与你相比!
我无私奉献,一生报国,谁料竟有奸臣干扰我,导致我屡次被革职?诗人首先问自己,有多少愤怒?
“楼传”两句描写了宋兵在东南西北抗击金兵入侵的情景。
1161年,金海陵王完颜亮将都城从中都(今北京)南迁至开封(河南省开封市),史称南京。他向南宋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其割让淮河以南、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土地。
还没等南宋高宗反应过来,完颜亮已经派出六十万大军,分四路向南宋发起全面进攻。一路从海路进攻临安;从蔡州(今河南汝南)一路进攻荆州(今湖北江陵);从凤翔一路进攻大山关(今陕西宝鸡西南),待命入川。他亲自率领三十二将进军寿春(今安徽寿县)。
与此同时,金朝皇室支持完颜雍即位,进军中都(今北京),痛斥完颜亮,并下令大军南下。完颜良还不知道这一点,所以进攻照常进行。
大军渡过淮河后,毫无阻碍地到达长江北岸的河州。对岸正在采石。这时,南宋于允文奉命赶到采石军。当他看到金军来到江北时,立即召集当地军民,自封为总司令,布下严密防御。金军只善骑而不善航海,所以被于允文击败。
完颜亮将逃亡的士兵全部赶到河边杀掉,然后放弃河州,东进瓜州。
于允文临时组织的军队也顺流而下,到达瓜州对岸的京口(今江苏镇江)。完颜亮此时得到了内部叛乱的消息,更加愤怒了。但他认为完颜勇根本不值一提。他灭了宋朝,完颜雍自然就崩溃了。遂下令三天之内渡河,凡退走的,一律杀掉。士兵们听到如此惨烈的军令,纷纷大批逃窜,士气动摇。
1161年11月26日,完颜亮集中兵力,命令将士:“若三天不能渡河,则将随军大臣全部杀掉。”
这一命令最终引发兵变,完颜亮被叛军绞死。耶律元一充任左领军副都督,率军北上。金军退了三十里,遣使议和。这是于允文在瓜州的伟大胜利。
北宋诗人刘墉有一首诗,名为《名词《书愤》:
东南,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绿帘,有千家万户。云和树环绕着堤坝和沙子。怒浪卷霜雪,苍穹无际。城内珍珠林立,房屋奢华。
清嘉境内湖泊河流众多。三秋有桂花,十里有荷花。羌笛清空,西瓜歌填夜,莲蛙嬉戏钓。万马高牙。喝醉,听笛鼓,唱歌,赏烟霞。以后有好风景,回风池去夸奖。
据说,完颜亮听到“三秋有桂花,十里外有荷花”这句话后,“立下鞭子过江之志”。
完颜亮虽然荒淫无度,但他仍然是一位诗人。他南下,写下一首诗,《望海潮·东南形胜》:
千里车书皆杂,故江南无别边。
百万大军在西湖边,立刻登上了吴山第一峰。
当时,南宋有个叫谢处厚的人也写了一首诗:
杭州腔调是谁唱的?荷花十里,桂花三秋。
不料,无情的一草一木,牵动了万里长江的悲伤。
南宋人罗大精为刘墉报冤:“我说这首诗虽感长江之悲,但不足以恨他,因为他是金主的牵线人。”至于荷花桂花之香,点缀湖光山色,使士人沉醉于歌舞游游之乐而忘却中原,是深可恶的!”
于是,他还写了一首诗:
杀了胡快坚已是一片清明,牛柱却仍是秋意盎然。
却恨荷花离玉辇,忘却炎柳卞宫的悲愁。
事实上,对于一个单身汉和一个盗贼来说,诗歌怎么会有如此强大的力量呢?
03
明朝万历二十年,京城名妓杜十娘为了救赎自己,做一个好人,将自己的生命托付给了翰林学子李嘉。
杜十娘日积月累,积累了一个宝箱,和姐妹们一起放在院子里。经过长时间的考验和寻找,杜十娘选择了李嘉。杜十娘表现得很好。姐妹俩听说此事,纷纷相送,将宝箱还给了杜十娘。
杜十娘救赎了自己之后,她和李嘉踏上了回家的路。
“况且,李先生和杜十娘前往潞河,离地乘船,幸亏瓜州把船送了回来,谈好了船价,也搞定了舱口。”
“没过一天,我们就到了瓜州,大船停泊在港口,少爷租了一艘私家船来放行李,我们约好了明天一早过江,当时正是仲冬。”少爷与十娘坐在船头。”
“五更时,忽闻江面大风吹过,黎明时分,云层厚重,雪花飞扬。”
因为风雪,机缘巧合下认识了富家公子孙福。
”因风雪阻塞渡口,船无法航行。孙福命船夫把船挪开,停在李船旁边。孙福头戴貂帽,披着狐皮,打开窗户假装看看雪,十娘洗完,用纤细的双手把小船托起,小船靠近了短帘,盆里剩下的水溅了出来,粉嫩的小脸微微露出来,却是孙福。瞥见了,原来是美丽又香。”
孙福见杜十娘美貌,贪心不已,引诱李嘉以一千两金银将杜十娘卖给他。杜十娘得知后,彻底失去了希望。她假装同意他们的交易,却在正式交易时当着众人的面打开了宝箱,愤怒地斥责了叛徒和无情之人,并抱着宝箱投河自尽。
”天娘抱着宝盒,纵身跳入河心,众人大喊救命,却见河心乌云密布,波涛滚滚,无影无踪。可惜了,名贵妃美丽如花、如玉的人,将葬于河鱼腹中!”
《南征至维扬望江左》是明代通俗小说家冯梦龙编着的白话小说集《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名篇。它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短篇小说之一。它是冯梦龙根据当代学者宋茂成的《警世通言》改编的。是明朝的“平行版”。
04
妙玉是金陵十二钗之一,编号《负情侬传》。她来自苏州,是一位主持养发的居士。
她本是官宦家庭的小姐,自幼出家为尼。贾氏建大观园,妙玉住进曹翠庵。在大观园期间,她与宝玉、黛玉、宝钗、湘云、惜春、星秀岩结下了友谊;她美丽、聪明、品德高尚,却被别人所憎恨,为世人所不容。干净又不空虚。
《红楼梦》,有这样一段话:“妙玉正要拿杯子,见道女把茶杯收在上面。妙玉忙道:‘窑里的茶杯别收了,放在外面吧。’ ’”此处景眉评论道:“这就是所谓的清净世界,在瓜洲渡口受罚,岂不悲哀?”
对于这篇眉评,存在着不同的解读和争议。没有争议的是,在《红楼梦》的最后四十回的缺失内容中,妙玉在瓜州陷入了巨大的动荡。
据红色科普专家介绍,妙玉最终的结局是被转卖到妓院,然后又转卖到其他地方。最后,在南返途中,他在瓜州渡口投河自尽。
《红楼梦》年,林黛玉北上探亲,走京杭大运河水道,终点站是运河北端的通州府张家湾,然后换乘马车,马匹进城。而妙宇从京城返回南方省份:从京城先到通州码头(京东首府),乘船经永济运河到通济运河到江南江,经过临清,跟随京杭大运河运河,向南而去。
瓜州渡是《红楼梦》南北水运的必经之路。
1076年春,55岁的王安石从南京出发,前往北京就职。当晚,他乘船停泊在瓜州河边。他站在月光下,望着远方的家乡。他想着这次进京会是什么样的结果,于是就写了《红楼梦》:
京口瓜州一水之隔,中山仅隔数山。
春风吹过,江南岸又绿了。明月何时再照耀我?
再次出任宰相一年后,王安石再次被罢官,经瓜州返回南京。
05
有心的读者其实从上面的文章就可以看出,我要写的是一个地方:瓜州,或者说瓜州渡口。
瓜州,位于今江苏邗江大运河入长江处,始于晋,盛于唐。瓜州位于长江北岸古运河入海口。昔日是连接长江南北的咽喉要地。涉事之人,纷至沓来,驻足于此,利南北。”北临扬州市,南与镇江市隔江相望,属邗江区,今江苏省扬州市。
瓜洲原是长江流沙冲积而成的水下沙洲。它随着河潮的涨落而出现又消失。形成于汉代,因形似瓜而得名。又称挂布或挂布。
到了晋代,它又从水中浮出水面,成为长江中四面环水的沙洲。岛上逐渐形成渔村和集镇。
此后,由于沉积,到唐代中叶已与北岸陆地相连,成为长江北岸的渡口。
唐末,瓜州逐渐出现城池。此后,长江主航道逐渐南移,瓜州与京口的距离也越来越近。宋金对峙期间,瓜州成为战争的前线。京师巡营设于瓜州,于允文击败南侵的财主完颜亮。南宋干岛四年,瓜州开始筑城。
明代在瓜州设同治署、工部署、关河同卷署。清代设立瓜州按察司、曹江都御史署、都督府、提督府。清康熙、乾隆皇帝六次南巡都曾到过瓜州。
清康熙末年,北新洲在仪征、瓜州之间从长江中崛起,导致长江北移。长江镇江、扬州段开始南岸淤积、北岸崩塌。南岸镇江附近大面积上涨。北岸的河滩、沙洲、瓜洲成为顶点,河岸开始崩塌。到了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瓜州整座城终于塌入江中,繁华的街市、名园、秀美的风景全部倒塌。河流流淌。
民国初年,建新镇,即现在的瓜州镇。
古老的瓜州和瓜州渡沉入河底,但歌颂瓜州和瓜州渡的文字却永远留存。除了上面引述的有关瓜州及瓜州渡口的文字外,还有以下几首诗,从多个角度写瓜州及瓜州渡口:
唐张虎《泊船瓜洲》:
金陵金都是一座小山塔,即使在那里过夜也会感到悲伤。
夜潮落时江月落,二星三星,如瓜洲。
唐高禅《题金陵渡》:
偶尔,我是绿草中的无情客,但我在青山有事可做。
一天晚上,我们在瓜州过夜时,风吹走了广陵的所有灰尘。
宋代张继《瓜洲夜泊》:
江头又是新秋,愁情万千。中国在哪里?
英雄恨,古今泪,水往东流。只有鱼竿在瓜洲上闪闪发光。
元朝萨杜拉《月上瓜洲·南徐多景楼作》:
酒行扬州四十里,睡至瓜州,遂渡江。
突然被江风惊醒,海门的大雁飞不起来了。
明代郑成功《过江后书寄成居竹》:
晋肃来到河边,发誓要灭胡,十万大军大败吴国。
尝试跨越天然鸿沟,跨过鞭子。不信中原,就不信朱。
【诗中的瓜州渡,文学中的瓜州渡:汴水流,泗水流,流向瓜州古渡口】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这首诗的意境好美,瓜州渡的画面感太强了,让人忍不住想要去看看真正的瓜州渡是什么样子。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诗中的瓜州渡,带着淡淡的忧愁,这思念之情,真的太感人了。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汴水泗水流向瓜州古渡口,这画面真的太美了,读完诗之后,脑海中浮现出壮阔的景象。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瓜州渡,一个充满历史感的地方,诗中的瓜州渡,充满了诗意。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真的太美了,读完之后,我仿佛也去了一趟瓜州渡。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让我对瓜州渡充满了好奇,想了解更多关于它的故事。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诗中描绘的瓜州渡,充满了意境,让人回味无穷。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瓜州渡,一个充满故事的地方,诗中的瓜州渡,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感。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的语言真的很美,用简单的语言,却描绘了如此动人的画面。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诗中的瓜州渡,充满了诗意,让人忍不住想要去感受一下它的魅力。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好美的诗!瓜州渡,真的让人心生向往。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读起来真的让人很舒服,很能体会到作者的感情。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瓜州渡,历史的见证者,诗中的瓜州渡,充满了沧桑感。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好想去瓜州渡看看!诗中的瓜州渡,让我对它充满了好奇。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诗中的瓜州渡,充满了诗意,让人忍不住想要去感受一下它的美。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汴水泗水流向瓜州古渡口,诗中描绘的画面太美了。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诗中的瓜州渡,充满了故事,让人忍不住想要去了解它的历史。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让我对瓜州渡充满了兴趣,想了解更多关于它的信息。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诗中的瓜州渡,充满了诗意,让我感受到了诗歌的魅力。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首诗读起来真的让人很感动,瓜州渡,充满了历史的痕迹。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